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

最軟弱者的僕人

&nbsp最軟弱者的僕人──丁德貞修女 ◎林昌華 前一段時間有人投書媒體,披露曾經獲得醫療奉獻獎的丁德貞修女年老失能,卻面臨無法得到政府健保照護的窘境,當時的政府官員告訴投書者,儘管丁修女符合政府照顧年老外籍宣教師的「馬偕計畫」資格,但由於丁修女並沒有放棄西班牙國籍,所以不能得到健保安養照顧。媒體關注文章刊載之後,政府害怕此事成為總統和國會大選政治攻防的議題,於是立即以少見的效率出面解決此問題;不管動機為何,至少對這位「漢生病」患者的恩人來講,她的問題得到解決,可算是台灣人對她一輩子的無私付出恩惠的些微回報。 &nbsp &nbsp 她把阿茶當作基督來服事 這個事件讓筆者回想起1990年代中期,服事於聖望教會期間和丁修女的接觸記憶。記得當時的聖望教會儘管位於樂生院內,卻距離主要的辦公和醫療區域有一點距離,除了急重症以外,一般的探訪都安排在下午時段,所以和早上到院內服事的丁修女碰面機會並不多。但是每次見面時,她那謙卑和溫暖的舉止卻讓筆者感到服事上帝的榮耀。雖然碰面的機會不多,但是每次探訪病房時總可以看到丁修女服事照護患者後的成果。 樂生院尚未遷移以前,在主要的辦公室後方有一棟建築稱為「急病房」,裡面收容無法自理生活的重症以及急症住院的漢生病患者。大部分的患者不是有親人照顧就是短期住院,所以來來去去流動率很高。但是當中有一位名叫「阿茶」的女病患卻從不離開。她兩眼全盲,兩腳早因感染鋸掉,雙手只剩掌面,而雙耳更是重聽。因為漢生病的關係,皮膚對冷熱和肢體接觸的感覺遲鈍,和外在世界的接觸僅靠有限的聽覺。由於全盲以致眼窩塌陷,加上萎縮的鼻樑,和僅存的1、2顆牙齒,讓一般人望之生畏。阿茶整天只能枯坐在病床上,像石膏像一般,等待漫漫時光的流逝以及今生苦難的終結。 年輕時的阿茶曾是台北延平北路的紅牌舞女,也曾結婚育女,但是染上漢生病讓她美滿家庭破碎,而成年後固定來探訪的女兒也在幾年前因車禍過世。「一直到現在都不敢讓她知道這個噩耗;如果讓阿茶知道女兒過世的消息,她一定會發瘋。」自願無償照顧阿茶三餐的患者許金灶先生曾經這樣告訴筆者。 儘管阿茶無法照料自己的生活、洗澡和更衣,但是她的身體卻總是有著剛沐浴完的清爽感覺,讓筆者心裡感到納悶。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答案終獲得揭曉,原來是天主教會的丁修女,非常認真仔細的照顧這位苦命的人。 許先生曾經詢問丁修女,為何這麼認真的為阿茶洗澡、按摩身體。這位西班牙修女很自然而順口的回答:「我只是把阿茶當成耶穌基督一般來服事而已啊!」「阿茶」的故事只是這位修女奉獻給台灣漢生病患者的故事之一。在樂生院內一個稱為「火車棟」的長型病舍裡,住著一位智能不足的婦女,數位年老無依整日只能枯坐病床的婦女,她們也都是丁修女服事安慰的對象。 &nbsp &nbsp &nbsp有榮光冕旒在她身上 儘管丁德貞修女無私的照顧樂生院內最軟弱的患者;但是很多時候,人生的實況卻充滿了反諷。這位曾經將原本全身充滿惡臭,連看護都不願意觸碰的阿茶照顧得清爽乾淨的修女,年老時卻罹患年老失智以及肢體癱瘓的痛苦,若不是媒體出面主持公道,丁修女可能會面臨和當時阿茶或「火車棟」患者一樣的命運。筆者仍清楚的記得,離開聖望教會前一年,在「火車棟」內舉行丁修女生日慶祝會的情景,所謂的慶祝會無非只是購買一小塊蛋糕,由幾位患者和她一起唱生日快樂歌的活動而已;但是那次的慶祝意義卻極為不同。當時修女自覺年老無法再服務患者,因此打算退休,由本國年輕修女接手患者的照料工作。受丁修女照顧的患者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從有限的生活費中籌款,打造一面感謝牌送給丁修女。 還記得當時在「火車棟」病舍裡面,不到10位的參與者,但是整個場面卻讓筆者印象極為深刻。在唱完生日歌之後,那位智能不足的婦女以充滿陽光的笑容將簡單的感謝牌送給丁修女。當獎牌交到丁修女手中時,她含淚充滿感激的面龐,就像天使一樣發出亮光。 儘管這只是一塊簡陋的獎牌,卻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獎賞,因為這是發自樂生院內最軟弱者感激之心的標記。相信上帝也在上面註明了:這是「最軟弱者的僕人──丁德貞修女的冕旒」。 丁德貞修女小檔案 1922年出生於西班牙 1942年奉派中國安徽孤兒院服務 1953年來台 1962年起義務服務於樂生療養院 2005年獲台灣第15屆醫療奉獻獎 2011年申請長照獲准

我們正逐日壯大

◎&nbsp潘智豪(客家宣教中會美濃教會傳道師) 在都市長大的我可以適應客家鄉村生活嗎?不會說客語怎麼辦?我會是好的傳道人嗎?坐在搬家公司的貨運車上一路從台南到美濃看著山城的美景,心中卻有許多擔心跟憂慮,不論在教會實習多久,成為傳道人後還是會擔心我真的會稱職嗎?教會會接納我這個河洛人嗎?越接近教會擔心也一分分的加深。進入美濃教會之後心中卻出奇充滿踏實跟平安,到如今我深信來美濃教會是一段見證上帝行神蹟奇事的過程。 2009年從台南神學院畢業初到美濃教會時,教會正在進行裝修工程為著我這即將到來的菜鳥傳道而歡喜預備著,我跟著砍樹、修繕忙得不亦樂乎,看著教會內兄姊同心服事是件令人感動的事,會友們即使下班再累也要把教會的工作完成。8月6日是我的生日,夜間獨坐旗山鐵橋思考著如何牧會,也慶祝我擁有新的身分(成為傳道人)。在禱告中問上帝?要我來美濃做什麼?上帝清楚又肯定的告訴我:我要你看看我在美濃做什麼!不是人耳可聽的聲音,但我卻清楚知道那是上帝對我說話。 8月7日南部地區開始下大雨,我也遇到了成為傳道人第一個挑戰──百年大災88水災,教會淹水淹得很高、主堂也漏水了!我站在水中不甘心好不容易才裝修好的教會被風雨摧殘,會友涉水進入教會送餐給我,也一起在大水中搶救著教會的財產,但最後仍徒勞無功。美濃教會因臨近災區,所以也義不容辭投入救援工作,我不斷的進出災區,思考著資源不足的教會如何進行救災,並著手開始進行資源整合與運用的工作。 一轉眼2年多過去當中經歷許多奇妙的事,在教會同工包容跟接納,我不斷在錯誤中學習當傳道。慢慢的教會也越來越上軌道,我們開始了禱告會、查經班、聖歌隊然後開始組織團契以及關懷小組,讓各年齡層的人都能夠透過團契得到牧養。 同工也開始慢慢建立起來;教育、音樂同工、探訪團隊、行政總務,最特別的是我們有權能服事同工,開始醫病趕鬼的服事。在一次的講道中我分享:「我渴望看見神蹟發生在美濃,不是只有在聖經中或是在別人的見證中,而是就在這裡神蹟要發生。」然後上帝就將被邪靈打擾5年多的家庭帶到教會來,我們就開始醫病趕鬼的事工,過程雖然辛苦但我們卻看到上帝的神蹟真實發生在我們眼前。 在同工的努力之下,2年之間我們有將近20名的兄姊受洗,堅信及小兒洗禮就更多了。週間及週日許多慕道友都會至教會參與聚會特別是禱告會有許多慕道友來參與,在禱告之中讓他們真實遇見神比我們用講的還好。 美濃教會正一步步壯大起來,從奉獻及教會經常費的倍增也看得出來。我們有個建堂的夢想,我們從年初開始聚會人數就在100多人主日崇拜都坐不太下了,所以我們開始做一個建堂的夢想。上帝恩待教會使我們經歷倍增的祝福。經過這些日子來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傳道人不是超人,只是懂得越來越依靠上帝的人,每週都有很多事工很忙錄也很充實,我深知這一切不是我做的而是上帝做的,願榮耀都歸於我們在天上的父。

感謝主愛我到底

生病之後,我才知道「活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一首詩歌所唱「不是好行的路,今我跑天堂路途,路上生了荊棘滿滿是&hellip&hellip」但我要感謝主,因為「若耶穌與我同行,光照我的路途,替我擔當生命的重擔。」 ◎洪孟茹(台中中會沙鹿教會會友) &nbsp 以前總認為生命很長,長得足夠讓我盡情揮灑,「活著」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才體會到生命是多麼的寶貴、神聖。「活著」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沒有上帝的應允與賜福,生命將隨時終止。在領悟了生命的變化無常之後,也激發我的信心,無論疾病多麼的可怕,帶來的打擊有多麼的大,總是要勇敢的面對。 &nbsp &nbsp &nbsp 我該怎麼辦?我還能活多久?&nbsp &nbsp 1997年7月,在一次例行性的體檢中,發現左側乳房有一小腫塊,接著就被安排做一連串的檢查,報告出來,結果是乳癌,必須馬上開刀避免擴散。這晴天霹靂的消息,嚇壞了我,也震驚了家人。原本歡樂的一家,頓時變得愁雲慘霧,那時我才36歲,女兒7歲,兒子6歲,孩子還這麼小,我該怎麼辦? 在絕望與最沮喪的時候,我知道眼淚並不能改變事實,只會使自己陷入更痛苦的深淵。這時上帝用祂的話引導我,「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在先生與教會牧長、弟兄姊妹的代禱與鼓勵中,我接受了手術,與痛苦萬分的化療與放療,感謝讚美主,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這14年來,我都很小心的追蹤檢查,一切平安。但是就在2011年4月的一次複檢中,忽然發現沉寂了14年的舊疾,竟然復發,而且是大範圍的轉移,包括左側腋下、肩胛骨、脊椎骨、骨盆無一倖免。醫師說我是乳癌第4期。「天呀!怎麼會這樣?怎麼又是我?」一夕之間,我成了癌末病人。這個晴天霹靂的宣布,我嚇壞了,全家人都很震驚。 「我該怎麼辦?我還能活多久?」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一連串的問題,一連串的不解,在我腦中激盪著。我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試著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怎麼可能,一時之間,我根本無法去面對,我更不可能去接受,更用不著說處理與放下。我極不甘心、我懷疑、害怕、痛苦、狂哭、掙扎&hellip&helli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上帝一定愛妳到底 &nbsp 「人的盡頭是上帝的起頭,」先生說:「在人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在人沒有出路,在上帝一定會有出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在最絕望無助的時候,先生要我們全家先安靜下來,不要再哭泣,擦乾眼淚,振作起來,把頭抬起來,全然仰望依靠上帝。我們全家屈膝,迫切流淚的禱告。我們啟動禱告333,耶利米書33章3節:「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對人來說,又大又難的事,如同癌末是我們不懂、不了解、也無能為力的事,我們只能無助無奈的嘆氣。但是對上帝來說這些都是小事,祂要指示我們,一步一步的帶領我們,陪我們走過生命的死蔭幽谷,走向光明得勝的道路,只要上帝的手一介入,人的逆境會全然翻轉,所有疾病就得著醫治。 教會的牧師與牧師娘也發動所有兄姊為我代禱,愛我的牧師娘給了我最大的信心,她說:「妳是上帝的公主,上帝的掌上明珠,上帝一定愛妳到底,救妳、醫治妳。」大家不只為我禱告,更常常傳簡訊來鼓勵我,為我打氣,讓我滿有信心,心中充滿感恩,且有出人意外的平安。有阿爸天父帶領我,有家人與眾弟兄姊妹陪著我,讓我不覺得孤單,我要勇敢,我要忍耐,我要靠主打贏這場極艱難的戰爭。 &nbsp &nbsp &nbsp &nbsp主啊,這是我最大的極限了! &nbsp 首先,我接受手術治療,外科醫師把我左側腋下有癌細胞的淋巴腺,全部清除乾淨,並裝上人工血管。然後脊椎骨接受放射線治療,接著再做化學治療。我們常常替為我化療的醫師禱告:「求上帝賜給醫師智慧,讓他能遵照上帝的旨意來醫治我的病。」為了治好我的病,醫師用了很重很強,劑量很大的化療藥物。整個化療過程我實在痛苦萬分,每次打完我就強烈的噁心嘔吐,全部內臟翻滾絞痛,全身骨頭疼痛到好像要斷掉、裂開一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吃不下睡不著,痛苦極了。打到第4次,我幾乎要放棄、打不下去了;我害怕回醫院治療,灰心、沮喪、想逃避,整天憂愁狂哭、擔心害怕&hellip&hellip,好像得了憂鬱症。先生就抱著我迫切禱告,祈求上帝憐憫醫治,若是主願意,請把這苦杯移走,不然就求主加倍的賜給我力量,好讓我能夠繼續接受治療。就這樣跌跌撞撞的完成了6次化療。我哀求主說:「主啊!我受不了了,這是我最大的極限,以後我再也不要打化療了。」 休息6週以後,我必須回醫院複檢,以評估下一步的治療。在檢查的前幾天,我好緊張、好害怕,心跳快到每分鐘130下,先生說:「不要害怕,完全交託上帝,如果明天檢查出來全治癒了,就是100分,我們就大大的歡慶來感謝讚美主。如果是70分,也ok啦,我們也要感謝讚美主。別忘了,妳是上帝所喜悅的女兒,上帝會負責到底。」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上帝能給妳100分 &nbsp 要檢查那天一大早,先生與我一起禱告後,我就前往光田醫院檢查。說也奇怪,前幾天的擔心害怕、心跳加速不見了,那時反而覺得十分的平安,我覺得有主同在,我如同穩妥地躺在上帝的懷抱中。中午時分檢查結束走出來,家人、朋友、牧師娘與醫師,用笑臉迎接我。「恭喜妳,所有的癌細胞全部消失不見了。」「上帝給妳100分!」100分的恩典、100分的祝福、100分的健康。感謝讚美主,我狂喜、狂笑、狂叫也大哭,上帝爸爸終於帶我走出死蔭幽谷,嚐到主恩的滋味真好,靠主的恩典關關難過關關過,全身的重擔皆脫落,我好輕鬆、我好自由、我快樂的想飛。 這時,我彷彿聽見主耶穌對我說:「女兒,妳的信救了妳,平平安安的回去吧,妳的災病痊癒了。」先生是內科醫師,他說:「醫師的智慧與能力,頂多給妳60分,但有無限智慧與能力的上帝,卻能給妳100分。」「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2章9節)我就大聲感謝讚美上帝,將一切榮耀歸給祂。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感謝主,讓我打贏這一仗 &nbsp 感謝上帝,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多了一次寶貴的經歷,也感謝上帝給我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令人羨慕的好丈夫和一對寶貝兒女。以前我常幫助罹患乳癌的姊妹,今後我可以幫助那些癌症復發轉移,甚至於癌末的病人,因為我已經經歷過了。我曾無知的以為自己很勇敢、很堅強,在我發病前,總是天真的認為,生命是可以任我恣意揮霍的,常漫不經心的高談闊論著死亡與生命的種種,但是當死亡的腳步逼近,我卻崩潰了,差一點就被病魔擊倒。生命的重點,不是人遇見什麼挫折,而是遇見挫折以後,人能依靠什麼?主耶穌說:「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而如今我已經走過死蔭幽谷,感覺生命是多麼的真實、多麼的美好,日子充滿著喜悅和希望。而主的慈愛堅固不搖動,祂的憐憫永遠不止息。感謝上帝讓我努力打贏這一仗,讓我活著去幫助人、為祂作見證。

不具名者為教會及神學院奉獻建費

&nbsp &nbsp &nbsp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的巴克禮牧師,26歲就到台灣來宣教,期間時常以書信向英國長老教會報告宣教情況。為記念這位為台灣福音文字事工帶來廣大影響的牧師,本報連續刊登6篇張瑞雄牧師收集、幾位同工翻譯的巴克禮手寫書信,讓讀者親睹巴克禮牧師的台灣宣教紀行。&nbsp 1900年,9月23日,瑞士,哲麥(Zermatt)車站大酒店 親愛的康奈爾(Cornnell)先生: 「除非經過本會的宣教委員會同意,在休假中的宣教師,不可私自尋求任何捐獻。」 這是一個好的規定。不過,我認為這個規定並沒有禁止我們接受樂意的捐獻。我很歡喜向你報告兩件捐獻的事。 你可能記得,台南府的禮拜堂實在很簡陋。幾年前教會內的兄姊有捐出日幣400圓,然後買了隔壁兩間屋子,計畫來建一個新建築。他們聽到在廈門、潮州等地方有很多來自母會的捐款,因此,要求我們向母會請求協助建造一間禮拜堂。 在那時,新樓病院仍未造好,對宣教委員會來說,建造禮拜堂並非最迫切需要的事。尤其宣教基金長期短缺,所以我們就沒提出請求。在此地有一位朋友(不具名)交給我240英鎊,來建造台南府適合的禮拜堂,名叫做(假使大家同意)「馬雅各(James Maxwell)紀念教會」,這筆錢在捐獻者與我同意之下,指定要作這用途。 因為日本當局要拓寬道路,我們禮拜堂前面的土地會被切去一部分,逼得我們不得不改建,而且我也希望這是一個鼓勵,促使台南府教會能聘他們自己的牧師。所以一個新禮拜堂是真正實際需要的事。我也相信在福爾摩沙的每一人,不論是外國或本地人,都會認為這個紀念教會的名稱很適合。 台南府學院(註1)已經進行很多年時間,它有13寢室,2室給教師,現在有20至30名學生。我們有更多人申請入學。關於更大院舍的需要,宋忠堅牧師(Ferguson)在委員會提起過。我非常歡喜,來向你報告這一件無具名捐獻者,最少奉獻1000英鎊來做為建造台南府學院的建築資金。 這事我沒對福爾摩沙宣教師會提起,因為我認為這事應該不要私自提起。可否請你提起這事給宣教委員會,而不必提起人名?並請於倫敦神學院(註2)的畢業典禮演講中宣布這消息。 妻子及我在此享受美好的景色時光。明天我們將去里維(Revey)及巴黎住2~3天,住庫克展覽酒店(Cook Exhibition Hotel),然後將赴倫敦參加神學院的畢業典禮。屆時希望能相見。 在我離開格拉斯哥(Glasgow)之前,我遇見彰化的梅監霧(Moody)牧師,他看來挺硬朗的。我沒有蘭大衛醫生(Dr. Landsborough)的音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讓少年人留在金門

&nbsp◎王信安(台南中會沙美教會傳道師) 記得當時得知要來金門牧會,真的是震驚了一下。但是筆者心裡並沒有慌張與不安,第一個念頭並不是「神啊!為什麼是我要去金門?」而是「神啊!在金門我能做什麼?」就抱著這樣的心情與另一半來到目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最靠近中國的教會──沙美教會。 說實在的,只有親自來到金門並在這裡生活,才能真正的體會離島居民的不方便,以及過去以來離島教會在宣教上的困難。金門縣的面積只有151平方公里,雖然設籍超過10萬人,但常駐人口只有5萬多人,沙美教會在行政區域上位於金門縣的金沙鎮,是大金門島中人口最少的鄉鎮,常住人口約8000人不到。 早期因為政治的因素,金門一直處於封鎖的狀態,外來的資源無法進入金門。根據教會老一輩的信徒說,當時的環境非常的艱難,百姓生活困苦,很多事情都受到政府的管制。例如晚上6點過後宵禁,百姓的住宅都不能開燈。所以不要說開拓事工,教會能維持固定的白天聚會,就已經很感謝主了。當時很多信徒還得冒著被砲彈打到的危險來教會做禮拜,直到1993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後,金門對外開放,外來的資源才能進入金門,沙美教會也從那時候開始,教勢才有比較明顯的發展。 金沙鎮的市區最熱鬧的時候是從早上6點半到10點,這段期間以上班族、學生、來市區買菜的人居多,商店最晚到下午6點就打烊了,筆者常跟人開玩笑說,金沙鎮唯一的「夜店」就是7-11! 教會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筆者能為神做什麼呢?神讓我從一個賣菜的阿桑的口中得到啟示。當時筆者剛到教會赴任不久,有一天走在金沙鎮的街頭,有一位賣菜的阿桑看到筆者,就隨口問說:「少年咧,你無去台灣喔?」其實阿桑背後隱含的意思是,在金沙鎮的街頭要看到年輕人很難,因為金門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高中職畢業後就往台灣跑,留下來的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口和小孩。 筆者後來針對沙美教會信徒年齡結構作過調查,發現60歲以上的信徒就佔禮拜人數的14.5%。當時筆者在禱告中思想,當務之急應當是讓教會年輕化,除了避免教會未來沒有人可以「接棒」,若要朝多元化的事工發展,也才有更多的同工可以參與服事。 後來筆者的感動從眾長執的口中得到驗證,長執們也認同筆者的看法,所以這幾年來,教會相當看重校園福音事工以及教會青年事工的開拓。感謝神的恩典,經過長執及信徒們的努力與代禱,教會年輕的一輩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甚至有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就在金門就業或選擇繼續在金門大學讀研究所,把教會當成他們第2個家。也有從台灣來金門找工作的年輕人、原住民,願意選擇沙美教會做為他們的歸屬,讓教會的信徒們深受鼓舞。 在沙美教會服事,深深體會到這一切都是神自己在宣教,筆者只是很榮幸的參與在神的宣教中。感謝長執及信徒們的包容與接納筆者的不足,願意與筆者一起同工,繼續為金門的宣教打拚。盼望未來神能更多賜福沙美教會,讓沙美教會如同一棵樹栽在溪水旁,照時結果子。 &nbsp

外婆送的傳家寶

◎Sumi&nbsp 我的外婆是一位對兒女充滿耐心、對孫子有無盡愛心、對親朋好友付出關心、對工作有忠心、對禱告有恆心、對上帝持守信心的人,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今年59歲。 我和外婆的關係非常親密,從我嬰兒8個月到就讀幼稚園之前,因父母工作忙碌的緣故,由外婆全職照顧與陪伴我,在我生命的每個階段(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婚後),她一直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今年9月我得知一個晴天霹靂的壞消息:外婆得了血癌,醫生宣判她的生命剩下5至6年。這樣的消息對我們整個家族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在我們決定要好好孝順外婆,讓她可以無憂無慮享受自在的退休生活時,竟然讓我們得知能陪她的日子是這麼的有限,突如其來的惡耗,真是讓我們措手不及。 當我到醫院照顧外婆的時候,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在她臉上我看不見憂愁,只有滿滿的笑容,反而是我們在旁的人淚流滿面。她一如往常的和我談天說笑,我看了真的很心疼。我故作堅強牽著她的手說:「外婆,在我面前可以不必逞強,想哭就哭吧!」外婆則是平靜的回答我:「亞外(外婆給我取的小名),當我聽到醫生的宣判,我真的承受不住,埋怨自己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但當我安靜心仔細的想一想,其實我這一生,耶穌已經很愛我了,要是沒有耶穌,我不可能在妳外公離開後,獨自一人撐起一個家,一手供應5個孩子從讀書到成家,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是耶穌幫助我,祂給我的東西已經太多了,我也沒有什麼遺憾了。亞外不要忘記,我們的生命有耶穌的安排,我相信耶穌不會讓我遭受我承擔不起的考驗,因為耶穌很愛我,現在我只想努力把我最後的東西留給我的後代,這最後的東西就是我的信仰、我的耶穌。」當她說完後,就安靜的睡著了。我看著她熟睡的臉龐,摸著她努力為孩子奮鬥大半生的雙手,心裡默默的跟她說:「外婆,謝謝妳,妳要送給我們子孫的東西,我收到了。」 一個生命受到疾病威脅的外婆,口裡還可以說出「愛」,實在令我欽佩!我看得出來她的勇敢不是假裝出來的,而是她把孩子與孫子能夠趕快接受福音、信靠耶穌這件事看得比自己的病痛來得重要。外婆的一番話,給我很深刻的提醒:「我要留給我的後代什麼呢?」是金錢嗎?是豪宅嗎?是名車嗎?我想都不是吧!外婆辛苦存下的積蓄,最後都要花在醫療上,剩下多少可留給後代呢?如果豪宅裡沒有愛、沒有耶穌(因為耶穌就是愛),那麼豪宅只不過是一棟空殼,這樣的豪宅有價值嗎?名利、地位只不過是一組很昂貴的化妝品,還是會有卸掉的一天,不是嗎?當這些問題一一從我腦海閃過後,我心裡很感恩,謝謝她留給我的不是會損壞的「東西」,而是寶貴的禮物「耶穌」。 因為這份禮物、這份信仰,讓我看見外婆能夠勇敢面對病魔、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踏著信心的步伐走向每個未知的明天,留下愛的榜樣給予後代。我心裡充滿感謝因為我可以提前收到這麼寶貴的聖誕禮物「耶穌」,雖然我信主多年,過了無數的聖誕節,但因著外婆對神的信心,讓我再次省思聖誕節對我的意義:無論處於什麼樣的景況,都要緊緊的信靠耶穌,因為祂是我一生的盼望。 聖經中有一段經文如此說:「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章21~23節)我確信無論我面對的是順利的景況,還是困難的景況,我的信仰、我的耶穌都會與我同在;我相信在我生活中的每一步耶穌都將與我同行;我也相信外婆在對抗病魔的路途上不會孤單,因為耶穌與她同在;我更加深信耶穌是我家最棒、最美的禮物,也是最有意義的「傳家寶」。

最特別的禮物

◎nakaw&nbsp 阿將,是我的養子,11年前的聖誕節,神將他送給了我。 和先生婚後2年間,夫家總是有意、無意的提起生孩子的話題,讓聽在耳裡的我,心中總覺得無奈。從小自己的經期總是不按期報到,甚至有時還得去醫院打個針,才會乖乖的來;為了懷孕,我四處看中、西醫,還做了輸卵管通管手術,但最後還是被宣告「不孕症」,那是一個身心皆痛苦的經驗。 我知道先生是個愛小孩的人,我常常覺得對不起他。某一天,我告訴他說:「我知道你也受了很多外來壓力,如果孩子對你來說是這麼的重要,我願意退出。」先生聽了這話,對我說:「孩子是一時的,我們是一輩子的相處,這不是一句好話,而且我們也做了努力,沒什麼退出不退出的,別傻了!」 感謝神賜給我體貼的好老公,雖然壓力存在,卻也明白這是無法自己決定的。我向神哭訴說:「上帝呀!如果?願意,就在這年底前賞賜我一個孩子,不然我就再也不想這件事,就讓我把時間、金錢花在?的事工和服事吧!」 當我決定不再浪費心力在「生子」的問題時,神就在年底藉著夫家的堂妹告訴我們,有個孩子要出養,問我們有沒有意願?之前我和先生溝通過收養問題,因此當這好消息來到時,我們沒有多考慮(因孩子12月26日出生,在醫院已住了8天),便帶著興奮與沉重的心情與對方談。我的興奮是神真的賜給我一個孩子,而沉重的是不知道對方會開什麼條件。 孩子的生母要求先跟我們夫妻見面後,才決定要不要讓我們收養。先生因為工作無法前往,我請了母親和我一起到花蓮。經過一個上午的交談,也彼此分享了自己的問題和處境,孩子的生母最後決定讓我們收養,只要求每年寄給她一張孩子的照片,就這麼簡單。當下我真是無比歡欣,呼喊說:「哈利路亞感謝神,?真愛我,?也愛孩子的生母,知道我們都是真心為孩子著想。」離別前,我告訴對方,我會盡所有的能力來照顧這孩子,雖然可能無法給他最好的生活品質,但一定會讓他成為有用的人。 如今,孩子已經讀國小5年級,也是學校的體操代表隊選手,參加過幾次全國性的比賽,成績表現良好,這一切都是神的愛,讓他在我們當中成為一個天使,為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歡笑與甜蜜。

他領我家出低谷

&nbsp◎愛客 秋風落葉進入寒冬的季節,正是我們全家的心情,2006那一年,先生嚴重車禍,3個小孩籌不著學費,而我正在治療疾病中卻面臨失業。望著無語問蒼天的黑夜,真不知道在這個冷冷的東北季風何處有一絲絲的暖陽出現,至少給我希望讓我不絕望吧!? 下著雨的陰天,我如折斷的枯木在房裡禱告,我的心是漆黑空洞,並未因禱告而讓自己更堅強喜樂,我只是想向祂傾訴苦情。 此時,一通電話鈴聲響亮地衝破家中低迷的氛圍,話筒一頭:「平安,我感謝妳,因閱讀妳的文章,讓我再次觸摸到神的慈愛,並且神還拯救了我的婚姻與家庭。」當下,我一時還摸不著發生什麼事,接著這位姊妹說她靈修的時候,神感動她要與我連絡,並且將她獲獎的獎金為我奉獻十分之一。一切來得太令人訝異,如此陌生,隔著大西洋的國際電話,我們又素未謀面,我請她要再三思,她卻告訴我這是聖靈的催逼,況且她透過網路收集了我所有文章,每每閱讀都讓她有所獲益,無論如何,請我欣然接受感謝主耶穌的禮物。 平安夜裡真平安,這位姊妹奉獻的10萬元,不僅先生醫藥費、孩子註冊費都有了,我們還將剩餘的全部奉獻給一位泰雅族部落的牧師和一位忠心在山區牧會的牧師。 雪花紛飛得何等令人歡騰,超乎所求所想的神,在聖誕節這一天,一位天使透過神所賜的得獎恩典,動了慈心幫助3個家庭的需要,顧惜在主裡面的家人得飽足,享受福杯滿溢。 歌頌讚美代替了原先的無語,絕望化成了盼望,我們全家經歷到這位信實從不誤事的神,在剛剛好的一剎那間,祂成就了許多美事,原來信心的功課不再是初淺和眼見的環境,我們終於明白天父的慈愛真如同清新空氣一直圍繞在身旁。

巴克禮夫人病重

&nbsp&nbsp &nbsp &nbsp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的巴克禮牧師,26歲就到台灣來宣教,期間時常以書信向英國長老教會報告宣教情況。為記念這位為台灣福音文字事工帶來廣大影響的牧師,本報連續刊登6篇張瑞雄牧師收集、幾位同工翻譯的巴克禮手寫書信,讓讀者親睹巴克禮牧師的台灣宣教紀行。本專欄至此告一段落。 1909年,6月22、24日,中國,上海 我親愛的戴爾(Dale)先生 : 真對不起,我已記不得上次是什麼時候給您寫信的,還沒感謝您和夫人的憐憫,來自各方好友的同情信,讓我感到溫馨,我太太確實也承擔得起大家對她的恭維。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資源愈少,恩典愈顯多

&nbsp◎劉富安(屏東中會繁華教會傳道師) 我服事一間已設立14年仍處於開拓中的教會,她是屏東中會的繁華教會,雖然她因所處的地區叫繁華村而得名,實際上她一點也不「繁華」──連同牧家4人總共只有9位會員,其中可能出席主日禮拜或其他聚會的僅6人。她所處的部落叫「番仔寮」(繁華因此而得名),共有5個村,居民約7000人,不過出外讀書、工作的很多,留在莊內的以孩童及老人居多。目前也沒有看到「番仔」;所以我常戲稱:「這是不繁華的繁華教會,沒有番仔的番仔寮。」 感謝上帝,祂在差派我來繁華教會服事之前,已給我足夠的裝備及讓我在南神就讀期間拋棄了我一向認為不易改變的個性與堅持:除了在2年前陰錯陽差的到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接受10週的CPE訓練,當時的訓練場所在芳安院區──全台灣最好的安養院,結果現在我在繁華的服事就有2間安養院及一個老人關懷聚點的活動與關懷;當年在南神讀書的時候,上帝帶領我拋棄追求財富、地位的心(我以前曾擔任過大學教師、公司經理,並在教會帶職服事達19年,其中12年擔任小會書記,但這部分還是比較容易一些),及放棄維護名聲及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就感,還有凡事都習慣詳細計畫的個性;上帝調整我,使我能在主日禮拜只有個位數人數的時候,沒有失去對自己決志成為主僕的心志的確信及上帝必親自帶領的信心。 剛到這個教會服事的時候,大部分的人了解了她的狀況,最關心的就是她的財政問題;禮拜堂是向人以月租6000元承租,傳道人的宿舍在2樓,約6坪大的房間。但是,上帝是耶和華以勒的神,從我去年報到時的1~8月赤字28.9萬元,到現在繁華教會在經常費上還是黑字【註】,我向神祈求:「祂既然把我安置在南地,請祂也把上泉、下泉賜給我。」(約書亞記15章19節;士師記1章15節)這1年多來真正經歷了完全的仰望上帝,祂的豐盛供應與滿滿的恩典,見證了上帝的宣教,有祂自己的步驟與條件,那就是:資源愈少,祂的恩典就愈顯多。 如今,我在繁華教會的服事要跨入第3個年度,除了週一到週五晚上的課輔班、週六下午的兒少小組、週六晚上的祈禱會與小組聚會,及主日下午3點的主日禮拜外,社區及慕道友的服事也是上帝交待我的使命。明年是繁華教會設教15週年的重要的一年,我呼籲所有的參與者,共同尋求上帝給我們15週年的異象。我們最需要的是您們──上帝忠心的僕人,我親愛的同工,以禱告撐住我及繁華教會。 &nbsp 【註】繁華教會為屏東中會的支會,今年度繁華教會得到屏東中會10萬元的補助、她的認養教會屏中迦南教會每月1萬元的幫助及我的母會南中仁和教會設教30週年宣教事工每月1萬元的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