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

五餅二酒的私家珍藏小菜6-6-來去放天燈

&nbsp2012年的春節有9天,放假前公司有點忙,心裡卻不時的盤算著──今年是再婚的第9年,也是老爺80大壽,計畫著帶他去做幾件80年來不曾做過的活動,藉此感謝上帝賜予80年的豐富,更感謝神的保守與帶領。 只是,假期一開始,頓時陷入渾沌。第1天,小年夜。一早去傳統市場採買年菜,不是為了年夜飯,而是為了往後幾天假期的備糧。第2天,除夕夜。除了夜晚出去吃飯,其餘都在家。第3天,初一。起床準備早餐,飯後,開了電腦,翻翻書,看看電視,又去睡覺;中午煮過飯後的作息,完全同上所述;晚上煮過飯後,也完全同上所述。第4天,初二。沒有娘家可回,不必早起。起床以後的作息,完全同上所述。第5天,初三。古話有言「初三睡到飽」,心安理得的睡到自然醒。起床以後的作息,完全同上所述。 第6天,初四。再睡下去,恐怕要發霉了。決定出門去平溪放天燈。既然要出門,又是第一回,行前功課肯定要做好,上網自己查、網友提供資訊,剩下的只好自行禱告,祈求上帝賜給好天氣好心情,一路都好行。 與繼子相約台北火車站,興致勃勃預備搭乘區間車去到八堵,再轉區間車前往菁桐;哪知道車站售票員「堅持」不賣票,說是八堵車站已經大爆滿,強烈建議我們前往木柵搭乘公車。剎那間,心情有那麼點失望,也擔心會不會人滿為患進退不得,左右為難之際,兒子與老爺異口同聲表示:「去了再說吧,都沒啟程就先擔心&hellip&hellip」感謝神,神所賜的恩典是豐富不帶憂慮。 台北天氣陰沉沉,心情卻如童年時候去遠足般的雀躍,先搭捷運到木柵,等候公車上山往平溪線,一路上車車相連到菁桐沒間斷。下車後不擔心不知方向,反正跟著人群走就對了。童心未泯如我,看到第一家販售天燈,立即準備掏錢取燈,老爺提醒天還亮著,也還不清楚菁桐環境,先多逛逛吧。天色開始灰暗,一家接一家的商店,各樣吃的用的琳瑯滿目,只是圍在店門口的人群,不僅遮掩了店家到底是賣啥零食,更擋掉了陣陣香氣。人潮越來越多,個個據地在天燈面上寫著自己的「心願」;隔壁兩位可愛的小美女在大紅天燈上書寫:「有紅利獎金的公司會找我去上班。」最教人噴飯的:「2012年逢賭必贏,不勞而獲。」 來去放天燈是今年送給老爺的生日禮物,誠心地寫著:「感謝上帝賜給楊某某80年歲月的豐富;感謝上帝賜給我們楊家人平安喜樂、天天開心。」 夜黑暗了,火點著了,熱氣充滿在燈裡,逐漸漲大的天燈約有1公尺高,天燈形狀與孔明的帽子類似,因此也稱為「孔明燈」。放手讓天燈冉冉上升天空時,四周的驚呼聲也跟著飛揚開來,帶著所有人的心願往上飛,點點的金黃火焰閃爍飄散,宛若晶瑩剔透的黃寶石灑在黑色的絲絨布上,教人目不轉睛,由心裡感佩神造物的奇妙與偉大,而我的心願也一直飛上去,飛上去&hellip&hellip。 &nbsp(文/五餅二酒)

走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受難週靈修默想

&nbsp◎謝懷安(壽山中會新生教會牧師) &nbsp 4月1日(週日)棕樹主日          經文:路加福音24章13~35節 &nbsp 帶著「我」,進入以馬忤斯 ◆你正走在倉皇逃離的困惑中? 路加福音24章13~35節,是關於兩位心靈破碎的男人的故事。他們可能正在閃躲「驚嚇的恐怖」、逃避「失落的哀傷」,或是&amphellip&amphellip。他們正在離開,向著回家的路上緩步行走。行李中沒有可祝福的禮物,兩手空空;也缺乏可分享的故事與生命喜悅,他們只能彼此談論負面的情緒與無法理解的疑惑。 耶穌在途中加入了他們,陪伴並仔細聆聽他們的傾訴以及所經歷的事。接著,耶穌引用聖經,向他們詮釋這件事,也提醒他們,即使是失喪的分離或是希望的破滅,生命不會全然沒有意義。同樣的,如果我們願意帶著生命的傷痛、困惑與上帝對話,藉著儀式的行動來撬開自己的心門,而且讓聖靈來感動我們,好讓我們以新的態度去看待過往的失落與黑暗,我們的心將被重新熱絡,靈將被重新充滿活潑,不幸失落將被建構新的意義,找到復活的出路。有時候,這也是我們需要擁有一段受難週靈修默想的時刻,認同耶穌,與祂一同受難的理由。 ◆耶穌邀請你自倉皇逃離中安息 一般靈修退隱的信仰操練,可以讓我們得著安息。然而,特殊的「節期」原形的圖像,更容易觸動我們的心緒,帶出我們靈魂中真正的光明與黑暗。如果,我們可以將待降節的盼望,用來詮釋迎接救主聖誕、分享生命得著救贖的喜悅,我們當然也可以藉著受難週的齋戒,來詮釋病痛、苦難與疑惑的生命;與基督的十字架聯合,迎接救主復活帶給我們的新生。 今年的受難週,邀請我們藉著路加福音24章13~35節「以馬忤斯路上」的經文,透過每一天的靈修與默想,與耶穌同行受難之路。請你帶著「我」進入經文中,走上以馬忤斯路途,讓「我」與耶穌相遇,建立關係,彼此為伴,且在經文的亮光中重新理解生命歷程的奧祕。你也可以邀請幾個朋友,組成同行的小團契,預備一個小小的儀式與動作,作為提醒與醫治的記號。「提醒」意味著,我是受上帝賜福的,我手中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的賜福,而且我也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醫治」意味著,在儀式中為我們創造出一個神聖空間,讓我們擺脫生活的恐懼;也藉著它,將我們的生活獻給上帝,讓聖靈進入生活的每個領域。耶穌已經復活了!需要耶穌的你,是不是還是像從前耶穌的學生一樣,在人生這條過去、現在、未來的道路上頻頻回首?來!讓我們一起陪伴耶穌,也讓耶穌陪伴我們,緩步走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向前去。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346首〈願我愈行及主愈倚〉 閱讀經文:路加福音24章13~35節 連結與默想我可願意在人生路途上有耶穌的陪伴?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進入信仰,陪伴耶穌走一條苦楚的道路?我是否願意在受苦中堅持,等候復活必然的發生? 引導儀式1.儀式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在失落中重新獲得意義,因此,不要讓儀式太過倉促,而是緩慢溫柔的,形塑出一個讓聖靈進入感動的空間。2.讓自己靜靜的跪在全然的黑暗中,什麼也不做,直到&amphellip&amphellip。3.為自己點亮一支蠟燭,沉浸在微光的飄搖中。 &nbsp寫下我的祈禱 &nbsp 4月2日(週一)訓誨日           經文:路加福音24章13~17節 &nbsp 你們談論什麼? ◆走在,回頭路 路加福音24章13~35節,是耶穌復活之後所發生的事,然而對於曾經跟隨過耶穌的學生,卻仍然在受難之中,也許此刻,我們不能稱呼他們是學生或跟隨者,因為他們正在離開。 這兩位學生是誰?我們並不熟悉,一位叫革流巴,一位連名字都沒有。他們過去沒有在耶穌的故事中出現過,他們恐怕只是那核心團體外圍的跟隨者。他們可能就像教會禮拜中,那些總是靜靜的來、靜靜的離開的跟隨者。雖然他們並不突出顯著,但是他們也因著耶穌的神蹟改變,被耶穌的宣講激勵,充滿期待跟隨耶穌,把祂看作他們生命中的彌賽亞、引導者、救贖者。在這旅程中,路加沒有提及耶穌的12個門徒,一個以教會為中心的組織。路加刻意突顯兩位不知名的學生,乃是要指出教會群體有關於耶穌復活的見證,並不侷限於耶穌指名道姓所選召的人。組織中的核心人物並未握有解釋耶穌復活的權柄,資深的跟隨者也不代表比別人經驗更深沉的耶穌。領受耶穌復活的展現並非特權,只要我們願意帶著熾熱渴慕的心去談論,耶穌的十字架與我們的十字架,耶穌生命的奧祕與我們生命奧祕,直到讓耶穌來詮釋我們的生命,復活就會進入。曾經他們以雄心壯志跟隨祂,以為能為自己的事業闖出一番名聲,或為所摯愛的信仰或土地獻上自己。曾經他們從和祂親密的互動中得著餵養,享受祂的慈愛。曾經他們相信祂,讓祂轉變了他們的生命,好像從此這世界不再是負擔,而是挑戰;不是布滿陷阱的荒野,而是機會無窮之地。祂曾將平安與喜樂帶到他們的生命,使他們的生命化為一支美麗的舞蹈。然而,如今耶穌那往各各他釘十字架的驚悚旅程,祂的死亡所帶來的破滅,讓他們失了魂、落了魄,像是一個漂泊失落的人,緩步走向回家之路。 ◆談論,回頭望 路加沒有講得那麼白,只以整齣向著以馬忤斯的場景,述說情境。第13節,以馬忤斯位於耶路撒冷以西,同一天,可能是黃昏時刻,他們朝著日落而去。以馬忤斯位於耶路撒冷所處錫安山的山腳下,他們的生命正往下滑。第16節,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祂。「迷糊」原文字義有拉著、抓住、拿住、持定,指他們的眼睛受到外界的某種限制,以致無法顯出本來的功用。第17節,「滿面愁容」,當他們邊走邊談論的時候。 他們談什麼?談耶穌苦刑、釘死和那根本不可能發生復活的傳言。這一切都是以「它」出現,象徵著「當我們對自己人生路破滅之時,一個曾經建構自我信心的圖像也隨之粉碎。」然而,還好這兩個男性並不沉默,他們願意聊聊,因為在這一切的過去之中,還有一個不可能會發生的謠傳。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574首〈暝日只有信靠主〉 閱讀經文:路加福音24章13~17節 連結與默想 我的現在,被過去套牢的 引導儀式1.為自己預備一張紙與筆,把「我」認識的「我」寫或畫在上面。2.把寫在紙上的「我」工整的折起來,夾在路加福音24章13~35節作為書籤。3.熄滅燈火,讓自己在全然的黑暗中,或坐著、或跪著。 寫下我的祈禱 &nbsp 4月3日(週二)辯惑日           經文:路加福音24章18~24節 &nbsp哀悼失落的 ◆注目著,失去 路加福音24章13~17節是一段關於「悲傷與失落」的故事。 兩個跟隨耶穌的人失落了耶穌,也失落了他們自己。他們正失志的離開他們想要闖下一番天地的耶路撒冷,返回自己的家鄉。他們邊走邊談論著那關於耶穌的失敗與自己的失落。忽然之間,有一個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問說:「你們一邊走,一邊談論些什麼呢?」 他們面對這親切卻又陌生的人,說:「難道你是耶路撒冷旅客中,唯一不知道這幾天在那邊發生什麼事的人嗎?」陌生人耶穌會不知道他們所說的嗎?然而,耶穌就是願意靜靜的伴隨在他們人生失落的旅途中,聽他們說。 他們以什麼樣的態度看待他們的過去?從第19~24節中可知: 1.他們十分勇敢地注視著他們的驚恐、創痛,並以憂愁哀悼這一切。當我們願意承受自身失落的傷痛時,悲慟的心遂打開心靈的眼睛,叫我們看見失落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有的出現在自己的人生,有時則發生在同行的夥伴中。 2.他們對於耶穌的失敗沒有任何的怨恨與怪罪,他們只是對整個事件充滿疑惑。倘若他們從此逃避,不願意為疑惑找尋答案,他們可能終將在疑惑中跌倒,隨意的認為,失落純屬宿命,而收穫只是好運。宿命將不會引領他們調整生命,遇見復活的主。 3.至於,他們的疑惑是,「那些婦人在前去掃墓之後,回來報告說,她們看見了天使,而天使告訴她們耶穌活著。我們當中有人到墓穴去看,發現一切都跟婦女們所說的一樣,可是沒有看見耶穌。」復活的神蹟是真實的嗎?他們並沒有遇見耶穌,也許這是因為他們還是走在離開的路上。 ◆聆聽著,陪伴 耶穌憐憫他們,一直陪伴著。耶穌聆聽,聆聽不只是安靜不說話,祂是要聽到人們在說什麼,與那沒有說出口的真實性。耶穌停頓,停頓的些許安靜,會帶出轉換,也可以幫助引導,引導人往新的方向去。 耶穌是朋友,祂不急著當英雄,救你出悲傷,或施加壓力解決你的痛苦。耶穌帶來安慰,安慰別人的意思是不批判,不去想他們哪裡需要修正,而是給他們空間,能夠面對自我的傷痕。 這就是信仰。在失落與苦難中,我們並非自己一個人,只要你願意結伴而行、一起分享,復活的主耶穌就會與我們同行,為我們啟發生命之路。當我們願意與主結伴而行,失落、挫敗、悲痛、罪咎、恐懼和那聽來充滿不能理解的希望謠傳,就會被重新詮釋,被祂輕輕的提起,放到一個遠比他們的故事更廣大的故事脈絡中。於是,原本看來一團混亂的事情開始展現新視野;原本看似沉重難耐的事實開始散發出令人釋懷解憂的光芒;原本聽來叫人悲傷至極的故事開始透露出喜樂的訊息。 &nbsp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166首〈主佇基列有芳乳香〉 閱讀經文:路加福音24章18~24節 連結與默想 請再花一些時間,正視耶穌的受難,慢慢的閱讀路加福音22章39節~23章49節,思索著自己的困境、痛苦與耶穌相同之處。 引導儀式 1.預備紙與筆,抄寫一段關於應許的經文。如果你沒有別的經文,可以選擇以賽亞書43章18~21節。 2.將這張紙覆蓋在昨天抄寫的「我」那一張紙上,夾在聖經中。 寫下我的祈禱 &nbsp &nbsp &nbsp 4月4日(週三)退修日 &nbsp &nbsp &nbsp     經文:路加福音24章25~27節 &nbsp 那麼難以置信 ◆讓耶穌聆聽我,陪伴 路加福音24章13~24節,他們兩人把所遇見的受難看得很清楚,也勇敢地說出恐懼與失落,亦沒有忽略那令人疑惑的現況,耶穌不在墓穴中。他們願意說,向著耶穌彼此談論,向著過去的黑暗而說。 「說」,如果生命旅途的談論只有過去與現在,只在空曠浩渺的曠野沙漠中,或在茂密的叢林中圍繞著談,出路會在哪裡?如果我們在信仰中質疑,向上帝說:「我們被釘十字架承受苦難時,?在哪裡?」時,上帝也會藉著十字架的耶穌,向著我們呼召說:「耶穌被釘十字架承受苦難時,你在哪裡?」是的,如果我們敢於面對耶穌的十字架,面對我們的信仰不是一個引致成功、富裕、安穩的道路;而是一種委身在跟隨耶穌的道路,願意在使命中為著耶穌進入苦難時,你的生命才可能成長到更深的體會──「當你在那裡時,祂也會在那裡,對著你低語說:『我一直都在你的身旁,聽著你的哀怨,繞啊繞著。』」 ◆讓上帝來述說我,引領 忽然,耶穌開口了。以「蠢」重擊跟隨者內心的遲鈍,邀請他們發現,那與他們說話的難道不就是復活的耶穌嗎?耶穌像朋友般陪伴聆聽,讓他們在抒發自己的情緒之後,忽然用重擊來敲碎他們內心的恐懼與主觀意識的限制,引領他們重新領悟: 1.環繞在我身上這一切恐怖、失喪、苦難、悲傷的事件,都有著上帝拯救計畫,都有著上帝的應許。而他們現在所經歷的失落,並不是盼望的終結,它才正在開始。是的,當害怕蔓延到成為我們的心病時,若要擺脫這環境的掌控、氣氛的感染時,我們是需要一股恩典的力量,敲擊。 2.耶穌的話幫助學生弄清他們自身過去的經驗,然後賦予他們一個新的意義,體會生命將要來臨的榮耀,在我們今天十字架的苦難中;今天十字架的苦難則隱含著我們未來復活榮耀力量。 耶穌的「蠢」字,說明著祂不再隨著他們活在過去。耶穌邀請他們重新閱讀上帝的話,審視上帝的應許來詮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耶穌邀請他們的眼目從懷疑的十字路口轉向應許,在黯淡的心靈點著信心的火絲。上帝的話的真正魅力,並不在於我們聆聽後如何在生活中應用它,而在於我們聆聽時,被重擊,產生轉化的力量。 然而,處於整個耶穌受難的事件中的他們兩人來說,聖經的分享,雖然使他們看清上帝對耶穌與他們過往的計畫,但對於未來的復活還是無從解釋。他們還沒遇見復活的耶穌。 &nbsp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620首〈疼痛真光,大烏暗包圍中〉 默想經文:路加福音24章25~27節 連結與默想 我們是否曾經在默想或討論聖經的話語時,遭到上帝的重擊,因而使我的人生轉變? 引導儀式 請在聆聽〈無十字架就無冠冕〉或與耶穌受難有關的合唱音樂中,作上述的連結與默想。 寫下我的祈禱 &nbsp &nbsp 4月5日(週四)聖餐日     &nbsp 經文:路加福音24章28~32節 請和我們住下吧! ◆陌生人,耶穌 與陌生人耶穌同行的旅途上,路不再遙遠顛簸難走。當兩位旅人聆聽耶穌一席話後,心底的憂傷似乎碰觸到一股清新的喜樂。當他們感覺到失落,為過去哀悼時,環繞在身旁的一切好像都向著死亡與疑惑,但是耶穌幫他們打開了心門,看清楚那神祕的耶路撒冷之旅。耶穌的死亡不僅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不只是命運殘酷的捉弄,也是通往自由必經之路;不是醜陋恐怖的毀滅,也是走向光榮的路。陌生人不就是這麼說的嗎?「基督不是必須經歷這一切才進入榮耀嗎?」他們原本充滿死亡恐懼的圖像,現在卻出現了「榮耀」。 耶穌給了他們新的方向感。「回家」不再意味著回到那僅有的去處,一處避難所。「家」可能是一個短暫停頓的轉換之處。然而,陌生人耶穌呢?祂似乎不打算停腳。學生並不擔憂邀請祂會為難妨礙祂接下來的行程,他們把祂看作是朋友,極力挽留說:「太陽已經下山,天黑了,請和我們住下吧!」這「堅持」的態度其實就是「相信」。除非我們邀請耶穌住進我的人生,住進我的家庭,否則祂始終都是陌生人,是生命中的「它」,而不是「你」。 ◆耶穌,我的主 耶穌與他們共享所預備的晚餐,在晚餐中祂應該是個客人,卻像是個主人一樣,「向上帝感謝了,然後擘開餅,遞給他們。」鼓勵他們享用。耶穌的學生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憂愁不再是他們的主人,在苦難中他們似乎得著了供應,看見了出路。他們的眼睛從模糊的淚水中淌開來,他們認出來那陪伴之人就是耶穌。 餐桌與寢室是我們享有彼此最親密的地方。耶穌與他們共享晚餐,餐桌上的4個動作,拿起&amprarr祝福&amprarr分開&amprarr給予,喚醒了他們在耶穌受難前與耶穌共享逾越節晚餐的記憶。那一頓晚餐,耶穌所給出不僅是食物,更是分享祂自己。那時候他們不能理解,一路走來耶穌的話熱絡了他們的心懷,但他們還是沒能認出耶穌。但此刻,聖餐的儀式為他們創造出與耶穌相遇的空間,使他們理解耶穌的話語,活進了耶穌復活中。 耶穌的復活怎能用人的語言去理解?耶穌的復活神蹟只能在禮敬上帝神聖的儀式中去體會;在真實的生活,在所有行動中去遇見。 &nbsp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356首〈主!我今就近愛見?的面〉 閱讀經文:路加福音24章28~32節 連結與默想&nbsp 請在閱讀路加福音22章14~20節時,默想著耶穌帶領聖餐的情景。 引導儀式 1.預備象徵邀請的葡萄汁與餅,在你的房間寢室中,邀請耶穌。 2.藉著「吃餅」,把自己獻上給耶穌,就像耶穌為你那樣「拿起(這是我的身軀,願我能為主破碎)&amprarr祝福(感謝主,讓我有份參與天國的筵席)&amprarr分開(請你破碎我,來分享)&amprarr領受享用」。 3.藉著「喝杯」的4個動作「握住&amprarr祝福&amprarr分開&amprarr給予」,「握住(這是耶穌的血,是我活命的水泉)&amprarr舉高(感謝主耶穌疼我,我舉杯來慶賀)&amprarr分開(求主潔淨我的靈魂)&amprarr領受享用。」 寫下我的祈禱 &nbsp &nbsp 4月6日(週五)受難日     經文:路加福音24章31~32節 &nbsp 心像火一樣的燃燒 ◆耶穌,解釋 忽然間,耶穌不見了。耶穌哪裡去了?耶穌釋放你的苦楚,引導你的方向,藉著聖餐進入了你的心,打開你的眼界之後,耶穌消失了!耶穌不見了?不,祂並沒有消失不見,而是進到你的內心深處,重新點燃你生命的火熱。當我們邀請耶穌住到我們的內心,作我們的主之後,你也能從獻上自己中,進到祂的心房,讓你歸屬於祂。 有了與復活的主相遇相融的經驗,此後生命不再一樣。忽然間,你的腦袋會異常清晰,過去許多畫面會像慢動作般重播,讓我們有機會回去看得更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兩個跟隨者彼此分享說:「祂在路上向我們說話,給我們解釋聖經時,我們的心不是像火一樣地燃燒著嗎?」現在的他們看得更清楚了,清楚了復活;清楚了耶穌的受難與他們的恐懼;清楚了耶穌的宣講、醫治與所行的神蹟;清楚了曾經喚起他們跟隨,願意獻身燃燒的熱情。那曾經是沉重負擔的一幕幕,都在復活耶穌的分享中,一幕幕變得有意義,一幕幕成為引導他們生命的奧祕。 有時候,對於生命的苦楚,我們欠缺的往往只是一個解釋與同在。德蕾莎修女曾經寫信給一位擔心因服事窮人而感染結核病、正在等候檢驗結果的修女說:「若祂選擇妳做為修會中第一個在病床上與祂單獨分享十字架的人,我們應該感謝上帝,因為祂賜給妳、給我和修會這份特別的愛&amphellip&amphellip。所以,面帶微笑吧,對著那隻打擊妳的手微笑。」 ◆耶穌,引導 兩位落魄跟隨者的故事提醒我們,與人連結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黑暗,並在黑暗中找到安慰,但帶我們走出生命低潮的卻是復活信心,對上帝的信任。這也正是早期基督徒經歷與復活的耶穌會遇之後,十字架上的恐怖被轉換成安慰與鼓舞。從此,不排拒受苦的態度,就成為他們面對充滿敵意環境中的力量。 不該只是我們閱讀聖經,更要讓聖經閱讀我們。唯有此刻,上帝的話才會為我們帶來生命新的詮釋,種下轉化的種子與醫治的力量。此刻的話語如同有人向你說「我愛你」或「我恨你」,成為內心中實際發生的事,使你的血液流動加速,呼吸心跳變得急促,這些話語具有毀滅與治療的功效。上帝的話成為一把火,燃燒刺痛麻痺的靈魂,釋放被恐懼禁錮的靈魂,讓我們重新獲得自由行動的能力。 &nbsp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584首〈至聖救主,罪人朋友〉&nbsp 閱讀經文:路加福音24章31~32節 連結與默想 怎樣可以使聖經中的話語,在此時此地與我發生連結? 引導儀式 1.坐著靜靜的,以祈禱的心,懇求聖靈引導你回想人生路的任何幾幕,如果出現一幕印象,就為這印象獻上感恩。 2.直到有一個印象,你發現聖靈特別給你一個感觸,可以用一個關鍵字或關鍵句來描述。你就停下來,反覆寫著這個字或這句子,直到你明白為什麼,並願意放下。 寫下我的祈禱 &nbsp &nbsp 4月7日(週六)墳墓日      經文:路加福音24章33~35節 把所遇見的告訴大家 ◆分享,主耶穌復活 邀請,讓我們彼此不再是陌生人,而是像朋友一樣。學生挽留了耶穌,邀請了祂。在飯桌上,耶穌不像客人等著被邀請開飯,反而像主人般,拿起餅感謝祝福、擘開、給予。就在這動作中,學生認出了耶穌,他們明白耶穌的十字架苦難對於他們的意義。也正是此刻,路加用「耶穌忽然不見了」來象徵,他們吃喝了耶穌進入到他們身體。這種體驗是「超過我們的想像」。 與復活的耶穌彼此交談共融之後,學生等不及天亮,趁著黑夜,充滿火熱,他們急忙趕路,走過11公里的路程,期待天亮之前回到那屬於耶穌的團契。雖然尚且腳踏在黑暗中,但他們向著晨曦而去,要回到他們失落逃離的地方。這與故事的開始,他們逃離耶路撒冷,趁著白天,卻是朝向黑夜走去的道路正好相反。 抵達耶路撒冷,他們發現別人也正經歷了他們的經歷,大夥都迫不及待地回到團契來,來分享好消息。大家熱絡的交談著,談著主復活的多樣性,說的不再只有過去耶穌的受難、苦楚、黯淡、十字架,而是充滿著希望的復活,充滿可能性的將來。這一切的苦難,不再是生命中無意義的循環或是宿命的無奈,這一切有著上帝救贖的計畫,如同耶穌所說:「生命難道不是非得經歷這一切,才能進入榮耀嗎?」 耶穌陪伴我們、與我們交談,不是單單叫我們放下愁苦、解決困擾、醫治病痛、享受恩典而已。復活的呼召不是要我們去參加新宗教,而是藉著分享見證,帶領我們進入新生命,成為祭司、成為別人的祝福。 ◆主耶穌復活,分享 信徒皆祭司,並非指每一個人都能擔任自己的祭司,靠自己與上帝建立關係;信仰不是私我與上帝的關係。當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祭司時,是為了突破界線,讓信仰成為公眾彼此的關係:「我需要你作我的祭司,我也願意隨時在你的需要上作你的祭司。」信徒皆祭司的信仰態度,並非傲慢的個人主義,而是承認彼此憂戚相關,願意在跟隨耶穌的道路上,彼此扶持引導,奉耶穌的名說話行事。 復活節不是屬於個人的節慶,讓我們在自己的復活經驗中打轉。更重要的意涵,是我們能夠獲得站起來的勇氣,並活出受差遣的使命。復活的耶穌差遣我們進入世界,分享祂的使命,傳揚上帝的愛,為真理作見證。當我們領受這使命,分享關於復活的見證時,我們也將從那些我們被派遣到他們那裡去的人們身上遇見復活的主。 不要忘記,我們若想把自己的靈魂、別人的靈魂帶給上帝,我們就非得十分的接近祂不可。 &nbsp 操練儀式 吟唱聖詩:新《聖詩》153首〈我聽耶穌的聲講明〉 默想經文:路加福音24章33~35節 連結與默想: 我是否在受難週靈修中遇見復活的主?是否正在鼓動我去&amphellip&amphellip? 引導儀式 1.預備一則我遇見耶穌的故事來與一位朋友分享。 2.預備一句影響鼓勵我的經文,寫一張復活節卡片,為朋友祝福。 &nbsp寫下我的祈禱 &nbsp &nbsp &nbsp

主賜平安福

&nbsp團圓建祭壇 年節享主恩 ◎胡忠銘(高雄中會德生教會主任牧師) 回顧人類的歷史,最擅長設立家庭祭壇,也最受上帝賜福的族群,非以色列百姓莫屬。其蒙福的原因,除了是上帝的選民外,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他們對家庭祭壇的重視。 每當以色列百姓齊聚一堂,或家人共同聚集時,都會將家庭祭壇視為是上帝賜福的恩典記號,此時,他們皆會透過禮拜,對眾人與子孫複述歷史,藉以鑑古知今,全心歸向上帝,讓子孫得福。因他們深知,「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也是影響人類社會最大的一股力量。 台灣人和以色列人一樣,可過2次「新年」,一為陽曆(新曆)年,二是與民俗、文化、信仰相關的農曆(舊曆)年。台灣的農曆年饒富歲時節令與文化禮俗的意涵;而以色列人的「舊曆年」,除了有歸鄉慶團圓的倫理意義,更重要的,乃在於記念上帝的恩典和拯救祖先出埃及的歷史。 1950年代末,個人出生在台灣台南鄉下的大家庭。因著基督教信仰之故,小時候,每天晚飯後,我家都會由祖父帶領舉行家庭禮拜。祖父在世時,經常告訴子孫:家庭的祭壇,除了是一個信仰與精神的神聖空間外,同時也是一個維繫家庭向心力、建立家庭共同的價值觀、傳承祖先遺訓、領受上帝賜福的地方。隨著社會變遷,雖家人因外出讀書各奔東西之後,無法每天聚集禮拜,但每逢農曆年,全家團圓時,一樣會和以色列人一樣,舉行家庭禮拜,回顧主恩。多年來,我家的「新春家庭祭壇」,依然持續不斷的進行著,且從未間斷過。從中,不但領受到上帝的恩典與賜福,也感受到家人的愛與和樂。 禮拜的預備 &nbsp 為依循台灣過年的歲時節令與文化禮俗,禮拜之前,可事先購買與布置下列物品: ★金句紅包──由長輩分發印有經文金句的紅包,代表上帝恩典話語的賞賜。 ★金錢紅包──分發象徵喜氣的金錢紅包以示對長輩的孝順及對晚輩的祝福。 ★團圓橘子──共同享用橘子或年柑,象徵家人和樂、團圓、甘甜。 ★糖果、冬瓜糖、花生糖等──一起分享象徵百子千孫與家庭的和樂融融。 ★將上述物品事先擺放在桌上,家庭成員圍桌環繞,代表家人的團圓。 禮拜程序 &nbsp 靜默 宣召   司禮:當感謝入祂的門,讚美入祂的院。   家人:當感謝祂,讚美祂的名。因為上主是好。   齊聲:祂的慈愛到永遠;祂的信實到萬世代。 新《聖詩》:第435首〈今咱大家來吟詩〉 感恩禱告: 啟應:【新年新地與新天】   (啟):姊妹         &nbsp  (應):兄弟    啟:光陰緊緊過去親像箭      應:真快又到農曆的新年    啟:感謝上主一年的保庇      應:全家大小聚集慶團圓    啟:上主話語奧妙真奇異      應:領受恩典話語尚甘甜    啟:世間雖有挑戰黑暗冥      應:上主導咱一更過一更    啟:保守脫出黑暗的陷坑      應:不再受罪綑綁與交纏    啟:主賜新年新地與新天      應:使咱重新出發甫新芽    啟:人生目的不在賺大錢      應:乃在追求聖經的真理    啟:若是順趁上帝的教示      應:上主恩典的確越加添    啟:人若求上主的國與義      應:上主賜福直到萬萬年    齊聲:上主賜福直到萬萬年 聖經:以西結書36章24∼28節;啟示錄1章8節 信息:【回家團圓,享受主恩】 禱告:大家長 新《聖詩》:第434首〈主有恩典大慈悲〉 分享:回顧去年感恩之事,期盼今年立志之事。 &nbsp &nbsp &nbsp &nbsp 共同立志:(製作一張「心形」紙張,全家同誦下列5項立志,家人共同簽名) &nbsp &nbsp &nbsp &nbsp 1.每天撥時間靈修與禱告。 2.每天為1件事獻上感恩。 3.每週堅持恭守主日禮拜。 &nbsp &nbsp &nbsp &nbsp 4.每月遵行1/10奉獻。...

台文為啥物需要白話字──以永靖腔作例

&nbsp◎蘇晏德 台語羅馬字──白話字,是非常趣味koh有科學化、國際化&ecirc文字。我講伊科學化是因為簡單好學koh有根據;國際化是因為外國人真緊tio?h學會,而且只用23 &ecirc字母tio?h解決所有台語文字化&ecirc問題;假使你若欲全部用漢字來寫台文,保證你學到頭毛喙鬚白i&aacuteu-koh無法度全部用漢字來寫,tio?h算你全部用漢字來寫台文,一定有人質疑你所寫&ecirc漢字t&oacute一字m? 對。古早人講:「四書五經讀透透,m? -bat go&acircn、ng&ocirc?、ku、pih、ch&agraveu。」若叫你用漢字,你有法度隨寫出黿鼉龜鱉?嗎?所以我建議大家認真學白話字。 有人講台語有音無字(包括客語、原住民語),所以用台語寫文章真麻煩;研究漢學&ecirc人聽了真b?爽快tio?h講,所有&ecirc台語音用漢字l&oacuteng有法度thang寫,in著用幾十年&ecirc時間來研究台語漢字beh &aacuten-cho&aacute?寫,結果到人生&ecirc終點i&aacuteu-koh研究b?完。M-koh若是用羅馬字寫、讀台文,tio?h無chit-&ecirc問題,咱愛排除漢字chiah是字&ecirc觀念。若講漢字chiah是字,白話字是音標,這是錯誤&ecirc觀念。若是漢字chiah是字,&aacuten-ne全世界有k&uacutei &ecirc國家有文字?聲音是語言&ecirc靈魂,文字是聲音&ecirc記錄。所以講台語有音無字&ecirc人,包括講台語用漢字l&oacuteng有法度thang寫,l&oacuteng是無正確&ecirc。 全世界任何國家一開始l&oacuteng嘛是有音無字,後來為著beh記載文獻、歷史、地理等等chiah發明文字;t&ugravei上帝創造人類開始tio?h有語言,m? -koh hit時並無文字,語言學家&ecirc研究報告講,人類存在t&ugravei地球大約185萬年,文字&ecirc存在chiah 5000~6000年,人出世開始學講話,自然得tio?h使用母語&ecirc能力l&oacuteng無文字幫ch?n;有音無字t?全世界任何國家攏是&aacuten-ne,北京話嘛無例外,若堅持用漢字寫台文就會t&uacute-tio?h麻煩。 下面這篇文章羅馬字&ecirc所在攏是永靖腔,請認真唸看m?i。若全部用漢字寫,to無辦法寫(讀)出作者&ecirc原汁囉! &nbsp 高雄阿蓮&ecirc大崗山是一?真有tia?t-siat(01)&ecirc bi&acircn-si&agraven(02),ki&aacuten-siat(03)迷人,山跤有kiat-bi?n(04)軍人;我對I&aacuten-chi?n(05)來遮旅-hi&acircn(06),遮tia?t-ti?n(07)&ecirc農產品是gi&acircn-gi&aacuten(08),遮有一kian(09)pian-果-siat(10)、頭家&ecirc名叫做I&aacuten-si&agraven(11)、伊有賣chhian-pian(12)佮gi&acircn-gi&aacuten(13),I&aacuten-si&agraven(14)&ecirc小弟名叫做I&acircn-chhi&acircn(15),兄弟&ecirc si&agraven-chi&acircn(16)佮tiat-hi?n(17)攏真好,pian-果-siat(18)kian-i&acircn(19)&ecirc chi&acircn-hi&acircn(20)嘛受khi&aacuten-ti?n(21),遮pi&acircn-常(22)時仔街路li&aacuten-li&aacuten-chhian-chhian(23),假日sian-理(24)真好,I&acircn-chhi&acircn(25)講:伊&ecirc頭殼ti?n-ti?n(26)、hi&acircn-chi&agraven li&acircn-lia?t(27)無好、所以阿爸bi?n-li?n(28)伊賣chhian-pian(29)佮gi&acircn-gi&aacuten(30),阿爸擬-ti?n chi&agraven-chhiat(31),兩兄弟chi&agraven-siat chi&agraven-bi&acircn(32)賣chhian-pian(33)佮gi&acircn-gi&aacuten(34)&ecirc 好si&acircn-chiat(35),sian-理(36)真ki?n-chian(37)社會需要chian-ian(38)。 I&aacuten-si&agraven(39)個-si&agraven(40)真si&acircn-sia?t(41)、I&acircn-chhi&acircn(42)做人真chi&agraven-kian(43),兩兄弟做人chhian-chhian-pia?t-pia?t(44)做事chiat-kia?t(45),每年&ecirc母親節、兩兄弟&ecirc hian-chi&acircn(46)攏結一蕊剪絨花,阿爸阿母有tian-li&acircn(47)逐日攏愛li&acircn-修(48)讀Si&agraven-kian(49),毋通頭仔hi&agraven-hi&agraven(50)尾仔li&aacuten-li&aacuten(51)。&nbsp 有人愛過pi&acircn-pi&acircn-chi?n-chi?n(52)&ecirc sian-活(53),有人逐工i&acircn-i&acircn(54)佇ia?t-kian(55)唱歌,若欲食-pian(56)來I&aacuten-chi?n(57)、阮遮&ecirc枝仔-pian li&aacuten-li&aacuten-ti?n-ti?n(58)。 &nbsp &nbsp註: 01)特色 02)名勝 03)景色 04)革命 05)永靖 06)旅行 07)特定 08)龍眼 09)一間 10)冰果室 11)永勝 12)清冰 13)龍眼 14)永勝 15)榮松 16)性情 17)德行 18)冰果室 19)經營 20)情形 21)肯定22)平常 23)冷冷清清 24)生理 25)榮松 26)碇碇 27)行政能力 28)命令 29)清冰 30)龍眼 31)擬定政策 32)正式證明 33)清冰 34)龍眼 35)成績 36)生理 37)競爭 38)菁英 39)永勝 40)個性 41)成熟 42)榮松 43)正經 44)清清白白 45)積極 46)胸前 47)叮嚀 48)靈修 49)聖經50)興興 51)冷冷 52)平平靜靜 53)生活 54)閒閒 55)浴間 56)食冰 57)永靖 58)冰冷冷碇碇

走揣春天

&nbsp◎陳軍達 熟識&ecirc日子 隔成 十外個春天 這段時間 咱無法度定定見面 &nbsp 好佳哉 Chia?p-chia?p收著妳&ecirc批信 這是分開兩地&ecirc人 將 滾攪&ecirc思念貯t??批殼 妳講 寒冬過了是春天 人生&ecirc四季 欲kap我 牽手做陣行 &nbsp Hit時我才知 原來 我日夜走揣&ecirc春天 一直守護t?阮身邊! &nbsp

感 謝 ──h??志威

◎鄭雅怡 &nbspL&iacute已經成做1 ch&acircng 春天&ecirc樹 Khi? th&ecircng-th&ecircng 枝骨thi&aacuten開 規ch&acircng puh滿滿 幼幼青青&ecirc &iacute? 花m? ta?uh-ta?uh-&aacute膨 聽候beh phang 雖然 葉&aacute i&aacuteu細m? 樹身lio?h-&aacute s&aacuten-thiu &nbsp 幾n?冬後 透中晝 行過仝(k&acircng)1 ch&acircng樹-&aacute-kha B&aacuten熟水&ecirc果子止chh&ugravei-ta Ch? to&agrave深o? &ecirc樹oe T&ugravei ?m koh khoah &ecirc ?g Si&agraven日頭ph?ng &ecirc風 聽&aacutem-p&ocirc?-ch&ecirc牽歌 -起koh落koh起 T&ugravei樹尾th&agraveng kah塗kha兜 B?-ch?ng soah &ecirc交響詩 Hn?g去koh溢來&ecirc聲湧 &nbsp Hit tia?p&nbsp Go&aacute chiah精神&nbsp ?記chit久久以前 春天透早 上帝交代go&aacute me...

信心、愛與生命

&nbsp張玉奇作品賞析 ◎王道維(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藝術愛好者) &nbsp 關於張玉奇 台南科技大學美術系、美術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從小對美術的興趣濃厚、執著,一直對自己在創作上有著相當大的期許與堅持。 上帝賜給她一位特別的孩子,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中,信仰成為她力量的來源,藝術則代替她說出深沉的母愛。 &nbsp &nbsp 欣聞張玉奇姊妹近日參加高雄市立文化中心「一張畫,一個故事」的展覽(展至3月25日),願與讀者分享對其作品的賞析文章,期待使更多人感受到上帝藉著藝術家之手所流溢出的愛、信心與生命。 西方藝術在過去這幾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從統一和諧到多元分歧。18世紀以前我們還可以看到那追求美感、平衡、浪漫或崇高等等相對高貴的人性的表現方式。但是從19世紀中期開始,藝術表現方式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開始逐步拆解肉眼所見的形象,再以不同的觀念來重新組合色彩與形狀,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抽象藝術」。 但是到了21世紀,許多藝術欣賞者會發現,當代藝術似乎已不再那樣可親了。除了許多破碎肢解的流派外,我們已經很難再從作品中得到什麼心靈上的感動。難道將生命真實的感動表現得既直接卻又豐富真是這麼困難嗎?還是必須讀完一堆哲學語言所堆砌出來的專業評論才能開始欣賞? 在這樣的脈絡與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上帝藉著一個身為母親的藝術家張玉奇,成功地達到這樣的境界。這是藉著她照顧那患有多功能障礙、甚至無法自己說話站立的孩子而體會出的生命果實:不但是對這類「特殊孩子」全新的詮釋,更自然流露出人類本性中對於存在、生命、愛、歡娛、苦難、自由、掙扎與信仰等等深刻感悟。 扭曲變形人體呈現母愛信心 首先,我們很容易發現,藝術家是使用扭曲變形的人體來做為其繪畫的形式語言。但是在表現的內涵上,則是完全保守古典的母子情懷。通常,這兩者是完全不搭嘎,甚至是互相衝突的。這樣的融和之所以可能,乃是因為藝術家真實的信仰生命,因而超越一般現代藝術常有的虛無性詮釋,讓人重新感染到那份情感的真切實在!反過來說,如果不是因為親自生養這樣的孩子,如果不是因為懷抱對生命的信心,如果不是因為對藝術表現的熱愛,沒有人能畫得出這樣的作品來的。因為偉大的藝術就是真實生命的提升,就是信仰生活的流露。 其次,從視覺表現上來說,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系列的作品都大多是一個大人與一個小孩,顯然代表一對母子。但是人物臉上只有鼻子,沒有眼睛或嘴巴,因而無法從其中看出表情。畫家在這裡選擇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以扭曲與不成比例的動作來傳達內心的情感。這是由於她的孩子並非是一般人眼中的「正常」孩子,因此一般藉由臉部表情所細膩表現情感的方法,其實無法承受他們這些年之來的磨練與煎熬。 從細部的構圖來說,畫面中的大人幾乎都有粗厚的大腿與寬闊的胸膛,代表著一種堅定的內在力量。但是他們的小腿、腰與手臂卻是相對地細小許多。其中腰部還常常被拉長扭曲,顯示出一種謙卑俯伏、為愛犧牲的柔嫩情懷。細長的手臂表現出對待孩子的那分細心與呵護。但我覺得最特別的是,不管肢體是什麼樣的動作,小腿總是牢牢地站在「地面」,但這「地面」在畫中其實是不存在的&hellip&hellip。 這到底是怎麼可能的呢?原來這細瘦的小腿就是她微小的信心,連結在那雖看不見,卻堅固真實的地面(上帝)上。這直接反應出畫家自己真實的生命光景:她的孩子因為多功能障礙,幾乎只能全身癱在地上,從未能自己站起過。所以她必須要在看不見的信仰中得到真實的力量,來保護照顧自己的孩子,並且希望儘量讓他感受到一個沒有界限、沒有束縛的天地供他飛翔&hellip&hellip。這是這些作品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也讓我想起20世紀初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馬可‧夏卡爾的作品:一切彷彿是在夢中,卻又是那麼真實地感動。 後現代特殊技法表達古典親情 最後,我們需要知道,這些作品本身並非真正是「畫」出來的。事實上,張玉奇在這裡發明所謂的「彈珠技法」:讓沾染顏料的彈珠自由地在一些剪好形狀的紙板間滾動,在層層上色後自然形成一種畫筆無法表現的色彩與線條。這些隨機的彈珠線條使得背景不會過於單調,但也不會過於過於刻意以至於影響主題人物的表現。此外由於彈珠的路徑自然會在紙板旁邊留下粗厚的輪廓再以幅射狀蔓延出去,使得整個畫面自然地附上一種不確定的感染力。 如果回到本文開始所提到「形式」與「內涵」的關係,我們可以說這個最「後現代」的表現方式意外,卻也成功地表現出深度的古典親情,特別是那些不足與外人道的難處與嘆息。這也是這一系列作品的獨到之處,使得技法與情感互相輝映,深深地感動每一個觀者。生命本身有時候非常奇妙,遠超過我們所能理解。也許只有在這樣的藝術表達中,才能幫助我們抓住這瞬間的感動,在上帝所預備的永恆裡留下真實的紀錄。 張玉奇回應 王道維老師評我的畫說「她必須要在看不見的信仰中得到真實的力量,來保護照顧自己的孩子,並且希望儘量讓他感受到一個沒有界限、沒有束縛的天地供他飛翔&hellip&hellip」這句話讓人感動得掉下淚。若沒有生活深刻的歷練與信仰的支撐,相信作品就不能感動自己;既然作品不能感動自己,怎能感動別人?他讀懂我畫中的信仰! 每一件作品完成,就像脫離自己獨立出來的個體,從來沒想過作品是否能撼動人心;所關心的,是否反應出自己的心情將內心的想法與情感表達在畫布上。 我們不知道生命的潛力有多大,讓心靈自由飛翔心中且充滿愛,在畫面中表達那強烈的愛與幸福感受。從充滿期待的心情到掉落到生命的谷底,慢慢的因為信仰、因為愛,讓我們走出深淵谷底、走向陽光,這是面對自己的人生及藝術創作時最好的答案。讓這些作品,能帶給人深刻的印象,讓愛醞釀發酵,重新感動與思考這些令人值得尊重且學習謙卑的孩子們。透過他們的生命故事,啟發我們更多更深沉的力量。 謝謝道維老師對作品的精湛剖析。實在沒有那麼的好,因為我還在學習,面對生活、面對生命,還在學習生命存在的意義與真理。也謝謝大家喜歡,潛藏在作品本身與內在的精神與傳遞的想法,希望藉著作品帶給你生命存在的感動。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心好重〉,本作品為高雄「一張畫‧一個故事」參展作品,油彩畫布,130x162cm,2011年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揹著你〉 油彩,畫布91x72.5cm ,2009年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母子圖〉,油彩,35x27cm,2009年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生命的奇蹟〉,壓克力顏料,4K,2010年 &nbsp

五餅二酒的私家珍藏小菜6-5

&nbsp年夜飯 再婚前的年夜飯,因著女兒遠赴他鄉,總是獨自吃年夜飯過除夕夜。那樣的夜,難免思念不在身邊的人。然而,一向特立獨行的我,其實是享受寂寞擁抱孤獨,倒也樂得難得的假日,深信此時此刻絕對是「閉關」的好時機。 再婚後,每每面臨年夜飯,真會有那麼點忐忑難安的窘境,不是不知道要預備哪些年夜菜,就是無法掌握會有幾人回家,最慘的是根本不清楚人員幾點能到齊。 飯總要吃,既然如此,設法調整心情與找到理想的方式,讓團圓飯成為真正開心的團圓,確實需要用心學習,尤其在女兒回家「團圓」後。心想難得女兒能在家,因此,特地精心為女兒預備的年夜飯,道道都是她的欽點,看到女兒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地吃不停時,當下滿足得意之情油然而生,忘卻了買菜提菜與煮菜的辛苦,已經開始策劃下個年夜飯。 今年,除夕前月餘,挑選了家口碑不差的中式餐廳。除夕那夜,台北市籠罩在潮濕冷冽裡,與老爺下了捷運,剩下隨車服務員一人的車廂,顯得滄涼寂寞。只是,此刻無暇憂心他人,濕漉漉的街道人車稀少,一陣刺骨冷風迎面而來,把大衣衣領拉高,雖然哆嗦著身軀,我們還是興致高昂地快步前往餐廳。百貨公司大樓早已打烊,只留下一盞有點灰暗的燈光與僅開啟的一扇門。好在餐廳裡門庭若市,人聲鼎沸香氣沸騰,桌桌坐滿沉浸享受在幸福的團圓飯裡的人們,這樣景況,教人容易忘記,剛剛上電梯前,還回頭望了望那位犧牲團圓夜晚的警衛。 「小姐,我們有訂位,我姓&hellip&hellip」急著報名,我說。 「妳等等&hellip&hellip沒有妳的名字喔。」領位小姐口氣客氣卻急促,檢視著手上的表格。 「怎會?請再仔細看下,我打過兩次電話確認,你們要求7點40分到。」嚇出一身冷汗,眼皮猛跳的我說。 服務小姐有點不耐反覆搖頭,並且希望我們離開,表示餐廳沒有預備多餘的菜餚供我們使用。老爺乍聽,煩躁起來拉扯我的衣角說:「走啦&hellip&hellip不要跟她們說了&hellip&hellip我們去別家。」 我打定主意,絕對不離開,但也失去耐心問:「做餐廳的,會沒有多餘的菜供給我們一家5人使用?尤其是這樣的夜晚?」女兒趨前上來面色凝重的說:「小姐,從頭到尾,妳沒有說一聲道歉喔。如果今天廚房做錯一道菜,難道妳也跟現場這些客人說,今天不出菜了?妳請經理過來,好嗎?」 感謝神,冷靜的女兒一個提醒,讓我沒有失了心,於是說:「今晚是年夜飯,我們一家5口一定要在這裡用餐,沒有關係,妳出什麼菜都可以,只要讓我們能吃團圓飯就好。」 最後,菜色精美,還多送一道鮮蝦與可口飲料,原本預定8000元,只負擔了6000元,還有多出的菜餚能打包。 回家的路上,飽滿的肚子與暖呵呵的心,把冷颼颼台北的夜晚完全覆蓋。(文/五餅二酒)

祈禱聲

&nbsp◎許承智 -◆-◆-◆-◆- &nbsp 一聲 -◆-◆-◆-◆- 護士一伸一張的擠壓著空瓶,抬手對錶,記錄著時間。那戒慎恐懼的一拉,抽出的黏稠長管劃破了喉嚨,順帶劃破了頓失長者的平衡。不安與恐懼流竄,彷彿黑夜籠罩,他們原本脆弱的理性又再次崩潰,似戰爭過後的滿地瘡痍。所有的事情變得僵硬冷冽,如掉落溪谷的巨石再也難以搬動。她拖著佝僂的身軀,遲緩的步伐行走到他們之中,拍一拍兒子的肩膀,煮了一鍋夫婿生前最愛吃的豬腳麵線。悠悠著帶領眾人祈禱著:「我雖然行過死陰的幽谷,也不怕遭害&hellip&hellip」 那孱弱的祈禱聲像宇宙,空靈靜謐得聽不到一絲雜音。浩瀚的星雲羅織在一句一句的祈求中,將銀河給翻轉飄動,平撫了所有暴烈的撞擊。那輕聲的祈禱聲似如母親的羊水,包圍保護著胎中的幼子。就在這一瞬間,他們獲得了充沛的能量,堅毅無躊躇的蓋起了高聳的城牆,使所有攻擊與敵人難進咫尺。一如往常,她總是將大家的悲愴整理好,默默的自己收起。那一夜,她在角落微顫的身體,眼淚已在心裡氾濫成河。 -◆-◆-◆-◆- &nbsp 二聲 -◆-◆-◆-◆- 一年的初始,團圓菜餚香味四溢,滿桌的筵席卻因一句無意間脫口而出的話語而凝滯。他們血脈相連,卻因關係如此親密而使得隔閡更加薄弱得難以觸摸。利益、付出、獲得、距離、立場,像條枷鎖纏繞著他們身上無法動彈。惶惑不安如蔓生野草,鯨吞蠶食著屋簷下的親情。溝通曾幾何時變得如此不耐,就使得尖銳的言語不斷的打轉浸滲,如白蟻鏽蝕的腐木,一擊便四分五裂。 她帶著大家祈禱著:「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 那幽然的祈禱聲再度響起,消弭了分崩離析的局勢。口中的軟語代替了天使在他們之間打上了繩結,叮嚀著上帝賜與這無與倫比的安排。她像潤滑劑,牽動著原本鏽蝕不堪的齒輪繼續往前運轉。歡笑又現了蹤,輕盈的飄逸在家中。聚會中總是沈靜的她,看似懂得最少,卻是懂得最多。 -◆-◆-◆-◆- &nbsp三聲 &nbsp-◆-◆-◆-◆- 四散的遊子們,紛紛為了工作遠赴他鄉。現實的社會時常以各種方式考驗著他們,課業的壓力、長官的命令、無情的競爭。但勇敢的出走也帶回了許多故事,她愛聽他們口中說的異國風情,有趣的軼事和偶然獲得的功勳。她會因這些微小的榮耀而開心得整夜不睡,禱告感謝上帝的恩寵。當在洶湧的浪潮中浮沈奮鬥時,她像著提燈者,在岸邊點亮了燈,等待你休息時的靠岸。 在遊子出走前,她總是淚眼汪汪的祈禱著:「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那如歌的詩篇祝福,如母親的奶水餵養了他們,但自身卻隨歲月的剝奪越形枯槁。但她甘之如飴。並在你揹著一身行囊回到了家中時,站在門口用日語說著:「你回來了。」 「我回來了,奶奶!」每一次的歸來,我心中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 深夜的提燈者,在洶湧的海流中點亮了燈。

留住永恆的美麗

&nbsp父親的選擇──樹葬 ◎張惠慧(故張清庚牧師長女) 雙手捧著橢圓形的骨灰盒,裡面裝的是父親的遺骨。這個骨灰盒是我從美國帶回來的,因為聽說這種可以自然化解、百分之百天然材料製造的骨灰盒在台灣還不普遍。我可以想像父親一定會說:「何必這麼麻煩又浪費錢去買這種骨灰盒,普通紙盒就可以!」 在宜蘭鄉下長大的父親,一向就愛好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當他在台東教會牧會時,我們全家常在傍晚去教會後面的海邊散步,也順便探訪住在那附近的會友。在往海邊走的途中,總會經過當時的台東第一公墓,看著台灣傳統的墳場,父親常說:「為什麼我們要將墓碑和墳墓做得這麼大,既浪費空間又醜化環境。」 後來父親有機會到美國,看到他們的墓地規劃得像公園,小小的墓碑不佔空間,看起來高尚優雅,他非常的喜歡,之後常聽他與朋友分享他個人對將來墓地規畫的「異象」。當台東教會開始策劃教會墓地時,他極力主張採用西式的設計,但由於台灣人還是無法完全接受,在妥協的情況之下仍然採取較大的模式。 祖母過世之後,遺骨是放在宜蘭的張家公墓。父親想到當年祖母反對他們3兄弟信基督教,就是擔心將來沒有人會祭拜思念已故的親人,為此每年父親回台灣都會去探望張家公墓,他常感慨的對母親說:「現在還有我們來探望,再下一代,大家分散海外各地,還有誰可以再來探墓呢?」 因體諒我們3姊妹散居外地,父親表示,墓地的存在反而帶給晚輩需要探墓的心理負擔。後來又聽說,一些埋在教會墓園會友的子孫都沒有來教會了,所以也不繳納墓園的管理費,對先人的墳墓不聞不問,父親說:「這些信仰前輩的子孫沒有好的見證,聽了讓人心酸。」其實,父親更難過的是這些信仰前輩的後代沒有承續先輩的信仰。大妹惠娜曾問父親要安頓他的遺體在何處,他回答:「人死了什麼都不知道,不管在哪裡,我都不想留下有『形狀』的墓。認識的人頂多2代吧!再來就不知道你是哪裡的『A-k&aacuteu-s&oacute』(台語『阿狗嫂』!」後來聽到有「樹葬」,一向喜愛樹木和大自然的他馬上告訴母親:「樹葬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 知道身為得救的基督徒都有永生的盼望,肉身只是上帝用塵土製造暫用的軀殼,人死之後就如傳道書3章20節所說:「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所以,我們3姊妹都能了解父親的選擇,也分外珍惜在這世上相處的日子,父親病倒之後更是彼此無話不談。2010年12月,我突然有一股想回去看他的衝動,於是很快地決定買機票趕回去。那次的探訪期間,我利用夜深人靜與他獨處的時候與他傾心交談,在彼此流淚和擁抱當中,我讓他知道我們一定會忠心的將他所珍惜的福音和信仰傳給下一代&amphellip&amphellip那也是我與父親同過的最後一次聖誕節。 2011年4月16日清晨5點,在一陣電話的鈴聲中驚醒,是小妹惠堅哽咽的聲音在電話的另一端:「惠慧,爸爸過世了。」 父親生前談到樹葬,當時會友還跟他說,會種一棵櫻花樹,因為他曾在日本牧會多年,到時櫻花盛開時,大家還可以在樹下唱日本名謠〈Sakura〉等等,父親聽了哈哈大笑&amphellip&amphellip。後來,並沒有種櫻花樹,因為台東教會的信望園土質比較乾,怕新樹會枯萎,再加上信望園也無樹葬的前例,所以決定找園中現有的樹。 在母親為父親挑選的茄冬樹下,我將手中的骨灰盒交給教會的弟兄放入他們親手為父親挖的洞內,禱告之後,主內的親友開始一個接著一個將花和土撒入洞中&amphellip&amphellip直到整個洞被填滿。樹下放著一個深色的大理石版,上面刻著金色的字: 「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麼佳美。 羅馬書10章15節 How beautiful are the feet of those who bring&nbsp good news!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Romans 10:15 紀念張清庚牧師 主後1930年8月21日出生  主後2011年4月16日安息」 *   *   * 今年1月,惠堅陪母親到信望園探望父親的「樹」,竟然看到一棵小樹就在那棵樹下成長出來,讓我們再次體會到生命的奧妙。對我們而言,看到那棵樹就好像看到我們的父親&amphellip&amphelli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橢圓形骨灰盒裝著作者父親的遺骨。將近1年後,1棵小樹就在作者父親樹葬的那棵茄冬樹下長出來。(相片提供/張惠慧) &nbsp 如何辦理自然葬?──自然葬的殯葬禮儀要點 ◎李世昌(草屯教會長老、南開科技大學教授) &nbsp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許多人對於生命的存在,不會拘泥於傳統,而能以瀟灑面對。他們認為,人不過是個世間「過客」!生命來去之間,猶如花開葉落那般自然。這樣的人,對於自己的死亡和身後事,經常也是以豁達與脫俗的方式處理,更讓許多人反省一個人死後留下的,應是生命創造的價值,而不應是一丘黃土墓園或一棟水泥骨塔。因此,讓一切回歸大自然的「自然葬」順勢產生。 所謂「自然葬」是指,人們基於土地利用及回歸自然之意識,而對遺體的一種埋葬處理方式。包括:海葬、樹葬、花葬等方式,其做法是先將遺體或骨骸予以火化,再將火化後研磨成細顆粒之骨灰埋藏或撒在一定範圍之處所或區域,使得骨灰在一段時日後,能融合於大自然。 採行自然葬辦理身後事,大都以簡單為原則,不注重繁複的喪葬禮俗或宗教儀式。雖然自然葬者須增加骨灰再研磨處理的額外負擔,但費用很便宜;並且自然葬者不必使用價昂的傳統玉石骨灰罈,僅用紙袋或簡單的玉米盒,金錢花費比較低廉。&nbsp 許多人認同自然葬,但卻不知道怎麼辦理,其實自然葬在做法上雖有相關法令規定,但是在辦理上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以下簡述注意要點: ■禮儀&nbsp 1.自然葬在「殯」的部分,亦即從身故到出殯的禮儀,都與一般的傳統喪禮無異。喪禮得依宗教信仰的不同,或簡單或隆重舉辦。 2.自然葬在「葬」的「禮儀」部分,並沒有特別的程序或儀式。自然葬者得依選擇「海葬」或「樹葬」的不同,將骨灰拋灑於大海或植存土裡即可,其過程或儀式,得依個別喜歡的方式進行。惟基於對亡者及對生命的尊重,應以莊嚴、慎重的態度來辦理。 ■手續&nbsp 1.以自然葬辦理身後事,應先擇定以海葬或樹葬方式辦理。若選擇海葬,則應進一步選擇骨灰拋灑的海域;若選擇樹葬,則選擇骨灰拋灑或植存的地點。 2.向自然葬所在地所屬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公所民政單位辦理登記。辦理海葬者應於出海前向海關(港警)單位辦妥許可登記。 3.辦理海葬者應選擇海象平穩時日舉行。出海時候,得雇用客船載行至海葬海域拋灑骨灰。(距離陸地至少6000公尺處且避開港口、軍事射擊及漁業養殖區) 4.自然葬的地點雖有殯葬法令的限定,基本上是不可隨意處理骨灰,但也有少數人低調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如河川、森林、自家果園&amphellip&amphellip。 5.採自然葬必須以火化方式處理遺體。遺體火化後之骨灰須再研磨成細小顆粒或粉狀(2mm以下),使骨灰易於分解後,才能進行拋灑或植存。 6.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廣自然葬,辦理自然葬得向縣市政府民政單位請求協助。 7.部分殯葬服務業者對於舉辦自然葬,具有相當豐富經驗,不僅熟悉法令做法,在喪禮的執行上也頗有質感,民眾可尋找有信譽的殯葬服務業者協助處理。&nbsp ■決定&nbsp 當然,你如果決定了將如何處理自己的遺體,預立遺囑可以幫你完成心願,否則,也要將決定告訴你的至親好友,以促成你的決定成真,讓後代子孫都能享受這青山綠水,願我們的有限的生命都能長存在這無限的容器──地球。 〈主禮樹葬的經驗〉 落葉歸根,與土地融合為一 &nbsp 大約2年前,教會一位姊妹因癌症病逝。在她生前住院時,幾次前往關懷探視,最後一次是在台北某醫院安寧病房。就在那次北上關懷她的時候,這位姊妹特別交代我,如果上帝接她走了,要我幫她主持告別禮拜,並指出她已經交代兒子這件事情。我握住她的手告訴她,要她繼續加油,不要放棄。不過,當我看著這位姊妹時,卻感受到她裡面是那樣的平靜與安詳,我知道她並不是放棄,而是更深的順服,願意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在主耶穌的手裡。在談話中,姊妹拿起手機,打開裡面的一首詩歌〈奇異恩典〉。她用手機播放著這首詩歌,然後輕聲地告訴我和同行的師母,如果離開時可以靜靜地聽著這首詩歌,是何等幸福。幾天之後,這位姊妹安然離世了。 在和家屬聯繫、討論關於後事處理事宜時,家屬表達姊妹生前遺願,要將她的遺骸以樹葬方式來做為最後歸宿。牧會10年的過程,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以樹葬的方式來做安葬禮拜,心中想著:在樹葬的過程,如何關顧遺族家屬?樹葬的禮拜過程要注意哪些事情?樹葬是如何進行的? 當天在醫院完成入殮和告別禮拜之後,隨即送往北市第二殯儀館火化,然後用特製可分解的骨灰罐,驅車前往位於台北市福德坑的富德樹撒葬區做安葬禮拜。該區是台北市政府所規劃將近1.2公頃的專區,提供將近6000個樹葬穴位。當我們抵達時,負責協助安葬的墓園管理人員告訴家屬,園區中有分屬不同區塊,要家屬選擇安葬的樹區及面向。這些樹區主要以不同植栽來區分,其中有桂花、櫻花、圓柏、樟樹、羅漢松、楓葉、小葉南洋杉等10幾個樹種。每個區域除了植栽外,在泥土上覆蓋著一塊塊大理石碎石塊。最後家屬選定櫻花區,背山面向台北盆地的位置。 當我們完成了安葬禮拜程序,管理人員將碎石塊撥開,然後以鏟子將預先留置的穴位挖開,再將骨灰罐安置在裡面,我請家屬每人拿一把泥土撒在骨灰罐上面,最後由管理人員完成覆蓋的工作。原以為會在穴位上方標示安息者的姓名、出生及安息日期等慣用的碑文,但是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在樹葬的園區,一律不標示,因為當一段時間後,這些穴位裡面的骨灰罐和骨灰將和泥土融合為一,屆時可以讓其他遺骸繼續使用。 當我離開墓園,坐在車子裡隨著蜿蜒的山路下山,踏上歸途,我的心迴盪著安葬禮拜時選用的經文:「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章13~16節) 也許樹葬並不是很多人熟悉和認同,但是生命最終的歸宿並不在於安置何處。不立碑留名、不佔上位、與土地融合為一、回歸自然,正如落葉歸根,這是樹葬所強調的。樹葬的精髓就像生命的過程,人生一遭,就如樹葉曾經長青,但是時候到了,總是要落下,總是要結束,落下何處?是否為人憑弔?好像變得不那麼重要。 當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去世後,亞伯拉罕為她買了地安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麥比拉田間的洞裡;當雅各的愛妻拉結離世時,雅各把她安葬在伯利恆的路旁,雅各並在墳上立碑。過去台灣人習慣「入土為安」,後來漸漸習慣火化成灰,入塔安置。不過,樹葬所留下的卻是不太一樣的憑弔記憶與經驗。 主禮樹葬,我的第一次,開啟了另一個信仰的視野。 〈主禮海葬的經驗〉 &nbsp 投入大海,回歸自然永懷念 ◎陳明志(壽山中會左營教會牧師) &nbsp 牧會至今將屆滿23年,處理過的喪事可謂不計其數。然而,安葬方式絕大多數依然為土葬與火葬。但仔細回想,卻發現兩者的比例,呈現漸進式消長,即早期以土葬為主流,後期漸趨以火葬為多數。這顯示安葬的觀念、方式,除了涉及宗教信仰、民情風俗,其實也會隨時代潮流而改變。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5年中,先後處理過3次海葬,藉此機會來分享。 談到海葬,先簡單說明整個作業流程。首先,因涉及離境、出海,故須先向相關單位提出申請,然後租船,提報參加者名單。出海前,海巡署人員還會上船,經逐一核對名單才放行。然後將船開到法定5海哩外,在船上舉行。 禮拜的進行基本上跟土葬、火葬差別不大。除了地點是在搖晃的船隻上外,大致上還有: 1.經文與信息。我通常引用詩篇77篇13~20節。這是一篇苦難中求告上帝的詩,雖然在苦難中,但因著回顧過去,從上帝所領受的恩典,心中便稍得安慰。尤其13~20節,談到過紅海的經驗,敘述上帝在水中所彰顯的神祕奇妙力量。我會特別強調: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與掌管者,所以,無論天上、地面、地底下,甚至水中,祂全然掌權。另外,也強調上帝是靈,充滿在整個宇宙中。因此,當人別世後,無論骨骸、骨灰是葬在土裡、放在塔裡,或撒在樹頭、撒在海裡,從人的角度來看或許不同,但從上帝的眼光來看,並無兩樣。 2.下葬的方式。這部分就台灣來說,一方面因正處萌芽階段,二方面因涉及禮儀社的方案不同,似乎尚無共識。僅就個人經驗稍做分享。 我主禮的3次海葬,分別由2家禮儀社承辦,因此方式稍有差異。第1家方式是:將骨灰倒在1個由紙漿做成的圓形盤上,然後牧師使用宛如「去網的漁撈」般的器具,將整個骨灰盤置入海面,經過幾分鐘的漂浮,隨著骨灰盤的變形溶解,骨灰也隨之飄散在汪洋大海。另一種方式是:按至親家屬的人數,事先將骨灰分成小包裝。待禮拜儀式進行到安葬時分發人手一包,配合主禮者的提示,家屬再將手中的骨灰,同時拋入大海。 接著,也稍談論決定海葬的過程。3個個案,1位蔡姓弟兄,1位李姓長老,1位林姓弟兄。首先,蔡姓弟兄是個有深度思想,並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海葬是他本人臨終前的交代。其次,李姓長老罹癌臨終前,極力主張海葬,也親自接洽與安排,盼能拋磚引玉。最後,林姓弟兄,剛信主不久,家庭單純,海葬方式由兩個女兒共同決定。因此,3個個案,決定過程十分順利。教會立場:沒有鼓勵、沒有反對;樂觀其成,盡力協助。 最後,以主禮牧者的立場,分享一點個人感想。基本上,個人也十分贊同此安葬方式。首先,台灣地窄人稠,寸土寸金,海葬可避免與活人爭地。其次,這是十分環保的作法,就是燒成灰燼、投入大海、回歸自然。再來,就經費方面來說,也相對節省,當然這不是主要的考量。 尤其,根據一般經驗,人跟人之間,要彼此認識,甚至花時間相處,才會產生感情,包括至親家人也不例外。因此,對於過往親人,同一代,頂多再過1、2代,因為相處過,還有感情在,所以會哀傷、會懷念,甚至想要去省墓。但是,3、4代過後,大概就沒有感覺了,因為沒有感情。 個人認為,重要的是把握當下,好好珍惜。過往之後,如何安葬?葬在何處?差別其實不大。或許有人認為:傳統安葬方式,至少還可看得到,海葬,骨灰一拋什麼都沒留下了。但換個角度來想,不管墳墓或骨灰塔,即便去了,又能看到什麼?就算看到了,除非時常前往,否則1年才去1次,又何來有情可言?因此,傳統安葬方式,除了心理慰藉外,相較於海葬的方式,事實上差異不大。不如回歸本質,採取更務實作法,就是招聚家族定期聚集;藉著禮拜,述說神恩;在追思中,感念先人。進一步在信仰上,跟隨腳蹤、實踐遺訓,其意義絕不下於一年一度的省墓。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海葬時,將骨灰分成小包裝給遺族,再配合禮儀一起拋向大海。(相片提供/陳明志)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