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靈修

生活靈修

【舉目向山】成為彼此的幫助者

某一間教會需要聘牧,開列許多徵聘牧師的條件,聘牧小組積極尋找後,找到下列幾個人選:

【知性之旅】追尋馬偕行腳|冒險往高山叢林傳福音

走過宜蘭縣定古蹟武暖石板橋,這座橋於1891年建造,馬偕初次至噶瑪蘭平原旅行時還不存在。我站在橋上,遙想著馬偕牧師在武暖社向噶瑪蘭族人傳福音的故事。自從1873年第一次到宜蘭旅行,馬偕對噶瑪蘭人的宣教產生極大的負擔,於是一次又一次地翻山越嶺到宜蘭,徒步走到各地村社醫病、傳教。經過多年辛苦的耕耘,越來越多噶瑪蘭人相信耶穌而受洗,於是馬偕逐漸在各個部落設立教會。

【持續改變】全世界最差勁的弓箭手

你小時候曾經在參加夏令營時玩射箭嗎?當時你年幼、矮小,身上也沒有幾兩肌肉,你的營隊領袖遞給你一支大弓,立起來幾乎和你一樣高,靶子看起來像是在一公里之外那麼遙遠。

【雲彩見證】宣教起手式,善待寄居者

在2019年9月的某天,我接到住印尼爪哇島北岸三寶瓏(Semarang)的瓦希牧師來電郵請託,他的兩個孩子來台灣台南讀高中,希望我能就近常去看看他們。認識瓦希牧師是在印尼一個偏僻的離島上,與他在一旅店的集會廳偶遇,當時他邀集島上四個語族的族人,教導他們如何將印尼語聖經翻譯成自己的族語聖經。

【靈性造就】復活的盼望

復活節是基督教重要的節日,因為若沒有耶穌的復活,就不會有今天的基督教,所以有人說:「我們的教會是建立在耶穌復活的根基上面。」不過耶穌的復活除了與教會有密切的關係以外,與我們基督徒有什麼關係呢?

【舉目向山】不要害怕

恐懼害怕,是人生不同階段都會有的經驗,人們的害怕源於許多原因,其中最普遍的是「未知」。由於對某事物的未知,就會有所想像,而在想像中則常與負面經驗連結,以致將未知的事物擴大成恐懼的極限。

【雲彩見證】難民服務分享|去動物園看蝴蝶

文圖◎楊光 初到約旦,便被清一色的卡其色房屋吸引。一路搭車而來風塵僕僕,飛揚的沙塵中對遇這個中東治安最好的國家。約旦收容了約76萬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來自約旦河西岸、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索馬利亞和蘇丹等地,還有超過200萬的巴勒斯坦難民,是世界上難民比例最高的收容國,每四個人就有一位是難民。 在約旦短短的一個月裡,我配搭的機構主要是接觸蘇丹及葉門難民。坦白說,我不習慣和黑人相處,在台灣也不常見到黑人,對他們的外觀、文化、飲食、國家局勢等都較其他人種陌生。家訪時,我坐在蘇丹朋友當中,每每像是彼此觀察一般,他們也對亞洲面孔的我感到好奇,還說有機會想學習華語,可以和華人做生意。透過翻譯,我才能夠知道不同難民家庭的情況和需要。 家訪時我保持聆聽的態度,觀察當地工作人員如何回應難民們從生理到心理的需要。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提問,是蘇丹朋友說:「我的家人還在蘇丹……為什麼上帝允許戰爭?」我聽了好扎心。誰忍心看著心愛的家人在異地過著有風險的日子?誰能完全預備好面對苦難?我靜靜地聽著,試著用同理的眼光看他們的處境。雖然我與他們之間有語言的障礙,但我渴望透過肢體語言陪伴他們,最後我會透過翻譯為他們禱告。 除了家訪外,我們也安排了英文會話教學,並在課程中探討一些心理健康議題。我嘗試透過輕鬆的方式傾聽難民朋友的處境,並教導他們一些心理保健方式。一次課程中,我提問:「去動物園喜歡看什麼?」蘇丹女孩回答:「蝴蝶。」我下意識很快地回答:「為什麼?蝴蝶不是很常見嗎?去動物園可以看一些更特別的動物呢。」後來和朋友討論,我才發現自己的文化沒有及時切頻道,忘記在約旦或蘇丹這種沙漠氣候裡,蝴蝶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我對學生感到抱歉,助人者很多時候脫口而出的話,可能傷害了他們。難民並不能夠自由地出入一些場所,我們習以為常的休閒如去海邊、動物園、旅遊等,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遙遠的夢想。他們眼前的考驗是日子過不過得下去,心心念念的家人還在家鄉,無法與他們團聚……單是這些可能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還有一次課程,我們談論焦慮。我說當我感到焦慮時,我會用「蝴蝶擁抱法」(Butterfly Hug)擁抱自己,這是心理學中運用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方法之一。學生們驚訝地看著我的動作,發現竟來可以這樣療癒自己,也對分享這個自我幫助的技巧躍躍欲試。蝴蝶是自由與美麗的象徵,我想送給難民朋友們「蝴蝶」,願他們心中有自由,帶他們飛往希望,即便在困難的處境中,也能看見溫柔與美麗。 我認為,助人者除了培養專業技巧,也應當不斷學習他國文化,才有機會與他們站在相同的高度。特別在約旦的多元文化環境下,雖然許多難民都說阿拉伯語,但不同國家的阿拉伯語卻差異甚大,更何況是文化。助人者除了必須有意識地自我覺察外,也必須先釐清自身的文化及價值觀,才能夠保持謙卑、開放的心去觀察、聆聽,並隨時修正。想要做出智慧的回應,真是一門功課呀!但這正是耶穌所示範的道成肉身!

【雲彩見證】難民服務分享|存留愛的馨香

文圖◎亞馳 半夜裡,口渴的我帶著昏沉睡意來到廚房,一口氣灌下大半杯水,差點沒喘過氣來。這次從中東地區回台灣時患重感冒,導致輕微肺炎,睡眠品質下降。我摸黑躺回床上,朦朧朦朧中,不同的臉浮現在腦海裡,於是我輕聲在禱告中記念著這些穆斯林難民朋友。 三個月前,專注在穆宣敏感地區事工的我帶了六位台灣志工到土耳其,進行兩個月的難民服務,才降落就得到通知說難民營爆發了嚴重的傳染病,所有志工都不能進入。隊員心中都有些失望,難道就這樣打道回府了? 幾天後,我們借到了C小鎮的一塊農場空地,調整心情後從頭開始,這是第一次有台灣的難民服務隊進入這個區。我們和當地的夥伴們一起清除了垃圾和雜物,在羊圈和雞舍旁搭起上課用的帳篷。C小鎮約有200個敘利亞家庭,有些孩子自己走來,也有鄰居騎機車一趟趟接送,來參加活動的孩子人數迅速達到40多人。志工們遇到許多狀況,有預料到的,像是三分之一的孩子是失學狀態,教育程度不一,無法以年齡分班,或是有些孩子懂土耳其語,有些只會講阿拉伯語。有些狀況則是沒有預料到的,像是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下,隊員們輪流中暑,或是有時突然起風,吹得每個人灰頭土臉,真的在土耳其「吃土」。 我們的教學活動很豐富,有肢體律動、兒童美語、手工藝、說繪本故事,還有特別的禮拜週五活動,例如吃西瓜、吃霜淇淋和做蛋糕。隊員們努力準備課程、材料同時,連忙惡補阿拉伯語,因為不一定有翻譯。當我們進行「我的夢想」美術活動時,幾乎每個孩子都在紙上畫了飛機或汽車,夢想著搭飛機或汽車回家。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孤單、與家人團聚的渴望,以及對家的思念。 雖然我們每天都累到懷疑人生,但是看到孩子們靦腆的笑容,看到他們聚精會神地參加活動,下課時都不想回家,依依不捨地說:「Mae alsalama.」(阿拉伯語的再見),我們就重新擁有滿滿的動力。就這樣,我們繼續服事敘利亞的朋友們,播下友誼的種子,留下美好的見證,也為天國的福音架起橋梁。兩個月的時間飛逝而過,臨別前,我們留下兩件禮物給每一位孩子──裡面裝有文具的希望書包和食物資源包,並祝福他們的家人。 愛,是發自肺腑的熱情回應,有一種深愛,叫作「不讓你孤單」。耶穌的降生是上帝愛的表達,道成肉身在人間具體顯現,是天父百分之百全然的投入。同樣地,我們對天父的愛也需要用行動去回應。基督的愛激勵我,持續在跨文化宣教的路上奔跑,與難民朋友一起體驗上帝的愛,和他們分享真理──耶穌為我們帶來希望和美好未來,以及一個無法被奪走的天家。這兩個月的陪伴,就像夾在孩子們記憶之書中盛夏的葉子,或許多年以後,他們拂去書上的灰塵,再次翻到這片葉子時,鮮豔的綠色已經褪去,然而愛的馨香依舊存留。

【雲彩見證】神的兒子上戰場

神的兒子上戰場, 要奪得王冠, 祂血紅的旗幟在遠方飄揚。

【舉目向山】載著耶穌進入耶路撒冷

受難週第一天亦為棕樹主日,記念耶穌帶著門徒進入耶路撒冷,準備過逾越節時,民眾舉棕樹枝迎接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