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當努力變得無意義──習得無助感、躺平與內捲
想像有一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他叫作小華。小華努力工作、早出晚歸,即使週末也不忘自我提升。他希望透過努力得到認可,爭取升遷和加薪的機會。然而,即使他付出了這麼多時間與精神,他發現自己依然無法擺脫起初的低薪水平,工作壓力和生活成本卻不斷上升。
【公報廣場】對話與變革──一群長老教會基督徒大專教師的呼籲
近日王博賢傳道師尋求在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封牧,卻在七星中會中委會的封牧監選案中未獲接納,引發諸多有關法規與程序上的質疑。我們深切期盼,透過此一事件,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能更重視青年牧養與大專宣教的問題。
【公報廣場】大專青年工作年之提醒
我們這一代讀大學時,正值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當時,我得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長青團契,但因為讀夜間部,未能參加晚上聚會的團契。在野百合運動時期,我非常渴望參與其中,可惜當時不知道去哪裡集合,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遺憾。
【窗口無遮欄】再思初代教會
3月5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邀請謝大立牧師分享馬偕研究心得,他在2022年出版博士論文:《福爾摩沙的信使──馬偕生命敘事的神學素描》。謝大立的研究是宣教學取向,探討19世紀加拿大的熱血青年所投身的宣教運動、在宣教區與異文化對遇的經驗和對策、本土化的作為和影響等。演講內容和現場討論相當精采。
【社論】刀劍與犁頭
設置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3月17日正式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逮捕令,罪名為「非法轉移烏克蘭兒童到俄羅斯」。根據人權組織估算,至少有6000名烏克蘭兒童,在烏俄戰爭期間遭俄羅斯政府有計畫地帶走,欺瞞孩童父母以夏令營的名義進行「再教育」,從此一去不復返。國際法庭針對現任元首發出的逮捕令並不常見,此前多是針對非洲獨裁者。
【探索頻道】論長老教會長執輪休制:從美國長老教會的法規看台灣
現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長執選舉制度規定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行政法》第95條後段:「教會欲辦理長執輪休制時,須經小會決議,並向中會報備後,始得實施。」也就是長執不輪休是原則,輪休是例外。這樣的規定對於PCT的發展是否真能達到振衰起敝的作用?是否應進一步將長執輪休改為原則?以下容筆者的看法就教於教會各界。
【公報廣場】堅決反對與中共簽訂和平協議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近日宣布,將參選明年總統大選,他主張兩岸應和平統一。他表示,因為看到台灣一直向下沉淪,兩岸關係壞到已經要打仗,一打台灣就完蛋了。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與中國和平統一」,對兩岸與世界都好。兩岸談判只要台灣同意一個中國,與中共簽訂和平協議,台灣就能保有民主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