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社論]一領一,留下佳美腳蹤

當長老教會總會於2010年提出「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的宣教口號至今,已邁入第3年,再過2年就是長老教會來台設教150週年(1865~2015)。屆時,是否能夠如同設教百週年一樣,真正達到「倍加」的目標,仍有待觀察。 傳福音是耶穌基督最後的命令,是「大誡命」(馬太福音22章37~40節),也是「大使命」(28章16~20節),此乃一體兩面、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可謂是基督徒的首要關懷(提摩太後書2章2節)。當然,引人歸主之後,若能進一步引人知主、愛主、事主、傳主,將「歸、知、愛、事、傳」的使命宣言實踐出來,必能展現保羅引用先知以賽亞宣告被擄的以色列百姓,將得以回歸上帝應許之地的佳音,藉以預表信徒宣揚耶穌的救恩之喜訊所言:「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章15節b)如此一來,福音將可代代相傳。此一見證,從遠渡重洋來台傳揚福音的宣教師,及台灣本土為主鞠躬盡瘁的信仰先人身上,得以看到他們留下來的佳美腳蹤。 繼百週年倍加運動之後,長老教會雖陸續推出新世紀宣教運動、忠僕運動、自立互助運動、信徒什一增長運動、二千年福音運動等宣教活動,但成效並不如預期。除了社會變遷、政治意識型態不同、母語被華語所取代、長老教會過於僵硬的組織,還有一成不變的傳統禮拜儀式等因素外,新興教派的崛起、敬拜讚美的興起,也是原因之一。 有鑑於年輕人不願進入長老教會,甚至離開長老教會,長老教會提出許多對策,諸如:開設華語禮拜、增加敬拜讚美、推展小組事工、投入社區福音工作等。為能進一步將福音傳開,長老教會2010年推出「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要在2015年宣教150週年時,將信徒與教會數的「倍加」,信徒數1年增加1萬5000名,5年突破30萬名;教會數5年增加150間,作為獻給上帝的禮物。 針對「一領一‧新倍加」的宣教策略,總會有許多資料可供參考,特別是宋信樂牧師於2006~2007年擔任傳道委員會主委期間所推出的「友誼傳道」,也就是「一領一」,即「來一個,領一個,留一個」之宣教理念,可由總會出版的《一領一友誼傳道》一書看到具體方案。友誼傳道乃是要從關係的建立出發,而非從信仰的本位主義批判開始。期盼我們透過友誼傳道,實踐「一領一」的宣教理念,帶領好友歸主,為福音留下佳美的腳蹤。

[普世]Goodbye Geneva, Hello Hanover

◎盧悅文 今井美樹有首歌〈Goodbye Yesterday〉,筆者借用說明2012年末普世宣教界的一顆炸彈。炸彈雖不大,但對日後普世宣教的發展卻有相當的破壞力。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並與普世教會協會(WCC)和世信會(LWF)共享辦公空間、人力資源及事工異象的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已於2012年11月確認將於2013年陸續搬離改革宗重要象徵地位──日內瓦,並於同年底完成將總部移往德國漢諾威的任務。 普世宣教機構自90年代末期開始面臨一波波的財政問題,普世教會協會或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亦無法倖免。誠如鄭明敏女士於《教會公報》3168期普世眺望專欄所指,WCC光在退休基金就虧損將近2400萬瑞郎(約新台幣7億5000萬),而這並非WCC首度遇到財政困難。早期WCC遇財政問題時,採取方式不外乎縮編部門、刪減事工、組織架構調整甚至變賣不動產(土地)換取現金,為要守住普世中心大樓。不料,歐債危機導致瑞郎一夕成為全球僅次於黃金的避險工具,投資市場獲利大賠,瑞士生活開支增加與會員教會奉獻減少,最後不得不把普世宣教中心作為與投資者談判的籌碼。2013年11月釜山年會結束後,普世宣教中心將有重大變動,WCC不再是宣教中心的持有人,反而變成投資夥伴。 WARC於1997年Debrecen年會後,即討論辦公室去中心化的構想。此構想與討論本是立基於基督教宣教發展的主流與神學典範逐漸往南移轉,與宣教應與地方宣教更緊密結合的考量。但2000年開始,WARC財政開始出現赤字,不但某些事工須裁撤,事工幹事薪水也開始由某些會員教會支援。2002年筆者加入WARC成為青年幹事之際,當時辦公室人員編制為事工幹事(含總幹事)9位與助理8位共17位。2005年夏離職到2010年再次參與WCRC事工時,辦公室只剩5位幹事、2位助理和1位兼職志工。8位工作者要處理210個會員教會、750萬信徒的事務。這10年間不是沒討論過搬遷議題,只是日內瓦作為加爾文宣揚改革宗教會的主要基地,加上瑞士的中立國色彩(雖然現已是聯合國會員國),及與其他2個主要宣教機構在宣教事工上的密切合作關係,「搬離日內瓦」成為不可碰、卻又必須處理的禁忌。 2011年7月瑞郎巨幅升值,美金兌換瑞郎創下有史以來最低匯率,造成WCRC的銀行存款一夕間消失將近1/3。2011年底,WCRC的存款接近於瑞士政府法定宣告破產邊緣的20萬瑞郎。為保全WCRC這個以改革宗教會為主的宣教機構,並繼續其宣教事工,2012年5月於印尼棉蘭召開的執委會不得不做出搬離自1948年做為事工中心據點的日內瓦,前往信義宗的大本營德國漢諾威。 搬家,是結束,也是新開始。對畢生致力普世宣教的人來說,WCRC的搬家充滿變數。或許只能以這句話來下註解,那就是&ldquoGoodbye Geneva, and hello Hanover.&rdquo (作者為PCT青年,現任WCRC副主席)

[社論]展望新的一年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於2012年11月以「笨蛋,馬英九」(Ma the bumbler)為題,批評「曾是萬人迷的台灣總統馬英九,如今光芒盡失&hellip&hellipTVBS民調中心數據,馬英九的滿意度已掉到13%的新低;馬先生是個沒用的笨蛋。」這樣的評論表達了台灣人民這4、5年來對「生活苦痛」及「生命無望」的沉痛抗議;薪資倒退14年、數百萬人口待業、房價高漲、人民痛苦指數飆升&hellip&hellip人民惶恐找不到生存的路。馬政府如今已在台灣歷史留下無知、無能與無感的定位。 面對當前的社會實況與處境,教會如何宣揚福音?首先,我們當「悔改」,施洗約翰與耶穌基督的傳道主題都是「天國近了,你們當悔改。」(馬太福音3章2節,4章17節)悔改是從罪惡的道路中回轉,更新生命歸向上帝,以信心行公義正直的道路。悔改從自己開始,長榮大學董事會到馬偕事業基金會第15屆董事長,任期到不下任還上法院等,不僅失去信仰良心、違反教會規章且已留下歷史。機構是為宣教而設立,卻因個人把管理權當所有權,致使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受褻瀆,耶穌看了也流淚。人人當以此為鏡,彼此勸勉,存敬畏的心忠心在教會、機構、家庭、職場、社會上榮耀上帝的名,一切所行都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方能站立得穩,在世人中見證、傳悔改的福音。 對於該做的事沒去做也要悔改,如沒讀經、祈禱、奉獻、愛世人、傳福音等等。基督徒有社會責任,當前嚴重的社會危機,我們有否「通過愛與受苦」與人民同行?教會當發揮先知與祭司的角色,呼籲信徒悔改,不能再對社會現況冷漠。舉目觀看,有多少鄰舍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當追隨1970年代信仰先輩的腳跡,不畏生死奮力於不公義的社會中致力「社會改造」,宣揚上帝的憐憫與慈愛,在絕望之處成為信心與盼望的記號。 「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已邁入第3年,許多教會走進社區、貼近人民需要,祈願每位服事者能穿戴上帝所賜的屬靈全副軍裝(以弗所書6章10~20節),隨時多方禱告祈求;懇求上帝賜給我們「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以賽亞書11章2節)以新思維、新做法,推動政府再造、社會改革、心靈宣教,放膽講論福音的奧祕,以建立「信望愛、真善美的台灣國」為責任,引領教會及台灣人民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為上帝國而宣教。

[窗口]謎一樣的真假外資

◎管中祥 社會高度關注的壹傳媒交易案,傳出這次出手購買紙媒(蘋果日報、爽報及壹週刊)的幾位買家,竟然全是「外資」?據壹傳媒日前公告,紙媒賣方DGL、買方王文淵的Global Professional、蔡紹中的Newwing、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擁有的Lucky Bell和龍巖董事長李世聰擁有的龍寶等公司,全在境外註冊。 經濟部官員表示,這次壹傳媒中紙媒的交易形式是「外商買外商」,不需經投審會審查資金來源,因為投審會審核台商對外投資或僑外商來台投資,但就是管不到「外商買外商」。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 這樣的說法已經遭賴中強律師嚴正駁斥,他指出,香港壹傳媒集團在台成立的《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3家分公司,在經濟部都登記有案,事業主體也都在台灣,本案絕非純境外交易,因此需經主管機關審核。同時投審會在美商RCA公司股權轉讓案中,建立了一個原則,當外人投資的轉讓「對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善良風俗或國民健康有不利影響」時,投審會有權駁回投資轉讓案。 經濟部的說法仍存在諸多爭議,對於這項對台灣言論自由、民主政治影響甚大的投資案,相關機關不該以自由市場為由,放空處理。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傳媒因「自由化政策」導致長期受控於「外國人」的現象,由來已久。 我曾在2005年擔任衛星電視執照審查委員,有機會接觸到衛星電視業者的財報,了解業者的股權結構,讓人驚訝的發現,原來許多國人熟知的「本國」頻道,實際上有許多資金是來自其他國家。這些「合法」的資金大多來自「英屬蓋曼群島」或「英屬維京群島」的公司,但這些「外國」公司背後資金到底從哪來?真正的金主到底是誰?至今仍是一個謎。 雖然多位審查委員不斷提醒問題的嚴重性,應該要重新檢討法規,了解並限制跨國資本透過轉投資或人頭戶操控媒體的情形,但不論是當時媒體主管機關新聞局或後來的NCC,對這樣的情形卻是充耳不聞。 問題源自於1990年代的媒體自由化政策,為了吸引外資,制定各樣的政策與法規以大幅開放市場,於是不僅包括私募基金在內,來自各地各式各樣的資本,都可以大舉進入台灣,如入無人之地,甚至不少本地資本先到英屬蓋曼群島等地成立公司再回國投資,成為不折不扣的「假外資」,規避法令,並享受外國人投資的優惠。 媒體對文化、民主與言論自由的影響有別一般產業,大部分國家會將其視為特許事業加強規範,避免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若缺乏適度的規範,其結果通常是強者全拿,造成壟斷。 近年來媒體過度市場導向的結果管制,並未讓媒體產業更好,相反的,卻讓台灣媒體所有權及文化掌握在財團之手。如果我們的朝野政黨,再不正視這個問題,將媒體視為特許事業,規範所有權不當擴張、了解並公開投資者的股權結構,與協助公共及非營利媒體的發展,恐怕壟斷性媒體將會成為台灣民主與自由快速淪陷的關鍵力量。

充滿希望的宣教未來──記38屆日本基督教團總會

◎李孟哲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的1年8個月,第38屆日本基督教團總會以「一起來建造宣教的教團」為題,假東京池袋的大都會飯店三樓議事廳舉行。 10月23日下午1時,開會禮拜在司會小中乃芙子姊妹的宣布後,司琴飯靖子姊妹以巴哈的〈歡唱頌主〉帶領大家與主相會。講道由災區的東北教區議長高橋和人牧師擔任,他以「從流淚到得安慰,走向復興」為題,緩緩地平述他親眼所見災前災後的仙台市況:從目前已整理乾淨的仙台道路中彷彿還看得到震災發生時的悲淚。高橋認為,這些景象跟以西結書37章所描述的簡直沒有兩樣。雖然地震、海嘯、核災帶來驚駭、悲情,但上帝卻應允這些枯骨將要復生。從希伯來書中看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悲戚慘叫,但上帝撫平他的眼淚,給世界帶來拯救的希望。震災發生一年8個月來,災區看似處於絕境的慘狀,但也因此感受到從世界各地來的溫暖支援。因此他深信,此次日本雖經歷史無前例的災難,但上帝必會親自擦去眼淚帶來安慰。禮拜在F. Zipp的〈謳咾力可移山的主〉肅穆肯定的樂音中圓滿結束。 從開會禮拜的安排充分看出日本基督教團在災難考驗中不氣餒的信心,值得肯定與喝采。這樣的自信也表現在前後3天的議程中。此次總會有幾個特點: 1.確立教會乃是以宣教為使命的共識。從此次總會的主題「一起來建造宣教的教團」就可一目瞭然。這樣的使命感不只是上一屆教團幹部的共識,從高橋秀雄議長高票連任議長,更可說是整個教團的共識。 2.重新整理信仰,力行出發。此次總會中,幾個懸宕多年未解的議案得以在信仰中圓滿解決。像教團與東京神學大學多年的齟齬,在此次總會中得以圓滿和解,並肩再起。洗禮與聖餐的一體化的決議,即未受洗者不得再領聖餐。顯然,宣教之前必先在信仰上建立共識,才能產生一致的前進力量。 3.深化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合作。災區復原非一蹴可成,復原之路尚稱遙遠,日本教會需要來自各地持續的支援、代禱。這一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地震發生後的這1年多來,繳了令人感動的成績。不但捐款最多,實際參與在災區的復原支援工作,也是日本教會所銘感在心的;從這次代表台灣長老教會與會的林芳仲牧師在總會中所受到的熱烈歡迎就可見一斑。林牧師在致詞演講中,一再承諾,台灣長老教會將本著「一起受苦,一起得榮耀」的信仰繼續與日本基督教團並肩同工,獲得滿場的掌聲。 為期3天的日本基督教團總會,在高橋秀雄牧師的閉會祈禱下,劃下圓滿的句點。曲終人散之後,不盡然是哀愁。信仰帶給人希望與信心,祈願夜盡天明的陽光不久將普照歷盡風霜的災區。 (作者為日本基督教團東京台灣教會牧師)

華文品味.誰的舞台?

◎林佩蓉(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從國家圖書館《全國新書月刊》每月出版記事、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年鑑》年度新書分類選目中不難看出,華人文學世界以台灣為舞台,精彩展演。台灣成為華文繁體創作重要的發表市場;只是從創作人才、年度出版的結果來看,政府任由大量的境外華文佔據出版資源,又以守著繁體中文命脈為使命,這樣的文化生態要如何成為台灣優勢,令人不解。 讀者在2013年7、8月時,將可自《2012台灣文學年鑑》或接近年底時的報紙副刊,如《自由時報》的年度文學大事回顧查驗,以年鑑目前編纂2011~2012年年中的成果,中國作家閻連科、張振剛、黃美之、韓少功、阿來、王安憶、賈平凹等;香港作家林詠琛、黃碧雲等;菲律賓華僑作家許少滄、楊美瓊,小說、現代詩、散文作品皆有,著作豐富。以小說類為例,這些作家即佔一半以上,其他如現代詩、散文在總量雖未如小說來得多,也能看見活躍的中國作家身影。 出版與市場是息息相關的,出版成本在經濟蕭條下節節升高,紙類出版品迎接電子書的挑戰,出版社以閱眾多寡作為出版的選擇;新穎的議題、研究也是考量的原因,獲得文學大獎的作品,當然更獲得積極出版的機會。閱眾輻射之廣,只要是能閱讀華文/繁體中文者,其品味也會成為一本書暢銷與否的因素,那麼載入這樣大量台灣之外的華文作家,相關的動機不言而喻。商機、閱讀的品味,讓帶有台灣味的本土作家作品,越來越邊緣。 台灣作家作品到哪去了?在不到50%版面中,還涵蓋再版書(如紀大偉的《膜》,聯經重新出版,名為復刻),這樣新瓶裝舊酒偶加一點新滋味的形式,在小說類中可謂常見。散文類倒是年年有清新的面貌,談文學回憶、社會關懷,台灣文學創作力在這樣的題材中展現生命力,而這些作者多半是手持健筆步入晚年的作家,只是新血、新世代的作家的作品,誰來餵養? 隨著數位化發展越來越風行,出版社汲汲開展網路電子書,政府鼓勵、投擲經費號召、培育數位創寫者,昔日撫摸紙張,聽著風吹過書本發出的聲響彷彿就要成為絕響,所幸授權問題沒有那麼好解決,作者含辛茹苦生育的作品,怎能被輕易上網閱讀?技術可以,配合的版權如何計量?我想到費盡心血完成的部落田野原民大河小說《巴代》;與生命的黑暗徹底訣別,企圖用書寫治療傷痛回憶如《其後????》,這些伏案的情感、作家的內在世界,如何能被網路、電子書、epub取代?而這樣的台灣作家,除了靠自己拚命、運氣,誰來與他們並肩作戰? 一個民國百年過去,冬天卻還在,新時局被喧嚷成數位時代,又在現實與理想口號間布滿問號,華文市場既已在台灣形成氣候,並獨佔鼇頭(拜繁體中文作為台灣文化優勢之官僚想法所賜),卻已有行將就木的霉味。這樣的出版生態,應該被注意、被反對,在這之前也得從我們的閱讀品味開始。

越過世界末日,進入愛與和平

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之傳言已不攻自破。如今,世界依然無恙,地球還是繼續運轉著,並沒有如聳動的傳言一樣,山崩地裂、洪水漫天、滄桑巨變、哀聲遍野、到處死屍、生命戛然終止。 人只要用儆醒、禱告的心,遵行聖經的教導,世界末日(耶穌再臨)之時,不但不足為懼,反而因可見到主面,而充滿喜樂、盼望和福分,不是嗎? 當世界末日傳言被時間粉碎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問題,在未來的一年,極有可能牽動整個世界的政治與經濟,日後的發展頗值得關心。 二戰結束後,以色列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得以重新復國。以色列的復國成功,使得原居住在巴勒斯坦的人被迫離開家園,致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還有阿拉伯國家之間戰事連連,加上以美國為首的多個西方國家,因著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政治與經濟利益等因素,力挺以色列,遂使得以巴之間的糾葛,引發鄰近阿拉伯國家的不滿,進而牽連到整個世界,導致恐怖攻擊與爆炸事件頻傳。 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迄今,以巴之間的領土與主權之爭幾乎從未停止過。以色列人不斷擴張土地之餘,乃大聲向巴勒斯坦人嗆聲說:「2000年『前』,巴勒斯坦這塊土地是我們的!」當然,巴勒斯坦人也不甘示弱的回嗆:「2000年『來』,巴勒斯坦這塊土地是我們的!」雙方一來一往,始終僵持不下,成了聯合國頗為棘手的難題。 巴勒斯坦為擺脫以色列的欺壓,向聯合國提出成為「非會員國觀察員」(non-member observer state)申請案,最終在2012年11月29日獲得138票贊成、9票反對、41票棄權的結果。由於超過2/3會員國的支持,巴勒斯坦正式由「永久觀察員」(observer entity)升格為「非成員觀察國」。 雖然巴勒斯坦獨立的願望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出現曙光,然此同時,「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則發出警告說:「真正的戰爭明日才開始,前路仍漫長及艱辛!」以色列為了報復聯合國將巴勒斯坦列為「非會員觀察國」,打算擴建位在巴勒斯坦的屯墾區,遂遭到國際社會的一片撻伐。情況若繼續惡化下去,後果著實非常難以預料。 面對未來,深切盼望以巴兩造之間,勿再因宗教、土地、主權、歷史、民族仇恨等問題,再度彼此交戰。因唯有愛,才有和平;有和平,才不會發生戰爭;沒有戰爭,人民才能享有平安。 身為上帝選民的猶太人,即使不接受耶穌是彌賽亞,也應當接受耶穌那愛與和平的教導,同時遵行先知以賽亞所提出的預言:「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章4節)千萬勿重蹈高舉律法、自以為是、離開上帝的覆轍。

一定要「有感」嗎?

最近中央與地方政府官員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施政要讓民眾有感」。政府官員施政的確要以民眾福祉與權益為最重要考量,但是好的施政是否一定會讓民眾「有感」? 民眾的確有感自己的生意或業績變差,物價上漲率高過自己薪資增加率,颱風後淹水機率增加,食品添加致癌物質案例增加,酒後肇事車禍報導數目增加等不良施政「結果」。但是,要改善這些不良施政「結果」的施政「過程」卻是不容易有感。 影響上述「結果」的因素相當多,不同政府部門只能針對一個小小影響因素做小小改變,對於結果的影響當然不會很大,且在短時間也看不到結果會有明顯改變。譬如高血壓患者每天吃高血壓藥物是降低10年後心臟病發生率最有效的做法。但是每天吃高血壓藥卻是無感,而且10年後沒有發生心臟病也是無感。因為這些無感,所以很多高血壓患者常常自動停藥,或是自行打折扣減藥量,結果就是真的發生了有感的心臟病。 譬如衛生局與衛生所例行邀請30歲以上婦女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民眾只會有感公共衛生護士很囉嗦,卻很難感覺到子宮頸抹片的優點。衛生署每年執行數百萬件子宮頸抹片篩檢,定期接受篩檢婦女民眾幾年後沒有罹患子宮頸癌,總體死亡率下降,當事人還是無感;因為沒有罹患疾病。衛生局與衛生所不能因為民眾感覺囉嗦或對於死亡率下降無感就不篩檢,還是要持續篩檢這個相當預防的疾病。 更有甚者,衛生與環保單位每天還要進行許多讓民眾「反感」的稽核工作,開罰診所違規廣告、取締非專業人員進行醫療行為、護理之家消防設備不符合規定或是食品添加致癌物質等。這些政府單位的行政工作,對於民眾就醫權益與長期身體健康都有部分影響,但是距離非常遙遠,所以民眾也是無感。 在政府行政單位工作的人常常要做民眾無感或反感的事,對於結果影響相當小且遠,所以民眾也無法將這些施政細節與未來重要結果連結。在政府行政單位工作的人應該要堅持理念,持續做對的事情,即便民眾無感也要堅持。最怕政府行政單位急著要讓眾有感,舉辦一些有感的活動,但是對於政策問題解決沒有因果關係。或者,因為怕民眾抱怨而不敢扮黑臉稽查不法,最後危及民眾健康或權益。 回到信仰的反省,我們持續為某人代禱或向某人傳福音,可能也無感對方有改變。我們還是應該要持續代禱或傳福音,因為我們不知道上帝的旨意為何,可能對方十多年後才產生有感結果,也可能永遠都沒有感覺到結果有改變。

為耶穌慶生

&nbsp每個人都有生日,對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慶生時總期盼他們能順利成長茁壯;對於青壯年來說,慶生讓人懷有感恩的心;為長輩過生日,則能藉由回顧過往,從中傳承人生經驗。 多數基督徒在12月25日為耶穌過生日,我們知道聖誕節的重心不在於聖誕老人、不在於假日狂歡,而要定睛在耶穌為我們降生這件事上。然而,談到耶穌在聖誕節的形像,十之八九都會連想到躺在簡陋糧槽的小嬰兒。耶穌基督又真又活,而祂是個嬰兒!這樣的形像所帶出來的情緒,通常多少讓人流露出一點父母之愛或兄姊之情,進而投射出一種「對嬰兒的期待」。 仔細想想,又真又活的基督,創世以先就與天父同在,若僅從降生後起算,也已是個2000多歲的長者,然而在為耶穌過生日時,若是只停留在出生的故事,基督徒眼中永遠只看到那個嬰兒的形像,是十分可惜的。為長輩過生日,我們通常懷抱著尊敬的心,聆聽其生命歷程與訓誨,這時,回顧、反省、學習等情緒,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耶穌降生,背負世人的罪受釘死,第3日復活,持續參與在這2000多年的歷史中,不斷在各個世代顯明祂的公義與慈愛。對於我們的未來,不是在慶典後將責任丟給2000多年前的嬰兒身上;而是每個人透過遵行耶穌的教導,追問自己該怎麼參與建造上帝國的工程。在這種態度中,我們的焦點會從「對嬰兒的期待」,轉向「對自己的檢討」。 在慶生活動中,我們也會時常注意壽星的心情,希望至少在這天,我們累一點、委屈一點也無妨,能夠給壽星一個難忘、快樂的生日,而非隨己意籌辦活動。聖誕節期也應如此,教會裡舉辦聖誕活動,有時會陷入優先次序的錯置,我們先問能不能讓會友高興、有沒有辦法多一點吸引觀眾的聲光效果、場面夠不夠盛大,卻將耶穌希望我們做什麼、怎麼做,擺在較為次要的位置。這類的慶典,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了假歡慶聖誕之名,行個人自High之實的娛樂節目。 耶穌留給我們新的誡命在馬太福音22章37~39節:「『你要全心、全情、全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第一條最重要的誡命。第二條也一樣重要:『你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救主降生的故事當然值得代代傳頌,但我們除了與親友一同歡慶,也要藉此重新反省自己與主的關係,並將這份好消息感染給教會外的社區,讓聖誕的喜樂不只成為教會活動,更能藉由各種外展事工扶助弱小,見證馬太福音25章40節:「既然你們為我的跟從者中最微小的一人做,就是為我做!」的使命,如此遵行主的心意,才能過一個賓主盡歡的生日。願我們在聖誕節,努力辨認上主在歷史中的痕跡、思想自己與主的關係,並關懷周遭所有需要的人。

聖誕禮物行動

◎鍾淑惠 聖誕節是普世歡騰記念救主耶穌降生的日子。在英國,聖誕節期就像台灣的過年,是團圓的重要日子,也是孩子最興奮的節期,因為會收到許多禮物。 隨著世代改變,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某些內戰或天災頻繁的國家和地區,仍有許多人不得溫飽,聖誕禮物就像天方夜譚般遙遠。1990年,北威爾斯的雷克瑟姆,有一個父親戴夫‧庫克,他在新聞看到羅馬尼亞因恐怖攻擊事件,讓許多孩童變成孤兒,連孤兒院也物資缺乏;因此,他邀親友奉獻,將裝滿整貨櫃的玩具和物資送往羅馬尼亞。後來,民眾熱情捐款募集了6萬英鎊,成立「聖誕禮物行動」慈善機構,有17名志工從此繼續委身該事工。 隨後,每年陸續有更多人參與這項有意義的事工,捐贈的禮物也大幅增加,分別送到阿爾巴尼亞、白俄羅斯、克羅埃西亞、匈牙利、波蘭、塞爾維亞等國。1992年,第一次用飛機空運聖誕禮物鞋盒,加上國際藝人邁可‧傑克遜及其他藝人的宣傳,讓這個聖誕禮物行動迅速國際化。 1993年,從雷克瑟姆與羅馬尼亞其中一個接收禮物的教堂進行首次衛星電視連線報導,英國的新聞可看到在羅馬尼亞歡迎聖誕鞋盒的貨櫃車抵達教堂,並聽到當地民眾吟唱讚美詩歌的盛況。當年,數百名英國學生一起歡送從利物浦機場起飛的全球最大貨運飛機,共載送6萬個鞋盒到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 後來在1995年,聖誕禮物行動與善普施慈善機構(Samaritan&amprsquos purse)結合,號召更多國家參與準備聖誕禮物鞋盒。當年已有超過28萬個鞋盒送到肯亞、盧安達、俄羅斯、羅馬尼亞、波士尼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等國。到1996年已有36個國家準備超過100萬個鞋盒的聖誕禮物,發送到世界各地需要被關懷的孩童手上。許多從4歲到14歲的孩子因此收到人生中第一份聖誕禮物,稍補他們生活上的需要,不僅溫暖他們的心,也讓奉獻的人一起分享耶穌的愛。 去年,有12個國家收到從英國各地募集的110萬個鞋盒。今年我們曼城華語家庭小組也響應聖誕禮物行動的活動。先是包裝鞋盒,然後將一些實用物品包括:盥洗用品、文具、襪子、玩具等放入鞋盒,貼上適合給幼年、高年級,或少男或少女的分類標籤,然後上網奉獻郵資,最後把鞋盒送到集中地點就完成了。 為了讓接收禮物的孩童有機會認識捐贈者,更推出聖誕禮物行動照活動,捐贈者只要將照片上傳到聖誕禮物行動的網站,待匯集完成後,將一張張照片用馬賽克形式重新排版成一幅美麗畫作。另外,從去年開始,透過奉獻的郵資條碼,也可追蹤鞋盒最終是送到哪個國家。就這樣,在英國募集了許多禮物,讓許多孩童或許是一生僅有的一次機會得到聖誕禮物。 聖誕禮物行動的使命是以有形方式關懷各地有需要的兒童,不僅彰顯上帝的愛,也連結各地教會和社區分享耶穌愛的好消息。盼望在記念上帝送給我們最奇妙的禮物主耶穌時,我們也一起將上帝的愛分享出去。活動網站:www.operationchristmaschild.org.uk/20-years。 (作者為PCT派駐英國宣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