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神聖的沉默-軟弱的喧囂│電影《沉默》  上帝沉默,我們如何?

「上帝的沉默」與「上帝之死」,是20世紀基督教與神學面臨的生存危機。如何有意義地、負責任地談論上帝,且無愧於在苦難中死去的人,成了首要的課題。

穿越聖經去旅行3-1 最後的晚餐,永恆的筵席

雞鳴堂鍛鐵大門的浮雕描述「你會三次不認我」的故事,不同深淺層次的浮凸效果,將左邊伸著三根手指、著藍衣的耶穌烘托得更鮮明,似乎對著每位要進去參觀的人問:「若是你,我要伸出幾根指頭?」

【牧聲初啼】一杯涼水

何等的心痛與不知所措,身為一個回應呼召的傳道人,無論是牧師還是傳道師,是剛開始牧會還是身經百戰,是牧會許多年還是已經退休了,鮮少有人是為了那杯涼水而來,需要涼水是因為路程遙遠,是因為天氣炎熱,是因為上帝差派給的人實踐上帝的憐憫,是因為上帝呼召人給那個小子一杯涼水,是因為上帝想要給那個端出涼水的人賞賜,從來不是為了那個小子。

星座可以認識自己嗎?

沒有對自己的認識,就沒有對上帝的認識。沒有對上帝的認識,就沒有對自己的認識。──約翰‧加爾文

探討羅馬字

我退休以後,透過朋友紹介來松年大學,起初有一點仔排斥,旁聽了著決定報名……

松大我愛你

啥物是退休?著是 kā 以前辛苦 ê 工作停止,去享受你退休 liáu 後 ê 美好人生,tī 好朋友 ê 紹介,阮翁仔某有緣進入可愛 ê 松年大學……

【音樂夢神學想】我為何而唱?

◎張芷瑋 為什麼禮拜中需要有音樂呢?為什麼教會服事者需要懂音樂呢?陳康在《崇拜與聖樂》一書提到:「人類的大腦右半球掌管感情和創意,左半球處理理性、數據,當大腦左右半球都投入崇拜中,包括感情和理智方面的整體個人接受了訊息,音樂能把我們帶到只憑文字和理智無法所到的境界。如果有力的文字與動人的音樂組成歌,人能全方位地觸及,這是只憑文字或音樂不可達的境界。」 文字是富有邏輯且理性的領域,但是音樂是感性與創意的境界,所以音樂比起語言能夠更快傳遞訊息,人們往往可以快速從音樂中聽出它所表達的悲傷、緊張、愉快或興奮的情緒。有時聽講道30分鐘,之後還需要一些時間消化信息,但是唱一首5分鐘的詩歌,就可以讓我們淚流滿面,這是音樂超乎人類理性的功能所在。 另外,音樂也是提供人們記憶的最佳工具,曾經聽聞有些阿公、阿嬤不識字,但是5節聖詩卻可倒背如流,一篇文章過了50年,人們早已記不住內容,但是一首經典歌曲即使過了50年,卻還能傳唱下去。因此音樂在禮拜中如果運用恰當,便可將聖經的話語透過音樂加倍傳達進入人心。 近年來,不論是華語禮拜或傳統台語禮拜,都會加入敬拜讚美的環節,筆者在牧會實況中,往往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不知為何而唱」?當筆者詢問主領如何選歌?為什麼要選3首或4首歌曲?多數給我的答案皆是音樂旋律好聽、動人,或是看別人這樣做、他就這樣帶。甚至筆者遇過一個青年,當週輪到他帶詩歌,結果見他調皮地把詩歌本隨機翻開一頁,總共翻3次,就對我說他要選這3首歌。 諸如此類的情形,讓筆者體會到,教會服事者若沒有受過音樂教育裝備,並且穩固持續在靈命上扎根,將是非常可惜又危險的事。服事者一定要非常清楚為何而做?為何而唱?才不至於落入「拿香對拜」的情形。 以下表格是舊約獻祭的過程,獻祭的過程從「外院」到「聖所」再進入「至聖所」,象徵現今在禮拜中從宣召、認罪、讚美、禱告,一直進入神的話語。 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原則呢?因為這攸關服事者的態度、敬拜的焦點、選歌的方向。音樂服事不是唱歌的舞台,焦點不在於人而在於神,敬拜團和主領者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帶到神的面前,亦即把人從「外院」帶到「至聖所」的過程(希伯來書9章)。藉著詩歌將會眾由外院帶進聖所,最後進入至聖所,接著領受今日講道者分享的信息。這就是為什麼現今的敬拜讚美往往需要選擇3到4首詩歌,並且從歡慶、讚美進入敬拜、禱告,再帶入有關今日信息詩歌的聖經根據。 但是上述的流程在台語禮拜中總顯得格格不入,好像10點以前是一階段,10點以後又是另外一個階段。因為以聖經觀和禮拜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帶敬拜的目的是要把會眾帶到至聖所,唱完詩歌後直接領受神的話語,這樣的程序是最流暢的,但很有趣的是,在台語禮拜中,當我們唱完幾首敬拜讚美詩歌,司會往往又宣布「禮拜即時開始」,又從宣召開始唸,接著再唱一首讚美詩,似乎把人從至聖所再度拉到外院從頭來一次。所以台語傳統禮拜若要加上敬拜讚美,需要再思考如何調整程序,方能更符合神學的原則和邏輯。 過去筆者是一個全職的音樂老師,常常用自己的經驗或感覺來服事,但是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成為全職服事的傳道人後,不論在思考、做事方式、服事生命等,透過反省有極大的轉變。音樂人需要懂神學,神學人更需要懂音樂,當一篇信息結合適當的音樂,帶出的果效會加成又加倍。在牧會中深切體會到,許多事工靠著自己的方法和努力,通常果效有限,唯有謙卑在神的面前,每天透過讀經、祈禱、懇求聖靈帶領,才能突破瓶頸,願每一位服事者不斷經歷上帝那奧妙的恩典。 (作者為琉球長老教會教育牧師)

慶中秋 收容人聆賞美聲

【林宜瑩新北報導】為讓收容人感受到中秋節歡慶氣氛,七星中會義光教會與台北水噹噹合唱團9月8日前往新北市土城台北女子看守所,除獻唱7首膾炙人口台、華語老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法律顧問、義光退任長老李勝雄贈送每人一本《福音橋》,並帶領會眾禱告;義光教會牧師邱瓊苑也以今年里約奧運兩位女田徑選手相扶持衝過終點的事蹟,及一張張非洲鬧飢荒無數人死亡的照片,還有一隻沒有雙腿只能站立行走的小狗Faith(信念)的故事,告訴所有收容人:「真正的幸福圓滿,是用愛讓生命充滿感動。」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台上演唱〈隱形的翅膀〉,台下收容人也邊哼邊流淚,另外〈深情海岸〉、〈風吹的願望〉、〈用心〉等老歌也讓台下的人心有同感,指揮潘茂涼承諾,只要收容人喜歡,台北水噹噹合唱團很樂意再到看守所獻唱給大家。今年「中秋節詩歌演唱及生命教育專題演講」,義光教會也捐贈1萬元為收容人加菜。 李勝雄以「幸福圓滿的人生」為題專講,並贈送每人一本《福音橋》,直言世界沒有一人是義人,「包括我李勝雄在內!」因為人心險惡,比萬物都詭詐,人不可能一生的言行都得宜不犯罪,可是聖經也說「人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若要改變,唯有讓光照進內心,神就是光,光一照進來,黑暗就逃跑;他強調,並不是被關的人沒自由,其實世上的人都不自由,唯有神的靈讓人得自由,他也帶領上百位收容人禱告,求主光照每人,並將心中憂慮都卸給祂,使耶穌基督成為生命的救主。 邱瓊苑在場與收容人互動:「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圓滿?幸福等於圓滿嗎?」她以今年里約奧運兩位田徑女子選手雙雙跌倒卻互相扶持跑向終點的感動故事,及非洲許多國家正面臨饑荒與內戰,造成飢荒和死亡的照片,告訴大家人學習相助相愛、付出關懷並時時感恩,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因充滿愛而改變。 最後邱瓊苑以美國《人物》週刊封面的一隻名叫Faith的小狗,原來沒有前肢,連狗媽媽都不願哺乳,後來被一位小女孩Jude收養,Jude耐心訓練Faith用後腿站立走路,當人人看到Faith能站立時,都感到驚喜無比,此後,Faith到醫院去慰問身受重傷的人、到老人院去安慰孤獨的老人、也把歡笑帶給因戰爭失去雙手或雙腿的士兵,甚至主人還為Faith出書、設網站,放棄教職,並帶著Faith全世界巡迴演講,她告訴人們:「縱使沒有完整的身體,也可以有完美的靈魂!」 一同參與中秋節活動的律師楊子莊表示,長老教會的福音佈道形式較貼近收容人的生活感受,相較於其他基督教團體常用宗教術語來傳福音,此次活動似乎更讓收容人願意接受上帝,她也認為,義光教會與台北水噹噹合唱團如此真情流露地關懷收容人,讓她深受激勵與感動。   

台南企業文化基金會&台東中會更生教會印報紙

【陳怡萱綜合報導】8月25日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一行人拜訪教會公報社,兩單位預訂在10月20日合辦「台南和平紀念大遊行」,基金會提前帶企劃團隊成員前來認識巴克禮牧師事蹟。8月27日,東部中會更生教會到台南舉辦信仰傳承營,走訪包括巴克禮牧師在內等幾位宣教師相關的地點,帶青少年再次省思基督信仰與這塊土地的連結。 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帶著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嘉南藥理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共10位同學前往公報社。執行秘書林羽涵表示,基金會邀請公報社擔任10月底「和平紀念日」共同主辦單位,想要透過這個活動讓市民認識巴克禮曾為台南涉險與日軍談判的歷史過程,因此事先來認識由巴克禮引進的第一台印刷機,並親手操作印刷,希望從中得到靈感,繼續發想印刷機如何與遊行活動連結的可能。 更生教會26至28日到台南舉辦國、高中生信仰傳承營,青少契輔導潘政憲執事規劃「台灣宣教巡禮」踏行認識古都,其中一站來到公報社認識「台灣第一份報紙」。他指出,帶青少年親自走過當年宣教師走過的路,實際體會到他們在本地的服事及事工,藉此反省信仰在一個人身上能有什麼造就。他肯定復刻印刷機導覽活動有助更深入了解教會歷史。 公報社開放團體預約體驗印刷機,每人費用100元,詳洽:06-2356277轉131陳小姐。(相片提供/潘政憲)

我們也來印報紙:屏東中會里港教會

【陳怡萱台南報導】8月21日屏東中會里港教會社青團契加主日學師生約30人來到教會公報社,他們從《台灣教會公報》得知可體驗印刷機活動而預約參加,也順便到台南半日遊。 里港教會一行人,聆聽導覽和體驗印刷過程時互動熱烈,有人操作時故意表情誇張逗大家笑,也有小朋友倆兄弟分工合作完成印刷。每當有人動手操作印刷機時,其他人會熱心圍著仔細看,等作品印好秀出來時,無論成果如何,會說幾句肯定的話來鼓勵。 另外,里港教會對「台灣第一份報紙」上的白話字很有興趣,印刷時好幾位小朋友選擇難度較高的「第一份報紙頭版」鉛版來體驗,仔細上墨和操作印刷機的神情相當專注,最後成果也格外精采,即使是報紙內文的小字都印得很清楚而唸得出來。 社青團契會長鍾芳光說,記憶中小學時看過學校行政人員使用類似的印刷機印製公告,也同樣要手動刷油墨然後壓印,所以看到公報社這台印刷機有種熟悉感。他也認同歷史的傳承不只是眼睛觀看古老的文物,若能像公報社這台復刻版印刷機讓人親自「試看看」,更能有記憶度和真實感。 教會公報社開放團體預約體驗印刷機,每人費用100元,可使用印刷機1次,並抵現場消費50元,成品以印有《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版面的精美資料夾裝裱,現場亦提供紀念章自由使用。詳洽:06-2356277轉131陳小姐。(攝影/陳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