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

今天新眼光了嗎?

運送流程紀實 新眼光讀經,送到家! &nbsp採訪◎方雅惠 《新眼光讀經》交寄前15天。負責台灣教會公報社讀者服務的Peresang開始她的裝寄前置作業,先整理、更新近3000筆的寄件資料,接著確定印刷數量、檢查多達12種包裝的庫存量、列印標籤&hellip&hellip林林總總36個步驟,得在接下來兩週內一一完成。 每個步驟幾乎都是一門學問,因為每間教會需求量不同,得依本數不同量身訂做不同規格的包裝物,還得符合各家貨運不同的交寄規格;交寄方式混搭使用郵局、貨運、宅配,得憑藉多年經驗,才能為不同的交寄量找出最省錢的方式,「很細瑣,很花時間,」Peresang說。 交寄前7天。調查全社5個部門同工可排班時間,每個人至少得挪出1個小時,Peresang笑著回憶:「早期流程不順時大概要花2、3天時間打包,連社長、總編輯都要下海幫忙。」 終於到了交寄日。公報社一樓原本可停放50輛機車的走廊全數清空,周圍拉起尼龍繩,早上8點,先從地下室抬出6張桌子做包裝平台,椅子、矮凳、膠台、打包機一字排開,全社人員分成3個班次輪流進場。到現場後分區就定位,黏紙箱、裝書、封箱,還有人居間來來回回搬移&hellip&hellip,就這樣依序包裝,直到最後一輛貨運車輛運走近5萬本《新眼光讀經》準備交寄,此時已是下午4點。 Peresang做這份工作已有13年,看著《新眼光讀經》發行量從1萬本成長到5萬本,她坦承剛接手時曾為了過程繁瑣、人力缺乏而向主管哭訴,甚至想離職,但如今「苦,都已經變甜了。」所有的辛勞,只為了送一份靈糧到讀者手上,將恩典白白的給出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6張桌子做包裝平台,椅子、矮凳、膠台、打包機一字排開,全社人員分成3個班次輪流進場。到現場後分區就定位,黏紙箱、裝書、封箱,還有人居間來來回回搬移&hellip&hellip。(攝影/陳怡萱) &nbsp 編輯台甘苦談 與新眼光讀經摔跤 ◎陳惠淑(《新眼光讀經》主編,長老教會牧師) 「和聖經摔跤!」這是美國聖經學者和修辭學評論家崔菲莉博士(Phyllis Trible)對研讀聖經者的邀請和呼籲。幾年前,她受台灣神學院馬偕講座邀請來台分享,以雅各在雅博渡口和上帝的使者摔跤為例,呼籲我們:「不要讓聖經離開,直到它祝福你。但是,要記住,在祝福之中,你會被改變,身上帶著永久的記號。不管怎麼說,雅各離開時,是跛著腳的。」這段話,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借用她的話,為自己參與《新眼光讀經》的編輯工作來做注解。 自1998年底進入台灣教會公報社,開始配合長老教會總會推動的「新眼光讀經運動」,參與編輯工作起,就開啟了我與《新眼光讀經》不斷摔跤的歷程。之所以說「不斷」摔跤,是因為這並非出了幾本好書、見好就收的出版工作,而是一個長期推展的「讀經運動」事工。既然這是一個「運動」,就表示它必須持續不斷進行,且要全面來落實推展。教會公報社配合總會推動的這項新眼光讀經運動,目的是要讓無論在山巔或沿海,在城市或鄉村的每一間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能免費取得這本讀經手冊,藉著該手冊的輔助,讓弟兄姊妹以不同角度來讀上帝的話語,期待信徒不僅從作者的眼光來領受聖經的信息,更能在省思後擁有自己的新眼光,進而帶出信仰的回應行動。 為何編輯《新眼光讀經》手冊的工作,是一種「摔跤」呢?因為《新眼光讀經》手冊和其他的讀經材料不同,其主要目標並不是要窮究經文本身的意涵,而在於幫助讀者了解,上帝對處於今日社會的「我」,傳達什麼呼召和差遣!因此,《新眼光讀經》的信息往往帶出許多反省,和對社會不公義及人民苦難的關懷;這些反省和探討,不是純粹聖經字義的解構與分析,也不單是聖經背景的介紹分享,而往往是打碎讀者過去對聖經的刻板印象,帶來新的看見。 也就是說,《新眼光讀經》手冊並不是為了讓讀者在安安靜靜的書房中舒適閱讀,或如《荒漠甘泉》等屬靈書籍一樣帶來安慰和鼓勵,而是把讀者進一步帶離「信仰舒適圈」,去親自經歷和上帝的話摔跤之經驗。而身為編輯者,總是作者完稿後的第一個讀者,因此面對的摔跤衝擊,也常是深刻的! 除了信息帶來的挑戰,編務的繁雜及和作者的互動,也是一種體能和精神的摔跤。由於參與《新眼光讀經》的寫作者,本身都有自己的牧會或機構服事,有時甚至身兼社區或部落發展協會要職,甚至擔任總、中區會重要幹部,其繁忙可想而知。在此情況下,信息內容不甚順暢、延遲交稿,甚至脫稿&hellip&hellip等,實在情有可原;然而,事工並不能就此延宕,總得努力想辦法解決。《新眼光讀經》的編輯工作,可說是一項和時間賽跑的工作,只要某個環節出小差錯,連鎖的反應就要花更多心力來解決。最重要的是,要趕緊想辦法彌補,或努力和作者溝通內容、或催促交稿、或找人代打&hellip&hellip,不一而足! 感謝上帝,在和《新眼光讀經》摔跤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軟弱,但更體會到主的恩典夠我用,因為主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作者分享 靈修的領受,分享的信息 ◎吳志仁(屏東中會里港教會牧師) 猶記得第一次撰寫《新眼光讀經》是因為原主筆同工不克撰寫,臨時受邀擔任救火隊,從代打到正式,也已經歷10個年頭。一路走來,對《新眼光讀經》也從茫然、摸索到熟稔,不過壓力總是相隨。 一本《新眼光讀經》的完成,從邀請作者、開會到成書、送到讀者手中,約莫經歷1年的時間。受邀者從確認分配的經文到交稿,約有6~7個月的時間寫作。 筆者在聖經經文的預備方面,通常會用2個月的時間不斷地重複熟讀、默想禱告,並做一些簡要的筆記。除了難以理解的經文需求助工具書,自我要求禁看一些注釋書籍,預防被既有資料綁住,畢竟我們要呈現的是「新眼光」。第3個月開始,當做是寫個人靈修日誌,每天寫2篇。第1天寫第1篇和第2篇,第2天則寫第2篇及第3篇&hellip&hellip,以此類推,1個月就能完成初稿,如此循環3次,就可大致完稿。雖是如此規劃,但總因為一些事情耽擱而延宕進度,忙後再盡快補上。寫作過程有時文思泉湧、浩浩蕩蕩,有時搜索枯腸、毫無思緒,但不管領受多少,都一一入稿。 另外,由於《新眼光讀經》強調經文須以台灣庶民實況處境為本,除了配合教會節期、教會信仰檢討和反省外,更會融入台灣歷史、文化、民俗和時事。這一部分的處理會比較費心思,因為信仰典範乃至歌功頌德之事,無涉大問題,並能強化正面信仰。 然而,也曾遇到讀者反應:「為什麼不多寫教會正面美事?」「政治意味太濃!」「只揭發社會黑暗面!」幾經權衡考量後,筆者認知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旨在救贖罪人,更為了反映台灣庶民生活實況,因此用愛心說誠實話,趨向信仰反省,所以不免評論時政和檢討教會會友軟弱之處。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讀者回應,是接到一位長者關於聖經釋義研究的指教。從言談中,深深感受到他研讀上帝話語的認真,雖說《新眼光讀經》不是定位在鑽研聖經釋義,但讀者的高度期許,也成為我不斷努力的驅策力。 對我來說,寫《新眼光讀經》是在個人靈修時領會上主給現代人的信息,反省後並化為實際行動,用淺顯文字分享給弟兄姊妹。我一直以充滿感恩的心參與這事工,融入生活或牧會經歷,真實地呈現上帝給斯土斯民的啟示。因著寫作,更熟讀聖經、更多默想、更多禱告與更關心台灣社會脈動,不禁感謝上主,讓卑微的僕人透過筆尖將信仰生活化為文字,幫助自己也利益同信。近年更樂見一些新秀同工積極參與撰寫,實在興奮!更期盼讀者本身能從上主的話語中,看見新的亮光並化為行動。 作者分享 自己的感動,讀者的新眼光 ◎戴智彰(彰化中會二林教會牧師) 自從2002年受邀參與撰寫《新眼光讀經》開始,爾後幾乎每年都有一段時間要與其選定的經文「相遇」,那是一個「苦樂參半」(bittersweet)的經驗。 「寫作」對我而言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眼光讀經》事先排定的經文更增加了寫作的難度。每段經文都需要反覆思考、尋找亮光,期許自己有真正的「新眼光」。然而,寫作中被既定的經文「卡住」也是常有的事,更是寫作時最痛苦的事,不只打亂預定的寫作計畫,也讓人覺得挫折。不過,「卡住」也不見得是壞事,因這或許是上帝要讓我了解自己的有限,需要不斷充實、深入反省、更多倚靠上帝。 寫作也是有欲罷不能的時候,當一篇接一篇的完成,總是希望能一口氣寫完全部負責的範圍,雖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仍常常寫到半夜還精神奕奕。最常聽到太太和孩子睡前提醒我的話:「小心肝,早點睡。」在甜蜜卻又帶點無奈的關心之後,書房裡只剩下我和上帝的對話,感覺整個世界都睡了,只有我的思緒還清醒著,可以靜靜地咀嚼上帝話語的奇妙。最開心的是一早醒來告訴太太:「我的『新眼光』寫完了!」剎時感覺旁邊好像有一群人正為我鼓掌一般。 或苦或樂,都不是參與寫作的意義所在。《抉擇雜誌》(Decision Magazine)的資深編輯、基督徒作家Sherwood Eliot Wirt十分了解並肯定寫作的影響力,他說:「如果我是位年輕基督徒,熱切希望為基督耶穌影響今天的社會,我不會選擇進神學院,學習如何講道;不會去上大眾傳播、演說課或是語言課程;不會去開設新教會或超宗派的機構;我也不會去上電視;我會選擇當一位寫作的人。」這也是激勵我持續寫作《新眼光讀經》一個很重要的動力。 身為牧師,每個主日的講道或許可以在當下影響幾百人,但寫作《新眼光讀經》卻有機會穿越時空激勵幾萬人。因為文字化的內容,藉著書面的保存、網際網路的流通,可能帶來更廣、更長遠的影響力。 一直記得神學院老師一句勉勵的話:「講道,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這也是我預備講道及寫作《新眼光讀經》時謹記在心的話。因此,寫《新眼光讀經》是從聖經中發現自己的感動、自己的新眼光,但目的不在於讓讀者奉之為圭臬,因為作者的眼光不會是唯一的眼光,讀者會從作者的眼光看見屬於他自己的感動,這才是新眼光。 做為《新眼光讀經》的作者,我在寫作中常常反思:「這段經文要對我說什麼?上帝的心意是什麼?」總是希望忠實傳達聖經的信息。我想,我或許像一面擺在讀者面前的鏡子,讀者的眼光不只看見鏡子,也可以看見自己,更可以發現在鏡子背後、在反映的深處有上帝啟示的智慧。 Q&A 新眼光為何談政治? 在讀者回函中,最常見的問題是:《新眼光讀經》應不應該談政治?以下是我們的回應。 「基督徒的政治關懷」是一個認真於信仰的信徒不能迴避的議題。但是,在台灣經歷世界最久、長達38年沒有言論自由的戒嚴生活之後,且處於當政者的勢力滲透社會每個角落想要操控一切的氛圍下,許多人談論這議題時,往往充滿惶恐與不安,甚至有教會禁止牧師在講台上談論政治方面的信息。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看法不但違背長老教會的信仰傳統,更不符合聖經的教導。 長老教會信仰傳統首先就是堅信「上帝主權」,我們相信上帝是歷史和宇宙的主宰,是造物主也是拯救主,既然如此,所有一切受造物和任何人類的組織體制,都必須降服在上帝的主權之下。 舊約論到以色列王設立時,強調王必須順服上帝的律法,否則必遭上帝的懲罰(參撒母耳記上12章13~17節;申命記17章14~20節),以色列歷代國王的歷史都在見證這樣的法則(參列王紀下17章13~23節)。甚至外邦列國也難逃上帝的審判(參以賽亞書13~23章;耶利米書46~51章;以西結書25~32章;阿摩司書1~2章)。 在新約,耶穌宣揚上帝國的福音(馬可福音1章14節),並且力求國度實現在地上(馬太福音6章10節),所以上帝國與地上的政權有很密切的關連性。當耶穌降生時,希律王聽見那生來要當猶太人的王的嬰孩誕生時,內心惶恐不安(馬太福音2章3節)。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他的罪狀是政治性的「猶太人的王」(馬太福音27章11,37節)。或許反對者常會引用耶穌關於「屬上帝的東西」與「屬該撒的東西」要分開處理的教導(參馬太福音22章15~22節),認為基督徒不應談論政治議題,筆者卻認為這是對經文錯誤解讀,因為耶穌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利用宗教達成政治的目的,也不要利用政治達成宗教的目的。」但是,這並不表示兩者之間就沒有任何關係。不少人也會引用保羅的主張(羅馬書13章1~7節),認為基督徒應該要無條件地順服地上的掌權者,這樣的主張卻忽略了保羅同時也要求政權要符合公平正義。 因此,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基督徒應不應該關心政治,而是要如何關心政治。長老教會經常被批評涉入政治太深,是因為批評者忘了教會與政黨之間的分別。教會尋找的不是政治利益,而是上帝國的降臨,期待地上政權能實現公平與正義、憐憫與慈愛。所以,當為政者偏離此目標時,教會應當發出先知的聲音,勇敢指出當政者的錯誤(參撒母耳記下12章1~15節),並且勸勉當政者在危機中不要失去對上主的信心(以賽亞書7章10~17節)。教會應當強調地上政權也是上帝的僕人,要順服上帝主權。所以,當政者有什麼好的政績時,教會不必歌功頌德,因為這是僕人應盡的本分,一切榮耀應歸於上帝。 讀者回應 編輯室 ◎&nbsp整理 我們都有新眼光 謝謝《新眼光讀經》讓我靈命增長並受益良多,盼能夠繼續發行。~台南中會山上教會長老鍾英石 &nbsp 由朋友處取得《新眼光讀經》,每日閱讀已3年多,非常喜歡並獲益良多,已於溫哥華受洗。這是一本值得推廣的好書,謝謝你們的用心。~長老教會會友江惠娟 &nbsp 本教會人數少,期望人手一冊,強化團契查經;目前固定在主日禮拜報告時,會讀下週《新眼光讀經》經文。~布農中會古風教會 &nbsp 很切合社會時勢狀況,關心社會、教會、國家及世界。~客家宣教中會龍潭教會 &nbsp 能傳福音,又能幫助信徒靈命增長,又能開啟新眼光來思考,有你真好,一舉數得!~新竹中會獅潭教會 &nbsp 非常感謝,透過《新眼光讀經》,我們每日的靈修生活更豐富。~排灣中會楓林教會 &nbsp 很好的材料,幫助教會信徒健康成長,加油!~嘉義中會大林教會 &nbsp 不惜成本,真造就多人!~高雄中會藍田教會 &nbsp 可以達到領人歸主的果效!~賽德克區會事務所教會 &nbsp 《新眼光讀經》是一本很好的傳福音工具書,可送會友或慕道友,幫助研讀聖經。~后里豐盛基督教會 &nbsp &nbsp

老爸的眼光

◎ 景浩 我嗅著眼鏡上的味道,啊&hellip&hellip多麼熟悉懷念的髮油味道!那是我還牙牙學語,你抱著我散發出濃濃親情的味道;現在只剩下這付眼鏡一輩子被我珍藏。 斑駁的咖啡膠框,在你日夜相處的陪伴下,磨擦得光滑透亮;是什麼原因我和你的相處卻是傷痕累累、坑坑巴巴?是相差了49歲,近半世紀的鴻溝;還是少了髮油的潤滑? 我輕撫著眼鏡,看著那兩片厚重的鏡片,邊角有幾道明顯刮痕,你也不捨得換下。那是你年少時從山東隨著革命軍顛沛流離到台灣培養起來的節儉,還是沒來由的念舊? 鏡片下半鑲嵌另一片半圓形鏡片,你說:「這是雙重功能鏡片,看遠看近一付搞定。」 透過它,你看著歲月輕輕抹過台北︰舊大樓一棟棟的拆毀踏平,蓋上越來越高的新大樓;舊車站廢棄閒置,換上具有國際外觀的車站;原本的舊商場,也改建成百貨公司,你戲說:「早知道就去忠孝東路隨便買幾間房子,現在就不用在路上和別人打仗。」在你說完沒多久,原本是台北郊區的信義地段,如火如荼的朝現代大步邁進,你又說:「我們是窮人沒那個命,只好安安分分開計程車養家。」 台北在時光中無止盡的擴張,你天天穿梭其間,深刻感受這股潮流演進的變化;一如你平坦身體漸漸的長起了一顆顆老人斑(新大樓),老舊的髮囊不再增生頭髮(廢棄車站),皮膚鬆弛多出來的蝴蝶袖(新開發區),你說:「早知道就不要在年輕時喝那麼多酒,才不會得肝癌。」到了晚餐,你依然斟了杯高梁,朝向肝癌末期前進,你又說:「就算死也要滿足身體基本的慾望,這才是活著最好的代價。」 那一天我記錯時間,快趕不上聯考。原本以為你又要一如以往大發雷霆,卻只是淡淡的說:「還來得及,快走吧。」你匆忙的載著我,急駛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單行道、死巷、活巷、轉個彎、橋上、橋下,熟悉得像是自家廚房。我算了算時間,從新莊到大直只有19分半;你取下眼鏡擦了擦,嘆了口氣道:「插了兩台車,兩個紅綠燈。要不然可以再快3分半。」 我匆忙一瞥,看見你眼鏡後的魚尾紋和浮腫的眼袋,我急急忙忙趕進考場,來不及說聲:「謝謝你,老爸。」 我嗅著眼鏡上的味道,啊&hellip&hellip多麼熟悉懷念的髮油味道!那是我還牙牙學語,你抱著我散發出濃濃親情的味道;現在只剩下這付眼鏡一輩子被我珍藏。 戴上眼鏡(你說看遠看近一付搞定),我看著近處自己的手,平坦的皮膚像是長滿了皺紋和老人斑;看著遠方卻是一片矇矓,只剩下化妝鏡中倒影出模糊的咖啡膠框蓋在眼睛上,啊&hellip&hellip多麼像是你站在遠方!我再也看不見你臉上的坑坑巴巴,一如我們的感情此後再也沒有磨擦。 取下眼鏡,依然矇矓的視線,不清楚是視覺還來不及適應,還是淚水模糊眼光,我輕輕的說了句:「謝謝你,老爸。我會永遠將你珍藏。」 &nbsp

時間之謎

&nbsp ◎楷父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nbsp 幸福的時陣 我毋知時間是啥麼 悲傷的時陣 我毋知時間佇叼位 時間無聲 亦 行路 是隱形的神祕客 &nbsp 總是時間一重一重吃我的身軀 互我的皮漸漸皺 肉慢慢消蝕 它啃我的骨 互我患著骨質疏鬆症 &nbsp 我給時間講:chioto mateh─稍等咧 毋過它是臭耳兼睛瞑 毋管我去死 直到有一日 我互時間勒死去 進入天國永遠無時間彼時 我才知 我一直攏是惦佇時間裡

試探

&nbsp◎林瑞隆 約但河的冷水澆醒了我沉睡的靈魂 決定拋棄一切 走進空曠無人的荒野 以絕對的孤寂從新開始 &nbsp 那無比的邪惡力量向我宣戰 意圖否決我的意志 剛領受的神聖頓時成為沉重的十架 原來衝突與掙扎是我心靈 必須背負的重擔 而曠野的淒涼貧瘠 不就是生命的實在? &nbsp 豈知時間流逝如此之快 四十日匆匆過去 面對的是體力不支的空腹 變個麵包來吃不算過分 但為何要變? 不能再撐一下嗎? &nbsp 餓昏了的頭 幻想自己如有翼之天使 從高處躍下亦將全身而退 但為何要跳? 需要這樣證明自己的身分和能力嗎? &nbsp 這苦練莫不是要與神聖連結? 但,與神聖連結 豈非為得天下人? 那惡者進前來 溫柔誘惑 以王者之姿又宣告:我是此世之王 拜我吧,這一切都是你的 但,為何要拜得一切? 這世界豈非原本就屬我的? &nbsp 若果生命目標即在此 這四十日正如一場幻夢 先祖們不就是栽在曠野虛度四十的年日 為何重複在我身上而無所超越 然,超越不就是神聖? 但,超越如是之難 喔,主啊,憐憫我、助我 因為我是無法超越的軟弱 惟其有?在我之內 我在?之內

文話文化7-7:溫暖的距離

&nbsp與白人學生共事幾個月之後,我仍然不習慣會議一結束,所有人立刻鳥獸散的情景;不過,我也逐漸接受這就是美國人的行事風格──他們就是這麼乾脆俐落,重視個人也尊重他人的隱私,非必要不會有私領域的接觸,即使他們可能對我這個「唯一」的國際學生夥伴感到好奇。 去年12月,我們最後一次的會議改成「酒吧聚會」,旨在讓大家突破私領域,免得都快過完一學期,彼此還這麼有距離感。更不要說我這個亞洲來的,早就覺得我們除了公事以外,就只剩下冷風填補彼此空蕩蕩的距離,沒有一絲人情溫暖。 「酒吧聚會」當晚,我興致勃勃地攜家帶眷,3個人搭著公車,冒著冷風和細雨終於抵達「黑狐狸」酒吧。有鑑於本人過去豐富的酒吧樂團演出經驗,只要現場沒有人碰毒和吸大麻,幼兒出席應該也無妨,更何況我們是包場,無需擔心閒雜人等。不過,遺憾的是,看來只有我這樣想,並沒有其他幼兒出席,在20、30、40歲的叔叔、阿姨們之間,2歲的小女Lili成了最年幼的出席者。 當然藉著這個場合,大家才終於了解,「啊,原來她結婚了。」或是「原來他死會了。」當然對於我的OS可能是:「原來她有小孩了。」我似乎看到卸下心防的一群美國人在認真地社交著。不過,對於我們亞洲人而言,還是少了一項重要的媒介,那就是食物。我似乎聽到有人小聲地抱怨免費的食物不夠,或是食物放置的位置太偏僻云云;當許多人高雅地拿著酒杯小酌,高談著自己目前的生活vs.專業及非專業領域時,先生華仔則盡責地替我們母女狩獵食物,深怕出手太晚就沒了。一位或許希望遇到俊美帥哥的寂寞芳心,幸或不幸地在這個浪漫酒吧之夜跟我們同桌,礙於人潮擁擠,又不好意思立刻轉台,正苦思該如何跟身旁的2歲幼童講上兩句話。「嗨!妳好可愛啊!」「妳的衣服好漂亮啊!」只可惜Lili最感興趣的不是這位漂亮的阿姨,而是牆上花花綠綠的裝飾品,以及盤子裡的食物。 要離開的時候,我想主動跟幾位同事道別,我一喊他們,幾個人都同時回過頭來,加上身旁的人也來湊熱鬧,Lili又再度成為焦點。「這是妳女兒嗎?」我正在想可以秀什麼她學過的英文時,沒想到Lili竟指著一個胸前頗為偉大的阿姨,大聲地說:「ㄋㄟ ㄋㄟ!」「這是英文還是中文嗎?這是什麼意思?」華仔露出尷尬的微笑,幾個人紛紛堆起笑臉湊過來問,我一時之間竟不知該怎麼回答,事後想起來,早知道應該不急不徐說:「喔,那是『妳很漂亮』的意思!」 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逐漸拉近我跟同事的距離,其實,他們真是同時有距離、也有溫暖的好夥伴! &nbsp(本專欄到此告一段落) &nbsp

心之歌頌2:七十七個七

&nbsp克利斯‧奧格斯特 ◎Jason Shong 主耶穌對饒恕的教導:愛鄰舍、愛仇敵、愛人如己,確實是一項艱難的成聖習題,卻也最能彰顯我們愛神的心,因為饒恕就是靠主得完全的果效。 愛錯定義、愛錯方式、愛錯對象,就是家庭悲劇的開始,因為這樣的「愛」並不是真愛,錯誤的決定只會帶來傷害,家庭將從此萌生仇恨的種子。我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依憑自己的想法去愛人,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在這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年代,基督徒也常常選擇世俗解決婚姻問題的方式,到底哪裡出了錯?與其說我們對「人性」不夠了解,不如說我們認同了「人性」,卻對「神性」的可畏變得一無所知,我們失去了「透過神來愛人」的信仰價值。基督徒應當追求「愛神所愛、恨神所恨」的生命,因為神喜悅,學會愛那些你本該愛而沒去愛的人,也學會愛那些你本不願意愛甚至憎恨的人。但也因為神憎惡,學會恨那些你原本喜愛的罪。 歐美福音音樂的年度盛事──金鴿獎,2011年的最大贏家克利斯‧奧格斯特(Chris August),以專輯《就在不遠處》(No Far Away基石音樂)獲得5項提名,奪下了最佳藝人、最佳男歌手及最佳歌曲等3項年度重要獎項。克利斯是一個善於說故事的創作型歌手,他的音樂受到一般大眾喜愛,最大原因就是他直白的情感表述,分享人生中經歷到的掙扎,而這些掙扎並不是出於無病呻吟,而是每個人生命都可能遇到的困境,因此引起許多人的共鳴,當然,歌曲都是以「基督」的觀點做為最後的解讀。 他最令人感動的作品,就是收錄於《就在不遠處》的年度最佳福音歌曲〈7x70〉(70個7次),內容深入淺出,表述了克利斯年幼時因父母離異受到的忽略與傷害,還有他在成長過程中如何透過信仰不斷地去除心裡的苦毒。故事從克利斯年幼居住至今的老房子開始,歌詞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展開與父親的對話,接著是內心自我省思的對話,最後做出令人感動的結論:「如果70個7次就是我得救的代價,那麼我願意努力學會饒恕。」最後故事的主題仍舊回到這間老房子,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局面,因為他第一次擁有正確的愛──饒恕。 期望透過這首抒情歌曲,讓我們重新省思,我們明不明白什麼是愛?我們忽略了多少愛?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愛?最重要的是,如何做才能彰顯神的愛? 〈70個7次〉(中文譯詞) &nbsp 從我出生的那天起,我就一直住在這間屋子裡 它見證了我的快樂,但絕大部分是傷心欲絕的我 它見證了嘶吼爭吵如何使一個家庭分崩離析 它就像前排座位的觀眾,見證了我心中所有的破碎 &nbsp 還記得我跑到走廊的盡頭,玩著捉迷藏 我並不知道自己正在找尋一個會注意到我的人 我感到孤單,也從來沒人發現到我 這些都足夠讓你明白我的痛 只是正當我要學習如何愛你的時候 你讓我又開始懷疑了 &nbsp 70個7次,如果這是正確的,我會放下 我以為會持續痛苦著,但卻因著饒恕找到了出口 70個7次,就在今晚有從天而降的醫治 學會了放下一切過去,所有傷口都將被包覆 &nbsp 已經記不得你讓我失望多少次 但無論你有多少重要時刻不在我身邊,我現在很好 上帝拾起了我的心,幫助我度過難關 並且光照我的心,告訴我還有一件事情必須去做 那就是原諒你,是的,我原諒你 &nbsp 70個7次,如果這就是我得救該付出的代價 70個7次,如果這是正確的,我會放下 我以為會持續痛苦著,但卻因著饒恕找到了出口 70個7次,就在今晚在這棟房子裡被醫治 學會了放下一切過去,所有傷口都將被包覆 &nbsp 從我出生的那天起, 我就一直住在這間屋子裡&hellip&hellip &nbsp (Youtube官方MV連結:youtu.be/n5-Q1zAhqpA)

濕地列傳2:藻礁不要說再見

&nbsp千年海岸的愛與死 &nbsp ◎廖靜蕙(環保記者)  植物造礁千載難逢 桃園縣新屋鄉永安漁港北側,每當低潮線時,一片完整的礁體顯露,礁體間生機盎然。此地地質資料一直記載為珊瑚礁,直到1998年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調查時才發現,這片礁體是由珊瑚藻為主建造的生物礁,推估至少歷經7000多年才形成,國人由此開始認識藻礁。 桃園海岸是由珊瑚藻類等造礁生物遺骸建造而成的生物礁,造礁的首要條件是固定的底質,而桃園台地沖刷下來的大卵石及礫石恰好是適合的底質。這種生物礁每年都會因造礁生物附著生長後留下石灰質而增加礁體。有別於珊瑚是以骨幹造礁,藻礁是植物造礁,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速率很慢,速度遠比不上珊瑚造礁。 然而,當我們得知這片珍貴藻礁的存在時,它已因工程、工業污染而奄奄一息,僅剩桃園縣觀音海岸的小飯壢溪口至新屋溪口間,有寬達500公尺、長約4公里的完整藻礁尚存一線生機,最近當地居民積極連署拯救千年藻礁,為後代子孫留住珍貴資產。 在新北市石門區的白沙灣、三芝鄉的淺水灣及屏東縣恆春的風吹沙等地也有面積大小不一的藻礁分布,基質及成因卻不盡相同,在屏東縣恆春風吹砂的珊瑚藻礁,同樣也因為環境條件較佳,還很活躍,但規模遠小於觀音這片藻礁。  漁場兼海岸防線 新北市石門區外海的老梅藻礁,每年2月中到4月上旬,條狀石槽上布滿石蓴與滸苔藻類,形成獨特地景。只是隨著炎炎夏日到來,這些藻類開始褪色,並自石槽上脫落,露出深褐色基底的火山礁岩。美麗的景象是綠藻附生在岩石上造成,但嚴格來說,不能稱為藻礁。 藻礁提供底棲生物生存空間,和珊瑚礁一樣珍貴。但要看珊瑚礁,往往得潛水,而藻礁以及悠游其中豐富的底棲生物,只要站在岸邊就可看得到。世居新屋鄉永興村的村民提到這片海時,充滿不捨的情感,這裡曾經是一個豐富的漁場,漁民搭著舢舨船就可以捕獲上萬斤的魚,因為如此豐富的魚獲量,才有現在的永安漁港。 藻礁的生物多樣性不可估量。台灣從熱帶的珊瑚礁海域過渡到亞熱帶非珊瑚礁岩海域,藻礁的存在讓海洋環境更多樣化,學者在一塊20~30公分的藻礁裡就可以發現好幾門生物。 除了生態系扮演的角色,經過數千年累積的藻礁,也是台灣西部海岸變遷的證據之一。可由一層一層的珊瑚與綠藻的剖面來研究海岸或氣候的變遷。 去年311日本大海嘯後,巨大堤防無力擋住海嘯的侵襲,台灣幾次天災,也證明人造堤防阻擋不了大自然。而在海岸千年守候的藻礁卻具有消波的功能,是天然的海岸屏障,可說是守護台灣國土的第一道防線。  被污染的傷心海岸 但曾幾何時,這片美麗的海岸卻讓居民掉眼淚,不但常見的魚種、魚群消失了,還常出現紅色的海水,有如陰陽海。大型開發案包括港口闢建、工業區廢水排放或開挖工程造成沈積,已使大園新街溪與老街溪間的海岸藻礁不再生長。觀音、新屋外海的藻礁是不是也會步上後塵? 2001年,先是觀塘工業區正式動工,進入藻礁海岸填海造地,為了觀塘港打混凝土地基,不知損毀多少藻礁。台電大潭火力發電廠突堤則直接切割藻礁;中油天然氣管線偷跑等於又在傷口補一刀;好像嫌這樣不夠,為了預防大潭電廠突堤效應產生的海岸退縮,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又在周邊蓋一道堤防,並投擲消波塊,讓藻礁只剩一口氣。 此外,觀音與大園工業區工業廢水排入海中,讓藻礁無法生存,也讓海洋生物受害。環保署雖於2008年2月查獲業者未依規定處理廢水並違法繞流排放,並提起行政訴訟,追討業者不當利得1億3000萬元,包括工業局、聯合管理中心也連帶處分,但纏訟多年,至今勝敗未分,然而海洋生態受的傷害,遲早有一天回到人類身上,輸贏早有定論。  全民串連搶救藻礁 觀音、新屋外海這片藻礁,有學者認為具有世界遺產潛力,2008年林務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冊追蹤,桃園縣政府原可依此公告為暫定自然地景,但3年多來以各種理由推拖,毫無作為。直到最近幾次立法院召開公聽會,加上居民發起一連串搶救行動,縣政府才改口自籌千萬預算劃設保護區。今年,居民為這片僅存的藻礁命名為「觀新藻礁」,串連全民關心。 藻礁記錄了台灣地理及氣候的變遷,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生活空間,並兼具消波防洪的功能,7000年以上的珍貴資產是否在我們這一代走入歷史?答案,正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請參加「搶救觀音藻礁,請桃園縣政府盡速公告為自然保留區」網路連署: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32608164800。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台北石門鄉老梅及基隆和平島可以看到整片礁岩長滿綠色藻類,卻和桃園海岸的藻礁不同。(攝影/劉靜榆)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台北石門鄉老梅及基隆和平島可以看到整片礁岩長滿綠色藻類,卻和桃園海岸的藻礁不同。(攝影/劉靜榆)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原來藻礁岩石上也有彈塗魚!(攝影/潘忠政)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司氏酋婦蟹。(攝影/劉靜榆)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觀音、新屋鄉居民發起串連活動,要求政府盡快劃設保留區。(攝影/呂東杰)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中油在桃園縣觀音海岸進行天然氣地下輸油管工程,直接在藻礁上開挖,挖出的土方又覆蓋在另一側藻礁上。(攝影/劉靜榆)

成作注目看上帝?人

&nbsp──故黃聲宏醫師對咱&ecirc啟發 ◎陳柏壽 &nbsp 對New York參加聰美姊紀念基金會主席黃聲宏醫師&ecirc葬式轉來以後,心情真沉重,怨嘆這世間好人hiah-n?緊就回歸天家,怨嘆生命&ecirc無常。雖然知影上帝用伊&ecirc自由kap伊&ecirc意志teh統管這世間,但是這擺我猶原感覺怨嘆。 黃醫師平常無啥愛講話,雖然伊&ecirc老爸黃理鰲醫師k?伊號做「聲宏」,伊講話卻真細聲。20幾年前認識伊以後,伊就是一位良師益友,時時指導、鼓勵、安慰我。20幾年前,我為伊&ecirc老爸做無教會主義形式&ecirc葬式以後,無想到今仔日t?同這間「?鄉台灣教會」,kap兄姊做伙欲送伊轉去,心內非常m? 甘。 黃醫師&ecirc大姊是黃聰美醫師,嫁h??日本醫師伊籐邦幸,倆人結婚以後,就sio-chh?a去尼泊爾&ecirc山內,為散赤人做日本基督教團海外醫療傳道&ecirc事工,做20外冬,生6個囝。轉去日本以後,聰美姊每個月為台灣獨立聯盟發行&ecirc《台灣青年》奉獻3萬圓日票將近20冬,攏無出伊&ecirc名。為著記念這種恬恬無私奉獻&ecirc台灣女性精神,阮設立「聰美姊紀念基金會」,用眾人奉獻&ecirc錢來發行《台文通訊》,目前這個網站(www.chhongbi.org)欲將過去500幾本唯一存t?世間&ecirc《台灣青年》雜誌灌入去網站,欲將chiah-&ecirc豐富&ecirc台灣人&ecirc精神資產,留落去、流傳落去,h??咱經過chiah-&ecirc資料,得著新&ecirc啟發,奮起台灣人獨立運動&ecirc意志kap行動。黃聲宏醫師一直是基金會&ecirc主席。  注目看上帝   真正&ecirc以色列人 起頭主耶穌teh招學生&ecirc時,看著拿但業khi? t?樹仔腳teh偷看伊,耶穌叫伊出來。伊問耶穌,你怎樣識我?耶穌講:「你khi? t?無花果樹腳&ecirc時,我已經看著你啦!」「看啊!這個人就是真正&ecirc以色列人!因為伊&ecirc心內無詭詐。」(約翰福音1章43~51節) 耶穌講&ecirc「以色列人」m? 是指通常&ecirc猶太人,猶太人對雅各開始就含有詭詐&ecirc成分。耶穌講&ecirc「以色列人」是講「Ish-roeh-el」,就是講「目睭看著上帝&ecirc人」&ecirc意思。所有目睭會當看著上帝&ecirc人,攏thang叫做「以色列」。黃聲宏醫師就是一位「真正&ecirc以色列人」。黃醫師靜靜khi? t?無花果這欉生命樹&ecirc下面看耶穌,就h??主認著伊是一位心靈謙卑、清氣、安靜&ecirc上帝&ecirc囝。黃醫師真正是一位心靈&ecirc目睭看會著上帝&ecirc人。不但按呢,耶穌講伊&ecirc目睭會看著天開,看著天使t?天梯起起落落。 咱&ecirc目睭豈有法度看著天門開開,看著天使t?天頂地面起起落落?我想有可能。我想咱m? 免等到肉體離開這世間,就有法度看著上帝&ecirc天梯kap靈魂世界&ecirc天使。人&ecirc構造分3部分:頂面&ecirc靈,是創世以來直接kap上帝牽做伙&ecirc部分,就是咱台灣人所講&ecirc「舉頭三尺有神明」仝款意思;第2部分叫做魂,伊包括思想、感情kap意志;第3部分就是咱看會著、摸會著&ecirc肉體。人t&uacute著死&ecirc攻擊以後,伊&ecirc靈直接轉去上帝hia,伊&ecirc肉體回歸地面&ecirc大自然,但是伊&ecirc魂並無hiah-n?簡單就結束。 咱人&ecirc思想、感情kap意志,是人存在第一明顯&ecirc所在。伊一世人&ecirc心願、愛情、記憶、思想、抱負,攏親像一台咱厝內&ecirc電腦,這台電腦是上帝電腦總部&ecirc末端機,咱一生所講過&ecirc話、所想過&ecirc代誌、所做過&ecirc行為,所有幼年&ecirc經驗,所有孩童時代看過&ecirc草花kap田野,所有&ecirc歡喜kap目屎,所有&ecirc悲哀kap熱情kap希望,一點一滴,甚至咱家己已經b?記tit &ecirc代誌,嘛攏存t?這台末端機內面。上帝&ecirc電腦總機就親像美國國家&ecirc電腦總部,是國家整個&ecirc頭腦。國家電腦總部若是故障,咱t?銀行chhun偌濟錢,「phah!」一聲攏會消失,國家&ecirc重要資訊、軍事機密,「phah!」一聲,攏會失蹤。但是,咱一生&ecirc記錄,t?上帝&ecirc電腦內,永遠b?失蹤,上帝會k?咱記ti&acircu-ti&acircu、記kah清清楚楚。Chiah-&ecirc資料就是咱靈魂&ecirc DNA,kh?g t?上帝「魂」&ecirc寶庫內面。Chiah-&ecirc DNA會經過咱肉體&ecirc後代傳落去,嘛會經過魂&ecirc作用,繼續影響咱地面&ecirc社會,繼續t?環境世界中存在,繼續擴散,繼續執守t?世間。  台 灣 獨 立   未完成&ecirc心願 黃醫師猶未完成&ecirc意志kap心願,上重要&ecirc部分就是「台灣獨立」。「台灣獨立」是黃醫師真重要&ecirc魂&ecirc組成因素&ecirc一部分。以前這個部分t?伊&ecirc頭殼內面時時有掛慮、有衝擊、有鬥爭,chit-m&aacute m? 免啦,這部分&ecirc魂已經得著解放啦,m? 免koh經過人&ecirc肉體&ecirc頭腦&ecirc束縛啦,已經飛到天頂啦,已經得著自由啦!伊這部分&ecirc「魂」,因為無koh受著肉體&ecirc阻擋,顛倒變做koh-khah完美,koh-khah直接,koh-khah活動,koh-khah有影響力,有完全&ecirc自由。 肉體&ecirc頭腦將伊&ecirc台獨思想反映出來&ecirc,不過親像一個「鏡」,不過是一個「形而上」&ecirc受動&ecirc「 觀念」ni?-ti??。但是這?思想,進入「 魂」&ecirc世界以後,會變做一個實存&ecirc存在。混沌&ecirc思想、抽象&ecirc觀念,會變做清楚、實在&ecirc體,存在t?上帝&ecirc世界內面。人&ecirc肉體雖然變老,雖然破病變歹看,但是進入死亡&ecirc門以後,伊&ecirc靈魂會變真s&uacutei。死是h??靈魂變做美麗&ecirc過程,死是靈魂淨化&ecirc過程。每人去到彼個世界,攏會變做真s&uacutei &ecirc人格,變做真完全、真成熟、真理想&ecirc人格&ecirc存在。彼種美麗m? 是肉體狀態有法度表現&ecirc美麗,世間一切&ecirc矛盾對立,t?彼所在攏得著統一;但是伊&ecirc人格&ecirc思想、感情、意志&ecirc特質,t?彼所在猶原無改變,不過是受純化。 T?上帝&ecirc世界內面&ecirc「台獨」思想,不但是黃醫師&ecirc思想、感情、意志&ecirc「魂」&ecirc綜合&ecirc實存,koh-khah是一種非常淨化、美麗&ecirc魂&ecirc目標kap動力。這個實存&ecirc魂是超越陳腐&ecirc語言,無受肉體kap物質&ecirc拘束,超越現實世界&ecirc禮儀、衝突kap鬥爭,超越朋友kap敵人&ecirc分野。這種意識&ecirc魂已經升到最高&ecirc位階,是能動&ecirc、絕對自由&ecirc、絕對歸依t?上帝&ecirc世界&ecirc存在。伊已經m?...

痛苦的議題,溫柔的底蘊

評論:〈我們在天上的父〉 欣見《台灣教會公報》於3139~3144期連載〈我們在天上的父〉,以「受苦基督的追隨者」寫出對底層社會具有深度關懷的作品。文中洋溢著對弱勢的同情,以及與哀哭的人同哭的牧者心腸,帶領讀者將視角深入到痲瘋病人的童年與家庭,立體的呈現生活的艱難、隔離的痛苦,以及除了疾病以外種種人生處境的糾葛,最後不得不在痛苦的質問中面對上帝。 追隨基督,關懷受苦之人 林昌華牧師的文筆優美,節奏不疾不徐。文中有很多精采的段落,例如上說話課時,明雄的想望是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意指「正常的家庭生活」;黃樹枝得知兩個孩子罹病而不得不隔離,心中的茫然失措&hellip&hellip這兩段描寫非常自然生動。還有,美華生子後的憂鬱,作者用含蓄的筆法,先在婚前以父親的角度提點美華,讓讀者看到明雄的沉默與不擅言詞,再以明雄的角度側寫出少婦的困境,也是很出色的文字。文中處處表現出作者圓融的人生歷練與成熟的筆調,雖然表達痛苦的議題,卻有著溫柔的底蘊,隱含著終極關懷、對永恆的信心強度。 作者一開始所描述的「苦路」,是一條繁忙的市井,人人有自己汲汲營營的目標,十字架在嬉笑聲中被忽視、輕賤,沉重的背負者,顯然不準備辯解。從而開始了明雄的故事。故事接下來從牧師與長老的探視開始,當時明雄已經罹患精神分裂症。 作者選擇從童年開始介紹主角出場,以全知觀點描述明雄的一生,敘述角度深入到樹枝、明雄以及素娥的內心世界。一路依時間順序說故事,只有在「新家庭」的段落,出現一小段黃樹枝回憶孩子離家的感受,算是倒敘;整段故事主述者完全隱藏。 作者所描述的主要人物阿雄與阿娥非常懂事,他們在父親眼中是「可愛識代誌的囝仔」,過早成熟,互相禮讓,連吞喝燉煮著綠色青蛙的苦藥都不反抗,與小說一開始描寫單純老實的黃明雄「如果說要找一張最單純和老實的臉孔,阿雄一定可以當之無愧」互相呼應。過度美化的人物素描,表現作者極力幫底層社會小人物發聲的急切。文中對於教育的僵化也有隱約的指控,對基督教醫療下鄉的貢獻稍有著墨,這些都表現了寫實的企圖。 故事從「離散」、「挽救」順暢地展開,「轉折」則以幾封信和短暫的相聚交代過去,作者讓這一段故事停止了發展,所有的人物內心都空白,直到「新家庭」出現。美華的出現,樹枝心底的踏實感,提供了非常好的細節,然後新家庭卻出現大逆轉,明雄的人生發生了令人驚異的不幸事件,他不能明白妻子為何自殺,小家庭頓時破碎,這樣的張力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高潮。 作者讓明雄被動地接受命運安排,似乎是被沒有方向感的命運所操弄的一枚棋子,從「有時候遠方的自我取笑己身自我的幼稚無知和愚蠢,這時候己身自我只能無力的辯護」等字句,可知明雄的內心自責很深,人格開始分裂。 喪妻的巨慟中,童年罹病的傷痕浮現,更形成自責的壓力,「這個鄉下人又染上痲瘋病怎麼配得上美華啊,所以她選擇這種神奇的方式離開你」、「終於心靈發生了無法回復的撕裂」,全知觀點引導讀者看見明雄在審判台前自我定罪,終究走上悲劇的結局。 做為主述者的「牧師──我」再度出現,是在「永別」的一段,明雄死於吃飯時,死因離奇。樹枝仔住到芥菜種會的老人院,而孫子送到育幼院去照顧,樹枝仔在2年後心臟病突發過世。只剩下阿娥了,故事這才結束。 苦難問題,帶到上帝面前 作者揭開社會貧困的一角,似乎在幫他們控訴,也幫上帝說話,「黃家只是台灣社會一個弱勢貧困的家庭而已,所以他們的經歷不會引起太多的關注;然而上帝看到也聽到了他們所流的每一滴眼淚,每一聲的悲泣。」作者期待答案,牧者心腸令人動容,就像生來瞎眼的人是因為罪而受咒詛嗎?耶穌否認,而作者說:「耶穌在說完這話以後,就親自醫治這位生來就瞎眼的人;我只是個普通人,當然沒有能力改變黃家所經歷的苦難啊!」 面對倖存者阿娥,作者也不禁喟嘆:「為什麼上帝讓美華和明雄以那種方式離開世界,為什麼上帝允許這個剛建立,看起來充滿生命的家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煙消雲散。說實在,我不知道。」至此,作者已經將苦難的問題帶到上帝的面前,一種神聖而敬虔的位置了。 作者著力於描寫苦難的接踵而至,小人物招架無力,掙扎求存而非搏鬥爭勝,因而明雄的人生充滿悲苦,所以作者在文後的「反思」中肯定上帝的愛,說:「從愛帶來的盼望讓他們有力量克服生命的苦難。」似乎在小說中找不到足夠的支持。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這樣的真理我們在小說中看不見答案,文中沒有一絲得勝的喜悅或自信,故事本身沒有提供安慰的力量,而是在牧者後續的信息中提出。 小說一開始說:「如果人生有遭遇到約伯一樣的問題無法得到解答,非得見到上帝才能了解,阿雄的人生遭遇就是如此。」其實有很大的企圖。小說最後說明了明雄的死,接著又提到樹枝的死,由於只剩阿娥,作者說:「這十幾年來,阿娥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裡。」所以主述者是以阿娥的角度發出「約伯之問」。但阿娥到底問了什麼呢?故事中有一大段阿娥是缺席的,我們只看到她進了樂生療養院之後似乎就淡出故事結構,後來結婚生子,也買了房子,平靜地過著日子。她的疑問會是個怎樣的問法呢?因為故事不是從阿娥的角度描述,所以在這個思考上有了斷層。 如果段落的安排稍做改變,明雄因妻自殺自責過深,加上童年罹患痲瘋病遭隔離而有了心靈上的缺憾,因而承受不住打擊,罹患了精神分裂,故事便在此將場景拉回到「初見」探視的一幕,由主述者的角度提出「約伯之問」,也許這樣更能突顯主題,不必畫蛇添足地去交代明雄與樹枝的後事。 人生問題,非得有結論? 這是一篇非常清楚「讀者是誰」的文學創作,作者預設坐在禮拜堂裡的教會群眾就是讀者。文章以一首「苦路」詩開頭,以「反思」結束。「反思」的長度超過1000字,在全文占重要比例,以文字風格而言,這一段完全脫離故事描述,像是一篇短講。小說之所以存在,似乎是為了讓講道詞可以從容不迫的出場。也許因為這篇小說要揭櫫的主題是一個約伯的疑問,那樣痛苦的心靈似乎在世上找不到足夠的安慰,所以需要傳道人出面說明。 一個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是不是一定要有結論呢?文學本身是不是能提出答案或省思?在教會的文字中,本文不失為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但我期待帶著感染力和思考深度的文學,能單純以文學創作的姿態發生,文學不一定為講道而服務。文末訓誨式的宣講如果能融化在小說的鋪陳中,將文字營造的感動留給讀者,更深、更廣地思考人生,那麼每一個被感動的心靈終將面對上帝。 (作者為資深編輯,「為成人說故事」讀書會導聆人,曾獲竹塹文學小說獎)

無聲的吶喊

作者回應〈我們在天上的父〉的書寫基調 ◎林昌華 1993年,甫自神學院初畢業的筆者受台北中會分派,進入位於樂生院的聖望教會服事。樂生院和教會的環境極為優美,卻也曾是滿溢恐懼與淚水的所在。受派遣前,對於「樂生院」的認識可謂一片空白,而對漢生病的知識來自1973年美國電影《惡魔島》(原名Papillon,為法文「蝴蝶」之意)中的故事。影片中遭到構陷入獄的主角(史提夫‧麥昆飾)逃離惡名昭彰的海島監獄(俗稱「惡魔島」),流亡途中曾登上住民皆為漢生病患的孤絕小島。由於主角的態度開放,在那裡受到島民的熱切接待,也豐富供應他接續航程所需的食物和飲水。帶著這樣的記憶和了解,筆者開始在教會服事。2年的派遣結束後,更決定繼續留在當地服事,成為教會的首任牧師,在那裡度過我生命中寶貴的7年時光。 2555個日子裡,筆者參與他們的歡笑與憂傷,也深深感受到,溫和情感和情緒表達只是外在表象;事實上,他們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吶喊著對己身苦難遭遇的悲嗆和無奈。「牧師,我告訴你,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健康者』,另一種就是我們這些『患者』了。」教會長老以淡然而不慍不火的語調,平緩的表達他對生命的看法。當時年輕的筆者,無法立即感受到這些出自教會長老的話語,其實是在一切的眼淚和期待枉然後,接受無情現實之下,對上帝無奈的抗議。現在筆者已了解,但是當年的情誼只能在記憶和文章中回味了。 〈我們在天上的父〉是筆者第二度嘗試書寫聖望教會中7年的生命經驗,第一篇〈風箏〉寫的是在苦難擊打下,追求盼望的生命意志(該篇以筆名刊登於2007年4月10~11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自知對象不同,兩篇文章採取相當不同的寫作方式。〈風箏〉以虛構的故事情節和文字表達自己;〈我們在天上的父〉是為教會裡喜歡讀故事的基督徒而作,所以在故事講完後,不免以牧師身分寫下這十數年來對黃家苦難遭遇的思索。另外,和〈風箏〉純粹虛構故事不同的是,〈我們在天上的父〉是真實與回想交織的生命經驗,而筆者在書寫過程中,也儘量降低想像虛構的篇幅,因為筆者認為故事主角的生命經驗,已足以述說苦難的鞭傷。故事當中留下部分應發揮卻平淡處理的段落,的確降低了故事的張力,但這是此篇小說書寫基調下不得已的「留白」。 一切的傷痛與哀傷之後,日子終將回歸平淡與平靜。而「約伯之問」該由誰道出,明雄、樹枝、阿娥,或者黃家3人?他們3人在故事中的角色有隱有顯,隱含的是筆者對黃家生命經驗的了解,在本文中筆者選擇不當全知的撰述者,只是黃家記憶片段的過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