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知性之旅】我出去一下之看見抹茶山

幾年前電影《我出去一下》炒熱了跨越法國與西班牙的健行路線「聖雅各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一條長達800公里的朝聖之路。北台灣的朝聖之路在「抹茶山」,目標是聖母山莊,毋須健康欠佳或事業受挫才開始思索不一樣的人生,只須挑個假日,就可以跟親友喊一聲:「我出去一下!」

【知性之旅】都心藏古屋:台灣文學基地

偶然漫步在台北的市中心一帶,突而被一片蓊蓊鬱鬱吸引,在炎夏中感到一陣清涼。只見在周遭現代公寓大廈環伺下,有幾幢被綠蔭遮掩的日式建築群,彷彿一個凝結的時空,看起來格格不入,讓人好奇這交會古今之處有怎麼樣的故事。

【知性之旅】眺港真情 歷久彌新

記得那次偶然邂逅老屋,是在我第一次造訪台東縣成功鎮時。陰雨綿綿的傍晚,獨自沿著彎彎的公民路駕車,繞過山丘上的地政事務所和警察局,下行至市區,棋盤式的街道讓我很快就認識了幾條主要道路。

【知性之旅】藝術與科技,山水有相逢

酷暑熱浪來襲,氣象播報說7月有攝氏36至40度的高溫,台北盆地與東半部內陸峽谷將更熱,出門成了一種負擔。若沒有足夠好奇心與熱情,誰會想出門?但若沒有跨出去,又怎麼知道自己的能耐?人生只有走出去的美麗,沒有幻想出來的璀璨,走出去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知性之旅】阿里山之奮起湖沒有湖

提起阿里山,你會聯想到什麼?春天賞櫻、夏天看螢火蟲、秋天觀楓紅、冬天賞梅?還是氣象萬千的祝山日出、層巒疊翠的綠意林相、直下千尺的流雲飛瀑?這些都是阿里山不同節期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美景。

【知性之旅】菊島輕旅4-4:岩壁千仞見湖壑 

台灣有些地名,若未經過深究,可能會讓人有些困惑其由來。譬如說,澎湖便曾經讓我感到疑問,明明在海中央,為何卻有著「湖」之名?

【知性之旅】菊島輕旅4-3:公祠宅第探人文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轉眼流逝於歷史長河,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即使只有蛛絲馬跡,也訴說著前人在同一塊土地生活的記憶。

【知性之旅】菊島輕旅4-2:傳統聚落訪古厝

第一次到澎湖,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居民的面孔、使用的語言文字,陌生的是一些生活細節,其中,建材咾咕石無疑讓我印象最深刻。咾咕石取自珊瑚礁岩體,早期澎湖興建房舍,磚瓦等建材取得不易,當有需求時,咾咕石即成了重要選項。早年甚至是男子娶妻的必要條件,因著建新居的需要,以致當地俗諺有云:「欲娶某,先擔三年咾咕石。」

【知性之旅】菊島輕旅4-1:兵家重地憶往昔

首次到訪澎湖這個常常聽聞卻依然陌生的離島,無論是搭乘越過台灣海峽的班機或前往市區的公車,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體驗。到了馬公市區,發現許多地方都寫著「菊島」,經查始知道是得名於澎湖縣縣花天人菊。天人菊對生存環境無太大要求,即使澎湖少雨、多風,土地含有不少鹽分,天人菊仍在這裡扎根,花開遍野。

【知性之旅】走讀馬偕的足跡

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謬爾(John Muir)曾說:「隨手把麵包和茶葉扔進舊袋子裡,然後翻越後院的圍籬。」光想想就覺得好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