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普世化運動 台灣人的讀經

新眼光讀經運動結合社會實況   培育信徒洞見   深化信仰、活出見證 【陳惠淑、陳逸凡專題報導】「新眼光讀經運動」的起源是亞洲基督教協會(CCA)所發起的讀經運動 「Reading the Bible with New Eyes」(用新眼光讀聖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接納此一讀經運動為總會性宣教運動的一個主要項目,除了與普世教會步調一致外,也認同此一讀經運動對基督教宣教,尤其是教會在第三世界的宣教具有重要的啟發與貢獻,是值得我們大力推展的宣教運動,得以深化信仰、活出見證。 台灣教會公報社自1998年即配合總會傳道委員會推「新眼光讀經運動」,至今已邁入17年。當初總會推動「新眼光讀經」,是將此列為「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一環。「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包括兩面向,第一個面向是針對教會內,以營造信仰共同體「靈命更新」,來達成學習委身的信仰深化;第二個面向則針對教會外,以營造生活共同體「心靈重建」為方針,參與社會推行共同體的營造,以行動從事服務與愛心見證。近年,總會接續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對教會內部的信徒造就,即透過新眼光讀經來培育信徒對上帝話語的洞見,發現上帝對台灣人民的拯救計畫,得以用行動向社會作見證,進而達到領人歸主目標。 曾任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的台南中會新化教會牧師張立夫認為,訓練會友能夠養成讀聖經的習慣是教會很重要的任務,在巴克禮牧師初到台灣的時代所設定的策略是教導會友識字,因此推廣好學易懂的白話字,之後才有可能進一步達成鼓勵會友讀經的目標;然而,到了現代,識字對台灣民眾來說已經不是問題,目標便要進一步推展到「讀出聖經的意思」。 張立夫回憶早年其實就有不同單位在出版這一類的讀經書籍,例如《每日讀經釋義》等,然而由於其他宗派所持守的神學立場,不一定與長老教會的神學立場相同,因此所詮釋出來的內涵便有所差異,如何讓會友能夠有妥善的方法來讀聖經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他認為,長老教會這套《新眼光讀經》編著的主要指導原則有二:一是必須能夠表達出經文原來的意思;二是能夠對當前的社會環境有所省思。 張立夫說,當年CCA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只有台灣出版教材,教會公報社更是大力配合推動,並參考當時《耕心》的模式,採用「免費索閱,自由奉獻」的方式供眾教會索取,一來寄送程序較為簡便快速,二來會友的接受度也高,在鼓勵會友奉獻之後,收支往往也能達到平衡。他也期勉新眼光的寫作者能夠把握住「新眼光」的原則,帶出經文所要傳達的「新眼光」,並肯定《新眼光讀經》手冊作者培訓的重要性,希望總會傳委會能夠鼓勵更多年輕牧者參與,發掘出不同的人才發揮所長,使新眼光讀經運動的推行能夠更完備。 總會傳道幹事蔡南信牧師受訪時表示,目前《新眼光讀經》手冊規劃每日逐卷讀聖經,只要按照這個進度研讀「每日新眼光」,6年就可以把聖經讀完一輪;「每週新眼光」則是按照普世經課表的進度進行,能夠替信徒帶來不同的啟發。 蔡南信強調,研讀聖經是信仰生活的基礎,透過聖經可以更清楚了解我們所信的上帝,並將聖經裡的信仰教導落實在生活中。他並歡迎有興趣參與《新眼光讀經》手冊寫作的牧者直接與總會傳道委員會聯絡。 新眼光主編的話 心合一主掌權  讀經運動不中輟  【特稿/陳惠淑】當初總會傳道委員會是以「做運動」的心志來推行這項事工,台灣教會公報社接下《新眼光讀經》手冊事工,即深知這是要長期推展的「讀經運動」,而不是見好就收的「增長事工」,必須有「屈落去」的心志,才能讓這個讀經運動持續進行不輟。 若要和「運動」做類比,「新眼光讀經運動」比較像「大隊接力賽」,講求的是團隊合作默契與接棒時的傳接順暢,此團隊中包括規劃者、寫作者、編輯者、印刷出版者、發行者,以及使用者與奉獻者,假如其中一環傳接棒之間有差錯,可能都會影響整體事工的進行。 以「發行」為例,並非只是把書籍裝箱寄出去給教會這麼簡單。因採免費索閱、自由奉獻,必須每季再確認各單位索取份數,再依數量訂製紙箱與信封大小,為讓奉獻者的每一分錢都不浪費,發行同工幾乎是錙銖必較,究竟是要讓「黑貓」宅配,或讓「孫悟空」載運,還是給「綠衣人」遞送,哪一種發行方式比較經濟又實惠,並且能夠使命必達,這些用心都是不容忽視的。 《新眼光讀經》每季發行量從數千本增長至今約5萬1000本,以1本書265公克計算,寄發總重量是1萬3515公斤,每次寄發都是全社總動員加上工讀生支援才能完成;簡單換算,每人1天要搬運的重量約337.9公斤,這對個壯漢來說都不是件輕鬆事,何況公報社同工多為纖瘦女性。若非總會補助經費和規劃推動、編寫同工勞心、發行同工出力,及教會弟兄姊妹樂於使用並奉獻支持,此「讀經運動」可能早已乏力了。 「新眼光讀經運動」能持續推動了十幾年不中斷,除了感謝上帝的恩典,也要謝謝所有參與其中的每一份子,因眾人的齊心努力,才能讓這個讀經運動也像「拔河運動」一樣,每個人都同時握住一條繩索,同心合意地、節奏相同地,慢慢「向後退」──將自我退到最後,讓上帝在生命中掌權。 讀著讀者回函,一句句鼓勵、期待和指教的話,都讓編輯深深自省,是否能讓這本讀經手冊真的「幫助會友更容易了解經文涵義,通過牧師講解與會友分享討論,有很大幫助。」「引導帶領基督徒認識上帝的眼光,歡喜順服領受差遣成為盡忠僕人、榮神益人。」如讀者所言:「《新眼光讀經》只是靈修參考範本,而要以聖經為本才是。」推動新眼光讀經,是為了讓人把眼光放在上帝的話語,而非「為運動而運動」。 如何使用新眼光讀經手冊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行「新眼光讀經運動」17年來,已成為教會信徒間最好的研經教材。若能妥善運用,不僅能夠完整的研讀完整本聖經,更不愁個人的每日靈修及教會小組或團契的聚會找不到合適的教材。在每一天的內容中,不僅有主題經文、金句提示,透過主題文章的講解更能深入經文的核心,問題省思則幫助讀者在讀經之外更一步以經文為中心來思考反省,每篇並附有祈禱文作結。 在個人每日靈修部分,建議每天選定固定時段作為靈修的時間,以安靜預備心默禱作為開始,可以搭配吟唱一首聖詩或詩歌,務必先閱讀完當日的指定經文之後,再看當天的主題文章,然後以附於文章後面的問題省思來深入思考,最後以禱告做結束。同時,也可以將當日的讀經心得或疑問記錄在筆記本上,作為每天的信仰功課。事實上,這套研經教材不僅可以做為個人使用,更可以進一步拿到家庭聚會、小組及團契聚會中使用。 在小組或團契聚會方面,則可以選擇每日新眼光當中適合的主題,或以每週新眼光進行,主理者可以靈活搭配使用。在聚會時可以由每人輪流朗讀經文,並講述自己所領受的信息。每日的問題省思則可以作為討論的題綱,由主理者帶領大家思考及分享,若聚會人數過多,則可另外分組,每組以5至6人為佳,方能充分達到小組互動的果效。另外在主日信息方面,若能與新眼光的讀經手冊配搭,也能達到小組聚會與主日崇拜進度一致,方便會友共同討論。 台南中會新化教會牧師張立夫分享使用心得時說,人人都能夠讀聖經是改革宗重要的信仰基礎,目前新化教會就是採用《新眼光讀經》手冊作為小組聚會的教材,他建議聚會使用新眼光讀經手冊時,不一定要死板的拘泥在手冊上的內容,而是可以依照狀況靈活使用,讀出每段經文所要傳達意思,學習以經文意旨結合當代社會狀況進行反思,並進一步在行為表現上符合信仰的教導。 目前《新眼光讀經》手冊除了提供眾教會免費索閱之外,更推出網路版本,只要透過手機或電腦上網,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到最新的研經內容,新眼光讀經網址:www.pct.org.tw/neweyes.aspx;另外還有符合青少年需求,內容活潑生動的《少年新眼光》可供選擇,歡迎弟兄姊妹善加利用資源,免費索閱請洽:06-2356277轉151、134。  觸類旁通  實況宣教  【林宜瑩專題報導】從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後,康進順就受邀加入《新眼光讀經》手冊寫作群,至今已有12年之久,康進順說,身為基督徒都知道聖經的重要性,是個人信仰的最高原則,加上自己對舊約神學有些心得,在著手《新眼光讀經》手冊寫作時,總能避開艱澀經文的詮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經者了解基督信仰的真正內涵。 他坦言,要能把聖經經文觸類旁通,還要在寫作《新眼光讀經》手冊時得心應手,牧者本身要先熟讀聖經、有全面性了解,詮釋經文時,要將聖經相關經文加以對照、串連,然後要去想,如何寫才能感動人,將信徒實際工作、家庭、生活經驗,以文字與經文相連接,這就需要牧者發揮真誠的關心與敏銳洞察力,才能知道信徒生命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是什麼。進而透過《新眼光讀經》手冊的寫作,用神的話讓人讀起來有所領受,產生生命對話、信仰反省。 康進順覺得能投入《新眼光讀經》的編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服事,長老教會要永續、進步,一定要以上帝的話作根基,縱使《新眼光讀經》的內容未必臻於完美,只要有更多熟稔聖經、靈命成熟的牧者加入寫作,帶動教會讀經風氣,就能使教會有動力向前邁進。 康進順認為,任何的讀經手冊,都無法代替聖經,因此讀經者要先仔細閱讀聖經,將不了解的經文,透過新眼光寫作牧者群的詮釋獲得釋疑解惑,然後每天固定花個半小時讀經、禱告,經年累月下來,信仰生活便能有所堅固。 很多教會一直期待聚會信徒數能有所增長,可是康進順認為,若不是建立在認識聖經、基要真理的基礎上,教會僅陷入追求人數增長的迷思,其實也是徒然勞力,因為連許多得人如得魚的佈道家也都很重視聖經真理的教導,也強調信徒要投入聖經的研讀與禱告。   康進順指出,台灣現在各教派使用的讀經手冊,有的是直接翻譯韓國,或是改編過去讀經手冊內容,只有《新眼光讀經》手冊是針對台灣社會處境融入於內容中,將生活經驗與信仰進行對話與反省,加上作者在聖經研讀上多有所專精,期望大家好好使用這本真正台灣本土化的《新眼光讀經》,真正用「新眼光」,從信仰角度來反思生活及生命。  原民背景  反思信仰  【林家鴻專題報導】原住民作者群的加入,賦予《新眼光讀經》讀者更多機會看見上帝在台灣多元文化處境中,與不同族群對遇的故事。排灣中會大同教會牧師樂歌安.督達里茂很早即投入《新眼光讀經》手冊寫作,為使文章內容淺白與生活化,這些年來她訓練自己成為敏銳的觀察者,平日留意生活周遭樸實又動人的排灣族基督徒見證故事,期待將之呈現到讀者面前。 樂歌安撰寫「每日新眼光」前,常先反問自己對經文的感動是什麼,得到感動後,再加入她的生活實例。例如〈落實美事〉這篇文章,詮釋伯大尼馬利亞為耶穌打破香膏的故事,她即提及大同教會課輔班歷經88水災及多次困境,依然能蓬勃發展至今,關鍵在於有一群志工媽媽,無論風雨、不論寒暑,都會準時到教會為兒童預備點心和晚餐。背後有大批志工的支持,也是樂歌安持續投入社區服務的力量,「她們的故事我幾乎都在《新眼光讀經》提過。」 曾有志工媽媽遇到教會牧者以每月近萬元的津貼邀她跳槽,原本決意離開,卻在隔天前往該教會途中等紅燈時,熱淚盈眶,心痛自己竟為了津貼而放棄當志工的價值,於是調頭折返大同教會。這段不離不棄的故事,後來在當地傳為佳話,勉勵讀者,真正的信心是為耶穌奉獻不遲疑、行動不保留。 忠實呈現排灣族的信仰反省,也是樂歌安的寫作特色,她曾提及部落婚宴具有神聖性,不是有權有勢就能辦。新人婚前若有性行為,高舉貞潔、重視婚前、婚後男女分際的部落,便有一套機制不讓頭目、耆老、男女老幼為新人舉辦舞會,以致他們的婚姻得不到眾人祝福;早期基督徒生活嚴謹,長老有權禁止酗酒、抽菸、夫妻吵架者領聖餐,暫不論這些規範有何信仰根據,確實守護部落的道德秩序,與今日在乎學歷、職業、社會地位勝過品格,截然不同。 「每日新眼光」篇幅短,要寫好並不容易,儘管牧會繁忙,只要有機會,樂歌安便賣力耕耘這塊文字禾場,花時間查考不同註釋本,為求解經到位,對讀者負責。一路走來,她在文字事奉上獲得許多造就,已故牧師許天賢等平地教會牧者時常致電跟她說「要多寫」,這帶給樂歌安很大的鼓勵。  眾人齊心  教會創凝聚力  台北中會樹林教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誰說長老教會的信徒不讀經、不禱告?從1927年創立、現今主日聚會人數超過500人的台北中會樹林教會,7年多前黃旭正擔任主任牧師,在教會教育組的全力支持下,從主日的證道到全教會30個團契小組的分享,都是以《新眼光讀經》手冊內容為主,因此也讓樹林教會的牧長信徒,無論在個人靈命的成長,還是教會異象、策略更趨一致。 黃旭正表示,《新眼光讀經》是由總會傳道委員會主導、台灣教會公報社負責出版的讀經靈修手冊,並以普世教會使用的《共同經課表修訂版》作為信徒讀經的經節,遵循教會節期引導讀經者,透過逐卷逐段的每日新眼光,與配合教會節期的每週新眼光,讓讀經者能穩定地在6年內,將新、舊約聖經精讀過一遍,也因此他早年在台東教會牧會時,就依據《新眼光讀經》手冊內容,作為自己預備每主日證道的參考,轉任到樹林教會牧會後,更全面推動《新眼光讀經》成為全教會共同的讀經運動。 樹林教會共有30個團契、小組,在分享聖經話語時,都是以《新眼光讀經》手冊的進度為主,雖然有些小組或個人,也會研讀不同的讀經手冊,可是多為輔助作用,因為連主日牧師的證道內容,也是以《新眼光讀經》經文為主。黃旭正說,這樣一致有很多好處,例如帶領團契小組聚會的主領者就不用擔憂,只要好好按照《新眼光讀經》手冊來準備,就能帶好每次的聚會,而主日時,大家又能在牧師分享的內容中,對《新眼光讀經》相關經文有更清楚的認識與了解。 目前,樹林教會每季會向教會公報社索閱400本《新眼光讀經》,「都是免費索取的,採自由奉獻的!」因此黃旭正也呼籲,大家要大力支持這項事工,而樹林教會也會定期為《新眼光讀經》事工來大力奉獻支持,畢竟《新眼光讀經》已為樹林教會會友之間凝聚無形的向心力,也讓大家在屬靈信息分享上,有了共同的話題,讓彼此在分享時彼此造就、被神光照。  造就青年  關懷社會議題  排灣中會大同教會 【林家鴻專題報導】談及大同教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的經驗,得從10多年前說起,當時樂歌安‧督達里茂還在排灣中會當婦女幹事,新眼光讀經運動引進台灣後不久,她即受訓學習使用《新眼光讀經》,並配合中會系統性推動各教會使用,成為重要推手之一。 回憶起初在母會佳義教會以副牧身分帶青年讀《新眼光讀經》時,樂歌安描述當時盛況是,青年可以一整天都沉浸在閱讀和討論「每週新眼光」,學院型牧師作者植基於信仰,關懷政治和社會議題的文章,開啟青年許多熱烈討論的機會,並按書中行動綱領研擬行動方案。《新眼光讀經》的引進加上牧師林建二的牧養,培養出青年高度反省力,教會談論政治風氣也走向開放,甚至當初受造就的人,後來也成為讀經帶領者。樂歌安認為《新眼光讀經》的10年扎根為佳義教會的青年帶來「很大的翻轉」,並影響至今。不久前,甚至見到部落青年北上響應社會運動。 有了佳義教會經驗,樂歌安2006年轉任到大同教會後,將《新眼光讀經》普及所有信徒,至今仍是靈修範本,每週週報會安排靈修進度,並附上代禱事項,從總會、排灣中會到地方教會,每天為一間教會代禱;婦女、兄弟、青年團契則每月舉辦一次讀經分享會,樂歌安好藉此檢視使用狀況;信徒在當中彼此分享喜歡的文章,以及引發的生活共鳴,也由於每人都需參與討論,更激勵大家主動按時讀經。樂歌安常會在臉書上分享作者文章,幫會友複習。 樂歌安主日講道時,也會用當週《新眼光讀經》文章作引言,她說,使用《新眼光讀經》,讓她和會友在靈性生活上有共同的目標和反省。有次社區的鄰長關心課輔班,送來一批拜過偶像的物資,引發會友疑慮,樂歌安便以一篇探討相關議題的文章展開與異教、異文化相處之道的教育工作,幫助會友轉換心境。教會青年楊文豪說,《少年新眼光》的問世更加契合青年的需要,她也常按書中的引導,討論如何以信仰面對常見於同儕、師生和教會中的問題。  

力倡CEDAW 落實性別公義

教會議長、重要幹部性別嚴重失衡   女性信徒多於男性卻難以進入決策圈 【陳逸凡專題報導】每年11月第一個主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定的「性別公義紀念主日」,今年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特地公布2013年「信徒性別比例圖」與「長執同工性別統計比例圖」以及2015年「領導層級性別比例」等統計資料,並倡導性別公義事工、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推動和諧夥伴關係,期盼眾教會成立性別公義部門,發展相關事工,如認識聯合國制定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舉辦防制家庭暴力、性騷擾及性侵害的宣導及講座,並推動相關教育課程,共同關心性別公義議題。 針對今年公布的各式統計資料,七星中會和平教會牧師石素英撰文分析指出,「從2015年長老教會決策單位的性別比例,與教會總信徒人數和陪餐會員性別比例粗估對比,女性總信徒人數和陪餐會員都高於男性,而決策單位層級越往上升,男女性別比例差距越來越明顯,男性比例明顯上升,這在總會委員會的核心幹部和總會委員會成員組成、以及中╱區委員會性別比例可見一斑。」而相較於原住民中會,平地中會主要決策單位之女性比例均未達到三分之一,則值得眾教會持續關注。 石素英在分析中也指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本宗主日學老師的性別比例是女性主流,不管平地教會或原住民教會都是如此,顯示長老教會信徒教育,可能傾向女性特質的照顧和教導,性別比例男性都不超過三分之一」,對於主日學事工男性參與的比例偏低,同樣值得眾教會共同思考。 除了性別公義部門的設立,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牧師認為「受理性騷擾調查小組」的設立也一樣重要,由於性騷擾的受害者在教會內往往處於資源與權力的弱勢,相關調查事涉敏感,處理也較為困難,因此調查小組成員應由平信徒及專業人士組成,總會也非常樂意提供各種協助。雖然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性騷擾案件仍有舉證困難、對加害者無法有實質處罰等力不從心之處,顯見前面的路還很長,但這仍是眾教會需要努力的方向。 除了前述各部門的設立外,建立性別意識也同樣重要。1995年聯合國第4屆世界婦女會議通過《北京行動宣言》,正式以「性別主流化」作為各國達成性別平等之全球性策略。意旨是希望各國政府計畫與法律要具有性別觀點,並在達成決策前,對男女雙方可能影響進行分析,以促使政府資源配置,確保不同性別平等獲取享有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及資源取得之機會,最終達到實質性別平等。 連嫦美認為所謂「性別主流化」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學會「有意識的用性別的眼睛來看事情」,若無法主動帶入性別視角思考,有許多問題不會被發現。長老教會已經150年,若是現今教會內的性別公義處境仍跟過去相去不遠,這是需要檢討的地方。 本新聞專題將透過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主委王進財牧師的專訪,來幫助眾教會了解長老教會性別公義事工的發展概況,並透過連嫦美的專訪來一同省思相關事工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要透過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詳盡介紹,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來了解國際社會對性別議題的關注與共識。期盼讓性別公義成為教會內能夠討論、願意關注的議題。   營造性別友善環境  實踐上帝和平公義 【林宜瑩專題報導】11月第一個主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訂定的「性別公義紀念主日」。從2008年第53屆總會年會成立性別公義委員會,2013年第58屆總會年會也完成相關組織條例的修訂,近年積極推動總會屬下機關組織成立性別公義部,期望能讓性別之間享有實質平等,消除一切性別歧視,營造性別友善平等的環境。 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主委王進財表示,在台灣基督教界,長老教會應該是最早也是唯一成立性別公義部的教派。性別議題含括很廣,例如兩性工作權不平等,往往同工不同酬,教會裡也有此現象,例如兒童主日學,很多都是女性在教會基層服事,但在教會內部的長執、中常委、議長等幹部人選,卻往往多由男性擔任。 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在教會法規的制定上,要求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不同性別的比例參與,就是期望能落實性別公義,未來也會推動在總會幹部(議長、副議長、書記、副書記)的選舉中,落實至少有一位女性擔任幹部,來喚醒大家實踐性別公義,著力改革制度,透過制度來保護與保障每一性別的權益,這是上帝給基督徒的使命,應致力促進性別間的平等。 王進財指出,在上帝眼中,被造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你是哪個族群、有何社會地位、性別、膚色都不會在祂眼中有所差別,可是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卻因人為因素造成不平等的失衡,其中包括性別之間的不平等,基督徒為告白並實踐信仰,應該力求性別的平等與公義,去保護軟弱者、阻止性別的不義與暴力。 因此,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在2016年的事工計畫,會朝向: 一、倡導性別公義事工:繼續呼籲各中會及總會屬下機構成立性別公義部門,透過性別公義紀念主日(每年11月第一主日),倡導性別公義理念,落實聯合國制定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並製作教會性別圖像,呈現信徒及各領導層級的性別比率,並參與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的「白絲帶運動」。 二、在性別平等教育事工上,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要與各中區會協辦有關防制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的講座及研討會,也要透過教會媒體的宣導,讓教會了解性別公義的進展,並響應每年10月初的「國際女孩日」,與總會青年、原宣教育合辦「台灣教會女孩日」活動。 三、在普世關係上,會與國內外教會組織機構共同關心性別公義議題,也會派員參加普世教會組織有關性別公義的國際會議與工作坊。   王進財期望,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推動的事工,能增強教會對性別公義的重視,真正消弭性別歧視,藉此實踐上帝的公義與和平。 默默無感當警醒  培育女性領導力 【陳逸凡專題報導】談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性別公義實踐的現況反省,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以日前舉行的台南教會日差遣禮拜為例,她認為在高舉火把宣示的差遣儀式中,台上未見女性代表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因為女性同樣需要差遣!」她表示普世事工參與中,也會特別注意及要求性別的平均比例,若有兩個代表名額,甚至會直接要求一男一女,以符合性別公義的原則,這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仍須學習的地方。 「性別公義不只是女性的事,而是不論男女都應該關注!」連嫦美說,教會推行性別公義相關事工時,常會將其歸類為是婦女部該注意的事情,但其實若由教社部或傳道部去推行反而更適合。而在法規中保障女性名額,是現階段可以考慮的做法,等到性別公義的觀念真正落實以後,自然不再需要透過法規強制規定。她認為不能托詞「順其自然就好」或者「女性人數較少、能力較差」,因為很多時候其實是傳統文化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在人才培育過程中,女性被排除在外,沒有被賦予重任,自然沒有機會展現能力;在最糟糕的狀況中,有能力或較強勢的女性,甚至還會被會眾貼上負面的標籤。 連嫦美認為「性別主流化」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要學會「用性別的觀點來看方案和計畫」,很多問題沒有用性別的角度來思考就不會發現。在做成決策之前,需要對男性和女性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確保不同性別都能平等獲取參與公共事務及取得資源的機會。現今教會時常對這些問題「沒有感覺」、「無意識」,性別公義的議題普遍得不到重視,惡性循環之下更難改變。她鼓勵各中會都應該成立性別公義部,並且要由具有影響力的人出面來擔任相關職位,才有可能發揮影響力,真正落實性別公義。 台灣的平地教會因為文化因素使然,社會整體氛圍不鼓勵女性參與決策,女性因此常被排除在外。連嫦美以長老教會所做的性別統計資料指出,在教會內女性信徒比男性多,女性執事的比例也比男性高,然而女性長老卻稀少很多,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存在一個看不見的「文化天花板」,因為性別刻板印象而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合擔任長老,直接導致性別公義無法落實。   相對於平地教會男女長老比例懸殊,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教會的比例則較為平均。連嫦美認為不同文化處境中的性別觀念是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以排灣族為例,他們不以性別做為能力區分的判準,而是不分性別賦予頭生子女受栽培的正當性,因此有很多排灣族女性一肩扛起重任,顯見性別並不是決定能力高低因素。她鼓勵教會內針對性別議題應該有開放的討論空間,才有辦法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落實國際公約  消除性別歧視 【邱國榮專題報導】儘管《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等多項國際宣言,早已對兩性平權與婦女人權訂出規範與保障,但平權與保障並未因此有顯著進展與落實,於是在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並在1981年正式生效,其內容闡明男女平等享有一切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和政治權利,締約國應採取立法及一切適當措施,消除性別歧視,確保男女在各方面享有平等權利。目前全世界已有189個國家簽署加入。 台灣婦女團體努力倡議將CEDAW內國法化,並開始得到政府與社會重視,終於在2011年5月20日立法院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同年總統府公布,明訂此法於2012年1月1日正式實施。 CEDAW透過內國法化,逐漸影響台灣訂定性別議題法規、制度、政策的方向與內容,不過,若仔細檢視CEDAW在台灣實踐的實況,仍有諸多需面對的問題及挑戰。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合作於今年9月出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一書,書中檢視了CEDAW在台灣落實的狀況,並提出了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反歧視與國家義務」、「消除文化習俗上的歧視」、「禁止販運婦女」、「防治對婦女的暴力」、「公共與國際參與」、「國籍權」、「教育上的性別平等」、「性別工作平等」、「健康安全與社會安全」、「性別平等與環境正義」、「法律之前的平等」,以及「婚姻與家庭」。 知名國際法學者陳隆志博士在新書發表記者會指出,1975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婦女年」,在紀念活動上,聯合國對促進男女平等和保障女性參與總體發展等共同目標,明確地表達了全球廣大社會對於積極立法,以禁止社會再有性別歧視的訴求;此一訴求奠基於《聯合國憲章》的禁止歧視原則上,目的是禁止社會依性別將人概括分成男女兩類,而忽視個人塑造價值的能力與貢獻。陳隆志也說明,當禁止性別歧視之規範一提出,也迅速受到國內外廣泛的引用,以譴責所有歷史上強加於女性的權利剝奪現象。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廖福特指出,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反對性別歧視條款很早就出現在聯合國文件,例如在《聯合國憲章》前言中,「重申基本人權」,強調「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之後,《世界人權宣言》、《公政公約》、《經社文公約》,皆已將婦女納為人權公約主體,明訂男女享有平等的「公民及政治權利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但在社會落實婦女人權保障的層面上,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或家庭面向都受到外界相當大的挑戰,這也是為何後來會簽訂CEDAW,目的是更具體「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 反歧視禁販運  尚亟待解決 【邱國榮專題報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內國法化後,台灣在落實男女工作權平等上,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在防制人口販運的部分,行政院雖在2007年成立人口販運協調會報整合各部會,但實務上,卻因司法強調嚴格證據法則,導致警方難以判定與查緝,因此有其未盡完善之處。 台灣施行CEDAW後,曾舉辦過兩次國家報告審查,在初次審查時,專家點出台灣給薪產假只有8週,低於國際勞工組織標準的14週,另外男性申請育嬰假的比例偏低。審查報告並指出,傳統文化賦予的家庭責任,仍然是構成女性勞動參與低落的主要原因,因此敦促台灣設立讓一般家庭可負擔的托兒服務特別措施。而在第二次國家報告中,顯示出儘管兩性薪資差距逐年縮小,但男性平均薪資仍然高出女性約16%。 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燕菁指出《性別工作平等法》的立法動機,是起始於「懷孕歧視」與「性騷擾」兩大問題,兩者向來為性別歧視申訴或訴訟的大宗。司法實務上並未將性騷擾訂為是性別歧視,但在現行台灣的《就業服務法》便有為性別歧視作出補救;至於在辦公室開黃腔,則涉及製造敵意工作環境,民事訴訟認定其涉及「公然污辱」,是構成妨害名譽的侵權行為;而雇主往往建議懷孕員工轉為時薪制,其實是違反了《性別工作平等法》。   有關禁止販運婦女的條款,主要是禁止人蛇集團販運婦女與強迫婦女賣淫。在2014年的國家報告審查中,專家結論指出台灣現行的《人口販運防制法》修訂草案並未符合國際規範,亦沒有關注與販運婦女相關的網路犯罪。除此之外,台灣尚未與販運來源國訂定司法互助協定以利未來偵辦相關案件的程序,加上現行司法強調嚴格縝密的證據法則,導致台灣至今無法因應跨國人口販運的特殊犯罪手法。同樣的,勞力剝削案件的判斷,也因為嚴格證據法而難以判斷困難。未來想有效打擊人口販運,台灣政府與民間該研議與思考的是,我們是否該在現行的證據法則上從寬? 革新傳統文化 促女性參與 【邱國榮專題報導】有關「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的社會狀況,《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強調締約國應該採取一切適當措施:改變男女的社會和文化行為模式,以消除基於性別而分尊卑觀念或基於男女任務定型所產生的偏見、習俗和一切其他做法,以及,保證家庭教育應包括正確了解母性的社會功能和確認教養子女是父母的共同責任,當然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首先考慮子女的利益。此直指社會文化結構影響婦女人權,呼籲改變錯誤的定型性別文化,否則性別刻板文化會阻礙女性參與公共生活。 台灣傳統文化確實有性別歧視。東華大學副教授蕭昭君就以CEDAW中第5條,指出台灣在落實「消除文化上的歧視」所浮現的問題。她指出,聯合國文獻指出,所有面臨文化習俗壓抑婦權的國家,若不是國家未積極介入干預,就是國家沒有落實剷除歧視姓的制度;以台灣文化的婦女處境為例,婚喪喜慶時,皆不難發現男尊女卑的狀況。 「婚喪會場上表演的,都是女人身體,而祭祀的『官將首』,則是男性力量表現。」蕭昭君說此文化習俗的現象,也反映在婦女繼承遺產往往居於下風,顯示出台灣雖然有國家法律規範保障婦女權益,但是傳統文化上的歧視性作法,依舊非常嚴重。 2015年3月大法官釋字第728號文,針對祭祀公業理監事成員的女性比例偏低的實況,做出不牴觸憲法第7條「保障性別平等原則」的解釋。大法官基於尊重傳統宗族觀念,做出不牴觸的解釋。對此,蕭昭君表示不敢相信由國家總統所遴選的大法官竟做出如此議決,「可見選對總統是很重要的事情。」 文化習俗與宗教有著深厚關係,如今CEDAW已經內國法化,國家更該積極把性別意識納入宗教管理政策中。蕭昭君說,訂定辦法鼓勵民間宗教團體的性別實質平等,例如鼓勵廟宇開放空間讓女信徒進入實質決策圈,作為示範,才能改變將女性持續定位在家庭內,摒除阻礙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刻板文化。 打破家父長制  落實真正平等 【邱國榮專題報導】關注環境正義、同志人權議題的律師陸詩薇,參與了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在今年9月所提的檢視計畫,並針對台灣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的成效,撰寫「性別平等與環境正義」成果報告書。她在成果報告記者會指出,台灣政府體制非常缺乏性平觀念。陸詩薇說,以行政補助「家戶」來講,政府救濟補助家庭是以「家戶」為單位,而家戶是以男性為家長。意即政府僅補助家父長制所組成的家庭,若不是依父系血緣關係組成的家戶,便無法獲得政府資源。此行政措施,早有牴觸法律之實。 陸詩薇又以國家執行八八風災重建工作為例,指出重建工作委員的女性比例並不符合法律規範,因此重建內容是否考量到了女性的需要,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而什麼因素導致女性委員比例偏低,進而偏離性別平等原則,又是另一個值得檢討的地方。 陸施薇表示「因為歧視是整體的」,公民的社會千萬不要小看或忽視社會的歧視行為,性別平等與其他社會事務也並非全然無關。而缺乏性別平等法律原則落實的行政及政策,就是歧視的行政及政策,不僅會侵害到非關性別平等議題的社會群體,更無法真正完全的落實性別平等。當社會大眾在談論性別平等議題時,其實不應該只關注法規有無將「性傾向」包含在內,而是應該將以「兩性平等」作為字眼的相關法律,都改為「性別平等」。

宗教改革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掀宗教改革熱潮   延續至今五世紀  福音遍及五大洲  【陳逸凡專題報導】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因批判當時教會販賣贖罪券牟利,將《九十五條論綱》往威登堡大學的教堂門口一貼,此舉引爆了一場改變世界的宗教改革。當天是諸聖節的前夕,許多信徒皆聚集於此,加上當時出版印刷術的興起,馬丁路德的改革言論很快的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傳遍全歐洲,如今這一天也成為普世教會的宗教改革紀念日。 事實上,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只是想改革當時天主教會的弊端,並非另立新教,然而後來的幾年,天主教教廷透過各種管道威逼施壓,並在1521年革除路德的教籍,終於使宗教改革再也沒有回頭路。從此以後天主教會被稱為「舊教」,以路德為代表的教會,則被稱做「新教」,也是今日所稱的基督教。 馬丁路德的改革並非出於偶然,在他之前早就有許多先鋒看見教會獨攬大權、曲解聖經、貪戀錢財,紛紛走上改革之路。其中較為知名有1380年代英國的約翰‧威克里夫,他見到當時的拉丁文聖經讓人不易閱讀,為了讓大家懂得聖經的意思,他與幾個朋友將聖經合譯成英文。然而此舉引發教宗及神職人員的不滿,威克里夫開始遭受宗教逼迫,所幸得到許多貴族及平民支持,威克里夫直到過世都未落入逼迫者的手中。 1415年殉道的揚‧胡斯的學思背景深受威克里夫影響,將威氏許多作品翻譯成捷克文,讓當地的信徒能廣泛接觸不同的神學思想。胡斯對當時教會腐敗多有批判,最終被教廷視為異端處以火刑殉道,然而他的思想卻影響了馬丁路德,也為後來的新教所接受。1999年,天主教會正式為迫害處死胡斯的行為道歉。 在馬丁路德之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則因為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宗發生爭執,在1534年宣布成立英國國教,脫離羅馬教廷對英國的掌控,就是今日的聖公會。 許多人也因目睹教會的腐敗而走上改革之路,包含1536年發表《基督教要義》的約翰.加爾文,他也被後人視為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始祖;1865年來自蘇格蘭長老教會的馬雅各醫師,將改革宗的基督信仰帶到台灣,這樣的信仰傳統至今持續影響台灣眾教會。 若進一步深究宗教改革所帶來的影響,並不只是如今新教的蓬勃發展,更帶來了天主教自身的反省,例如1534年成立至今的耶穌會教士就堅守貧窮、貞潔、服從的生活,並遠至美洲、亞洲、非洲等地傳福音,對世界產生許多正面的影響。 然而,宗教改革的發生,是否就代表一切已經完成了呢?事實不然。若深知歐洲歷史,便可知道新教與舊教的對立掀起的戰爭,百年間造成生靈塗炭無數,雙方對彼此的殘殺毫不手軟,直到後來才確立了宗教信仰的自由。以近代的例子來看,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來到美國,同樣屠殺印第安原住民,在種族、婦女平權的運動中,教會持保守立場公開反對的殷鑑不遠。 500年前所發生的宗教改革如今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今年長老教會在台灣宣教150週年慶典活動中,特別製作印有「改革中」的運動毛巾,正是要提醒信徒莫望初衷,持續謙卑反省,並期盼透過本期專題,讓信徒更加了解改革宗所持守的信仰精神。 面對革新與挑戰 莫忘初衷 【林家鴻專題報導】由加爾文開展的改革宗傳統,歷經數百年發展,如今已形成豐富內涵,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牧師表示,要簡單定義何謂改革宗教會並不容易,不過環顧全世界改革宗教會,至少展現了3大共同傳統特質:「以聖經為中心」、「重視教育」、「落實上帝主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今天在這3方面的表現如何?鄭仰恩分析並表達憂心。 首先是「以聖經為中心」。鄭仰恩說,過去台灣老一輩的基督徒都保有勤奮讀經的習慣,認真思考如何落實聖經話語,以作為生活和信仰的準則。然而這項傳統如今變得「薄弱」,例如由教會推薦就讀神學院的青年,聖經知識普遍不足,入學後往往需加強基礎聖經知識。自1998年推行至今17年的「新眼光讀經運動」,反而相當成功,不僅喚醒信徒知道如何「處境化」地讀經,也從聖經獲得看待信仰與台灣社會關聯的新眼光,不過這股熱潮,則在這幾年逐漸消退。 第二是「重視教育」的傳統。鄭仰恩說,「教育過去是長老教會的強項」,在社會上率先重視教育的價值和心靈啟蒙,日治時期即透過淡江、長榮中學等學校,為台灣塑造許多社會菁英,這些青年走在時代前端,藉由接受新式教育或留學,將最新的世界觀帶回台灣,在音樂、文學、法律、醫學等多方面造福人群,影響力甚鉅。「追求真理」是基督徒前輩的課題,真理的範疇不只是研究聖經,也涵蓋這世界的新科技和文明。 然而,重視教育的傳統如今也變得薄弱了。現在的長老教會子弟「在社會上很明顯被邊緣化」,表現不如以往突出,教會學校培養的人才對社會的貢獻亦漸減。至於教會內部的宗教教育,能否全面落實也值得憂心。 第三是「落實上帝主權」的傳統。鄭仰恩說,改革宗強調在生活各方面落實上帝主權,視「關懷和改造社會」為要務,長老教會150年來也扮演社會先鋒,但與政權關係的拿捏仍是有待學習的。2000年,台灣發生首次政權轉移,也曾令教會感到措手不及,有一陣子似乎忘了如何扮演反對的監督力量,並與政府保持距離。明年大選若變天,教會將面臨再次的考驗。近幾年,因政府的荒腔走板激起許多新公民運動,教會也在摸索該扮演的角色。這波公民運動是台灣進步的契機,教會應更關心那些反映人民需求的運動,如此才能對執政者保持監督和制衡的距離,符合改革宗「不過度貼近政權,與人民站在一起」之主張。 「與時俱進」是改革宗的重要精神,世界各地的改革宗教會從未停止與時代對話,這與加爾文提出的上帝的「俯就」(accommodation)有關,即上帝會以貼近人的方式讓人認識祂。當16世紀天主教抗拒天文學發展時,加爾文卻肯定科學是上帝在新時代用來啟示人的新方法;他主張教會要關心真理、正義與社會弱勢,影響了後來清教徒開創美國獨立革命及民主傳統。 鄭仰恩說,雖然今日長老教會在前述改革宗傳統的表現堪憂,但相較於主流或新興教派,表現仍值得肯定,只是原本獨特的信仰精神逐漸喪失,「被其他教派影響的力量,比我們自己追求真理和信仰傳統的力量還大」,靈恩運動不是不好,但靈恩若是去政治化、去社會化,把人帶離傳統,就得警醒;學習新的牧養方式也不是不好,但要「與時俱進」,不該忘本。 加爾文 決志獻身倡改革 【林宜瑩專題報導】談到改革宗,若沒提到約翰.加爾文,教會發展史就似乎無法連貫起來。加爾文1509年7月10日出生於法國諾揚,從小在天主教家庭長大,他很早就決志要獻身給上帝,14歲開始,先後在多所大學攻讀拉丁文、哲學、倫理學、法律、希臘文等,在他讀書期間,看到馬丁路德的作品,在教授、親人及同儕的影響,以及自己對當時教會腐敗的見聞,他決心走上宗教改革之路。 1517年德國威登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對教宗販賣贖罪券等問題提出質疑,成為第一代宗教改革者。爾後,歐洲的教會就逐漸分成舊教、新教,加爾文小馬丁路德26歲,是宗教改革第二代人物。1533年加爾文的好友柯普就任巴黎大學校長時,遭人密告指加爾文為其捉刀就任詞,柯普因此被通緝,之後在法國當局全面打壓改革派下,加爾文逃往瑞士,定居日內瓦並於1536年發表了《基督教教義》。 加爾文為受法國政府迫害的新教徒辯護,用拉丁文寫了《基督教教義》,當他到日內瓦後,受邀參與日內瓦的宗教改革,後因神學爭論不斷引發政治鬥爭,逃往斯特拉斯堡,後因政局改組,又重返日內瓦,建立歸正教會,並確立日內瓦與教會組織整合,直到逝世前,他一直擔任日內瓦市牧師團的主席。 《基督教教義》經過多次增版,強調上帝至高主權,大力倡導救贖預定論,在基督徒的自由、教會權柄與基本特質,與洗禮、聖餐等聖禮的定義和執行上,皆確立其意義,強調聖餐可讓信徒與基督得以連結,影響了歐洲基督教發展。加爾文影響了蘇格蘭與英國的清教徒,成為〈韋斯敏斯德信條〉的準則,美洲的移民潮興盛後,《基督教教義》也因此成為英、美改革宗長老會、北美公理會、浸信會最具影響力的信條。 加爾文神學具備五項要點:全然敗壞、無條件揀選、限定的救贖、無法抗拒的恩典、聖徒永蒙保守。指人因罪而全然敗壞走向死亡,雖沒有任何值得的條件,但神以至高主權的旨意揀選部分的人得到耶穌基督救贈的恩典,這恩典的施行無法抗拒。真正得救的人,雖仍可能犯罪,但在上帝的保守下走成聖道路,永不失去救恩。縱使後人提出許多挑戰,可是加爾文神學始終屹立不搖,成為改革宗教派最重要的信仰準則。 天主教 循序革新邁合一 【林家鴻專題報導】16世紀初,正當加爾文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席捲歐洲之際,許多不滿天主教腐敗的基督徒紛紛響應脫離教宗控制,震驚羅馬教廷,出動宗教裁判所大力取締異議分子,並處以重刑。相較於教會高層的麻木不仁,早在宗教改革發生前的15世紀末,天主教會基層早已興起一批有志之士,在義大利各地醞釀改革之火。 不過,由於這些革新運動的發起者多是一些基層的修士和教友,彼此缺乏聯繫,難獲高層重視;直到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爆發,革新派的力量進一步被激化,這才迫使教廷痛定思痛,坦承過錯。16世紀教宗保祿三世召開著名的 「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o)」,檢討改善教會內的各項流弊,並商討如何因應宗教改革運動分裂教會的威脅。 「天特會議」歷時18年,為天主教往後400年的蓬勃發展奠定重要根基,除了確立許多重要教義,對牧靈工作更要求大刀闊斧改革,如創立修院以提高神職人員素質、頒布羅馬要理教導信徒。宗教改革同時帶動革新性質的修會成立,如「神愛會」強調勵行愛德、樹立榜樣;「方濟各會」與「奧斯定會」恢復貧窮度日的生活,將時間用來服事貧病無依者;「道明會」則訓練傳教士海內外傳福音,最早將福音帶進台灣;「耶穌會」恪守獨身、守貧、服從生活,成為近數百年來發展最快的修會。 然而,教廷對宗教改革的敵視,並未因「天特會議」而有改變,除下令將改教領袖的著作編入禁書名單及焚毀,並維持固有信仰立場,包括咒詛「因信稱義」的提倡者、反對「唯獨聖經」、重新強調教宗解釋信條及諭令的至高無上權威、主張聖餐祝禱後會成為基督身體的「化質說」等種種爭議。 天主教與基督教對神學教義、組織制度等看法分歧,長久以來造成嚴重的對立。然而1962年「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召開後,露出轉圜曙光。即便會議被認為對「因信稱義」等分歧教義的反對態度並未改變,但與會者願意承認信仰分裂悖離基督意願,表明「推行所有基督徒之間的重新合一」,已是空前進步。從而揭開教會聯合國的「普世教會協會」(WCC)與天主教廷合作的序幕,50年來共同推動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等合一事工,關注宗教對話、關心社會公義、人道救援,互動密切。 長老制 討論投票顯民主 【陳逸凡專題報導】天主教會的體制裡位階分明,從教宗、樞機、總主教、主教、神父到執事,都有清楚及嚴謹的體制訂定。然而,長老教會的體制與運作又是如何呢? 顧名思義,「長老教會」指的是採用長老會議制度來治理的教會。有鑑於人的罪性,若興起單一的大牧者統領萬事,將顯露獨裁的缺點,因此加爾文採取舊約中長老代議立約,以及新約中使徒與長老會議的代議共和體制來進行教會的各項事工,舉凡牧養、決策、差派、監督與執行,都需要透過集體的討論來尋求上帝的旨意。 在體制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三級制,以中會為主體,再由中會下轄各地堂會的小會,授予牧師小會議長的職分,而各中會的代表集合組織成為總會。台南神學院教授羅光喜曾撰文指出,「我們到今天都維持由中會做真正的教會本體,再由此上組總會,下設小會。所謂台北中會、台中中會……,其實就是台北教會、台中教會……。」 此外,羅光喜進一步釐清小會與中會的關係,「小會並非獨立單位,其小會議長職權無法自己授予。簡言之,不論教會小會或在總會服務的授牧職誓約,以及中會內宣教、行政、區內立法、司法,均在中會執行。小會乃受託治理更小的教區,而總會則是各中會結成的聯邦治理單位,有如初代教會的大公會議,綜理全教會事工。由此看,以中會為主體的小會、中會、總會之三級制是最具聖經與初代教會傳統。」「而中會進行授職、差派或懲處活動,也都顯示教會是以中會為主體的精神。」 回顧宗教改革時所欲革新的主教制,因為「一神之下,萬人之上」容易產生弊端,從韓國、新加坡等地巨型教會知名牧者所爆發的醜聞,也可看出這樣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信徒若不明瞭長老教會體制設計由來,時常會產生「牧師權柄被長老限縮」的誤解,因而主張加強牧者權柄或縮減長老參與,實則與加爾文的用心背道而馳。期盼信徒能記取歷史殷鑑,建立合神心意的教會。 改革宗 關心社會進行式 【邱國榮專題報導】什麼是改革宗精神?一般常見的答案,多以二戰期間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牧師提倡實踐公共神學的事蹟做為代表,甚至有許多反對「解放神學」的基督徒右派學者,在詮釋改革宗精神時,也常以潘霍華為例。「把基督帶到世界的中心」,是潘霍華所提出的改革宗信仰傳統與精神,時至今日仍擲地有聲,台灣有諸多社會議題,但如今基督徒肯為實踐改革宗精神投入的心力又有多少? 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牧師,今年在長老教會台北大專中心舉辦的「改革宗傳統該如何回應轉型正義與修復式正義」座談中,引用潘霍華的話,指出信仰不能與社會公共議題切割;回顧改革宗傳統,以及潘霍華的事蹟,教會應該不斷思考與反省,我們也可以找到信仰的身分認同與責任,尤其在錯綜多變的議題中,找出信仰有所作為的落腳處,委身承擔基督徒應有的信仰責任。 《獄中書簡》是潘霍華投入社會議題,並在當中活出信仰見證的代表著作。其生命見證為近代改革宗傳統帶來深遠影響,以近代的台灣為例,戒嚴期間,許多來台的宣教師挺身為台灣人權發聲,之後遭國民黨政府驅逐出境,之後更被列入終生不得入境的黑名單中。 台灣基督徒推動關懷人權、民主、醫療、社福、教育、環保、生態等議題不遺餘力,大眾皆有目共睹,例如長老教會早年便致力提倡「新而獨立的國家」,到如今,台灣獨立已是民眾默契。台灣的基督徒,雖然是少數,但也見證到只要少數肯發揮信仰深度的力量,只要願意做出反省,與社會處境對話,縱然基督徒群體的人數是少,還是會有影響社會的大力量。 今年5月,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慶豹,便在「當教會遇上政治」的信仰論壇中提及「中國維權運動、台灣太陽花運動、香港雨傘運動,見證了社會福音確實有市場。」然而,當今台灣基督徒社群,對諸多需要關心、公義、憐憫的公共議題的關注有多少?這是身為基督徒的你我,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為讓各界真正能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由總會編著的《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1986年4月1日委由人光出版社發行,由於時代更迭,教勢發展讓教會體制與組織產生極大變化,因此2014年8月總會進行該書修訂二版的重新編排,並委由使徒出版社發行。 新版《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記載長老教會來台宣教150年的簡史,也說明長老教會的信仰傳統與精神,介紹整個長老教會的組織與事工發展,以及我們與普世教會的關係。附錄中也收錄〈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台灣主權獨立宣言〉、〈199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反核宣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48屆總會通常會議婦女、大專、青年會前會宣言〉、〈台灣有權加入聯合國宣言〉、〈2010年台灣國是會議宣言〉、〈2011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國是聲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兩岸基督教論壇之牧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等重要文獻。

一起成為幼苗靈命培育者

台灣基督教教育百年耕耘今得豐收   讓教會成為培育神國下一代的搖籃 【編輯室整理】宣教師余饒理(George Ede)於1885年舉辦「庇哩亞會」──台灣主日學──在禮拜日大禮拜前教詩歌、讀經、講聖經故事,說明道理,自由詢問;這是台灣最早的主日學教育雛型。到了1889年1月6日台南太平境教會正式設立主日學,漸漸各地教會的主日學就如雨後春筍般成立。 1917年4月17日於台北大稻埕禮拜堂舉行第6屆台灣大會(今總會年會),議決設立「主日學部會」,協助處理全台灣主日學的事工。同年7月17日於彰化開會議決以「萬國主日學教材」作為主日學教員課本,每年按四季發行,並設立「通信教授」,開辦主日學教員講習會。自從主日學部會成立後,台灣主日學發展進步甚速;1928年始聘請囑託傳道潘道榮為全台主日學專任幹事二年,並提出將每年10月第三禮拜的獻金作為全台主日學之用,更應特別舉行主日學紀念禮拜。 主日學部會成立後,對教會主日學事工的重要貢獻如下:1.讓教會明白組織的重要性,增進主日學日後的進步。2.保持各中會間主日學學校的友誼,互相聯絡與關懷。3.當時主日學教員和學生人數的統計資料,現今在主日學歷史上是值得肯定的。4.加倍關心兒童成長,與信徒自身的宗教教育。 1928年以後,主日學教育事工漸漸地具體化,諸如建築教室、研究教材、教員祈禱會、家庭訪問、參觀其他教會主日學等,也漸漸的設計輔助教具,如:出席簿、學籍簿、教員名錄、「得人如魚」獎卡、全勤獎、獎狀,也向日本購買聖經地圖,作為輔助教材。 1957年長老教會總會為了使教育在「倍加運動」時期能更有力的推動,特別聘請一位專精教育的基督教教育幹事:陳光輝牧師。陳光輝創刊《基督教教育》雜誌;統一了全台灣主日學教材,並派員參加東南亞中文主日學課程會議;1965年更創刊發行《導師》以輔助主日學老師教學工作。 1966年總會提出「基督教教育五年計畫」推行方案,訓練教育主日學同工。1972年聘請宣教師匡愛蓮為教育幹事助理,籌備主日學教材編寫工作,並於台南神學院設置教材中心,以不同的角度研究長老教會教材的出版方針。另外,亦參考紐西蘭與澳洲長老教會聯合編印的「基督徒課程」做為台灣兒童主日學的教材。 1975年決定編寫自己的教材,在總會四樓設置教材中心,積極為編寫新教材而努力,參考他國出版品,終於推出適合台灣本土的兒童主日學教材。1988年出版了第一套由台灣人自寫、自編、自畫的兒童主日學教材。1995年基於事工的擴展與需求,將原本設立的教材中心擴編為「基督教教育中心」。 2000年,總會教育委員會開始推動生命教育事工,舉辦生命教育課程、出版教材。2004年成立「生命教育資源中心」,積極於各中區會舉辦基礎、初階、進階三階段生命教育志工培訓,並籌組建立志工團,協助眾教會進入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福音預工。2010年配合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出版門徒培育教材,推動門徒培育種籽教會事工,舉辦師資培育營,訓練教會牧長同工。(本專題相片提供/總會教育委員會) 教會教育事工奉獻主日 齊來關心兒童信仰造就 【特稿/總會教育委員會】每年10月第三主日是「教會教育事工奉獻主日」(過去稱為「世界主日學奉獻主日」,56屆總會年會議決更名),2015年奉獻主日為10月18日。感謝上帝的恩典,眷顧保守我教會教育事工。總會教育委員會於未來年度事工計畫中,將持續推動原有之主日學、生命教育事工,並增加門徒培育與靈性培育事工。2016年總會教育委員會事工計畫如下: 一、主日學教育事工:1.教材出版:《主日學教材》──兒童級、青少年級、成人級;《導師》季刊;《大手牽小手》兒童聖經故事本──認識智慧書、認識愛的誡命;《基督徒手冊》──教會年曆、舊約導論、新約導論、領人歸主。2.培育活動:主日學教材教學研習會、主日學校長座談會、兒少青宣教策略研習營(MEBIG研習)、暑期兒童少年營教材研習會、全國教育研討會、主日學老師靈命培育生活營。 二、生命教育事工:1.青少年生命教育教材出版。2.出版暑期兒童品格生命體驗營教材《恩慈樂園》。3.舉辦生命教育種籽講師培育營。4.與各中會及族群區會合辦志工培訓。 三、門徒培育事工:1.兒童級門徒培育教材出版、成人級門徒培育教材再版。2.舉辦門徒培育種籽教會師資培育營、與各中會及族群區會合辦門徒培育訓練會。 四、靈性造就事工:1.靈性造就教材出版。2. 與各中會及族群區會合辦靈性形成培育營。 努力學習朝向神 勇往直前擔義務  【曾菀妤專題報導】基督教教育的基本根基是耶穌基督,基督徒努力學像祂,成為好的老師。總會教育幹事李位鼎牧師表示,除出版教育教材及叢書外,更將「師資培訓」視為重要事工之一。培訓事工主要是與各中區會教育部共同舉辦,藉以訓練主日學老師及同工。 一、主日學師資培訓研習:提供一系列培訓課程,協助各中區會或地方教會訓練主日學老師,其課程包括:老師的使命及裝備、說故事技巧、兒童詩歌領唱、兒童宣教及牧養、主日學經營、課室管理、創意團康活動、教學技巧、教材在網路上的資源運用等課程。 二、主日學教材培訓研習:主要以「兒童主日學教材研習」、「暑期雙教材研習」為主;教導主日學老師對總會教育中心所設計規劃的教材,更能運用自如。 三、主日學老師靈命培育生活營:主日學教師平日為教學備課、預備教具而忙碌,除了需要不斷充實教學技巧外,還需要更多祈禱、讀經、詩歌等靈修生活的操練,學習放下服事的重擔,有安靜與神相交親近的時光,為此特別每年舉辦一次「主日學老師靈命培育生活營」。目的是激勵主日學教師在忙碌服事之餘,也能在靈命上有所充電、成長,養成靈修祈禱的習慣,並且勇敢承擔神國教養任務,成為孩童的靈命培育者。 四、生命教育種籽講師培訓營:提供教會牧長在職訓練機會,使其對生命教育內涵與實務有基本認識,每年8月會舉辦「生命教育種籽講師培訓營」,培育牧長成為種籽講師,將生命教育理念帶回教會,並進入教會附近校園推動生命教育事工。 五、三階段生命教育志工培訓:為幫助在生命教育現場服事的同工,透過階段培訓,提供資源與裝備。三階段分為:1.基礎培訓課程:生命教育意義與內涵、教學好好玩、體驗教學與班級動力、兒童發展與學習型態、如何進入校園。2.初階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志工的使命與心志、兒童溝通與同理、說故事方法與技巧、啟發性活動教學、如何組織備課團隊。3.進階培訓課程:讀書會帶領人訓練、繪本使用與道具製作、中介活動設計、體驗教育、志工靈性成長。 六、全國教育事工研討會:每年舉辦一次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參加的對象為各中區會教育部長及部員代表。近年來為配合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中的門徒培育事工,研討主題皆以「培育信徒,建造教會」為主,分享因推動門徒訓練而信徒增長的經驗,共同研討使教會增長之教育事工方向及策略。 七、MEBIG活動營:「Make Everybody Believe In God」是一種教會牧養的原理,透過Memory(門徒訓練)、Bible(禮拜)、Game(喜樂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玩樂及歡唱讚美中認識信仰。每年3月及7月,由總會與台灣基督教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共同舉辦,3月以輔導同工為主舉行教牧研習營,7月則舉行青少年為主的活動營。 八、主日學校長會議:教會主日學校長為第一線實際推動主日學事工之領導者,各中區會與教育部共同舉辦中區會主日學校長會議。會議中,每個主日學校長分享其教會主日學事工現況,及回饋總會主日學教材使用意見,增進總會教育委員會同工對地方教會推動教育事工的需求有進一步的了解。 全台教材研習營 遍傳上帝國福音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在全台舉辦11場「兒童及青少年主日學教材研習」,詳細介紹2016年起即將推行的6年一輪主日學教材,會中由台南神學院、玉山神學院退休教授陳南州牧師專講主題信息、總會教材中心主編江淑文主講教案設計、仁愛國中退休音樂老師張紀盈示範詩歌教唱。 陳南州在主題信息中呼籲主日學老師千萬不要看輕自己的角色與服事,他分享自己大學時擔任主日學老師,他的學生後來成為神學院的教授,這是當初誰也想不到的事。總會邀請他策劃構思主日學教材,他認為必須兼顧理想與實際,需要依照學生的年齡與生活經驗編寫教材。新教材的理想是6年完成一輪,採主題和聖經並行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在6年內對整本聖經的主要內容有基本了解。 這套教材將課程分為3大部分、6大主題。陳南州說第一部分以新約四福音書為主:第1年主題是「耶穌基督的生平」,不只是要講述歷史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帶出聖經的信息與意義;第2年是「耶穌基督的教導和大能的作為」,包含耶穌的比喻、治病、趕鬼等,這些都指向上帝國的福音。 第二部分以舊約聖經為主,重點放在「與人立約的上帝」:第3年的主題是「我們的上帝」,以創世記為主軸,帶領主日學學生認識創造、拯救、眷顧的上帝;第4年主題是「上帝在世人中間」,由以色列史及舊約經卷向學生講解,上帝不是遠在天邊,而是在世人中間。 第三部分以新約聖經為主,重點是基督教會和基督徒生活:第5年主題是「基督教會及其發展­──聖靈的工作」,從使徒行傳介紹聖靈、使徒及教會的工作與發展;第6年主題是「基督徒生活──在聖靈裡的生活」,以新約書卷講解基督徒的生活不是被迫接受強制命令,而是回應上帝救恩。 陳南州認為這套教材的特色是,學生不只要學習整本聖經主要信息,也了解主要教義與內涵。重點不是教導聖經知識,老師不能只講故事,還要講信息與意義。課程內容也會配合重要節期做調整。此外,教師本中編有「教師研經」單元,包含歷史、地理、文化、社會等各面向的聖經經文研究,讓老師在講解時能更有根據與自信。他建議教會可以搭配教材安排講道或查經,營造更多討論,經文進度都會提早公布。期盼這一套教材不只幫助學生,也豐富主日學老師的生命。 江淑文指出,這套教材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青少年版,學生本分為幼兒、初小、中小、高小、青少年,教師本則分為兒童本及青少年本。設計的主因在於主日學生國小畢業後,信仰生活常常無法規律,這套教材可成為國高中生聚會的信仰教育。教材在分班課程中分為信息複習及生活實踐兩部分,並依照學生5個級別編寫適合的難度與內容。幼兒級設定為幼稚園大班,大班以下建議另外使用《大手牽小手繪本》。這套教材也可靈活配搭與「童來禮拜」或MEBIG等教學方式。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 教育出版品 教育乃是百年大計,其影響與成果常常無法立竿見影。幼苗從開始播種至成長是一段漫長的歲月。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非常重視教材編寫,用心致力基督教教育的「信仰傳承」,挑起全教會宗教教育的重任,投入不少的人力、財力與祈禱,陸續出版不少相關教材。 一、兒童主日學教材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自1988年出版第一套全由台灣人自寫、自編、自畫的兒童主日學教材起,歷經3年一輪、4年一輪及6年一輪的方式,編寫全本聖經故事教材。目前所編之兒童主日學教材為「6年一輪」的教材,每3個月一主題編輯一套教材;所謂6年一輪是透過6年共24季的時間,將整本聖經新、舊約書卷都編入教材內,藉此6年的教材來培育教會中的兒童。兒童主日學教材每季編製出版一套,其設計以聖經內容為主旨,注重信仰本土化的傳承,配合教會節期活動。本套教材有教師本及幼兒、初小、中小、高小級學生本。另有輔助教材,如:教(幼)師資料袋、金句掛圖、詩歌掛圖、金句卡、詩歌光碟、童來禮拜光碟。 二、暑期兒童少年營教材 近幾年來暑期兒童少年營教材的使用對象已逐漸從大多數教會中的主日學學生,轉變到以社區的孩子為主體的暑期兒童少年營。暑期兒童少年營教材每年出版一套,為豐富教材的內容,特別規劃課程均以戲劇呈現,搭配聖經信息。除教師本、各級學生本外,另製作故事屋,內容包括:故事動畫光碟、詩歌光碟、戲劇錄音光碟,讓孩子在多元的影音聲光中學習。 三、青少年互動研經教材 本套青少年互動研經教材設計目標為:幫助青少年(13〜18歲,國一到高三)對聖經有系統的學習,透過信息內容,使青少年與主更親近,活出真實的信仰生活。課程設計為引導的「教師本」和習作的「學生本」;有「舊約與信仰生活培育系列」。 四、主日學師資培育手冊系列叢書 為培育教會主日學老師和輔助小老師(青少契的學生),重新整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主日學師範課程函授學校」的資料並出版。此套叢書提供學術理論及實作例子,幫助主日學老師們在技能和知識上的成長。 五、探訪手冊系列叢書 在地方教會的關懷事項中,最常見到兄姊為教會中身體欠安者代禱,而關懷探訪的重點也是到醫院或家中,關心身體長期受病痛折磨或心靈軟弱的人。本手冊的出版就是期盼教會的代禱事項能成為實際的行動,走出教會、進入醫院或居家來牧靈關顧這些需要的人,讓需要的人能得到關懷、安慰及信心。本套叢書計有3冊,主題有:《醫院病患探訪篇》、《一般居家探訪篇》、《哀傷關懷探訪篇》。 六、基督徒手冊系列叢書 為培育慕道友、初代受洗者、在教會聚會5年以內的信徒,能夠對基督教信仰和教會生活有所認識,特別規劃一套10冊的成人主日學教材──《基督徒手冊》。每一冊的課程內容規劃為8小時可以上完的課程,每課內容有:詩歌讚美、主要內容文章、關鍵經文、禱告文。本套系列叢書的主題:《基要真理》、《要理問答》、《教會禮儀》、《教會年曆》、《舊約導論》、《新約導論》、《教會生活》、《長執訓練》、《領人歸主》、《靈修生活》。 七、校園生命教育教材 為進入國中小校園推動生命教育事工,總會教育委員會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出版兩套國小級生命教育教材,《發現生命之美》及《為生命加分》。《發現生命之美》全套6冊。《為生命加分》全套7冊,從幼兒級、小一到小六,每年級一冊。2015年出版國中校園生命教育教材《自我成長》及《人際關係》。 八、兒童品格生命體驗營教材 為幫助進入校園推動生命教育事工的老師、教會同工能進一步與學生建立關係,並將學生帶領到教會,我們出版兒童生命品格體驗營教材,讓教會能於寒暑假舉辦兒童品格營,或是舉辦週末兒童營使用。本套教材以聖靈果子規劃主題,現已出版《喜樂Lipahak》、《Shalom傳奇》、《良善奇妙之旅》、《奔向節制》、《溫柔農場Shining》、《天降信實》、《忍耐開麥拉》七冊教材。 九、繪本系列 總會教育委員會透過圖文傳達故事信息,出版三套繪本系列的書籍。《大手牽小手聖經故事本》系列──從上帝創造天地、以色列族長史、出埃及、在曠野、以色列王國、智慧文學、先知啟示,到耶穌的事蹟、初代教會、使徒書信、認識主禱文、愛的誡命、教會生活,還有讓孩子在歡唱中讚美主的詩歌本。《美麗生命》系列用聖靈果子的9個特質規劃九本繪本,以生活情境場景繪圖讓孩子了解聖靈果子的特質。《聖誕繪本系列》每年聖誕節期出版一本。 詳洽:02-23620435教育中心。

聽障宣教慶典 深化國際交流

千人手語詩歌頌讚主恩典 默默無語感動人心 【陳逸凡專題報導】自1915年「台南盲啞學校」(今台南大學附設啟聰學校)創設,台灣的聾人教育今年正式邁入百週年,該校創設可上溯到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甘為霖牧師所創立的「訓瞽堂」,因此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壽山中會手語教會、台南手語甘為霖紀念教會為主要成員的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特別舉辦「聽障宣教百週年」系列活動,包含畫展、國際研討會、感恩禮拜、千人手語詩歌頌主恩及書籍出版等。 其中「聽障宣教國際研討會」9月19日上午9點在台南聖教會展開,來自日本、新加坡、香港、中國及台灣的多位聾人教會牧長信徒前往參與。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秘書長陳育麟牧師表示,3年前拜訪新加坡時,雙方都感嘆國際聾人事工需要進一步交流。雖然台灣的手語教會很小,但舉辦研討會的呼召越來越清楚,終於在上帝的恩典下成功舉辦這次研討會。與會者包括日本東洋基督教傳道教會牧師橋本覺、新加坡MHI同工Victor、香港聾人教會牧師邵沛榮、中國牧者明大聖、王新、張介忠等人,藉由彼此交流看見各地聾人事工的差別與異象。 20日上午於台南神學院禮拜堂舉行「台灣聽障百週年手語教會國際聯合禮拜」,日本聾人牧師橋本覺以「我就是羊的門」為題證道,勉勵眾人接受上帝的呼召,帶領聾人走出黑暗與憂傷,讓盲人、聾人、聽人都能夠一同平安喜樂的住在神的羊圈裡。由於各地手語不同,因此講道過程中必須先將日本手語翻譯成台灣手語、再由聽人轉譯成口語、最後由口語翻譯成其他國家的手語,顯見溝通的困難。禱告時,眾人必須睜眼觀看手語,詩歌時間也以手語取代歌聲,在無聲的讚美中同得上主的悅納。感恩禮拜中特地舉行奉獻禮,獻上《台灣手語聖經辭典》為主所用,並由手語教會牧師羅珮文主持聖餐,由各國聾人事工牧者端餅服事眾人。 20日下午「我的雙手是祢最美的同在」千人手語詩歌頌主恩活動,在台南大學附設啟聰學校北門校區舉行,會中播放甘為霖紀念影片,並邀請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牧師羅仁貴證道。手語教會會友精心演出默劇,演出人們面對誘惑陷入黑暗痛苦之中,最終因著上帝的憐憫與救贖而重歸喜樂,深刻的內心掙扎讓現場觀眾為之動容。活動尾聲由台南聖教會近千名弟兄姊妹共同以手語詩歌頌讚,達到活動的最高潮。 陳育麟說,台灣的手語教會人數雖然不多,但在領受呼召後積極策劃這一系列活動,感謝上帝讓活動順利完成。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聽人教會也能夠接納聾人,關注這群近在眼前卻無法相互溝通的人。 本期新聞專題將介紹各國聾人事工現況,以及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壽山中會手語教會、台南手語甘為霖紀念教會目前所進行事工,並簡介《台灣手語聖經辭典》及《用手聽見祢:如何發展教會聾人事工》兩本書,希望成為聽人教會發展聾人事工的幫助。 台舉辦研討會 深化聾人事工交流 【陳逸凡專題報導】由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壽山中會手語教會、台南手語甘為霖紀念教會所主辦的「聽障宣教國際研討會」9月19日在台南聖教會舉行。日本、香港、中國、新加坡的聾人教會牧者皆受邀出席。 回顧台灣聽障宣教史,其實與日本關係密切,台灣的聾人教育是日治時代建立,第一間聾人教會也是日本人設立,日本東洋基督教傳道教會的聾人牧師橋本覺也出席本次會議。東洋教團聾人神學院是亞洲規模最整全的聾人神學院,教授多是聾人,而東洋教團已有63年歷史。事實上,光是日本境內就有9種手語流通,舉辦大會時全倚靠300字的漫畫手語字典翻譯,使用的教材及字典也由聾人自己編寫。橋本覺會中特別表示,歡迎各地聾人事工牧者到日本參觀交流。 來自新加坡MHI的同工Victor本身不是牧師,屬於衛理公會。他認為預備聾啞宣教需要三種人:聽人、聾人、聽損者。新加坡夾於印度與中國之間,老一輩學上海手語,但是聽人學英文,新一代也學英文手語。因此在1991年首先以手語招募、訓練義工;當時新加坡聾人很難進入大學受高等教育,因為他們的英語程度不好,義工就幫忙補習;最後則是讓聾人學會如何帶領聾人。聽人的思想也需要改變,令聽人牧師接受聾人。 香港聾人教會牧師邵沛榮本身是聾人,1984年自台灣畢業回到香港宣教,建立香港第一間聾人教會,會眾有聽人與聾人,32年來為聾人服事。2013年起他開始協助中國聾人聖經學院開辦,就讀該學院的學生學費、食宿、書籍費用全免,經費主要是向美國、台灣、香港、中國等地募款而來。 來自中國遼寧瀋陽的萬方聾人基督教會牧師明大聖與太太一起從事聾人宣教事工,從1998年在一個聾人會友的家庭聚會開始,如今已有教堂並多達100多人聚會,也開始在其他城市建立8處聾人的聚會點。明大聖說:「一開始以為手語是最重要的,後來才發現愛聾人的心與願意接納聾人才是最重要的。」他為此於2010年在瀋陽建立手語聖經培訓班培養同工,找來當地有影響力的牧師,讓他們了解並願意支持聾人事工。 中國廈門天音聚會點傳道張介忠,2003年在福建漳州建立第一個聚會點,2006年聚會人數暴增,然而多數會友卻被當地黑社會集團所控制,每天要達成偷竊額,否則就會遭受體罰。他認為聽障人士大多失業,找到工作只是基本需求,加上找不到法律資源協助,為了生存遭誘惑而誤入歧途。他認為聾人宣教事工需要有正確的方向與策略,很多地方都有聾人,卻非常缺乏同工,聽人應多體諒聽障朋友,了解聾人的生活、經濟、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交,以多多鼓勵取代指責。 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秘書長陳育麟牧師則表示,這幾年協會、教會致力於發展網路多媒體、手語靈修、詩歌錄影等事工,由於網路通訊軟體發達,不但教會兄姊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文字能力也大幅提升。期待未來5~10年內,台灣不再有無法溝通的聾人,也盼望眾教會能一同投入聾人關懷事工。 主日視訊化  牧養在地化 【陳逸凡專題報導】2009年底,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樂意補助壽山中會手語教會經費用以舉辦聖誕活動,然而最後卻因教會沒有「統一編號」無法核銷而作罷。手語教會牧師及會友在幾經思考後,決定成立協會作為解決方式。2010年感恩節前夕,內政部核准申請,「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正式成立。 協會秘書長陳育麟牧師表示,協會的成立原本只是要「開收據」而已,如今已轉型成致力於「聽障宣教」的專屬機構。所謂「雙福」乃是「只傳福音,福利轉介」,並肩負起「手傳福音‧聽障宣教」的使命。 2011年底,協會提出三大宣教向度及九項宣教事工策略,包含:一、手語宣教教育:開設信仰手語研習班、培訓手語翻譯志工、栽培關懷聽障子女;二、多元宣教媒體:建置手語視訊網站、製作手語福音影碟、亟邀視訊主日據點;三、擴張宣教境界:制訂手語聖經辭典、追尋聽障宣教歷史、連結國際聽障事工。現已逐步實現。 陳育麟說,協會致力製作福音工具,提供眾教會使用,目前已錄製手語詩歌、出版書籍,未來預計要製作200個聖經故事手語影片,「只要教會願意成立聾人團契,所有教材皆由協會及手語教會提供,全台灣只要有100個教會願意這樣做,規模就是現在台灣手語教會的10倍!」 陳育麟認為聾人宣教事工最重要的一環是恢復聽障家庭的關係,很多家庭是把聾人藏起來,很多聾人家庭的小孩受盡屈辱。他期盼讓聾人子女成為第一棒,帶領自己的家人進教會。聾人牧養並不困難,不需鋼琴、麥克風,只要有單槍、白板,若能善用教材,每個教會只需要一個會簡單手語的人就可以了。 聾人教會的成立往往受限於無力負擔謝禮、懂手語的牧者不多、不了解聾人文化等因素,然而只要從聾人家庭著手,由聾人邀請家人前來,聽人教會成立聾人團契並不難,陳育麟期盼透過協會提供的工具,能夠達成「主日視訊化、牧養在地化」,讓更多聾人得著福音。 看見身障者需要 教會推手語事工 【陳逸凡專題報導】目前全世界官方認定的手語有250種,台灣大略可分為兩種:一是「自然手語」,肢體語言約佔三成,而聾人約定俗成的手語則因社會不同有所差異;第二是「文字手語」,即是用手語比劃出文字樣態,其中拼音文字比劃相對簡單,象形文字則較為困難。然而細究起各個不同群體間,手語往往有很大的差異,溝通並不如我們想像中容易。 5年前台南手語甘為霖紀念教會獻堂,才發現因為使用的手語系統不同,即使是有專業手語老師協助翻譯,會友仍時常看不懂。為此手語教會牧師一方面安撫會友,也藉這個機會鼓勵會友的孩子加入翻譯行列,並鼓勵聾人會友接納各種不同翻譯系統,促成聽人翻譯者與聾人溝通。 自然手語是聾人的母語,但卻很難呈現出較為完整或複雜的句子,加上手語是採用倒裝文法,例如「貓抓老鼠」的比法是「老鼠」、「貓」、「抓」;「大家來吃飯」是「吃飯」、「大家」、「來」。由於文法不同,手語詩歌很難逐字配合字幕,慶幸的是手語教會今已發展出一套模式,並將手語詩歌上傳至網路供大家使用。 早年教會聾人會友所發出的文字簡訊較為片段,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近年因為Line,會友文字能力提升。現今在台灣教育中,啟聰學校主要是負責教導文字手語,為的就是將閱讀與手語做結合。 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秘書長陳育麟牧師認為,聾人宣教其實是一種跨文化宣教,由於使用的語言不同,聾人社會如同烏托邦,彼此照顧,但也很容易因此誤入歧途。他舉例有未曾進過學校的聾人長輩因故與人發生誤會而被移送法辦,當他與同工前往協助才發現根本看不懂該長輩比劃的手語。他說到,這名長輩曾數度進出監獄,假如連手語教會同工都看不懂他的手語,這些案子是如何判決?聾啞人士又有多少冤獄事件? 近年也遇到非基督徒的聾人家屬因在網路得知手語教會,家屬跑來教會偷看後,決定每天叫計程車把聾人家人送來教會,手語教會欣然接納,每天都會找些事情請這位聾人弟兄幫忙。由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台灣社會的角落裡,還有許多聾人及其家人是需要關懷與協助。 陳育麟說,聾人年老以後若失去另一半,內心會比聽人來得孤單,因為住在安養中心的聾人,每天沒有人可以跟他說話。他認為發展有機農業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聾人在工廠常是做底層工作、領最低薪,因此建立一個聾人能自立、自養、自傳的農莊,只要他們願意幫助耕作就可以獲得生活保障。理想的地點是在市郊,兒女週末可以前來團聚,這並不是一種急難救助方式,而是提升生活品質,建立共同家園的目標。 今年千人手語詩歌頌主恩活動中,手語教會會友合力演出默劇,內容其實就是福音與拯救,聾人在練習中獲得很大成長,配搭協調過程對他們並不容易。但演出戲劇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聽人教會對聾人的了解,呼召眾教會能夠一同關心聾人事工。 致力身障者福利 輪椅牧師陳博文 【陳逸凡專題報導】提到台灣手語教會的設立,就無法忽略一名坐在輪椅上的牧師——陳博文。陳博文牧師一生致力於殘障人權關懷,1988年率先設立全台灣第一個跨越不同障礙別的「中華民國殘障人協會」;1989年促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成立「殘障關懷中心」(現為平安基金會身心障礙關懷中心)。1990年,陳博文牧師因看見聾人的需要,於是借用壽山中會新興教會副堂成立手語教會,正式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史上首間聾人教會。 現任台南手語甘為霖紀念教會傳道、陳博文次女陳佳佳說,父親在她15歲的時候就因積勞成疾辭世,在她就讀台南神學院期間因得到王貞文老師鼓勵,下定決心好好整理殘障關懷中心歷史,論文寫作過程中她才發現父親一肩扛起的任務竟如此艱鉅,以前只能揣摩他的心境,整理資料後才理解爸爸遇到的困難。 陳佳佳訪問長輩時發現爸爸有寫家書的習慣,她說爸爸成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受到好的照顧,讀神學院時雖然已逐漸行動不便,他的同學甚至形容這是「從一支柺杖、到兩支柺杖、最後坐輪椅」的過程,但是他還是請父母放手,想獨立的心造就了其堅毅性格。 陳佳佳回憶,即便爸爸因身體行動不便,必須媽媽請打理大小事,但爸爸都是以甜美溫暖的方式在支持這個家,未曾吐露服事壓力,自己直到寫論文才了解到,很受衝擊。她無法理解父親為什麼能堅持下去,論文寫作中心情相當激動,不斷自我質問:「爸爸獨自承受身體的痛、心裡的孤單、議題推動的困難,為什麼走得下去?」 爭取訂立《殘障福利法》是艱困的過程,陳佳佳說當時父親與劉俠在前面衝,但因無人接續,覺得很惆悵,選上國大代表後,也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衰弱。其他牧者多感觸表示:「台灣殘障神學論述仍未被建立!」 近年陳佳佳參與社運,發現這是條孤單、寂寞、痛苦的道路。當年父親到處拜訪人,即使身體不舒服還堅持做下去,因為他認為如果《殘障福利法》未被建立,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她感嘆現在制度日趨完整,但人心一樣沒被解放,總認為身障者需要施捨,並以歧視的眼光對待。 陳佳佳回憶父親不會手語,但很奇妙的發現聾人需求,促成手語教會。殘障關懷中心關懷的障別很多,但聽障特別難關懷。她表示,除聾人外,聽損族群也是需要關懷的對象,因為去聽人教會格格不入,去聾人教會又不懂手語。回顧父親24歲寫下的獻身文,認為父親關懷的不只是聾人,更是所有的殘障人士,她期盼在上帝的帶領下,能有更多的同工願意委身服事。  書籍介紹  用手聽見祢:如何發展教會聾人事工 聾人宣教要能遍及各地,勢必需要絕大部分聽人教會的接納與配搭,聾人教會設立不易,然而聽人教會的聾人團契卻只要花上些許心力即可建立。那麼教會究竟應該如何開始聾人事工?這本輕薄的小書,正是讓聽人教會認識聾人並且設立聾人團契的最佳教戰守則!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灣有超過10萬名聾人,其中卻僅有0.3%為基督徒。粗略估計約有30萬人的家庭裡有聾人成員,依台灣約5%的基督徒比例來計算,至少有15000個基督徒家庭裡有聾人,用最保守的數字計算,台灣至少有500間教會的會友和聾人一起生活。 假如這500個家有聾人、能用簡單手語溝通的基督徒願意成為媒介,邀請自己的聾人家人以及他的朋友來聚會,教會只要開放一間教室,牧師不必會手語,由手語教會提供詩歌、聖經故事等教材,由聾人彼此分享,牧者只要關懷,家人只要翻譯基本手語就好了。若以聾人一生大約可以結交12個聾人朋友的比例來計算,教會成立聾人團契絕非難事! 本書特地使用容易理解的方式書寫,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和技術性用詞,目的是要使本書容易閱讀。在100頁的篇幅內,簡明扼要的介紹了聾人事工的訓練、教育、管理注意事項,更觸及聾人的心理、生理、社會、牧養等面向,是聽人教會發展聾人團契必讀的好書。索取請洽高雄手語教會、台南甘為霖手語紀念教會。    書籍介紹  台灣手語聖經辭典 台灣目前使用的手語可區分為自然手語以及文字手語兩大類,然而細究起來每個聾人族群之間所使用的手語仍然有很大的差異,時常無法理解對方所指為何。論及聖經裡的外來語,例如「耶穌」、「亞伯拉罕」等專有名詞,手語表達困難,從未接觸福音的聾人朋友更是看得一頭霧水,《台灣手語聖經辭典》便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問世,期盼成為與未信主的聾人相互溝通的依據。 編撰《台灣手語聖經辭典》是個艱鉅任務,一來手語教會間使用的手語各有差異,難以達成共識,討論進度與過程也變得緩慢而慎重;二來以何種形式在書本上清楚呈現手語也是一大挑戰,在拍攝過程中眾人費盡心思數度調整背景、線條色彩才有辦法清楚呈現。 為此本書編輯過程分好幾個階段,首先必須蒐集整合出關鍵的聖經詞彙,經討論後達成一定共識,過程中難免產生分歧與衝突,在書本製作過程中更需顧慮預算、攝影、文字說明等技術層面,不僅是要讓聾人看得懂,更力求讓聽人順利了解手語的比法。   這本辭典的問世,名詞解釋經過神學教授陳嘉式審訂,與眾多手語教會聾人、聽人會友投入參與,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原本只求能夠做成圖卡冊,後來因馬偕‧林輝成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明穱長老大力支持之下,最終以全彩精裝本問世,期盼未來這本辭典能成為聾人朋友的傳家寶!

悲秋!背離民心者將失天下

連戰赴中閱兵 國民黨神話不攻自破 教科書光輝10月完全是騙局一場 【陳逸凡專題報導】根據中華民國的教科書,我們即將迎接「光輝10月」的到來,這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建立的月份,然而教科書裡避而不談的是,當時台灣與台灣人並不屬於大中國的一部分,而是屬於日本。隨著中華民國戰敗、無法統一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此中國非彼中國」的論述更是常讓國際社會一頭霧水,強加於台灣的「中國光輝」,也使得台灣人民身分認同錯亂,造成政治壓迫與社會分裂。 今年9月3日,中華民國卸任國家領導人、前副總統連戰,前往中國參加閱兵,引起國內各界一片撻伐。台獨運動團體「台灣國辦公室」9月10日在凱達格蘭大道搬出虎頭鍘道具,上演「中華民國不鍘,台灣國鍘」行動劇表達憤怒,開鍘貼有連戰字樣的人形布偶。相較於國民黨對前總統李登輝日本祖國論群起圍剿,對連戰投共賣台卻冷處理,可以說是讓全民看破手腳,再次認真思索台灣應有的定位。這樣的反思,也反映在擁抱「一中論述」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的選情上。  事實上,不僅是台獨運動者對連戰感到憤怒,就連中華民國的擁護者也看不下去。連戰在與習近平會晤的演說中,刻意模糊對日抗戰時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角色,連戰更形容「蔣介石領導『正面戰場』;毛澤東領導『敵後戰場』。」一改過往國民黨指控共產黨「七分發展、兩分應付、一分抗日」,連戰與習近平兩人如此一搭一唱,也讓許多政治評論者不禁懷疑,連戰家族因為在中國獲取龐大的政治與商業利益,而選擇出賣台灣。 撇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刻意扭曲的歷史不說,過往由國民黨主導的歷史課綱,內容也是大有問題。對日抗戰並非真如課本裡所形容的那麼正氣凜然。1938年6月,蔣介石為阻擋日軍,下令炸掉黃河大堤,史稱「黃河花園口大決堤」,淹毀無數養家活口的良畝不說,因洪水洩堤致死的人更高達89萬人,比南京大屠殺的30萬人還多,如此視人命如草芥的作為,何來「民族正氣」之有?苦難的中國人民成為軍事獨裁者決策下的冤魂,或許才是比較接近歷史事實的陳述。 中國因為貪圖侵略台灣而刻意扭曲史觀,然而有許多證據會說話。清國在佔領台灣之前,雍正皇帝就曾親口說出「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並記載於史冊;在毛澤東與孫中山早期留下來的文稿中,也直指他們都認為當時台灣與韓國是日本殖民地,應該獨立建國,一同成為中國抗日的夥伴。 隨著台灣民智的開啟,諸多歷史證據的浮現,讓台灣人民不禁要感嘆,黨國神話底下的真相並不是如教科書所說的「光輝10月」,對數百年來始終無法擺脫外來者統治的台灣人民來說,「10月悲秋」才是貼近事實的描述。本專題將透過台灣獨立意識的覺醒、終戰70週年回顧、金門國軍的悲哀以及現今仍然充滿苦難的中國人等多篇文章,揭開光輝背後的黑暗,邀請讀者一同省思台灣未來該走的路。 我誠心祈禱 台獨不求人 【特稿/蔡丁貴】雖然我在立法院周邊搭棚抗爭已將近7年,帶動不計其數的非暴力抗爭,早已忘記被法院判處的懲罰有多少,但我承諾過,我會堅持到完成三項目標,一是阿扁總統離開監獄,二是完成獨立建國,三是社會的支持資源告罄。 第一項好像已經完成,阿扁總統從小監獄放出來,跟我們一樣活在一個外來政權的大監獄,每天面對再度被關進小監獄的威脅,其實阿扁總統根本就是台灣人被國民黨殖民體制公開綁架的人質。請問,阿扁總統自由了嗎?請問,台灣人民真正自由了嗎? 第二項是完成獨立建國,現階段有一個大好機會可以開始,就是努力在2016年的大選中,集結台灣社會人民認同這塊土地的力量,利用投票來進行一場最安全的全民非暴力抗爭,每一張選票絕對不能投給不認同台灣的政黨,用我們手中的選票,將這種政黨以及政客趕下台去。這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三項目前似乎只能乾著急。大家都認同這些是好事情,但是大家都還在等,似乎都還在祈禱,就好像要歷經久旱,才要來祈求上天降雨下甘霖一樣。 可是這些事情的努力,都應該是由我一個人來做的嗎?我一個人的能力再好,意志力再強,也會感到疲累啊!支持者難道只要動動食指,在網路上按個讚,就完成了保衛這塊土地的責任了嗎?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我追求台灣獨立建國,就是為了實踐讓上帝國降臨在福爾摩沙的美麗寶島。提倡台獨怎麼變成我要去拜託別人?大家輪流來換手吧!一起來努力吧!此刻讓我休息一下,雖然目標還沒有完成,但是我的力氣已經快要用完了。台灣人自己來救自己吧!我如果做不好,換手吧!我也累了!我真的也累了! 主啊!台灣人被壓迫剝削的痛苦呼聲祢有聽到嗎?主啊!請祢不要將這個超出我一個人能夠負擔的事工,獨獨放在我一個人的肩膀上!主啊!請祢引導更有能力的天使來幫助台灣人,我真的累了,請祢讓對不公不義視而不見的眼盲者重新看得見,請祢讓那些已經看得到不公不義但卻仍然像跛腳無法行動的人重新站起來,走出來。主啊!我的軟弱已經快要無法承擔了,我求祢卸下我的負擔,但是我知道祢的旨意,請祢按照祢的意思,不要按照我的意思。阿們!(作者為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 新台灣三寶 馬英九獨包 【特稿/周倪安】馬英九完全執政7年多,本該有足夠的時間確保政策有效執行。但不斷跳票已經不是新聞,完全再創「台灣奇蹟」。台灣有三寶:名嘴、詐騙、吃到飽,馬英九一人全包。 最為琅琅上口的是「我準備好了」、「633」政見芭樂票。馬英九曾經承諾,如果做不到,薪水捐出來沒有問題。可是第一任時沒兌現,第二任都快接近尾聲了,他才說:「捐薪水不能解決問題。」 全募兵制的規劃,也是一再延後時程實施。若明年政黨輪替,新任總統在財政困難、少子化的兩難情境下,政策可能難產。馬從不慎重思考,繼續全募兵制是否能保障國家安全。馬英九對國防預算的承諾,也沒有達到競選的政見──不低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而且是逐年下降。這又與馬英九對外強調中國軍事的威脅,形成嚴重的落差。 馬英九施政無能,經貿政策過度傾中,完全被紅色供應鏈困住。國債更是飆新高,每人平均背負國債107萬,官方公布的貧富差距更高達99倍,青年薪資倒退回18年前的水準,若加上通膨及房屋市價等數據,人民的痛苦指數創下史上新高。 在男女平權上,馬英九曾承諾國內女性政務官比例不少於1/3,他又再度跳票了。2007年,他在參選的政策白皮書中表示,4年內會讓中央部會女性政務官比例高於1/4,8年內再成長至1/3,但只有劉兆玄第一次組閣的時候,勉強達到1/4,目前行政院女性閣員僅佔11%。行政院長毛治國,似乎不清楚馬政見,要不就是毛院長根本沒當一回事。 去年馬就職週年演說,剛講完要興建「合宜住宅」來照顧青年,不久就爆發「葉世文弊案」,行政院對青年購屋、租屋的政策,也只能黯然放棄。 在競選政見中提到,故宮南院要在2012年春天完工。結果今年3月到嘉義巡視前,嘉義縣政府還拆掉宣傳倒數計時器,避免讓馬英九難堪。 馬英九政見說得比名嘴還漂亮,但實際上像詐騙集團,永遠不會兌現!一籮筐的芭樂票,幾年下來簡直就是芭樂吃到飽,這樣的總統無能又無信,卻不承認自己的錯,要不就是說國際金融海嘯,要不就歸咎在前任總統陳水扁甚至李登輝身上。終於,兩任總統就快到尾聲了,天祐台灣,終於就要接近尾聲!(作者為現任立法委員) 止戰之殤  老兵尊重何在 【林家鴻專題報導】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總統府為慶祝國慶還計畫加碼放煙火,總統馬英九對台灣人說,對日抗戰「勝利」是「全國軍民」艱苦卓絕奮鬥的結果,然而7月新竹湖口基地一場紀念活動,卻令人納悶:134位參加過抗戰的老兵接受表揚,但清一色是戰後1949年隨國民黨來台的「老榮民」,不見半個台灣人。台灣人沒有參加對日抗戰嗎? 事實上,馬總統所謂「全國」軍民指的是「中華民國」,但二戰時,台灣早已割讓給日本,身為日本人的台灣人,誠如前總統李登輝所講的,台灣人沒有參加「對日抗戰」是理所當然。至於馬政府用來標榜「台灣人二戰也有抗日」的李友邦、翁俊明等輩終究只是少數。 正當民間各地與全球同步記念「終戰」70週年,以「人」為主體,聚焦重現當時台灣蒙受戰火蹂躪的歷史,記取和平可貴的同時,馬政府竟耗資7千萬舉辦16項「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活動」。中華民國自1937年盧溝橋事件至1945年日本投降,苦戰8年犧牲軍民逾2000萬人,基於人道主義加以記念本無可厚非;然而記念內容獨尊「中華民國在對岸」的二戰史、及權力者單方面的「勝利」,無視台灣基層人民的戰爭經驗、及對多元族群社會的尊重,公帑運用實在有違比例原則。 何謂台灣人的二戰記憶?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將中日戰爭擴大為太平洋戰爭後,台灣人正式受徵召捲入世界大戰,每百名日本軍人裡就有14名台灣人。歷史學者李筱峰曾分析台人從軍心理,除了受皇民化教育洗腦鼓動,更多是為了謀生。當時官方嚴格控管生活物資,連台北市區都有人餓到煎蟑螂、烤青蛙充飢,被殖民的台灣人藉由從軍提升地位,好讓家中獲得更多物資配給。 據統計,二戰期間共有20多萬台灣人參戰,其中約12萬人為軍屬,8萬人為正規軍,共3萬多人戰死於中國及南洋戰場,成為戰爭下的犧牲品。 如死神降臨般的空襲,是老一輩台灣人不願再回想起的記憶。當時被派往海外的台灣人,在船上可能隨時遭盟機炸沉;島內自1944年起,大城市開始遭美軍轟炸,中華民國空軍甚至聯合蘇聯進攻新竹、松山飛行基地。美軍前後空襲台灣至少25次,1944年「岡山大空襲」死傷尤為慘重,130架B-29轟炸機對岡山投擲650噸炸藥,死傷無數;隔年5月「台北大空襲」,至少3千名台北市民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高達數萬人。 二戰末期,每日竄逃到鄉下疏散的民眾絡繹不絕,多少人的親友死於戰火中,血淚斑斑的空襲歷史卻始終為執政者所漠視,更遑論官員為亡者哀悼,甚或是記念無數戰歿於海外的台灣英魂。台灣人奪不回二戰歷史的教育與詮釋權,國慶記念「勝利」的煙花,慶祝的究竟是誰的勝利? 軍中樂園 婦女泣血哀歌  【邱國榮專題報導】細數中華民國對外的各項大小戰事,總殃及無辜的台灣,台灣人也因此被迫捲入不屬於自己的戰爭,甚而傷亡。其中台灣女性也在陵谷滄桑下被帶往不屬於她們的戰場,有被日本政府送入軍中的「慰安婦」,也有被中華民國政府送往金門慰勞軍人的「侍應生」。荒謬的是,這些人好似從來不曾存在於中華民國可笑的歷史中。 二次大戰時,美軍分別在日本的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昭和天皇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終止」這場禍國殃民的戰爭,中華民國對日抗戰自此結束;不料,國民黨與共產黨全面駁火,中國陷入內戰,直到1949年國民黨逃至台灣。在這些戰火裡,不乏台灣男性與女性參與,他們及她們都在時代的悲劇中,受迫前往迎接一場又一場本該不屬於他們的戰爭。 終戰後不久,台籍日本兵自南洋戰場返回台灣,旋即被接收台灣的國民黨徵召投入中國內戰。台籍老兵協會前任理事長許昭榮表示,國民黨利用各種手段「拉夫」,騙台灣人去中國打仗。國民黨節節敗退之下,有的台籍兵跟著陳儀接收台灣,有的被蔣介石派來鎮暴,形成台灣人殺台灣人的悲慘局面。參加中國內戰的70軍與62軍在戰敗後,被共產黨收編成了解放軍,第21師甚至在調返內戰的途中,在上海遭到殲滅。國民黨敗逃至台灣後,韓戰爆發,被收編成解放軍的台籍士兵被迫跟著中國部隊前往陌生的地域,繼續打著一場不屬於他們卻又不知何時才能停止的戰爭。 1958年金門823砲戰發生,當時的兵力9萬2千人,其中台灣兵約4萬人。換句話說,中華民國誇口鎮守成功的823砲戰,是台灣人幫他打的;但烽火連天下的傷亡人數,官方至今沒有一個正式說法,不過我們不難想見,台灣男性在這場戰役中犧牲不少。 共產黨建國後,金門遂成為逃難台灣的國軍「反攻大陸」的前哨站,國民黨以考量「戰地政務」、體恤軍人性需求為藉口,於1952年特別設立「金門防衛司令部軍中特約茶室」,駐金門軍民均使用特約茶室所屬電話分機831作為該場所代號,也就是現今俗稱的「八三么」。類似公營妓院的這類型特約茶室,主要目的是以低價或免費方式向金門駐軍提供性服務,並仿效台灣自日本時代以來的分級傳統,將性服務工作者分為甲乙二級,甲級侍應生提供尉級以上軍官性服務,乙級侍應生則提供士官兵性服務。除在離島的金門、馬祖設立特約茶室外,台灣本島的高雄鳳山也有。不過,自1992年,馬祖特約茶室結束營業後,所謂的「軍中樂園」正式走入歷史。 軍中特約茶室侵犯人權事跡屢見不鮮。1969年,台北市議員勾結妓女戶老闆,將從良者轉往特約茶室;1987年,金門金城鎮特約茶室負責人強拉民女去接客,年僅16歲的女童在97天內被迫接客3000多次,檢調單位要求調閱相關資料但遭軍方拒絕,最後僅判負責人10個月刑責。 目前特約茶室的研究因牽涉政府和軍方的態度與當事人隱私,仍屬敏感議題。不可否認,特約茶室是一項國民黨不願承認的醜聞,和日治時期的台灣女性被帶往軍中慰安所相較,中華民國政府根本是選擇迴避問題、不願處理。 信仰迫害 煉獄何來自由 【林宜瑩專題報導】「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連戰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儀式的前一週,中國維權律師張凱與助理,在8月25日深夜被溫州公安以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為境外竊取國家祕密等罪嫌帶走,並遭中共「指定居所監視居住」6個月,而基督徒律師張凱,正是日前溫州教會遭逢拆毀十字架風波中,接受上百間教會委任案件的人權律師。 中共當局因見基督教發展迅速,深恐危害其政權,先是在2013年11月16日,中國河南濮陽南樂縣的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牧師張少杰為保衛南樂教堂,遭當地縣委書記黃守璽唆使10餘名公安非法拘捕,違法押在濮陽市看守所,後來還被判刑12年。 2014年4月,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巡視浙江溫州時,發現十字架到處可見,害怕基督教對共產政權的威脅,以拆除違章建築為由,開始從溫州三江教會拆十字架,風波一直延燒至今。而身為基督徒的人權律師張凱從2014年8月開始,受理溫州救恩堂黃益梓牧師委任後,便常駐溫州,並陸續接了上百間教會抗告政府不當拆毀教堂的委任,試圖以法律來對抗溫州的宗教迫害,因此被中共當局視為眼中釘。 過去,中共打壓的是家庭教會,近幾年,連屬於黨國體制下的三自愛國教會系統也開始遭受當局迫害,除河南南樂、浙江溫州外,包括山西與陝西也成為這波迫害教會行列的一員。可是中國基督教協會、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始終不聞不問,反而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南樂教堂十架遭拆毀時,還挺身接待過該案委任律師夏鈞,並與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一起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向國際社會控訴中國政府迫害宗教的事實,隔海聲援中國被迫害的教會。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這是聖經哥林多前書12章26節對我們的教導,可是無論在河南南樂教堂,抑或是浙江溫州拆十字架風波,台灣的華語教派與中國三自愛國教會,皆無視主內肢體受逼壓、受苦,還彼此互相取暖,刻意塑造兩岸基督教交流是兄弟和睦同居的假象,自甘墮落成為中國宗教宣傳的打手。 令人遺憾痛心的是,縱使長老教會總會三番兩次呼籲,請眾長老教會牧長不要參與其中,但就是有人充耳不聞,甚至在今年5月到中國參訪的「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中,還有本宗傳播機構董事長全程參與,中華基督教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魏悌香更大言不慚、極盡諂媚能事的說:「第五次參訪大陸,還可以這麼感動!」並將今年參訪團定調為令人啼笑皆非的「感動之旅」,事後更被中國國家宗教局拿來大做文章,作為統戰的宣傳工具。 對照「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的言行與連戰跑去中國閱兵,其媚共心態有何不同?難道如今,連在教會中教導信徒倫理的牧長也沒有祖國了,反而是心向中國、認賊作父,也難怪當河南南樂或浙江溫州發生教會被迫害時,這群人會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態度。

淨灘又淨心 善盡上帝管家責任

環境保護從你我做起   關心受造界鄉親做伙來   重現福爾摩沙美麗風華 【林宜瑩專題報導】為慶祝基督教來台宣教150週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與各中區會教社部聯合在9月20日下午3點,在各地舉辦「全台大淨灘」活動,也使基督徒有機會盡責關懷生態與環境,成為聖經中說的「盡忠好管家」。近年來,台灣周遭海灘遭廢棄物污染情況嚴重,透過「淨灘」具體行動,群眾可產生「鄉土認同」和「命運相繫」的認知,真正達成「價值重建」與「心靈更新」的改變,這也才是解決「污染」的根本之道,透過「淨灘」達到「淨心」,因為「你著盡力保守你 ê 心,因為心是活命 ê 泉源」。 事實上,淨灘起源於海洋保育運動,海洋保育概念是在1972年美國正式通過海洋保護、研究與保護區法(MPRSA),授權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規範對海洋傾倒廢棄物的行為後,才逐漸成形;台灣的海洋保育則是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例如環保署1997年開始推動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1998年由行政院青輔會於世界海洋日(每年6月8日)前一日發起淨灘活動,2000年後,民間環保團體發起的淨灘活動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起來。 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表示,各中區會教社部舉辦淨灘活動早已行之有年,而民間環保團體的淨灘活動,常因經費問題有限,僅能區域性舉辦淨灘活動。此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慶祝宣教150週年,在9月20日舉辦的「全台大淨灘」,不僅是少有的全國性淨灘活動,也是落實了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事工「關懷受造界」的異象,而這次「全台大淨灘」特別以台灣最原初的主人──原住民的角度與立場,來詮釋水中世界,堪稱是空前創舉。 台灣島海域周遭受黑潮、中國大陸沿岸冷流及南中國海暖流三大洋流環繞,這三股洋流是海洋生物迅速移動的重要管道,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台灣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與生物物種,也造就出台灣多元族群的多樣性。 從阿美族生活傳統與活動領域來看,Riyar(海洋)與Nanom(溪水)是族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禮物,阿美族的Lipahak(生活之樂),就是在一年兩次的割稻(Mipanay)後,年輕人聚集一同潛水至沿岸海底採集Damay(海藻)、Cekiw(貝類)及Foting(魚類)等食材,準備豐盛宴席接待遠道而來的客旅與家族親友。 阿美族語中的Dodang意指長型打米臼,早期祖先便是仿造Dodang的形狀設計船體。根據歷史記載,阿美族最早的航行於海洋上的船隻稱做Tamina。另外,蘭嶼達悟族常見的tatala(拼板舟),如今也成為台灣對外宣傳觀光重要的圖騰。 泰雅爾族慣以多種形容詞放在地形地物前,這也成為其對河流的特殊命名文化,最常見的有Llyung(流域)、Gong(河)、Hbun(兩河匯合處),新北烏來(Ulay),就是泰雅爾語中溫泉的意思,此次淨灘活動也特地以泰雅爾族語為台灣各地的溪流命名,藉此呼應推廣原住民正名運動。 16世紀中期,葡萄牙船隻行經台灣,水手對島嶼發出驚嘆之語:「Ilha Formosa!」世居在台灣的各族群,我們應該珍惜如此美麗的資源,使台灣成為真正的「福爾摩沙」。可惜的是,台灣在工業長期污染下,土地與海洋充滿了廢棄物、重金屬、核廢料等各式各樣的污染問題,實在需要大家的深切反省與悔改。 如何著手重視台灣的環境保護議題?就從一同參與淨灘開始吧!9月20日下午3點,我們海邊見! (圖片/網路圖庫)   大淨灘應注意事項 【林宜瑩專題報導】根據ICC(國際淨灘行動)編製的淨灘志工操作守則,淨灘者務必穿戴手套與包腳的鞋子,以避免執行淨灘時被利物刺。在海灘撿拾垃圾時,應注意玻璃、針頭或其他尖銳物品,務必遠離海浪區,並隨時注意潮水變化。若是廢棄物太過於龐大,切勿一人搬運、清理,也要避免踩踏海濱植物或沙丘地區,並避開海灘上的生物。 淨灘者的穿著盡量選擇透氣、舒適的衣服,穿上輕便的球鞋或包腳的鞋,盡量不要穿著拖鞋或涼鞋。在淨灘時要穿戴手套、使用長夾較為安全。在烈陽下要先擦上防曬油,戴起太陽眼鏡及遮陽帽。身邊一定要攜帶環保杯,裝滿飲用水,隨時補充水分避免造成脫水現象,避免使用瓶裝水,以達環保目的。淨灘者最好戴手錶,以計算淨灘時間。在裝置海灘廢棄物時,也要記得進行垃圾分類,分成可回收與一般垃圾,才不會讓淨灘活動的美意打了折扣。 請不要撿拾天然物品如漂流木、動物遺骸、海草、植物種子等。志工在參與淨灘時要衡量自己的體力,自行決定淨灘的範圍與時間。天氣不佳時,不宜舉行淨灘活動。淨灘活動將以小組方式進行,ICC也製作一份廢棄物調查紀錄表格,上面附有紙夾的筆記板、鉛筆,每組使用一張紀錄表,一人負責記錄,其他人負責撿拾及裝袋。 請各小組記錄淨灘所花費時間,並準備皮尺,從淨灘開始處進行測量,到結束時監測小組淨灘範圍的長度,數據請以公尺或公里為單位。淨灘結束後,將所有撿拾到的廢棄物秤重,並以公斤為單位。如有來自國外或國籍不明的廢棄物,請詳細記錄於調查表的紀錄欄中,可先以「正」字符號標記數量,最後再統計總數,將數字填於每項廢棄物前方空格中。記錄數量時力求詳實,皆以數字統計,避免用「很多」等模糊字眼。 相關資訊最晚於9月19日晚上6:00前發布,可至報名網站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ctsociety查詢。    關心環境  力行減塑做回收 【林家鴻專題報導】「淨灘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而是關懷環境的起點」。根據國內環保團體淨灘的經驗,行動過後遇到潮汐或暴雨,沙灘旋即又布滿垃圾,撿垃圾速度遠遠不及陸地生產的垃圾量。從垃圾源頭減量做起,被視為守護海洋棲地的根本之道,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對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依賴,將是讓大海恢復湛藍的一大關鍵。 長老教會響應的「國際淨灘行動」(ICC)始於美國環保署成立的海洋保育協會(TOC)。1986年德州南教士島的海岸線布滿大量垃圾,令TOC成員大感震驚,於是展開破天荒的首次淨灘行動,動員近3000名志工清理200公里長的海岸線。這項行動後來擴展至全美,也遍及國際。ICC提供各國協力團體一份表格,記錄垃圾種類及數量,也成了組織特色,這份表格幫助了各地ICC團體分析垃圾來源,不僅得以宏觀全球,了解現今海洋垃圾生成概況,各國也用於教育大眾了解海洋垃圾污染的嚴重性,提升政府決策。 島國台灣得天獨厚,四面坐擁美麗海景,但各地海岸卻已遭塑膠廢棄物全面侵襲。荒野保護協會去年公布全國18處淨灘行動成果,在16公里的淨灘範圍中清出10萬件海岸廢棄物,超過8成都是塑膠垃圾。更嚴重的是,荒野去年首次在新北、台南與高雄調查尺寸介於0.1~2.5公分的「微塑膠」密度,發現即使淨灘過後,海岸仍遍布各種塑膠廢棄物破裂成的細小碎片,其中高雄林園的中芸沙灘,僅僅1平方公尺內就有近800件微塑膠,這些碎片極有可能被海鳥、海龜或魚類誤食,導致生存危機。 海洋、海岸廢棄物不僅影響生態環境、觀光旅遊,還有人體健康。據統計,全球每年入海的垃圾量有6億多公噸,或沉入海洋,或隨海潮漂流,由於大部分的塑膠垃圾無法被生物分解,因太陽照射、海浪拍打成為碎片,易吸附DDT、戴奧辛、多氯聯苯、汞等有機污染物,當浮游生物吃下後,經由食物鏈循環,最後還是回到人類口中。 上帝賦予人類管理自然界的責任,身為污染的禍首,拯救海洋生態須從自我節制做起。環團建議平日確實做好回收、垃圾減量之外,力行「減塑」運動更不能少,如拒絕使用飲料杯、免洗餐具、吸管等一次性塑膠用品、購買紙盒包裝的清潔劑、洗衣粉、沐浴用品,拒絕多重包裝或加工的產品、攜帶環保水瓶、購物袋或隨行杯等。(圖片/邱國榮)    永續海洋  從餐桌開始改變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灣是海島國家,但酷愛海鮮的台灣人卻也與全球共同面臨漁獲枯竭的險境。幾年前美國《科學》期刊曾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家預測,人類未知節制濫捕魚類及污染海洋,至2048年我們將無海鮮可吃。海洋生物多樣性消失的結果,甚至造成有害藻類大量出現,洪患增加。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消費者食用海鮮應懂得節制、挑選「綠色海鮮」,搶救海洋生態就從餐桌開始。 廉價又高檔的壽司餐廳近年深獲國人喜愛,但許多人可能不知常用來做生魚片壽司的黑鮪、黃鰭鮪、大目鮪、鰻魚,均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種名單,尤其黑鮪魚數量60年來已減少96.4%。環保團體「綠色和平」1月公布對全台9家知名生魚片餐廳進行的評比,在採購海鮮食材的永續性上,通通不及格,包括全台擁有約200家分店的爭鮮、日本料理龍頭三井、海壽司、和民、鮨彩、百八魚場、欣葉、藝奇、順億,前兩家表現最差。 綠色和平認為,台灣生魚片與壽司產業,普遍缺乏環境與永續的敏感度,讓不知情的消費者也成為破壞海洋生態的幫兇。聯合國農糧署研究顯示,全球超過八成魚種都面臨過度捕撈威脅,而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常用「底拖網」,屬破壞性漁法,拖著通電的巨網和鏈條橫跨海床,大範圍捕撈海底到海面的生物。不僅破壞生物棲地,還造成嚴重的「誤捕」,非漁獲對象的魚種或小魚常被拋棄或做成飼料,浪費海洋資源,海豚、海龜常因此喪命。 挽救枯竭漁源的方法主要有「限漁」和「慢漁」兩種,但不易推動,近年來各國保育團體決定從改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下手,推動「生態標章」制度,製作「海鮮指引」,鼓勵民眾買對的魚、吃對的漁。在台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製作〈台灣海鮮選擇指南〉網站,將海鮮分為「避免食用」、「想清楚再吃」及「建議食用」三類。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人們「底食」,多吃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因此將烏賊、鯊魚(魚翅)、黑鮪、鰻魚等食物鏈高層生物分類至「避免食用」中。加上其汞重金屬含量高、捕撈方式破壞環境、野生數量遽減,故鼓勵民眾基於環境永續避免食用。當這類海鮮失去市場價值,捕獲量減低,就能達到保育效果。詳情可上網查詢: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清理海污  荷少年扭轉乾坤 【陳逸凡專題報導】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人類大量生產塑膠製品,全球一年生產約2.88億噸,其中10%塑膠製品隨著下水道與河流進入海洋。經年累月的積聚之下,這些塑膠垃圾對海洋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在夏威夷與加州之間出現了一個綿延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垃圾帶,細散的塑膠在海中漂流且無法清理,造成海洋生物的浩劫。在死亡海鳥的肚子裡,可以發現滿滿的塑膠廢棄物。日前,研究人員甚至在海龜的鼻孔裡拔出一支將近20公分的吸管。 2011年的夏天,一名17歲的荷蘭少年Boyan Slat專程到希臘海邊潛水。原本他期待看見碧海藍天的美景,而眼前的景色卻不是如此,沙灘上充斥著保特瓶等各式塑膠垃圾讓他備感震驚。大人們告訴他,「這些垃圾數量驚人、分布太廣又過於細碎,不可能清理完畢。」這個斬釘截鐵的說法刺激了少年,決定設計一個可以讓洋流與生物能順利從下方通過的海洋垃圾收集設備。 他苦心鑽研後,不僅成功發明出一個垃圾收集設備,並獲得設計大獎,也決心將這個計畫付諸實踐。於是他在19歲時,毅然決然休學,開始四處宣傳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在媒體上曝光的機會,並積極聯繫各家可能投資垃圾處理計畫的公司。一開始,沒有太多人理他,直到有一天,他在網路上的演講影片引起瘋狂轉貼,那刻起,不斷有金錢及志工湧入,並表達願意參與計畫。 少年用募集而來的資金,親自搭船到北大西洋進行環流研究,並在澳洲設立研究總部,開始自行生產相關設備。設備的主體上裝置太陽能板,以確保設備能不受限制持續運作。這個海洋垃圾回收器,外觀長得像一個綿長的漂浮體,如今已在海洋中開始運作,估計10年內,將可以回收7千萬公斤的塑膠廢棄物,而每公斤的清理成本不到5歐元,僅是現有海洋垃圾清理成本的3%。縱使一開始有許多質疑的聲浪,但Boyan Slat藉著穩步改善計畫,他清理海洋垃圾的理想終於能夠實現。 廣袤無垠的海洋,在人類的思想中是既神祕又沒有邊界的存在,實在難以想像,它早已幾乎被難以分解的人造塑膠垃圾淹沒。反觀,現今科技帶來的塑膠製品的便利,人類便宜行事的享受,卻讓受造界其他物種身陷在苦難之中,而未善盡管家之責的惡果,終有一日也將由人類自行承受。當荷蘭的少年正努力為清理海洋塑膠垃圾而奮戰時,我們所有人當從今天開始減少塑膠的使用量,這也是大家愛世界的第一步。(圖片/TEDx影片)    達悟族的海洋觀    祖先禁忌顯智慧 【陳逸凡專題報導】現代人因受高度發達的工商社會影響,經濟活動只在乎利潤獲取,忽略對受造萬物的珍惜與愛護。反觀台灣各原住民族,針對山林或海洋等傳統領域,僅採取有限度的利用,這種生活傳統,數千年來循環不息,真正實踐了永續發展的理想。其中,蘭嶼達悟族數千年來與海共存,發展出獨特的海洋觀,值得世人借鏡反省,而達悟族捕撈飛魚的各種禁忌,也正是彰顯永續生態觀的最好例子。 飛魚,是蘭嶼人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也是傳統文化核心,不同種類的飛魚都有屬於自己的傳說。每年春季,飛魚群隨著黑潮抵達蘭嶼附近海域,達悟族人每年2~3月會舉行「招魚祭」,這段時間族人允許在夜間以火把照明來捕捉飛魚;4月則允許白天用小船釣大魚,但夜間不可捕魚;5~7月可在白天捕捉飛魚,但不可捕捉其他魚種。6~7月舉行「收藏祭」,表示飛魚的魚汛期已經結束,從這天起不可再捕捉飛魚,改抓其他近棲魚類食用;每年中秋節過後就會舉行「終食祭」,從這天起禁止再食用飛魚,吃不完的飛魚乾掛在屋旁柴架上讓豬狗吃食,不隨意丟棄,表達對飛魚的尊重。 從達悟族的祭儀可以看出祖先智慧,透過嚴格規範,區別了魚類的撈捕與食用時間,數千年來,達悟族的飲食資源不曾匱乏。反觀現今漁船越造越大、全年無休撈捕、魚貨資源也多遭浪費。我們唯有師法原住民永續經營的智慧,才能避免海洋資源的枯竭與災難。          

原運三十 豐富原民自治新風貌

《原基法》實施屆滿10週年  各界齊聚省思未來方向 【義工記者林佳靜專題報導】「原運三十」研討會8月14至16日在玉山神學院舉行,主辦單位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汪明輝、玉山神學院院長布興.大立及台灣神學院都市原住民神學研究室鄭仰恩牧師一同點燃狼煙揭開序幕,並由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牧師唱出原住民心聲。汪明輝表示,《原住民族基本法》至今實施10週年,正是集結民間團體、學術界、社運界,檢視政府政策,提供建言,以推動原住民族自治的良好時機。 汪明輝表示,最早提倡台灣原住民族自治理想者,首推鄒族菁英高一生;而以1984年成立的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的組織化運動,為正式起跑點。這30年來原住民族運動的重大成就包括:還我土地運動、正名運動、凝聚泛原住民族意識、建構原住民族主體性、將「原住民族」入憲,及1996年設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年通過《原基法》等。 14日舉行的第一場專題邀請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主講「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並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排灣中會總幹事布卡.蔴旮旮菉灣、原住民政策協會理事長伍杜.米將、原策會理事Falong Sinciang參與座談。布卡認為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原運暫時休兵,「原住民」三個字不斷被消費,原住民辛苦爭取權益後,享受的竟然是反對原運的人。未來的原運應該搭好平台,讓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 去年「光復節」前夕,阿美族青年在花蓮光復鄉公所門口噴紅漆抗議「光復鄉沒光復」,主事者「馬太攻守聯盟」成員被調查、約談,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伍杜.米將表示,過去原運前輩講大方向,但被批評遠離部落的聲音,他認為部落型的原運,可以補足過去原運的精神。但是現在許多原青住在都會區,對於原住民議題認知有落差,需要幫助他們了解部落,並給予支持。 來自花蓮Fanaw部落的旅北青年Falong Sinciang表示,當他想跟同學討論社會議題時,經常受到質疑,「原住民到底還要爭什麼?」原住民好像已享有各種福利,不該貪得無厭。後來他才理解,比起原住民所失去的,這些福利離真正的修復式正義根本還差一大截。 15日舉行的第二場專題由前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主講「從原運角度看原基法實施的成就、瓶頸及未來」。參與座談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林益仁認為,「法,是社會實踐走出來的。」他以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說明,要先付出行動才能拿回傳統領域。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高潞.以用.巴魕剌認為,《原基法》對阿美族沒有成就,只有瓶頸。因為中華民國存在多久,阿美族的土地就消失多久。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呼籲,原住民國會議員全是國民黨籍的現象,對推動相關法令及權利極其不利,需要有各政黨彼此監督、制衡及合作,才能制定有利原住民族的進步法案。 最後一天的開放空間討論(OST),原運工作者提出三項行動方案,包括「成立原住民土地喪失真相調查委員會」「籌組原運幹訓班」及「日本人如何關心支持台灣原運」。連續參加三天的研討會,日本耶穌基督教團(JCCJ)二宮一朗牧師,還特別為日本人向原住民族鞠躬道歉,場面令人動容。(攝影/林佳靜)   平埔族推西拉雅正名  尋找建立自身光榮感 【義工記者林佳靜專題報導】「原運三十」研討會8月14日晚上舉行「平埔族議題」座談,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原民會平埔小組副召集人段洪坤指出,「平埔族並不是單一族群,而是10幾個族群的泛稱。」曾擔任記者的段洪坤,1997年回到台南縣吉貝耍西拉雅族部落定居,1998年因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主任潘英海的一句話,讓段洪坤踏上了推行平埔文化的道路。段洪坤搖頭感慨的說:「文化復振的工作真的不好做。」他說,最常被批評的就是「平埔族在哪裡?」因為族人並沒有自己是西拉雅族的概念。 段洪坤說,小時候,隔壁東正、東中村的孩子經常會嘲笑吉貝耍的孩子是「番仔」,父母就會告訴段洪坤:「他們過去叫做『番社』,伊才是番。」然而從祖先的畫像,族人的五官,加上一些特有的祭典儀式,讓段洪坤心中老是覺得有團迷霧。長大後,在找尋文獻、細查村子的特殊信仰之後,段洪坤終於認出自己原來是平埔族群的西拉雅族人。 段洪坤與潘英海開始推動西拉雅族正名運動,沒想到遭遇鄉親父老的反彈,甚至自己的叔公還在公開場合罵他:「人不做,要做番幹嘛?」推行正名運動,讓他與族人有許多摩擦,但心疼理解多於氣憤。他很感謝早期荷蘭人將聖經馬太福音及信仰告白翻譯成西拉雅語,才能將西拉雅文字保留下來。 段洪坤不斷調整,開始推動部落圍牆彩繪西拉雅文史,建構西拉雅故事村。1998年,吉貝耍部落首次對外公開舉辦夜祭活動,遊客爭睹神祕面紗,盛況空前。近年來以「我家也有木棉樹」活動,逐漸喚起族人對西拉雅文化的自我認同與驕傲。藉著文化活動的推行,吉貝耍的青年才慢慢站出來,一同投入文化的復振工作。段洪坤希望,族人不再因為別人說自己是「番」而感到自卑,有一天西拉雅族能建立起自身的光榮感。 玉山神學院院長布興.大立牧師回應時表示:「誰有資格否定西拉雅族不是原住民?」坊間已經有很多書籍可以證明,他認為原民會應該「先承認,後修法」。   【陳逸凡專題報導】「原運三十」研討會第三天的搭鹿岸論壇「原住民族自治運動策略」分為三個主題進行,第一場聚焦土地、文化戰線,由台灣神學院都市原住民神學研究室助理教授邱凱莉主持,與談人為卑南族的原運工作者高明智、馬來盛及排灣族的屏東部落大學校長拉夫琅斯.卡拉雲漾。 拉夫琅斯認為原運工作的重點在教育,需要的是續航力。他說最近聽聞部落的年輕歌手到中國比賽,自我介紹時說「我是中國排灣族」,他開玩笑表示自己心臟不太好,所以「聽到孩子在練歌都很害怕。」而現有的課本原住民比例很少,所以口述史就很重要。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會不知道自己是誰,認同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達成自治要有很多面向跟能力,原住民「傳統領域學」精通海洋、高山資源的運用,幾千年來維持了平衡與安全,證明原住民絕對有管理山林的能力,政府應該對過去的破壞賠償與道歉。 馬來盛則期許原運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社會,確實了解大社會,戰略才能成功。原住民人數少,因此「不能靠力取,要智取」。他說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人會迷惘、害怕,原住民可以成為台灣社會的潤滑劑。原住民的戰線要釋放出訊息,告訴社會大眾原住民族有這麼多好處,可以讓台灣名正言順成為一個國家,而中國人來台灣也得到善待,是親家而不是敵人,「原住民就是台灣的鹽巴與味素!」現在原住民在屋簷下低頭,不代表臣服,而是在等待機會。 高明智則氣憤表示,原住民在自己的獵場狩獵,竟遭森林警察追捕,因此今年初族人集結起來對森林警察宣戰,捍衛原住民的狩獵權,與不同族群走上凱道抗議,這就是行動。他過去在擔任青年會長期間思索,發現原住民的存在是要別人同意的,是被別人蹂躪的,於是決定恢復男人該做的事情、女人該做的事情、部族該做的事情,「如果不夠憤怒,表示你已經屈服了!」 邱凱莉在結語時說:「文化復振的起點是傷痛、壓迫與抵抗。不只原住民在問我是誰,漢人也在問我是誰,這次研討會有一半是漢人,原運不只是原住民族的,也是漢人的,都是認同的問題。」 【陳逸凡專題報導】「原住民族自治運動策略」第二場聚焦經濟、產業戰線,由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官大偉主持,原促會秘書長金惠雯、務農的賽夏族耆老打赫史.達印.改擺刨、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希婻.瑪飛洑及前原民台台長馬躍.比吼與談。 官大偉開場時表示,觀光衝擊土地,不只是國內問題,已經是跨國資本的問題,思考經濟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保留地,而是要落實在國家法律的層面。金惠雯長期推動原民產業發展工作,她認為經濟與作物需要結合,例如布農族豐丘葡萄產銷班,用母語教學栽種,透過部落大學增強行銷的能力,再回饋給部落、教會進行總體營造。只跟市場經濟對話也會喪失主體內容,因此推廣復育原生種植物,如此也可以結合傳統祭典祭儀。 「經濟來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要努力取得。」打赫史提醒原住民不要習慣於政府的補助,導致被動、被控制,應該主動出擊;在地有機的農牧產品,要有技術,才能形成知識與經驗的結晶;而手工藝等文化創意產業,解說講故事,都是經濟來源。 希婻.瑪飛洑分享時說,達悟族最有條件自治,但至今仍未達成。蘭嶼的觀光財很大部分落在航空、船務公司、外來業者,居民實際收入所佔比例其實不多。而蘭嶼人很依賴外地物資而活,小孩子都不太吃傳統食物了,這種依賴導致在地孩子的價值觀隨著生活習慣改變,只有在地經濟自主,才是支持一個民族很重要的基礎。她舉例蝴蝶蘭就是來自蘭嶼,台灣得到很大的商業利益,蘭嶼人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饋。 馬躍.比吼認為產業必須以深入的文化研究做基礎,不管是服飾、語言、價值。現在有各種替代役,「能不能有文化替代役?在部落當兵,跟耆老學習語言,這是很簡單可以做到的事情。」祭典如果變成作秀的場合、變成運動會,文化就無法傳承下去。學校對原住民來說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都不是原住民的教育,而是把原住民教育成別種人,應有自己的課綱、自己的觀點。 【陳逸凡專題報導】「原住民族自治運動策略」第三場聚焦教育、歷史,由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汪明輝主持,與談的有國小教師潘志華、花蓮部落大學校長鍾文觀、大武山部落學校校長顏成仁。 汪明輝開場時提及教育現況,認為現今沒有原住民課綱,孩子送到學校以後就離自己的族群越來越遠。潘志華以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身分捫心自問:「學校教育在教什麼?是教出一個排灣族人?還是漢人?」「當語言、土地、文化、歷史都沒有了,我們拿什麼教孩子?」因此他決定要跨出圍牆,推動在地的民族教育,不再全然迷信殖民者書寫的史料。 鍾文觀則強調實作。他認為擁有自己的文化,才有競爭優勢。但是現今主流教育出身的父母反而認為這樣會失去競爭力,選擇把孩子送到都市,把漢語、英語當做最重要的語言,失去了族語的能力。其實原住民教育具有各族優勢,能夠與其他知識體系對話,會更具有世界的競爭力。他舉例,老人家說孩子在部落裡會問候,進到學校體系反而變壞,學校其實沒有辦法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只要求將來能夠賺錢就好。 顏成仁認為,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族群的認同,建構傳統知識,未來部落才能永續發展。「到底要教什麼?我們沒有出版社,完全由耆老來完成。」他提出八大教育領域,不是分門別類,而是統整起來的課程,一場婚禮就同時涵蓋好幾個領域的教育。在地耆老來當教育委員,不是只會樂舞,而是有豐富的文化內容。 與會者提問:「如果民族教育只能在原鄉,都市原住民怎麼辦?」鍾文觀回應,原鄉是很重要的基地,發展教育方式、教材、邏輯觀,事實上原住民教育不應該是部落自己搞,是國家應該考慮的事。顏成仁認為目前受迫於現實仍須雙軌,但建立師資、教材後,就有本錢衝撞現行體制。汪明輝提醒大家應當彼此詢問:「我們要的教育是什麼?」他認為應破除學校虛幻的界線,建立各族教育,不要讓少數官員決定16個民族的教育。 【義工記者林佳靜專題報導】「原運三十」研討會,8月15日在「搭鹿岸論壇」中,前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前原權會會長拉娃告.拉歌拉格、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青年Namoh Nofu Pacidal等原運工作者,反省這30年來,原住民運動路線在體制內外所遇到的衝擊。有人指出,原住民菁英一旦陷入體制,就會失去主體性。也有人說,部落都是老人,最缺菁英,而年輕人已不太用集結的方式走街頭;另外,阿美族Kawaro部落世代祖傳領域海域建設研究會理事長Anaw Lo’oh Pacidal、布農中會利稻教會牧師卡法司、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段洪坤等人,也受邀再思部落主義的可行性,希望能讓原運遍地開花。 Namoh Nofu Pacidal表示,這10年來的原運核心價值空洞,讓年輕人不知道為何要集結。他認為,體制內的抗爭會有限制,只能靠體制外挑戰現有政策的不義。原住民青年比較會透過網路、論述或更激烈的抗爭,希望在光譜中找到原住民的位置,進一步要求體制改革。 牧師拉娃告.拉歌拉格認為,將來的抗爭就是要強力檢視原民會及各縣市政府是否落實原住民政策。他認為團體的領導和組織很重要,理想和目標要明確,最好是受過城鄉宣教運動(URM)訓練,要懂得分析,光靠零星的突擊,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現任新北市議員的夷將.拔路兒認為,原運抗爭在體制內外並無衝突,重要的是如何裡應外合。他認為原運還是要集結、見面,才能一起衝撞體制。他說,立法院下個會期是關鍵期,可進一步探討「假自治」的問題。段洪坤則以東河吉貝耍木棉部落文化復振經驗為例,他認為原運最需要部落居民的參與,於是他開始發展觀光旅遊、推廣西拉雅美食,希望部落朝社會企業化經營,才能永續發展。他說,當部落找到尊嚴和自信,西拉雅文化就有復振的機會。 Anaw指出政府態度粗暴,從不考慮原住民的感受和需要,以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為例,開發案在不透明和隱瞞下進行,相當不尊重原住民。他曾串聯部落施放狼煙祭告祖靈,籲政府或財團停止在傳統領域土地進行開發案,還給族人屬於自己的領域。卡法司則是在去年「光復節」前夕,拒絕辦理入山登記,率族人登上布農族傳統領域向陽山(Aliavjini),宣示將「光復」領地。今年4月與總統馬英九見面時,他還拿出身分證要還給「侵略原民土地的國家──中華民國的元首」。「原運遍地開花結果了嗎?」卡法司發出質疑:「對我還說都是落果,還不成熟。」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汪明輝提醒,原運不是消極抵抗,應先確立運動目標,擬訂詳盡的步驟;應該強力監督原民會,不要忘記原運前輩流血流汗,辛苦付出。   新生代關注部落議題  分享原運經驗新力量 【義工記者林佳靜專題報導】為了解原運新生代的運動思維,「原運三十」研討會邀請太魯閣學青會、南澳青年聯盟、銅門部落青年及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等青年代表,分享當代原住民族運動的經驗。 去年主辦太魯閣族正名10週年,有全國北東南區超過百名太魯閣族青年連結,太魯閣學青會已成為推動部落內事務凝聚的新力量。太魯閣族青年也積極參與銅門部落風倒木事件,展現對於族群議題的關懷。 因為政府預定在南澳放置高階核廢料,促使南澳青年們覺醒組成南澳青年聯盟。今年2月,南澳青年聯盟分別在省道台9線、東澳火車站附近、南澳市區及澳花村繫掛「注意!您已經進入核廢料放置區」警告標語,醒目的黃色布條希望喚醒返鄉民眾和遊客重視這個攸關原住民生命的議題,堅決反對核廢料進入大南澳。 銅門部落青年Rakaw Didi分享部落自主實踐的過程。銅門村是全台灣第一個發生土石流災變的地方,1990年,因歐菲莉颱風帶來的土石流,造成39人被活埋。10年前縣府以「慕谷慕魚」宣傳觀光,每逢假日9人座遊覽車湧入山區,衝擊環境生態,銅門部落太魯閣村民只好拉布條抗議:「只有破壞沒有生態、拒成花蓮九寨溝」,並放狼煙、獵人鳴槍,宣示捍衛傳統領域。Rakaw Didi說,透過部落會議凝聚共識,族人學習面對每一次抗爭。 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則是由8個部落自救會組成,主要關心阿美族土地議題。2011年1月28日,曾發起「阿美族128土地百年戰役——凱道行動」,要求政府立刻停止如杉原灣美麗灣飯店等位於花東原鄉的爭議性開發案。原運新生代透過網路、論述及非暴力抗爭,關注部落的議題。(攝影/林佳靜)        

反課綱有理 說自己的故事

台灣組成多元 僵化謬誤教育反將失去競爭優勢 【陳逸凡專題報導】8月6日蘇迪勒颱風來襲前夕,連日來聚集在教育部前廣場的反課綱高中學生代表宣布退場,結束為期數天的佔領行動。這起事件展現台灣學子高度的組織能力,也表達出年輕學子拒絕洗腦教育的決心與毅力。然而教育的目的為何?為何要有課綱的存在?看似無關緊要的「課綱微調」為何引起如此軒然大波?值得關心台灣教育的社會大眾一同思索。 根據台灣現行的教育制度,主要以考試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課綱的存在就是因應考試而生,行政院在面對反對洗腦課綱運動的壓力時,特地定調「有爭議的部分不考」,顯見「考試」的重要性已強壓「教育」,政府背後隱而未顯的邏輯是:教育出問題沒關係,考試不考就好。然而用這種功利主義的態度來思考教育,恐怕已是大大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以歷史教育為例,唯有認識自己是誰,才能進一步的凝聚認同與主體意識。是故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必然是從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開始,進而逐漸擴及國家、後而世界,由於沒有大一統的考試升學制度,所以沒有必要存在大一統的課綱,教育與學習更不必為了在錙銖必較的考試分數競爭中被迫填鴨。歷史教育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考試奪取高分。若真要制定一體適用的課綱,其正當性與專業考量都必須具備,絕非「考試不考」的投機說法就可以敷衍了事。 台灣的組成多元,各族群的歷史或有不同,應當讓「說自己祖先的故事」成為現代台灣歷史教育的共識。用課綱強迫公民思考僵化一致,反而會失去多元的競爭力與多彩的樣貌。《台灣通史》作者連橫曾說「台灣本無史」,其實我們應抖去黨國強加的中國史觀教育,自豪的說:「台灣本有史!」只是我們一直未曾深入認識罷了!本新聞專題除了回顧反課綱大事記,更透過發生在台灣、但歷史課本卻付之闕如的真實歷史,讓讀者反思學校教育背離土地的荒謬。   Àn 脫華史觀看反對課綱洗腦運動 【特稿/郭燕霖】高中反洗腦課綱運動佇風颱Soudelor kap 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暗助之下,暫時告一段落。但是下底一寡問題值得台灣人思考,為何高中生 beh 反洗腦課綱?為何周天觀支持台獨?王曉波為何欲舞憲法一中課綱? 台灣外型親像番薯,但若著蟲害會臭香,番薯 bōe-tàng 食。馬英九2008年總統大選講家己是台灣人,但當選後,ECFA、服貿、自經區、課綱微調等害蟲 hō͘ 台灣臭香去,施政是為台灣被統做準備,背後所靠勢 tō 是「中國史觀」。中國史觀決定馬英九傾中,代價是出賣台灣人 hō͘ 中國做奴隸,但部分台灣人毋肯做中國人奴隸,出來反抗統治者,所以高中生反洗腦課綱,親像摩西 chhoā 猶太人出埃及。這批反洗腦課綱高中生是讀舊課綱,知影反抗「吾思華」課綱,王金平雖然佇日頭花運動暗助大學生,但這回烏龍 se̍h 桌回報中國黨,假影舞一齣課審會幫助吳思華欺騙高中生,做中國人打手,kap 伊少年時代讀中國冊 kap 師範洗腦教育有關係。 王曉波憲法一中課綱特別提起半山人士「李友邦去中國抗日」,但戰後「台灣人組織台灣獨立運動抗中」並無特別說明,表示憲法一中課綱符合中國解放台灣戰略。Khah 奇 ê...

台馬長老教會跨國宣教合作

PCT與GPM皆源自英國   各樣事工緊密配搭   拓展福音事工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與馬來西亞長老會(GPM)的宣教合作史,最早可推至1960年代,有陳復生、陳效贊、陳祥康、邱以正等10多位PCT的牧師,先後去到馬來西亞協助同為英國長老會體系的GPM。在1960年代GPM推動「五年倍增計畫」期間,台灣牧者參與了檳城、新山等地植堂拓展事工,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陳康祥擔任長老大會青年幹事期間,在他大力推動青年牧養工作下,GPM各堂所也紛紛成立青年團契。 之後,PCT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教會之間的互動沉寂了一段時日,主因在於馬來西亞政府改變入境政策,讓外來宣教師很難拿到工作准證。PCT與GPM彼此因同為世界傳道會(CWM)的會員,在普世教會關係及事工上有所互動,可是並沒有太多單獨的聯繫或交流;後來,在台北中會羅勇士與GPM北部區會楊俊良兩位牧者促成下,PCT台北中會與GPM北區雙方牧者多次開會後,決定要締結為夥伴教會,並在2004年8月12日晚上,在吉蘭丹基督長老會簽訂宣教協議書,開始加深雙方教會的聯繫與了解。 也因著台北中會與北部區會的互動熱絡,PCT在2004年有22位牧長前往馬六甲參加研習會,三方牧長有了很好的互動,並決定每兩年要舉辦一次「台、新、馬教牧長執聯合激勵團」,後來甚至擴大讓印尼、泰國、香港等國的牧長加入,隨著彼此互動交流頻繁,PCT與GPM在2007年3月28日也正式簽下宣教合作協約,當時簽約代表PCT總會議長陳宇全牧師,在2012年也被GPM北部區會聘為特使,為彼此互動交流扮演積極角色,甚至在2015年8月24日也受邀前往北部區回巡迴證道。 可是這兩、三年,感覺上台北中會與北部區會的正式互動逐漸趨緩,楊俊良也表達GPM北部區會很想再與台北中會有更進一步宣教合作的意願,甚至目前位在吉蘭丹興建的北部區會辦公大樓,也已規劃要預留空間讓台北中會在馬來西亞設立辦公處所,他期望透過《台灣教會公報》的專題報導,能讓台北中會牧長感受到北部區會的誠意與熱切期望。反而近幾年,GPM南部區會的林雙來牧師因孩子在台灣讀書,常常來台與七星中會牧長互動,促成了雙方牧者的交流,甚至七星中會副議長鄭忠仁、林憲懋,徐信得牧師及鄭牧人長老,在2015年6月1至5日也前往大馬,彼此的中委會也都已決議通過,預定今年11月於馬來西亞,由七星中會議長戴約信與南部區會會正楊節制簽下宣教協議。 GPM南部區會副會正(相當於PCT中會副議長)王端國表示,未來期望在長執、門徒訓練、社區宣教、城市、東馬、原住民宣教及主日學、神學教材等,都能與七星中會及總會合作。事實上,南部區會也新設了社福事工,需要PCT的大力幫忙,他相信彼此若能持續的良性互動,都能開展跨國宣教的任何可能性。 GPM總幹事莫子亮表示,欣見PCT與GPM能在各樣的事工上合作,包括無牧教會牧養、東馬原住民關懷、台神神學教育、締結夥伴教會、也有牧者長執激勵團與CWM事工上的配搭。他相信,未來PCT與GPM的關係與合作只會越來越緊密。   馬來西亞長老會沿革與現況發展 【林宜瑩專題報導】馬來西亞長老會(GPM)與新加坡長老會本是一家,最早有英國倫敦宣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派宣教師,後有英國、蘇格蘭、威爾斯等長老會、公理宗及美國長老會先後派宣教師到中國沿海傳教,之後廣東、福建信徒移民到新馬,因此蘇格蘭長老會便差派基士柏里牧師(B. P. Keasberry)和閣約翰牧師(J. A. B. Cook),閣約翰在1881年11月到新加坡,1886年在西馬柔佛新山建立第一間華人教會(聖光堂前身),6年後又在麻坡設活水堂會。 1901年成立南洋中華基督教會,之後易名為新柔中華基督教會,二次大戰日治馬來半島時,包括培華校長董黼卿傳道、國專英校校長泰美珠及林安、杜雪雲等姑娘,還有三一堂鄭文炳、鄭明月、羅文漁長老殉道;1947年二次戰後,有郭景雲牧師提倡自立運動,1948年又易名為中華基督教會星馬大會,同年又與衛理公會、聖公會一同創辦三一神學院,1951年也配合英國殖民政府為消滅馬共,將華人集居在新村的政策,紛在新山各地的新村設立教會。 到了1964年,更名為中華基督教會馬來西亞長老大會,1968年又改名基督教星馬長老大會,後來新加坡在1975年建國,星馬長老會正式分家,同年,因倫敦宣道會宣布要合併為世界傳道會,馬來西亞長老會因同為英國歸正教會(URC)緣故,也加入成為世界傳道會成為會員至今。 馬來西亞長老會共分成南部、北部、西部及英語四個區會,目前共有145間堂會,信徒人數為1萬1000人,教牧人數為136人,從2011年GPM慶祝設教130週年時,開始推動「無牆的教會」,期望到2020年時,完成教會數增加30間堂會與信徒數達2萬人的目標。   馬來伊斯蘭國度  宣教挑戰與展望 【林宜瑩專題報導】人口3000萬、土地面積32萬9845平方公里的馬來西亞,主要分成東馬與西馬,伊斯蘭教為大馬的國教,雖說在該國憲法下,大馬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但是在現實環境中,非伊斯蘭教的宗教還是會遭受莫名的打壓,而這也是馬來西亞長老會(GPM)面臨最大的挑戰。 在馬來西亞,基督徒不能公開向篤信伊斯蘭教的馬來人傳福音,而穆斯林若要改信其他宗教,還要經過宗教法庭的審理,基本上是不可能被批准的,教會只能私下關懷一些有意願信主的馬來人。況且就算是在大馬落居的華人,也多數信仰傳統儒釋道的宗教,許多人家前庭院都立有神龕,總覺得基督教的上帝是洋人信奉的神。 再加上大馬政府對外國宣教師簽證處處刁難,若教會要申請設立,往往曠日費時,單單1998年完成註冊馬來西亞長老會法人團,整個過程就耗時20多年;而教堂只能設在商業區,不久前也發生教會要樹立十字架,遭當地穆斯林居民以傷害族群情感為由強力拆除;在東馬,原住民用印尼文(與馬來文類似)聖經以「阿拉」稱呼上帝,也遭到大馬政府的阻撓與禁止;曾有檳城的教會舉辦大型禱告會時,呼求上帝讓大馬成為基督化的國家,也引發一陣宗教緊張的風波。 近年來,由於人口流動從鄉村往都市集中,許多GPM鄉村教會式微,大城市則急需大量的牧養專才,於GPM2011年設教130週年開始推動無牆的教會11年信心計畫,期望能在10年內達到信徒2萬人、增加30間堂會的目標,這是目前GPM全力推動的重點事工,更是傳福的策略與教勢發展的展望。   無牧教會短期牧養合注新力  【林宜瑩專題報導】2015年6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牧師蘇貞芳隻身前往馬來西亞柔佛州彼咯教會,正式開始PCT傳道委員會與馬來西亞長老會(GPM)南部區會一起推動的短期牧養無牧教會的宣教事工。7月又有PCT退休牧師郭恩信與紀明義牧師夫婦,分別前往新邦令金長老會與笨珍樂恩堂,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短期牧會,後續還有陳重光、星.歐拉姆(彼咯)、康文祥(新邦令金)、鄂主成(笨珍樂恩堂)等台灣退休牧者加入此牧養陣營,為PCT與GPM的宣教合作注入新力。 2007年3月28日PCT與GPM簽訂宣教合作協約,雙方承諾共同宣教、彼此分享、人才交流,且雙方教會若有需要,可隨時召開特別會議,研究彼此新的發展,並一起探索有關神學、宣教政策或策略,也基於PCT與GPM同為世界傳道會(CWM)會員,也會一同為CWM相關的各項事工探討共同合作的機會。 近年來,PCT與GPM在參與CWM各樣會議,以及星馬台牧長激勵團的合作上不遺餘力,台灣神學院也定期在馬來西亞舉辦短期教牧進深密集課程,加上PCT台北中會與GPM北部區會、PCT七星中會與GPM南部區會的互動交流,讓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也建立起雙方更深的信任。 2014年初,GPM總幹事莫子亮透過助理發電郵,向PCT總會傳道提及GPM急需PCT豐富的人力資源,幫助牧養馬來西亞的無牧者教會,同年5月又再次發信提及,同年8月第六屆新馬台泰印港聯合教牧長執激勵營時,莫子亮也親自與PCT總會幹部確認,2015年1月9日PCT總會傳道幹事蔡南信飛抵馬來西亞,為彼此在GPM無牧者教會牧養事工上的合作,就簽證、經費、資源分配等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溝通,之後雙方也多次書信往來,確定了無牧教會牧養的宣教合作事工。 GPM南部區會副會正(相當於PCT中會副議長)王端國牧師表示,這次無牧教會牧養事工從今年6月到明年5月為期一年,只是PCT與GPM宣教合作的試金石,讓彼此觀察台灣牧者可否在馬來西亞適應牧會生活,也了解GPM地方教會可否從中學習到奮興福音策略與方法。在經過檢討改進後,未來中程目標期望有進一步的聯合事工,甚至彼此可以互派牧者進行交換牧會,讓GPM牧師到台灣牧會兩個月,讓PCT牧師在馬國牧會,長程規劃是不只一年,而是3年、5年、10年長期在牧會上合作,也可一起配搭在東馬開拓教會。 GPM長老大會會正(相當於PCT總會議長)孫孝忠表示,很高興看見PCT與GPM有實質的宣教合作,也相信PCT能有更多人力與教牧資源來幫助GPM,若能在現行宣教合作事工中,因彼此配搭有更多的了解與默契,當然盼望未來能在樂齡、青年、婦女、神學教育、主日學教材等等事工上,有更多的連結與合作。   【林宜瑩專題報導】「這裡的信徒很渴望有信仰根基的建造與門徒培育的訓練。」今年7月前去馬來西亞新邦令金長老會進行短期牧會的高雄中會路竹教會退休牧師郭恩信說,新邦令金長老會設立12年,卻長期處於無牧者狀態,在會友自理下較無明確的教會發展規劃或異象,信徒信仰根基急需穩固建造,各樣事工要重頭確立,教會運作才能持續往前。 目前新邦令金長老會穩定聚會者約80人,郭恩信說,這裡的信徒多從鄉村前來都市謀生,在信仰追求上都期望能有所成長,所以很積極尋求信仰真理,但是很可惜的,長期沒有穩定牧長的帶領,而主領教會事務的長執,也因為沒能好好休息感到相當疲乏。 這次郭恩信來到新邦令金長老會進行短期牧會,可以用台語和華語與當地信徒互相溝通,他相信,只要信仰根基打下好的基礎,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新邦令金長老會的穩定發展,是令人期待的。 不過,他也坦言,因為馬來西亞是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政治權力掌控在篤信伊斯蘭的馬來人手上,加上當地華人多數信奉傳統宗教,基督徒在馬來西亞比例太少,如何在受限的環境中爭取應有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這是馬來西亞的教會要思考的重要議題。 這次郭恩信牧師一人前來,還親自駕車前往笨珍跟彼咯探望紀明義、蘇貞芳牧師,而且他這次前來,才知道台灣的陳再明牧師及曾慶豹教授,都是新邦令金這裡過去的;他還趁著牧會空檔,開車拜訪馬來西亞長老會南部區會最早的新山聖光堂,還有龍引宣道所、永平堂、居鑾佳音堂、居鑾生命堂、拉央拉央宣導所等。 郭恩信表示很適應這裡的慢活步調,他說這裡的長老會牧師一人要兼3至4間教會牧養工作,而他則專心牧養新邦令金。因此,他勸勉未來要投入馬來西亞短期牧會的台灣退休牧師,就盡量抱持放輕鬆的態度前來,好好把自己一生美好的經驗分享出去,就能得心應手、如魚得水,做好短期牧會的工了。   【林宜瑩專題報導】「這裡的路名我看不懂,駕駛座跟行車方向剛好與台灣相反,大家開車又很快,所以我在這裡不開車,都是有會友來載我去探訪或聚會。」今年7月才來笨珍樂恩堂短期牧會的七星中會中坡教會退休牧師紀明義說,他還在適應當地的生活,不過來到笨珍後,可能餐餐都是由牧師娘料理,吃得比較清淡,所以原本在台灣天天要吃高血壓的藥,卻在這短短一個月內不需服用,也許這是上帝讓他來馬來西亞服事最大的祝福。 紀明義表示,笨珍樂恩堂現在約有60位會友,因為在柔佛州是配合伊斯蘭教聚會時間,改成每週五放假,禮拜天還要上班,所以主日是在禮拜天下午3點半舉行,主日早上是進行兒童主日學,而證道時需用華語進行,因為台語與當地的福建話還是有許多出入,加上這裡的會友其實年紀都比較大,職業多是從商、醫生或老師,年輕人都往新加坡、新山或吉隆坡等大城市去謀生、定居,因此整個樂恩堂會友以老人及兒童居多。 基於對馬來西亞長老會體制的尊重,紀明義必須按照樂恩堂既有的聚會時間及模式配合,也必須服從GPM南部區會會正的要求,與樂恩堂長執的意願,因此在短期牧會的兩個月裡,他覺得似乎很難推動有系統的牧養計畫,不過樂恩堂一週的聚會活動很多,有姊妹會、樂齡團契、青少年聚會、兒童主日學、編排主日週報、週間還要去家庭探訪,也主持了會友過世的告別禮拜,其實他覺得時間很不夠用,生活也過得很充實。 目前,笨珍樂恩堂有附設幼稚園,也有一對教會執事夫妻自己開了安親班,因此在兒童主日學時,約有近30位兒童參與,原本教會也有開設小學,後來卻被馬來西亞政府徵收,加上年輕人多外出工作,會友結構有嚴重的斷層,而這也是柔佛州長老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紀明義建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未來派遣退休牧師前來短期牧會時,可以先給予簡單問候語、習慣用語等馬來話訓練,以及街道(Jalan)、入口(Masuk)、出口(Keluar)、注意(Awas)及地名等馬來文的辨識,並提供教會附近菜市場、超市、飲食等日常生活相關的訊息,讓台灣牧者前來短期牧會時,有更多的心理建設與準備,他相信這樣前來服事時,就能較快進入狀況。   【特稿/蘇貞芳】使徒行傳26章18節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彼咯(Bekok)教會鄰近國家公園,是老化的偏遠山腳下鄉村,會友以棕油、橡膠園為業,其中也種榴槤為輔。彼咯教會14年沒有牧師,是4個執事盡忠敬虔守住這間教會,非常委身,很不容易。大家都身兼數職,非常疲累,必須要先牧養她╱他們,讓她╱他們先從心得力,才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 我學習早期來到台灣的宣教師,在廟埕前或者大樹下傳福音。我去街上喝茶碰運氣,主動找話題和他們談談建立關係。我去坐在一個越南配偶攤子那裡,因為沿街有很多人,我坐在那裡強迫每一個人看見我的存在,進而對我好奇,跟我說話。花一個月讓他們熟悉我的存在,不斷在對方的面前出現,參與他們的活動喝茶買菜,不斷地找機會四處與人交談,在路上行走自然與人打招呼,一點一滴慢慢地建立關係和交談。這裡華人民間宗教偶像崇拜盛行,要慢慢來,因為大家防備心很強。 如果過去一、二十年來對在地的華人傳福音遇到很多的阻礙,那麼阻礙在哪裡?該阻礙是否能突破?除卻不能向馬來人傳福音以外,這個村莊到底要向哪些族群傳福音?有沒有其他族群是有傳福音的可能性的呢?我在彼咯看到兩大可以宣教的族群,在地同工卻似乎從來沒看見,或者不把這兩個族群考慮在內。 尊主為大,兩國有沒有共識在合作的這一年有什麼目標?在地教會的宣教契機在哪裡?教會有沒有要傳福音的打算?還是只要有台籍牧師來協助維持禮拜就好?宣教牧師應先謙卑熟悉在地文化,非以給予者的心態行事。宣教牧師切勿帶著滿腔熱誠馬上行動,要先傾聽,一同傾聽神的旨意,在尊重在地的前提下,必須等候,等在地教會經過思考後有共識再行動。 偏鄉的地方幾乎都是資源缺乏,有的缺人、有的缺錢、有的兩者都缺,把資源導入教會而不是導入個人,這才能避免讓手握資源的人成為救世主,越權也得罪神。教會雖改變不了大環境,卻提供在地盼望,在每一個神的家即使是窮鄉僻壤都有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