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契機】更偉大的約拿
約拿的故事清楚說明了我們都需要一位更偉大的約拿,祂既不會逃離上帝的呼召,又甘心樂意順服上帝的旨意,並獻上自己的生命。這位更偉大的約拿,就是主耶穌基督。祂花了三天三夜在地裡,為要使我們的妄想及約拿式的悖逆能夠得到上帝的赦免,以至此時此地我們得以在上帝智慧的界限內經歷到豐盛的生命。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完美的不完美家庭-5♂學習真喜樂,活出新身分
為什麼這一系列文章要稱「完美的不完美家庭」?因為當我們還活在罪裡,沒有人有辦法完美。就算我們很想完美──完美的自己或完美的家庭──我們還是沒辦法做到,因為我們自己的罪,也因為這個世界的罪。可是,基督徒也是活在神的國度裡,當我們活在神的國度裡,我們就可以變成完美的。不是因為我們完美,而是因為主耶穌是完美的。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完美的不完美家庭-4♂耶穌基督是愛,家是訓練場
我們常期望配偶服事自己,可是神教導我們服事配偶,這是一個事奉,家庭是一個服事的崗位。這意思不是我們永遠不吵架,而是需要先想想我們為對方做事的動機是什麼?要的是什麼?如果我為丈夫做所有事,是因為我希望他愛我,這是自私的愛。因為我是希望透過我做的事得到回報,他可以接納我或不跟我吵架,而這不是愛。有些人接受輔導時,覺得自己在配偶面前沒有價值,所以配偶講什麼都聽從,其實這也不是愛。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完美的不完美家庭-3♂家彰顯神的主權,是分別為聖之地
讓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和配偶是彼此對抗,還是一起戰鬥?是互相爭鬥,還是一起對抗罪惡?當你指出配偶的缺點時,你是想讓他覺得自己錯了?還是你想幫助他成長?當你的配偶指出你的弱點,你的態度是全心全意接受?或者你認為他又來找麻煩,給你帶來更多傷害?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完美的不完美家庭-2♂有罪的世界,仰賴神的恩典
耶穌講的卻是「關係」。第一是我們跟神的關係,律法首先是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第二是我們跟人的關係,當我們愛神之後就是愛人如己。你讀聖經時,用什麼態度來看神的律法?耶穌對律法的總結是教導我們要從「關係」的角度去看待律法,而不是將律法視為孤立的行事規則。律法是以我們與神、自我、鄰居和彼此之間的關係來定義。你,接受這個命令的人,是被置於一個人際關係的世界,被要求以身邊的人為導向,與他們一起在愛中生活。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完美的不完美家庭-1♂不同的視角,高估的期待
誰是罪魁禍首?
我做過很多婚姻輔導,但從來沒聽過有人說:「我的婚姻有問題,因為我有問題。」經常都是責怪對方:她花錢太多了、他沒有在家裡幫忙;或者經常責怪姻親:如果我的公婆沒有管太多,侵犯到我們的獨立空間,那麼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也經常責怪孩子:如果孩子能少一些問題,那麼我和我的配偶管教孩子時,就不會意見不合。
妳缺的不是自我價值,而是敬畏
正如愛德華‧韋爾契精確的診斷,我們要以恐懼來對抗恐懼。我們必須停止遵從及畏懼人的標準,而將尊崇及敬畏給予正確的對象──上帝,這就是敬拜。當我們以「聖潔的裝束敬拜上帝」(詩篇96篇9節),有趣的事情便發生了──我們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真實的身分。就像罪人能夠透過上帝的恩典得到完全的救贖,也是超乎人類理解的事。
就在那一刻,我們一邊顫抖、結巴地說:「遠離我,因為我是個有罪的女人。」也一邊準備好迎接自己身為王的女兒的好消息。祂如同珍珠般寶貴的愛終於得到適當的重視,我們通過基督接受的奇蹟,也終於得到充分的體驗。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我的心啊,你為何憂悶?
我們的神不是只在我們有正面情緒的時候才愛我們、祝福我們;祂更在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的時候愛我們、憐憫我們。當我們情緒低落或遇到不如意時,我們是否深信神還是我們的救主?我們雖清楚自己的情緒,但我們是否能不屈服於自己的感受,能夠不被感受捆綁?換句話說,我們的感受並不完全正確。
【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生命改變是聖靈的工作
改變不可能在神以外發生,生命的改變始於神,並且神在過程中幫助我們。我們人生的目的,是要榮耀神並且享受祂。在過程中,我們繼續追求祂、希望更多認識祂。這樣的認識會改變我們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自然也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並不在於我們想要怎麼樣,而是在於神想要我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