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

宣教精神 台灣教會記念

  【林家鴻屏東報導】今年復活節為英國宣教師唐納生(Sturtridge Jonathon Christopher Brian)別世20週年,得年27歲的他生命雖然短暫,但所留下的宣教精神永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所記念。屏東中會3月31日舉辦「故唐納生別世20週年追思禮拜暨故人生平遺物展覽會」,並感謝唐納生的家人,將所愛的孩子獻給台灣。 唐納生1967年於英國出生,1991年受世界傳道會(CWM)差派至台南神學院教英文,隔年於屏東大專中心服事,除了帶查經班,並在鄉下教會開英文班,協助大專院校帶英文團契,造就許多學子。不料,1993年3月31日的一場車禍奪去性命,送醫後不治,歸回主懷。 屏中為感念唐納生的服事,表彰其宣教獻身精神,1993年4月22日舉行中會葬,將其遺體安葬泰山日光塚墓園。屏中中委石連城牧師介紹唐納生略歷時表示,唐納生為台灣奉獻青春,他服事一段時間後,原計畫回英國讀神學院,再以宣教師身分來台宣教,當時他分享的喜悅神情,及他騎摩托車到處殷勤探望學生,跟百姓交朋友的模樣,至今仍歷歷在目。 唐納生的母親Jannie感謝PCT舉辦追思禮拜,且20年來始終惦記她的兒子,照顧他的墓園,來台服事是他最快樂的時光,未來她會繼續為PCT代禱。妹妹Caroline說,哥哥的生命雖短暫,但已做了他最喜歡的事。唐納生的父親因身體不適長途旅行,未能出席,仍寫下感恩與勉勵PCT的話語言,由Jannie代為傳達。 屏中議長田永人證道時勉勵在座者,唐納生雖離開,但其宣教精神永存,值得台灣人學習。唐納生別世後,家人將肇事者的賠償捐給CWM,作為台灣的宣教基金,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委員陳永明牧師代表總會向Jannie和Caroline致謝。眾人會後也彼此交誼,藉影像及文字緬懷唐納生。(攝影/林家鴻)

坎特伯里大主教就任 女性主持成焦點

  【蔡聖欣編譯】新任坎特伯里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Welby)3月21日正式就任,典禮中表示對教會未來的道路感到樂觀。來自全球約2000名賓客齊聚坎特伯里大教堂觀禮,其中包括英國王儲查爾斯、首相卡麥隆及美國知名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依照傳統儀式,典禮由韋爾比在教堂外輕敲門3次揭開序幕,一名17歲聖公會信徒前去迎接,並提出3個問題,分別是「你是什麼人? 」「為何要求進入此門? 」「你為何被差派到我們中間?」韋爾比回答:「我以大主教身分被差派來服事眾人,並要與你們一同用身心靈來敬拜神。」 這次韋爾比就任大主教儀式中的一大焦點,就是首次在聖公會重要儀式中,由女性擔任要角,坎特伯里女副主教華特森(Sheila Watson)負責主持這次聖公會領袖的就任典禮。 聖公會近年來面對許多爭議性挑戰,其中一項就是女性神職人員的任命。雖然前任大主教威廉斯和新任的韋爾比皆支持該項提案,但部分聖公宗教會及保守派會友仍持反對意見,因此該議題和同志封牧等相關議題一樣,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況。 就任典禮的講道中,韋爾比表示,若眾人期盼一個公義、安全且充滿愛心的社會,必須在基督裡扎根,並在面對現今世界的經濟及環境等各項問題時,也要以來自上帝的大能與勇氣來處理。而早2天就任的天主教教宗方濟(Pope Francis)也捎來祝福,期待延續之前彼此間如兄弟般的友好關係。(資料來源:Christian Today, Anglican Communion News Service)

台醫師陳榮良 助美街友重展長才

【馬慧真美國加州報導】2012年一次偶遇,讓旅美台灣醫師陳榮良認識當時淪落街頭的醫療器材發明家麥可‧威廉斯(Mike Williams),在陳榮良幫助下,威廉斯重新振作,並發揮發明長才,針對街友的需要設計「移動艙」(pod),此發明亦可在天災發生時用來收容災民。這個傳奇故事引起媒體及好萊塢注意,片商正忙著將此故事拍成電影,預計2014年上映。 ◆幫助落難發明家 發明移動艙 回顧當時,陳榮良說:「我記得第一次看到他,心裡不禁想:『這傢伙的遭遇還真慘!』當我聽完他的故事及了解他的背景後,我的直覺是:『這傢伙還真聰明!』」原來,威廉斯是個擁有超過20個專利的醫療器材發明家。 儘管發明頭腦好,金融風暴卻使威廉斯在2009年陷入破產;隔年,28年婚姻亦告終。一連串的打擊,迫使他帶著僅剩的筆電及幾件衣服開車流浪。雖然威廉斯有孩子,但他們卻無力收留他,後來他不得不賣掉車子,露宿街頭。某晚,當威廉斯夜宿加州首府沙加緬度市一處公園時,竟遭2名歹徒搶劫、毒打到不省人事。醒來後,他發現腹部受傷,緊急到醫院就醫,才知前列腺嚴重受傷,急需開刀,也因此認識了陳榮良。 擔任泌尿科醫師的陳榮良,不但治好威廉斯,當他聽了威廉斯的故事,更覺得無家可歸的問題很嚴重。他決定幫助威廉斯:「我請他回去想想,我們可以如何合作來幫助更多露宿街頭的人。」 陳榮良就像好撒馬利亞人,不僅救了威廉斯一命,還為他租公寓,讓他能專心為街友的需求研發設計「移動艙」,並協助他申請獲得該項發明的專利。 陳榮良指出,移動艙的材料為玻璃纖維,有不同尺寸及顏色,可容納1至4人,並有儲藏空間,內有單人床、枕頭、睡袋,並提供日常生活所需電源、飲用水,暖氣、風扇及化學馬桶等。移動艙可從裡面反鎖,保障使用者安全。當天災發生時,移動艙也能派上用場,讓無家可歸的災民有地方歇息;因此,他和威廉斯希望能將此發明介紹給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 陳榮良表示,移動艙的模型目前已完成,日後生產所需的零件會在美國及台灣製造。預估製造一個移動艙需4000美元,若能量產,價格可能更便宜。加州州長布朗已承諾投入2300萬美元,白宮及一些名人也表示樂意資助,因此,資金方面陳榮良並不太擔心。 ◆虔誠信仰影響 樂於助人愛台灣 陳榮良說,他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非常重視孩子的信仰教育,因此他從小就參加嘉義中會朴子教會的主日學。他認為,在教會成長對他的人生及價值觀的影響甚大,教會不單是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地方,更教導他要懂得照顧周遭的人。「主日學常教導『施比受更有福』的聖經原則,這讓我明白,人若期待被關懷就必須去關懷別人。因此,教會常幫助貧窮或弱勢的人,也教導我從小就習慣幫助人。所以對我而言,患者就是患者,不管患者的背景如何,我都應當盡力幫助他們。在幫助他們的過程,金錢的回饋並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幫助人恢復健康。」 現年72歲的陳榮良,雖長年居住美國,卻始終關心故鄉台灣。高雄醫學院畢業後,他就到紐約及俄亥俄州深造,並成家立業,1976年搬到沙加緬度執業,每年有空就會返台探親。 陳榮良不僅是虔誠的基督徒,更是熱愛台灣的台美人,長年積極參與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他與加州州長及華府許多議員熟識,常透過在美的豐富人脈為台灣爭取利益。他預計清明期間返台省親,並尋找移動艙生產廠商。

韋傑里夫婦來訪 分享見解

  【林宜瑩台北報導】荷蘭籍韋傑里(Gerrit van der Wees)與台灣籍妻子陳美津關心台灣政局,也發行《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é)為台灣的民主奮鬥。兩人3月11日前來總會事務所與前總幹事高俊明及牧師娘高李麗珍見面,並向前總會議長王南傑、前總幹事楊啟壽、羅榮光、現任總幹事張德謙及即將接任總幹事的林芳仲等人,分享他們在美國華府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發行《台灣公報》的心得,就台灣當前種種議題交換意見。 前總幹事高俊明於1980年4月因藏匿施明德遭逮捕時,當時就讀華盛頓大學的韋傑里與陳美津義不容辭協助召開國際聲援記者會,讓高俊明被國民黨政府政治迫害的訊息,透過國際媒體被揭露。 韋傑里在介紹《台灣公報》時,如數家珍從1970年代報導過美麗島事件、1980年代就國民大會與立委增額補選、1982年對鄭南榕追求新聞自由的堅持及自焚明志,到近期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對台灣民主人權有更多的支持,重新定義美國對台灣的政策等,期望讓眾牧長感受到《台灣公報》對宣傳台灣的重要性。 韋傑里也分析,2013年美國國會對台灣會有哪些議題的討論,包括對台軍售狀況與支持、台灣若加入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影響、因旺旺集團的媒體壟斷對台灣新聞自由退步的關心、對馬政府傾中政策恐會犧牲台灣主權與人權,以及在中國擴充軍備、中國力挺北韓、釣魚台危機、南海群島主權爭議等威脅與挑戰下,台灣能否繼續成為東亞民主燈塔,韋傑里都有精闢的見解與論述。 韋傑里認為,目前中國與台灣的兩岸和平是假象,這種假象會因著中國統一的慾望越來越強烈,屆時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勢必緊張。不過,他也認為,中國與台灣的對立衝突難免,因為當台灣民主選舉時,一定有人會表達走向中國統一是錯誤的方向,要是台灣反對統一的民意高漲,當中國了解台灣現實狀況不可能與其統一時,屆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又會更加緊張。 韋傑里建議,台灣一定要想出能使兩岸永久和平的策略,也許這樣的策略會造成兩岸暫時對立的緊張,但是最後結局是能有永久的和平,如此便能使台灣處於長治久安的穩定狀態。 高俊明表示,長老教會在1977年發表《人權宣言》時,曾主張「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如今已過37年之久,透過韋傑里的分享,我們可以再一次確認,當年的主張是否還仍是當今台灣可奮鬥的目標與理想。

關心核武衝擊 教會與各國政要齊商議

  【吳銘恩編譯】3月初春的台灣,各地20多萬人站上街頭,表達反核同時,3月2~5日在挪威的奧斯陸,「國際廢止核武聯盟」(ICAN)也聚集眾多教會人士、民間代表及132國政府官員,對核子武器影響舉辦史無前例的反核大會。 在核武對公共衛生、環保及緊急狀況衝擊上,各界人士與宗教領袖熱烈討論;而演出《現代啟示錄》而竄紅的美國影星馬丁‧辛(Martin Sheen),也在論壇中疾呼反核。他說,之所以多次反核而坐牢仍義無反顧,是因目睹一群與世無爭的修女無懼地到美國核爆試驗場──內華達州沙漠進行反核抗議時,竟遭粗暴逮捕的場景震撼。修女們的這股反核勇氣,也激勵他活出基督信仰。 國際紅十字會表示,根據許多研究資料顯示,全球因應核能意外或核武衝擊的國家級與國際級的協調能力,是全然不足的。國際綠色和平總幹事庫米•奈都(Dr. Kumi Naidoo)更在大會開幕的影像宣言中指出,「目前全球並不具備有效清除核子污染的能力!」 普世教協(WCC)總幹事戴維德表示,在人道健康、活動空間及水電油糧等民生必備品方面,強烈主張各國政府有責任檢視核武在人道層面的衝擊。他也對「威力強大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核武,長久以來人民皆無法取得嚴謹、公開及實證的檢查報告」深表遺憾。墨西哥政府則表示,將承辦下次集會,持續反省核武的衝擊。(資料來源:WCC )

歐美中競投資 非洲面臨衝擊大

【吳銘恩編譯】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標誌著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集團的對峙結束;對擁有55國的非洲大陸,似乎也意謂其戰略經濟光環逐漸消逝。據統計,自1989至2009年20年間,非洲佔歐盟的進出口貿易比重,從3.2%降到1.3%。毋寧是對非洲經濟的巨大衝擊!而中國經濟在1990年代趁勢崛起,正好彌補非洲經濟的空窗,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從2001年106億美金變成2009年755億美金,暴增7倍。中國鉅資投入非洲石油、能源、礦藏產業、水電交通基礎建設及民生用品製造,不僅支撐非洲經濟榮景,更使世人注意非洲大陸蘊藏著驚人的發展潛力。 國際經濟預測皆看好非洲在2012~2013年的經濟成長率將超過5%,國民生產毛額2020年可望達2兆6000億美元;5億勞動力人口(15~64歲),到2040年將變11億,超越中國與印度。 不過,在這經濟數據榮景下,實際存在多年未解的殖民主義沉痾,包括基礎建設匱乏、科學教育不足;還有危機四伏的「中國併發症」,如生態破壞、賄賂橫行、就業橫遭掠奪及貧富不均等,均令人憂心忡忡。曾任非洲聯盟經濟顧問的Rene N'Guetta Kouassi,就曾提出警告:「非洲絕對不可盲亂地從『歐美式』新殖民主義掙脫時,一腳踩進『中國式』的新殖民主義當中」! 新興式殖民帝國,皆從各自戰略安全和利益著眼,無能解決非洲人民的最根本問題。這是為什麼歐盟的經濟援助即使佔坦尚尼亞的2/3國家預算,解決了基礎建設及社會福利的建置,並達成96%的小學入學率,卻仍無法根絕貧窮;美國政府運用政策工具(AGOA),將石油的盈餘回饋在安哥拉、奈及利亞公共衛生及教育部門,但油井枯竭及生態污染,卻是其無可閃避的罵名。 在此歷史脈絡下,普世教協(WCC)轄下的貧窮、財富及生態專案會議,協同全非教會議會(AACC),於2月27日到3月1日在坦尚尼亞的阿魯沙市(Arusha),舉辦一場分析外資介入非洲發展的研討會,邀請20多位經濟學家、社會學者及生態學者與會,針對歐盟、美國及中國競相投入非洲大陸,卻未有效解決貧窮、財富不均、生態惡化的議題,提出教會的主張與對策。 對歐、美、中缺乏整全的競逐非洲,與會者主張教會須揚棄對「主流經濟進程」採漸進式的批判,應轉而與人民覺醒運動及公民社群攜手,打造「轉型開發進程」模式,呼籲國際秉持「所有受造皆具備整全的生命」的理念,以公義的精神邁向生態和諧之經濟關係,期能徹底根絕窮乏與貧富不均,捍衛非洲大陸的豐盛資源。(資料來源:WCC News, The Economist, AFDB, KPGM)

教會培力 海地學校連線

【林楷夫編譯】美國聯合衛理公會(UMC)全球通訊中心與致力資訊科技培力的非營利組織Inveneo,在海地推行「海地學校連線」(Haiti Connected Schools)專案。這是海地震災後,最大的教育資訊及通訊科技安裝計畫;未來將在海地的40所偏遠學校中,安裝太陽能發電的電腦中心、法文教材、網路及師資培訓課程。&nbsp UMC全球通訊中心主任何倫牧師(Larry Hollon)表示:「全球通訊中心聯合了全球的衛理公會,提供現代科技給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我們與Inveneo的合作可帶給在地教會及社區所需要的科技。」Inveneo的教育主任弗萊舒蔓(Sybille Fleischmann)說,UMC對該案的付出及專業,加上Inveneo的科技資源,使雙方合作十分完美。 UMC的海地宣教團領隊及課程設計者艾略特(Steve Elliott)表示:「看到孩子們第一次與電腦接觸時的畫面很美妙。我們將這些科技視為理所當然,但孩子們看到電腦後,眼睛真的是為之一亮。」這次合作也將Inveneo帶進湯瑪斯專案(Thomas Project),這是由UMC及其他組織組成的專案,旨在強化海地全國社區能自給自足。過去1年半,該專案也為200個孩童提供每日飲食。 湯瑪斯專案主任麥格文(Warren McGuffin)說:「電腦中心是非常龐大的教育資產,也是訓練謀生能力的適合場所。」中心在課餘將提供電腦、輸出、掃描、影印等,收入將用於購買學童午餐,及資助社區的農業計畫。(資料來源:UMNS)

美國移民改革法案 獲教界支持

【蔡聖欣編譯】非法移民問題對美國來說一直是個棘手議題,據估計目前境內約有1100萬名非法移民,但從2007年至今國會都以消極態度來面對急需修補的移民政策。今年1月底,數名共和黨參議員與4位民主黨員攜手為這個被視燙手山芋的議題擬定改革草案,在公布內容後,除了總統歐巴馬給予肯定外,也獲教會界支持。 這份草案由包括紐約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在內的兩黨議員共同提出,試圖為早已過時的舊制法案尋找更完善的解決之道。提案重點涵蓋了加強國境控管、更新舊制移民系統及提供機會讓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申請合法居留。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協助非法移民取得居留權。根據草案內容,非法移民可透過支付罰款、補繳稅金和背景調查等步驟,以「緩刑觀察」(probational legal status)身分合法居留美國工作,之後再排隊申請綠卡。提案中也包含對兩個族群的關注:一是跟著非法移民雙親進入美國的孩童,因為沒有身分而無法安穩就學及成長;二是領取微薄薪水的非法農業勞工,他們在美國農產品的生產中占重要地位,但因身分問題遭到嚴重剝削。 對這份草案,美南浸信會倫理學家藍德(Richard Land)相當肯定,認為這次兩黨的合作果然令人刮目相看;並讚許草案內容與「福音派移民提案」(Evangelical Immigration Table)長久來的訴求一致。 除了福音派的肯定,新上任的聯合衛理公會「為身邊鄰人爭取國內公義」(United Methodist National Justice for Our Neighbors)事工主任勒特蘭布朗(Rob Rutland-Brown)也對草案持樂觀態度,並認為今年或許會成為移民法案上的重要改革時刻。衛理公會支持該草案的一大因素,是盼望那些為了來美國謀生而破碎的家庭,能再度團圓。此外,衛理公會也在1月針對此草案召開會議,提醒教會協助這些移民找尋正確管道取得身分並和家人團圓;同時鼓勵眾教會為移民的處境舉辦家庭團圓守夜禱告會,讓他們在靈命上有所依靠。 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在1月底的演說中,讚賞這次兩黨部分成員的合作,並保證將致力於修補過去法案的不足。該草案雖然獲得不少好評,但也存在著批評。目前這個草案只是提供概括性的大綱,尚有許多細節需要討論,並且在取得身分這一點將可預見不少爭論。不過,就算獲得合法居留,這些移民仍無法享受聯邦福利,並且要按照一般移民程序申請綠卡,並通過英文和公民考試測驗。雖可預期該草案將經歷激烈的辯論,但若是通過,可望為疲軟的美國經濟注入不少助力。(資料來源:Baptist Press, UMNS, Washington Post)

荒井俊次安息主懷 普世教會同聲悼念

【吳銘恩編譯】畢生奉獻給上帝,並盡心於教會合一運動的日本神學家荒井俊次(Rev. Dr. Toshitsugu Arai)牧師,在臥病2年半後,於1月16日上午因肺炎併發,在川崎市安息主懷,享年80歲。他曾任普世教協(WCC)轄下平信徒神學院院長,亞洲教協(CCA)教育主委及副秘書長等職,並在亞洲教會與教育及跨宗教對話等領域有極重要著作。 這位一生致力教會合一的亞洲重量級旗手,1933年出生於東京,1950年受洗。在循理會青山學院畢業後,赴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及哈特福神學院(Hartford Seminary)深造,並在哈佛神學院及美國太平洋宗教學院進修,1958年於美國Montvale Congregational Church封牧。綜觀其神學訓練與服事歷程,儼然是在多種教派傳統對話下所構築,孕育他日後獻身於教會合一的動能。 CCA總幹事蕾邦(Hutabarat-Lebang)牧師在寫給故人遺孀荒井明子的慰問信中,感性表示:「『阿俊』(Toshi,荒井的暱稱)與CCA有一段長遠的情誼,CCA夥伴對他均有極高評價、摯愛與尊敬。」「對亞洲許多教會領袖及合一運動的朋友,他更是大家的心靈知己。」 WCC總幹事戴維德(Olav Fykse Tveit)牧師,也向荒井所屬的日本聯合基督教會(UCCJ)表示:「『阿俊』的牧者情懷、與人為善,屬靈特質及委身教會合一,讓人印象深刻;他在促進教會合一,建立跨宗教相互了解,及對合一運動領袖養成的委身,更令人深信他已守住那所信的道,打過那美好的仗!」(資料來源:WCC. APE News, Ekklesia)

戴維德訪UN人權專員 談公義和平

【吳銘恩編譯】普世教協(WCC)總幹事戴維德(Olav Fykse Tveit)牧師,1月23日拜會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公室,分享WCC推動公義和平的理念,這是今年10月底將在韓國釜山召開的WCC大會之核心議題。 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娜瓦妮藤姆‧琵萊女士(Dr. Navanethem Pillay),在會談中除了推崇WCC在促進世界公義和平所扮演的推手角色,也表示二次戰後各國所簽定的〈世界人權宣言〉,其實受到基督教價值及理想的深刻影響。她認為,在提倡人權的普世價值及實務的推動層次上,普世教協是聯合國極為重要的夥伴。在WCC總幹事拜會後,琵萊女士接受訪問表示:「公義不應屈居和平之下,兩者應攜手前行、並肩作戰!」 戴維德與琵萊女士會談時表示:「宗教自由及宗教少數團體的權利一向是WCC的主要關懷。我們的立場是,不論各種宗教信念的源頭為何,普世教會成員矢志為所有宗教的權利來發聲!」 會談當中,雙方討論到WCC最近在宗教自由領域方面所關切的幾個案例。例如,在巴基斯坦地區有關《褻瀆法》的濫用,以及奈及利亞地區日益升高的宗教迫害等問題。戴維德表示:「WCC在促進宗教自由及全人類的權利時,是以一個跨宗教的理念架構來討論人權議題,而非把目光僅僅聚焦在基督徒本身的利益。」(資料來源:WCC, Christian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