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諮商師
 ◎李君璇
我是主修輔導與諮商的,能夠幫助別人解決心理的困擾,
然而,面對自己的壓力、煩惱,我竟是如此的無能&hellip&hellip
打從上大學以後,我便開始了清晨讀經的習慣,未讀聖經之前,不會吃早餐、讀書、開電腦,雖然有時難免會怠惰,但基本上還是維持有靈修生活;直到如今,大學畢業了,開始到學校實習了,我依然如此。
某個禮拜三晚上,在與媽媽通電話的過程中,我得知爸爸又胃出血(胃潰瘍)了。爸爸胃的毛病對我們而言其實不足為奇,是個常例,或許我早該習慣了;然而,自從爺爺的離去,以及高三那年爸爸因盲腸破裂引發腹膜炎,險些離開了人世以後,我忽然體認到生命的無常,體認到自己的家人、親友等身邊的重要他人終有一天會離開自己的事實&hellip&hellip。從那時候起,我除了更加珍惜周遭的親朋好友,也更加害怕疾病發生在他們身上。那天晚上,我翻來覆去始終睡不著,大概是實習的壓力加上擔心爸爸而造成的吧!在整夜只稍微睡著半小時的情況下,隔天,我到學校的精神狀況甚差,心理狀況也不好。
8點多,接獲爸爸送急診的消息,我當下在諮商中心掉淚了。也由於淚流不止,被其他老師發現了我的狀況,其中一些對我頗為關照的輔導老師除了對我表示關心,也為我做了簡短的諮商。
我是主修輔導與諮商的,在大四的個別諮商實習課期間,曾經接了一個個案,她的問題困擾與我上述的相仿,「對他人(特別是親人)的死亡有股莫名的恐懼感。」
我順利的在6次1小時的諮商中,解決了那位當事人的困擾,在最後一次的諮商中,她表示她能夠坦然面對、不再那麼害怕了!然而,當我面對自己的問題,我卻是如此的無能為力&hellip&hellip。別人的話語安慰不了我,我自己也撫慰不了自己。
週五清晨,我一如往常的進行靈修、讀聖經,通常我是按照台灣聖經公會所編製的讀經進度表來進行,只是有時會偷懶,有時會進度超前,那天似乎是超越進度了;讀著讀著,忽然間我看到一段話:「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5章51~52節)
好美的一段話!好安慰人的一段話!我是如此的懼怕死亡以致於寢食難安、副交感神經失調,多少人的關心、安慰、勸勉仍無法扭轉我對恐懼的思想、對病痛的態度、改變我悲傷的心境,然而,上帝僅用短短的幾句話,便將我的一切更新了。
的確,將來,我們都會改變形像,到天上的國度再相聚;我們不是都要死去,只是有人會先到天上,等待親人隨後到來。在地上,我們與家人、朋友也不見得能夠天天見面、天天談心,我能夠等待與地上的重要他人之相處時光,也必然能夠安然等候與天上的重要他人相見的那天。
神的話語真的很厲害,簡單幾句就足以抵過他人的千言萬語!從那一刻起,我能開心的笑了,雖然還是會擔心,甚至還是會有些難過,但已不至於影響我的正常生活了。
此刻,我更深的感到每日靈修的力量與功效,上帝總會透過聖經或是生活中的各樣事物來告訴你一些事情;此外,我也更深的體會到,上帝是最好的諮商師!人所不能的,在祂手中,凡事都能。
盍各一起來教會
◎葉真鑣 
孔子閒暇時向學生說:「盍各言爾志?」
我卻要對敬愛讀友們說:
2009年初春,是摯愛內人逝世後第4個年頭,也該是我揮別傷痛、懊悔、回憶,重新堅強再出發的時候了。畢竟連孔子都說:「不知生,焉知死?」何況沒智慧去參透的我?
首先想做的事,是在我與兒子媳婦同住的家附近方圓2公里內的3間基督教會中,選定屏山長老教會週日10點的台語禮拜。當時我心中還是仍想去了解內人過世後究竟魂歸何處而已?That&rsquos all,再沒別的需求。
在開始1、2次聚會時,起立聽唱美好音符的聖詩歌詞:「有孝的子豈能變面怒氣來嫌所愛的父親」,聽到後,我竟然止不住淚下,且忘帶手帕,糗大到不行。幸好隔鄰一位秀枝姊瞄到了,趕緊抽紙巾給我解圍。嘿!男人掉淚不宜喔!
後來,經過秀枝姊的鼓勵,輔導,催促,又送我新購的中英文和合本聖經及聖詩,從不是很想去,到後來任誰、何事,也不能阻礙我去的慕道友身分,在秋天10月受洗,成為基督徒,想起秀枝姊推手之功,由衷謝謝!
2年來為了照顧同時間新生的稚嫩孫子寶貝,沒有參加教會每月額外事奉活動,成了十足的教會消費者,對長執牧師與會友們感到很不好意思。
隨著孫子漸長,我有了較多時間讀聖經及屬靈著作,慢慢的覺得自己有點像彼得說的:「在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並藉著常禱告與上帝交通,靠信心繼續往前走。我很想謙卑小聲的說:「我得到比世界上的知識和智慧,更高的知識和智慧。」當然,也涵蓋了內人去世後究竟去哪裡的小case解答。
炎熱南台灣,夏天似乎剛過沒幾天,趁孫子在我身邊甜蜜午睡時間,填寫一闕歌詞,曲名叫〈恩典福音〉。是使用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玫瑰〉的演奏曲來唱,華、台語都適合,歌詞內容以基督的受死,埋葬,復活與再來為中心的福音訊息勸勉人。
聖經上說,當我們信靠耶穌基督,上帝就將聖靈賜給我們,不僅僅成為我們身上的印記,聖靈也成為我們的憑據(保證)。人不配得而得到的,才是真恩典。
廣告詞說: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錯,錯,不必等令尊買聖靈給你,你本人就可立刻得到,而且是買不到,免費的。
孔子閒暇時向學生說:「盍各言爾志?」(何不說說你們的志向?)我卻要以信靠上帝及主耶穌基督的勇氣,果敢的向讀友們說:「盍各一起來教會?」(何不一起來教會?)既知生亦知死。又有恩典福音,又可重生成為上帝的兒女,及永生的盼望,永恆的喜樂與福氣。
啊,感謝主耶穌基督,透過祂認識上帝真是智慧的開端!
 
恩典福音
美豔花朵草枝,開謝在三兩日,
上帝只有賜福永生,在咱人類的身上。
大多數人心油包密,大多數人遮面不看,
上帝差獨生子耶穌來,讓世間人與祂和好。
 
美豔花朵草枝,開謝在三兩日,
耶穌被釘死十架上,落陰府三日復活。
大多數人不知不聽,大多數人看輕恥笑,
上帝差獨生子耶穌 來世間信祂得永生,
(耶穌欲在上帝的榮耀裡同眾使者擱再來。)阿們!
 
編按:曲調請搭配〈夏日最後玫瑰〉,作者特別推薦鮫島有美子所演唱的版本〈庭?千草〉,在其極富詩意的日文唱腔中以台語或華文演唱〈恩典福音〉。
母親的心
◎陳清俊
 今年有連連3禮拜日有大t?i-chì:4月24是復活節,5月初1是賓拉登受phah死;5月初8是母親節。我ài用母親ê心來看chit 3項事。
 
 
耶穌ê老母tùi聖神懷孕,就知伊所生chit-ê gín-á是kap其他ê 無siâng。當耶穌12歲,頭一pái到耶路撒冷,就h??伊ê父母操心到處chh?,因為節期過了,耶穌無kap in作伙t?g去加利利。伊iáu-kú chiú t?耶路撒冷。當父母t?聖殿chh? tio?h伊ê時,耶穌講:「Lín kiám m?知我應該t?我父ê厝?」若講khah phái?聽,就是無認父母做父母。總是耶穌ê老母,將chiah-ê話記t?心內,並無受氣。
後來耶穌30歲tùi厝裡出來傳揚上帝ê福音。當耶穌chho?伊ê幾個門徒做伙去赴婚姻ê宴會。忽然酒lim完lah。耶穌ê老母k?耶穌講in已經無酒lah。耶穌koh一pái對伊ê老母講:「婦人人,我ê時iáu未到。」用東方ê倫理道德來看,耶穌無尊敬伊ê老母。老母也是將chit-ê事kh?g t?心裡。Koh有一pái,耶穌ê老母去耶穌傳道理ê所在chh?伊,人k?耶穌講你ê老母來chh?你。耶穌講:「見若遵行父ê道理ê人,就是我ê老母,兄弟kap姊妹lah。」耶穌並無將伊ê老母來chh?伊ê事,看做si?ng重要ê事。反t?g是遵行上帝旨意ê事看做第一優先。伊ê老母也是將chit-ê事記tiâu t?心裡。伊知耶穌是特別ê,上帝是伊ê父,伊ê天父。
當耶穌傳道到第3年,伊已經向門徒表明欲行向耶路撒冷死亡ê路,亦koh講3日會koh活。耶穌ê門徒勸伊m?-thang去耶路撒冷赴死。當然耶穌ê老母馬利亞也知耶穌beh去耶路撒冷赴死,伊只是將耶穌講ê話kh?g t?心裡。雖然真m?甘耶穌ê離別,總是伊知這是耶穌ê使命。耶穌母親ê心就是將所有ê事lóng kh?g t?心裡。雖然耶穌對伊講離別ê話,伊也是án-ni h? t?心裡,並無擋伊m?-thang去。所以後來耶穌受釘死t?十字架,耶穌ê老母馬利亞也t?十字架下teh看,心悲傷。
因為耶穌有koh活,所以後來門徒就有復活節ê記念(koh有慶祝)。今年4月ê最後彼禮拜正是記念耶穌ê復活。
 
 
賓拉登t? 2001年9月11日以前ê幾禮拜,有去見伊ê老母,並k?伊ê老母辭別,講:「以後可能會有真久bo?-thang koh見面,甚至是永別ah。」伊ê老母是án-choá?反應我m?知。不過約10年後ê今年5月初,tùi電視傳來伊ê kiá? 死,真正是10年lóng無koh見面,是永別lah。10年等待見一面ê機會無lah。
Koh講有一個母親:T? 70年代,彭明敏t?台灣因為有起稿寫台灣自救宣言ê事,受判罪,後來受軟禁,koh有每日24小時ê監視。當有一pái伊去見伊ê老母k?伊講:「Chit-pái是最後一pái來見你,以後你tio?h家己保重。」伊ê老母想一下就對伊講:「Tio?h祈禱,tio?h有信心,相信上帝。」老母ê心知彭明敏ê痛苦,知伊tùi si?ng傑出ê青年,被政府改變做極大ê叛國犯,伊並無做甚麼m?-tio?h,來違背良心kap正義,只有掛慮台灣前途ê事,政府就認定伊是背叛,好佳哉,因為伊本人是國際出名ê學者,chiah免受死刑。伊ê老母ê意思是ài伊有信心,相信困難會過去,m?-thang做出傷害家己ê事。
1965年11月,彭明敏受特赦出獄,不過受到情治人員日月跟蹤;無久,t?美國傳教師秘密協助下,突破24小時ê監視kap封鎖,成功離開台灣到外國自由ê世界。這h??台灣人體驗tio?h國民政府也有封鎖失效ê時,增加cho?-cho?人tùi台灣ê前途ê注意kap勇氣。
經過beh...
亞當摩根日
 ──華盛頓地區的小小嘉年華
文圖◎曾如芳
現代人雖然擁有比過去更多的文明,好的生活硬體設備及水電,還有各種影音設備及娛樂享受,可是和過去傳統的生活比起來,好像還少了一點不滿足&hellip&hellip原來是少了彼此見面歡聚的時刻!在美國這個跟亞洲文化比起來,還更缺乏「人情味」的地方,人們總是希望趁著一些名目,把躲在水泥叢林的居民叫出來,彼此活動和認識一番。
「亞當摩根日」(Adams Morgan Day)大概就是這樣的由來罷。位於華盛頓地區的亞當摩根社區,離市中心相當靠近,每年都安排好幾日的盛會,從各種藝文演出到類似「夜市」類的攤位展示都有,住在特區已有幾年的時間,這次終於有人邀請我們赴會,也終於看到特區平日匆忙上班的人們展示悠閒的一面。一個要讓都市人排解鬱悶和放鬆的嘉年華,總要有音樂和食物才行。沒錯,這裡有輪番上陣的樂團,還有多數中南美風味的食物,許多食物攤位都擺出燒烤架來吸引人潮,也看出來特區居民對烤肉的喜愛不輸台灣人了!平日勤儉持家的外子與我,為了看緊最近日益增加的支出,也只好和我一同想像食物的美味了。
雖然本篇無法讓讀者真正一同享受中南美洲食物的美味(或許還有圖片提供一些想像空間),但本人很盡責的找出除了美食以外的特色,相信也是十分有意思的!
 
 
 
 
 
 
 
 
 
 
 
 
 
 
讓人無法不駐足的美味烤肉串
 
 
 
 
 
 
 
 
 
 
 
 
 
 
 
 
 
 
 
非常大鍋的炒飯
 
 
 
 
 
 
 
 
 
 
 
 
 
 
 
 
 
 
 
自己設計精美帽子的兩位美女
 
 
 
 
 
 
 
 
 
 
 
 
 
 
 
 
 
 
 
人山人海的情景
 
美國人也愛唱卡拉OK
一位老兄很有創意的設計了「卡拉OK」的攤位,鼓勵民眾自行報名登台演唱。當然我們一開始經過的時候,誤以為是請來的歌手唱得不好,後來才恍然大悟是「卡拉OK」。在這個攤位前的觀眾可不少呢,不過大家都很有風度,唱得好的,大家不吝惜給予掌聲,不過對於唱功比較不佳的,頂多不鼓掌,並沒有任何噓聲。有人則是忘情地跳起舞來,不管挑戰者唱得好不好,老子只是要盡情享受好音樂!
兒童版高空彈跳
除了滿足大人對吃的願望,嘉年華也設計了兒童遊戲區,當然除了常見的大型充氣遊戲設施,還有幾項是蠻有挑戰和創意的設計。譬如這個看起來像彈簧床的遊戲設施,將小朋友五花大綁固定好之後,在有限的空間內任他們自由的跳躍翻滾,如果不是站在一旁,很難想像這個設施能讓小孩跳得又高又過癮。一位美國家長還在一旁殷切的指導他們的千金做出前空翻的動作,這個遊戲項目也是最熱門的,吸引所有家長大排長龍。
武術舞蹈真厲害
攤位當中的武術老師秀了一些武林功夫,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我原本以為是亞裔老師,仔細一看,才發現是黑人老兄,看他專注的神情,不知道在武術的技巧上,是否真的很厲害?雖然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黑人老兄的武術真功夫,但是卻看到另一個武術舞蹈「卡波耶拉(Capoeira)」團體表演,這種舞蹈據說是過去黑人在被西方人奴役的狀況下,為了要藉機練一些拳腳功夫,而故意將練武的招式假扮成練舞,或是看起來像是一種儀式。
總之,這種包含大量迴旋踢、側空翻、倒立的舞蹈,現在反而吸引了許多西方人的注意,卡波耶拉舞經常是雙人或多人對戰的模式,還沒上場的隊友在旁擊鼓哼歌就成了舞蹈的音樂來源,並不需要特別攜帶音樂CD或播放器,其實十分方便,舞蹈也相當有可看性。
 
 
 
 
 
 
 
 
 
 
同性婚姻人權團體
原本我並沒有特別注意這個人權團體的攤位,後來看到他的宣傳資料,才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原來這是鼓吹同志合法結婚和收養孩子的人權團體,我並沒有太多機會與攤位負責人攀談,只是看到他們的宣傳DM,裡面有著同性別的「父母」和收養孩子的照片,雖然我知道美國是多元的社會,但接觸這些宣傳單還是給我了一些震撼教育,攤位上正好有一對同志伴侶正在跟負責人員諮詢。
 
 
「華仔,我們還沒吃東西呢!」在省錢的最高原則下,我們最後終於買了便宜的比薩,和其他隨性的美國人一樣就坐在路邊吃了。許多居民趁著收攤前最後一個多小時仍來來往往,或停駐觀賞音樂,或結群聊天,亞當摩根日成功給華盛頓特區的小市民一個歡樂的休憩時光!
【舉目向山】失去典範的時代
馬可福音10章45節、哥林多前書11章1節
吳富仁(台南中會仁德教會牧師)
對台灣而言,這是個失去典範的時代。被台灣媒體尊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先生,於2008年10月15日在美國過世,11月8日在台灣舉行盛大告別式,馬英九總統全程參與並頒發褒揚令,四院院長覆蓋國旗,會中冠蓋雲集,台灣各界政商名流幾乎全出席,各大電視台用SNG車全程轉播,播送至全台灣各地,有人稱這場告別式,幾近台灣難得一見的「國葬」。差不多同一時間,曾被稱為「台灣之子」的前總統陳水扁先生,於2008年11月12日凌晨經偵訊後,法院裁示收押禁見,至此喧擾經年的台灣前總統貪污案,進入司法審理程序階段。
商人本質無國界
王永慶先生身為台灣近代著名的企業家之一,以判斷局勢與嚴格管理著稱,他的致富之道在於嚴格貫徹合理化,追根究底的探求,腳踏實地的經營理念與個人風格,確實值得在台灣人記憶群像與歷史中記上一筆。然而為商之道,在於謀求股東、企業與自身最大利益,卻容易輕忽發展石化重工業對環境的破壞,也因商人本質無國界的觀念,其基本思考並不以台灣利益出發,而在追求最小成本與最高效益的過程中,往往犧牲掉土地倫理、國家利益,甚至對家人與員工的嚴苛對待。
在傳統的思維中,士、農、工、商等行業,商人被排在末端,甚至常被冠以「奸」字來形容,便是在說此點。然而在全球化思維、資本主義風行的今日世界中,商人今日的地位與個人影響力絕對超越過往的時代。只是我們該問的是,王永慶先生值得台灣以如此大陣仗尊崇嗎?若王永慶先生被視為台灣當代典範,我們要追問,台灣社會在追求什麼典範呢?
領導者身陷囹圄
陳水扁先生為民主進步黨當上台灣總統的第一人,他當選的那天最能顯出新時代的意義是瓦解舊有政治勢力,解構領導者神話,重組台灣政經版圖。可惜在中國國民黨傳統舊勢力仍與之角力過程中,陳水扁總統執政,謀求自身與一黨之私,想借助舊有政商脈絡,鞏固其掌權大位。他大開政治獻金後門,理所當然納入自己帳戶,政治主張從中庸、傾統到至獨,表面唱新中間妥協之道,私下吹的號角卻如牆頭草般,凡廟(教堂)皆進,眾神都拜,惟政治與經濟利益擺中間;從他下台前開始,國務機要費到海外帳戶,乃至諸多涉及貪污案件,被一路追打清查,他也創下台灣總統下台,第一位身陷囹圄的記錄。
台灣寶貴的一課
王永慶與陳水扁,這二人彷彿讓台灣人民上了寶貴的一課。我們應知道,任何被視為典範、被寄以厚望的領導者或企業家,都需反省謙恭面對他的選項,他要成為一時一地的現象,或者要讓台灣歷史、土地與人民,真正記得他們的美好典範。相信在台灣,多數人贊成應查清貪污案始末,卻反對媒體以公共言論判決的方式,判定陳水扁有罪與否,更反對政治勢力假以司法判決追殺。當雲林麥寮的六輕石化廠,在2011年1年內連燒7次後,有誰還記得王永慶──這六輕重要的推手與決策者,當年被那些捧上天歌功頌德的話呢?而今他們已逐漸步下舞台,影響力亦將慢慢褪色,當我們問誰是台灣下一個典範,就該問,今天的我們在追求些什麼?
你們要效法基督
當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直言:「所以,我勸你們要學我的榜樣。」(哥林多前書4章16節)這並非是保羅誇口,而是保羅勉勵信徒,你們若要學,就要學使徒們傳福音的受苦,為著上帝國的使命而受苦,就誠如基督耶穌的受苦;人子耶穌並沒有直接提供我們直接的答案,然而祂用祂的生命告訴我們:「人子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馬可福音10章45節)
親愛的朋友,這是一個失去典範的時代,因為真正的典範難尋。但幸好我們有上帝,如果我們願意如保羅般的自信,他在哥林多前書11張1節這樣說:「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學效基督,這才真是基督徒的驕傲與典範;我亦深信這是任何手執權力之杖的領導者,都應謹記於心的一件事──唯有真正敬畏生命中的上帝,尊重自己的使命,及背起該負的價值,才會懂得在世道艱難、諸多誘惑中,走上長遠光明之路。
真正的典範之所以能長駐人心,是那些甘願付上生命,有真正捨己精神的人,我深信這樣的人,在今日的台灣土地上,我們仍然尋找得到,親愛的朋友,那人可能就是你!但願我們都能驕傲的對我們的孩子說:「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這才不枉我們受召,來成為祂的門徒。
舉目向山祈禱會
序樂 司琴
主請?來 新《聖詩》113首〈我來朝見?,救贖我的主〉 會眾
認罪的祈禱 司會或主理
親愛的上帝!阮向?獻上阮的祈禱,阮知影,阮怎樣在這個世間走闖,在有限的時空中,阮驕傲高舉家己的時,那時?攏知。阮有時會迷失,當這世間高舉人的名,阮有時更加會用,在報紙所刊的名人,以及坐上權力高位的人,做阮心所欣慕的對象;主啊,求?赦免阮的軟弱,並且知影?的奴僕眼界有限,在這世間迷惑阮的,時常是榮華富貴,奢華宴樂,主求?幫助阮,互阮會看出這世間追求的虛假,了解阮應該追求的,是?的權能,以及上帝國的降臨,除這以外,阮無別項通求,除這以外,阮所求的,攏是空空。主啊,赦免阮的驕傲,除去阮的愚戇,互阮知,只有?的手所做,阮才通完全,只有?容允,阮才得徛在,求?憐憫阮,導阮行?永活的路,幫助阮知影,?在阮所活的世界,愛阮因為?去做什麼,願阮在猶活的日,通在?面前,得著?智慧的光照,來榮顯?完全的救恩。祈禱靠主耶穌基督的名來求,阿們。
啟應 啟應文第1篇(申命記6章) 司會與會眾
聖經 馬可福音10章45節;哥林多前書11章1節 會眾
信息 失去典範的時代 主理
回應的祈禱 主理或會眾
吟唱 新《聖詩》593首〈抵著試煉、災禍圍你真艱苦〉 會眾
代禱 會眾
一、為家己祈禱:
1.求主醫治咱的心,互咱在經過世間奢華引誘時,無致到受綁去。
2.求主引導,互咱的腳步行踏,合主心意,並且在世間工作打拚時,知影是上帝導路作主,毋是人有多厲害。
二、為台灣人的心祈禱:
1.求主賞賜,互台灣人的心找著真正的盼望,無互外表奢華八卦引誘所迷惑,知影贏過撒但帶來人心的慾望。
2.求主施恩,互台灣人的心不只是追求財利及家己的利益,而是通及土地、及人作夥和好居起。
3.求主引導,互咱通真正傾空家己在祂面前,先求祂的義及國,在台灣咱居起的所在,真正出現上帝的公義及和平。
以公同的祈禱結束 主禱文 會眾
他看見了我
 ◎李素娥
記得上次寫稿於《台灣教會公報》,是30多年前的事,時值我的先生──石賢哲牧師按立時,這次,卻是他牧師生涯即將畫下句點時。
也許有人還記得他,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不認識,也不知道他是誰。
他是一位盲人牧師,12歲時,小學4年級一次失誤導致失明。後來轉至惠明盲校就讀,然後淡江中學、淡江大學,及至台南神學院畢業。在需要牧會時,上帝又預備一位配偶幫助他。
我,就是那根肋骨──眼睛大而明亮,天真無邪、如花似玉(30多年前),智勇雙全、啥米攏無驚,還常常為了幫助他準備講道篇,找資料唸給他聽、又錄下來讓他可以反覆聽。就這樣,跌跌撞撞互相扶持,靠著神的恩典一路走來,已經過了34個歲月。現在雖然有了盲用電腦,他可以自己從網路上找資料,但那段為他唸書的日子,仍深刻在我心。
30多年來,我們安份守著神為我們預備一間小而美的教會,是門諾會台中美村教會,教會內的弟兄姊妹是神所搭配最俊美的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23~24節,所描寫的就是我們的景況:「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在牧會中,我們學會包容、學會尊重、學會放下、學會聆聽,因為別人也這樣包容我們、尊重我們。牧會就像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須經過細細琢磨,靠時間、經驗,才能慢慢成形。
與兄姊的互動就像家人一樣,大家都很體諒牧師,每到教會來做禮拜,一定主動上前跟牧師握手,親切問候:「牧師,我來了。」教會的青年也因為常常與牧師同行,學會如何引導盲朋友行走。這麼多年頭過去,牧師對教會地理環境熟悉,除了外出需要有人帶,不然在教會可說活動自如。
我們家2個女兒也在這裡出生、成長。小時候她們最喜歡父親每日睡前的故事,而她們也看到父親是教會會友的好榜樣,再加上我們健康看待牧師的眼盲,女兒們對父親的印象都很正面積極。如今能夠全家一齊事奉神,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在即將退休之前,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需要一間房子。請為我們禱告,求神預備,相信耶和華以勒。
感謝弟兄姊妹多年來的扶持與代禱。如果再回到34年前,我仍會做同樣的選擇,嫁給石賢哲──一個盲人牧師。
因為,這種人生太「精采」了。
上帝呼召細妹仔
 ◎鍾文貞(彰化中會社頭教會傳道師)
我是正港的「客家細妹」,原本執意朝向本族本家傳福音的細妹仔,卻在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之下,相信上帝知道祂百姓的需要,讓我們一家3口領受上帝奇妙的安排,來到不同的領域展開牧會的生涯,來回應上帝呼召及全新學習的開始。
在彰化中會社頭教會牧會,至今已過1年多了;回想這1年多的日子,彷彿轉眼間似的,卻又覺得漫長,因為一切千頭萬緒必須重新來過。尤其,純樸農村環境裡弟兄姊妹比鄰而居,從一一認識到家庭禮拜,關懷牧養的過程中,對我們而言往往充滿了驚喜,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新鮮的事要發生。 
在這期間首要面對的就是語言上的障礙,要以完全標準福佬話,用在地鄉親的語言來思考和溝通,一個音一個調如何表達,對我來說是莫大挑戰。幸而至今福佬話雖仍不輪轉,但弟兄姊妹不時的糾正,也比先前有進步了,他們也漸漸地適應我的表達方式。這些都是弟兄姊妹先釋出善意的接納,讓我這完全門外漢的客家人,卻能從中學習並不害怕語言上的障礙,也因此我今年很勇敢參加總會舉辦的台語檢定考試,並且通過了!為了弟兄姊妹的需要及造就,我要更努力學習語言上的表達。
其次教會本身的生態,在120年的歷史當中,有過先輩輝煌開拓的足跡,單純信仰的傳統,但也伴隨歲月的累積,留下許多過去陳舊的思想和多次的傷痕,所帶來對教會的不信任感及弟兄姊妹的流失;要如何化解與轉變,進而恢復以往的榮景,卻是另一種完全依靠上帝的功課。
基此,在轉變的過程中不能急於一時,而優美的傳統要給予發揮,此箇中奧妙要如何拿捏得好,著實讓我們裹足不前,只得更努力去關心與探訪,從中了解教會和會友們的真正需要,讓時間來印證、使會友對我們的信任與日俱增。然而,要教會全體做一些整合,確實有困難。因此,在邊做邊學當中,藉著聖靈的引導與提醒,從根基造就做起,才能穩固教會。因此,先把未受堅信禮的人找出來做「一對一守望」的課程訓練,盼能培養種子隊,再進一步與長執們個個分享此理念,直到達成共識為止,這是我第一步。為此希望能激勵出願意改變及受造就的人;這樣的進行方式確實很吃力,但我也相信,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只有向主禱告再禱告,一切以主做教會和我的倚靠,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每當我遇到挫折灰心時,總是回到上帝的面前盡情地傾訴我的心聲,也深怕自己是否走錯呢?祂總是安慰著我:「我的恩典夠妳用」。事實上,在我未確定分派來彰化中會時,主早在夢中告訴我「彰化就是異象」;現在,我確信這確是主給我的異象,我要更堅定靠著這異象向前,完成主耶穌所賦予的使命,來回應祂的呼召。
 
神的管教,我的懺
 ◎古代牧羊犬
我曾經認為上帝是一位創造後無作為的上帝,聖經是人手所寫的、是有誤的,充滿了猶太人的思維,也不堪科學與哲學的檢驗。在我所認知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一切都是相對的,信仰的道德規範只是宗教領袖們的「愚民政策」,其實他們都知道「上帝無為」的真相。
總覺得當初受洗時的熱情、甘願事奉的心志,不過是宗教狂熱的假象,是一群生活不如意、強烈需要心靈寄託的人接受群體催眠。我歷經了家庭破碎、事業失敗、婚姻觸礁後,看見許多人性的醜惡。聖經價值觀對我來說,離「人」太遙遠,完全不符合現實,根本無法解答一切現象。我開始向神發怒氣,認為基督教都是騙局,解放自己跳脫宗教的道德束縛,高舉自由、放縱情慾,淋漓盡致地發揮所有潛在惡性。
直到我有機會接觸到預定論,其內容深深吸引我,隨著困惑越來越多,便開始回頭認識改革宗信仰的基礎五個唯獨,接著繼續深究內涵,包括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清教徒的韋斯敏斯德信條神學以及唐崇榮牧師的歸正神學講座等等。這些道理周密嚴謹,讓我完全無法反駁,一語中的成為我人生的「懺」。我的價值觀開始潰堤,不禁發出感慨:「如果早點認識這個道理,我也不會走那麼多錯路!」對我來說,這就是永恆主動介入偶存的開始:一個偶存的罪人受了揀選,開始接受永恆之神的指教。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上帝用嚼環套我口
我17歲就受了洗,但我未曾聽過聖靈的聲音、感受過聖靈充滿,只知道教會裡有我成長過程中極度缺乏的「愛」。直到29歲終於遇見上帝,腦中那些迂腐矛盾的思維,就像江河潰堤般崩壞,一道曙光劃破了內心的黑暗深處,聖經真理的字字句句聲如洪鐘、貫如春雷!在心中久久迴盪揮之不去。過去種種回憶:傷痛、迷惘、過錯、災禍、苦難,一切的一切,如謎底揭曉恍然大悟,霎時痛哭流涕跪倒在十字架前,向主悔改大喊:「我不配!我不配!為什麼是我!」
我只有高職畢業,書唸得不多,沒什麼學識,但是聖靈在我身上工作,使我轉變成為渴望真理的人。我開始勤讀聖經、博覽群書,學習神學、歷史、哲學、科學等知識,常常研讀到深夜,仍不願睡去。每當了解越多,就越讚嘆神的偉大與奇妙,就越感嘆自己的渺小與無知。而這樣的轉變,也感染了周遭的親朋好友,連我的妻子也發出驚呼:「我的丈夫就像一夜之間變了一個人,前一天還在說些抵擋上帝的話,今天就滿口上帝的道。」
或許以賽亞書37章29節:「因你向我發烈怒,又因你狂傲的話達到我耳中,我就要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把嚼環放在你口裡,使你從你來的路轉回去。」可以解釋我的轉變。
◆或許我會衰微
我在網路社群上經營信仰疑惑解答的部落格,以及在教會經營歸正信仰的查經團契,至今才半年。在這段時間裡,透過分享神的話語,使很多弟兄姊妹在信仰疑惑與偏差中得到堅固與歸正。每當收到有人回信,與我分享得著真理的喜樂,就不住地落淚感謝主恩。這段時間我親身經歷了神的大能,祂在極短的時間內,使一個愚昧無知、狂妄自大的背道者,成為渴慕真理、謙卑虛己的衛道者,讓我有福分經歷到聖靈充滿、聽見聖靈的指教。
嚴格說起來,我的靈命資歷並不長,深知自己仍有許多不足,未來的日子能否面對更大的試煉,唯有奉獻生命才能證明我的「信」。但我相信:我這必朽的人或許有天靈性會退去,但如今聖靈在我身上的工已證明──神永恆的工作將永遠在偶存興起!
地球和平 人類的和平
 立志投注終生為愛地球而行動的日本青年Yuji,2011年2月中旬開始敘利亞徒步種樹旅行,這段路程也是使徒保羅傳道行程中的一段,保羅傳揚基督福音、Yuji宣達愛與和平理念,他們的行動都帶來愛與盼望;本報將每個月一次由陳惠世牧師協助翻譯,刊登Yuji行旅專文,與您一同關心這段旅程。
文圖◎ Yuji Miyata 譯◎ 陳惠世
8月1日,土耳其開始進入伊斯蘭的齋月(Ramadan)。齋月期,穆斯林會禁菸酒、節制性生活,並在白天禁食。齋月中,人們透過禱告和禁食來明白神旨意,也藉此體驗窮乏人的困苦。他們操練耐心、培養靈性,學習在神面前更謙卑順從。此外,齋月期間,人們會彼此合作,發起各種慈善活動來幫助窮人,為他們代禱。所以,齋月期間,處處可以看到為索馬里(Somalia)或窮人發起的慈善活動廣告。
此時,土耳其人已進入齋月中旬,我則沿著伯盧(Bolu)、迪傑(Duzce)、薩卡亞(Sakarya)、伊茲密特(Izmit)的方向繼續徒步前進。8月16日,我徒步抵達伊斯坦堡(Istanbul)。
抵達伊斯坦堡後,我和市長及環保暨森林局局長一起種樹。由於目前還在齋月期,所以,我透過捐款、送禮、送餐給貧民等慈善行動,來宣揚和平愛地球的信息。
在伊斯坦堡,我也和當地的體育部門合作,到森林內訪視正在夏令野營的孩子。我對他們發表演說,並跟他們一起種樹。由於有電視媒體和報社的採訪報導,因此,我得以在伊斯坦堡許多地方做更多的事。
透過活動而認識我的土耳其人,在結束白天的禁食之後,常邀請我跟他們共進晚餐,在用餐談話時,我從他們學習到許多關於齋月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以為齋月禁食是一件苦差事,但我卻發現,齋月期間,土耳其人的雙眼,閃爍著比平常更多的光芒,彷彿他們從齋月禁食得到更多能量。而我本身,也從他們燦爛的笑容得到許多能量。
我發現,人們透過齋月的禁食與祈禱活動學習到何謂生活、何謂幸福。我經常宣揚:「在地球母親懷抱中,我們是生命共同體、是一家人;我們每個人都相互關連,需要彼此幫助。」我認為土耳其人已經深深地了解到這樣的生命關連。
齋月時,土耳其人臉上露出比往常更燦爛的微笑。他們之所以如此快樂,或許是因為專注於幫助他人而忘了自己,也或許是因為齋月時的禱告與禁食,讓他們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吧!
我們若為地球、為他人行善事,人們領受到幸福、喜樂和福氣時,他們也會想要為他人行善事。一個人的善行,會傳給他人積極正面的能量,而這股能量也會逐漸傳到全世界,因為當人們持續行善時,他們的心中會湧現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多的幸福。
是的,地球和平意味著我們人類的和平,因為我們是生命共同體,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母親懷中!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19章17節) 施比受更為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真心的分享,便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快樂!
 
 
 
 
 
 
 
 
 
 
▲伊斯坦堡齋月期,慈善機構在街道上張貼幫助窮人的廣告 
 
 
 
 
 
 
 
 
 
 
 
 
 
▲伊斯坦堡露營中心與營會兒童一起種樹
 
 
 
 
 
 
 
 
 
 
 
 
▲Yuji與友人Rebecca的捐款用於協助齋月期供餐幫助伯盧的貧民
 
老屋回春──馬祖老聚落的新生命
◎文圖 陳治旭 
馬祖的官方名稱為「連江縣」,該縣下轄南竿、北竿、莒光、東引4個鄉,位於「國境」之北,主要由5個島嶼組成。
曾經有人說它是撒落在閩江外海的珍珠,在背負前線之名前是一處漁獲豐富、平靜安閒的漁村;承擔前線的使命時,是每一位從軍者最不願前往的地區之一;卸下戰地的面紗之後,搖身一變成為觀光旅遊景點。
馬祖自1949年之後便無法與中國往來,實施戰地政務後,台灣人不得任意前往馬祖,馬祖人來台要申請。筆者幼時曾與母親到台灣探親,那時還要跟母親拍一張照片,以確認人數與樣貌。1992年11月,戰地政務被廢除,馬祖與台灣的關係才算正常化。而在此之前,地方建設保守緩慢,馬祖的民居與街道基本上還維持著清末、1930年左右的樣貌,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加增了不少軍事設施,堡壘、坑道、防空洞以及軍方所建的政府大樓、學校、戲院等。而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都有些許反共標語、精神標語之類的「戰地思想教育」素材。
筆者的老家位於南竿鄉清水村,由於位處於道路旁,被軍方在外牆上用水泥泥塑了4個的立體圓形字樣──「效忠總統」,筆者不知為何自家牆上會泥塑這4個字,或許是當時軍方為了迎接當時來訪的總統蔣中正先生吧!而類似的精神標語在各村中總是會出現一兩處,在馬祖旅遊時若看見房子上有這些遺跡,那可以肯定那是間老房子。
在馬祖保存最完整的閩東式石造聚落為東莒的福正村與北竿鄉的芹壁村。以芹壁村為例,村內多為石造、五脊四坡的閩東式建築,當然也保有如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反共標語。由於1970年代漁獲量銳減,台灣輕工業發展,加上單打雙不打的砲擊,村莊人口外移嚴重,軍人任意拆除門板,房子風吹雨淋,榕樹樹根早已探入石牆之內,一切頹勢顯示聚落的沒落與保存的必要。
跨越千禧年的前夕,村子開始進行老屋維修的行政與規劃作業,聚落終於得以保存。該村濱海又有適合戲水的沙岸,黃昏可以看見夕陽與對岸中國大陸的燈火,在開放觀光之後吸引了無數旅人前往,也是馬祖重要的觀光之處。因此不少電影、廣告、歌星等製作人前往取景作為節目的背景,記得有一次就曾在那裡遇見一群人正在拍攝電影。說也奇怪,或許是在地人的緣故,反而喜歡去那些未能修繕的老房子,或是懷古心情作祟,雖是斷垣殘壁,但總覺得它是最接近原始面貌的容顏。
人口外移的因素使得芹壁與福正兩村在「保留」上頗有建樹,透過有識之士的奔走、加上觀光的需要,一些建築被活化再利用。然而擁有政治、經濟、交通的南竿鄉卻沒有如此幸運。不論是最早推動社區營造的聚落牛角村,或是其他村莊,人們在尋求更佳的生活機能之下,不斷地面臨要「保留老屋」還是「拆老屋蓋樓房」的抉擇。目前南竿僅在一個邊陲的村莊津沙村保留了大部分的老房子,作為民宿之用。即使如此,南竿還是有一處筆者認為值得探訪的老房子。
這個老房子位於夫人村的海邊,石造的老屋座落在荒草之中,天主教徒的屋主葉先生與妻子王春金開始自力修屋,將一處廢墟變成為海角的一處天堂。在修繕的時候筆者正巧獨自去夫人村海邊散步,當時王春金女士正與她的父母在翻修老屋,從水電到木樑,一切自己包辦,不假政府之手,結合咖啡館、民宿,展示屋主葉先生曾經營過的古早照相館設備,成為一個有豐富人文氣息的老屋。這種發自民間力量,而非政府主導的老屋修繕的故事感動著筆者,也感動不少背包客前往,爾後亦成為媒體報導的對象。
對老房子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然而在時光的轉變之下,人們轉而追求空間的寬敞、使用的舒適、採光的明亮,一些老屋應聲倒下改建成二丁掛的水泥房。價值要怎樣計算?新舊要如何取捨?好像沒有一個公定的計算程式。筆者的老家也面臨同樣的抉擇,此外當中還加入兩代的差異。
耶穌來到世上並未否定律法,反而成全了律法;祂在猶太人的群體產生矛盾,在外邦人的群體中造成疑惑。一切的衝突在於福音使我們要做出決定,而我們對什麼是好似乎難以把握,如同老屋是否要保留的衝突一樣。老屋能否保留,或許不是我們所能夠決定,然而耶穌的救恩卻挑戰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抉擇,要與不要之間關乎著我們的生命的未來,而您預備回應了嗎?
 
 
近日馬祖正欲舉行博奕公投,若通過將要設立賭場,在追逐金錢之下,不論設立何處,都會破壞純樸小島面貌,拆屋挖山建飯店、賭場在所難免,屆時馬祖還能保有它質樸的容顏嗎?為老聚落尋找新生命,別因此丟了純樸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