【古韻仍新】〈天堂就是咱祖家〉與主親近永同在
那句「彼等我」是何等寶貴的應許、安慰,也表明了我們今日在主裡的確信,雖在這幽暗的世界,卻盼望那光明國度;雖在這悖逆的世代,卻盼望父的旨意成就,在地如在天,這是我們因信所說的話、所走的路、所做的見證。
人體是上帝美的創造
情色藝術在我的領域當然是個很爭議的主題,在我的教學和寫作生涯中,我也批判過19世紀頹廢派藝術帶有色情意味的作品,好比弗朗茲‧馮‧斯圖克(Franz von Stuck)的《罪惡》(Die Dünde)、白遼士(Hector Berlioz)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以及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將莫札特的作品《唐‧喬凡尼》(Don Giovanni)浪漫化的演奏曲。這類藝術頌歌氾濫著藐視神性的虛偽的英雄視角,白遼士改編《震怒之日》(Day of Wrath)的作品就能明顯感覺到這樣的意圖。
【古畫時光機】四季之秋-從樸實日常看豐盛恩典
十六世紀的畫家們,他們誠實的畫出人的真實樣貌,你會看見穿著老氣衣裳、毫無身材的大嬸,做著無聊的家務事。神奇的是,這種誠實的畫,不會讓你覺得醜陋,反而從畫中看見平凡與崇高,因為上帝看顧每一樣平凡的事物,也與他們同在。
【樂揚真理】〈有一活泉〉寶血洗我白無瑕
而「我罪雖然比他更深,主能洗我完全」,必得完全,這誠然是我們需再三強調的真理,當我們在聖經光照之下,認識到自己的罪無藥可救,真實、唯一的解決之道乃是「被殺羔羊血何奇妙,蘊藏除罪能力」。羔羊的血不只是使罪人因信稱義,更徹底除去罪惡,使我們成聖完全,這完完全全是立基於基督的工作(希伯來書2章11節)。
鄭問展心得 千年之問話宗哲
聖經基本上否定了一個罪人可以討上帝的喜悅、稱許,甚至否定一個罪人願意主動歸向上帝(哥林多前書12章3節),基督福音所論及的解決之道,並不是藉靠人的修行、毒根的解脫,而是罪蒙赦免,與上帝和好。使律法的義成就在一個罪人身上的,乃是藉著承認各各他十字架上的上帝羔羊為我們的罪死,乃是承認我們如今得以坦然無懼進到聖潔的主面前,唯獨是因著更美之約的中保。
【王貞文牧師紀念畫展】現代藝術的信仰告白 神學人的圖像筆記
貞文牧師筆下的細微變化,都擁有一位神學人「信仰告白」的強度。而這些圖像內涵的深度,並非是作品自身的說話,它們被深度看待的緣由,是來自於貞文身為一位神學人的藝術家這個特殊的聚合。
電影《殘酷的溫柔》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
從家鄉一路向西伯利亞而行,終未尋獲夫婿,查無此人尚啟人疑竇,天涯相送只為退件包裹,監獄鎮倒是想將女主同化繼而納於囊中竟未果。處處可見拍攝手法精確鋒利,仿若切開肌膚筋肉直抵臟器深處的手術刀,卻不知往後將以何物作線縫合此社會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