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公報廣場】TikTok之害與解方

在不同的社群媒體之下,現代人的生活呈現多元但割裂的狀態。以常用的影音媒體來說,以前是廣播、電視,現在則是手機和網路。社群平台更是分成臉書、Instagram、TikTok等,內容差異極大,這間接阻隔了我們彼此的視野,加劇了認知分歧。

【公報廣場】職場專業vs.信仰專業

在加拿大神學家侯士庭(James M. Houston)所著的《靈修神學發展史》中,談到基督徒有四種基本責任。其一,信仰扎根在聖經;其二,對所持教義有正確的架構;其三,對歷史有認識,從歷代聖徒的經歷吸取教訓;其四,將個人的專業與信仰結合,成為一個適合為基督做見證的人。

【公報廣場】理解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別讓原民生孤軍奮戰

討論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政策可以有多重切入點,其中一種觀點是,這不僅是原住民的權利,更回應了族人被剝奪資源、被殖民、被迫融入外族文化的歷史遭遇,是政府的一種「補償」,而非特權或福利。社會應持開放態度,繼續討論和省思政策的實施細節與效益,同時傾聽原住民族的心聲,確保政策達到其宗旨。

【公報廣場】宗教歸宗教、凱撒歸凱撒,唯須讓上帝的歸上帝!

跟學生講解《憲法》保障的宗教自由時,我提到:「當讓宗教的歸宗教、凱撒的歸凱撒,最要緊的是必須讓上帝的歸上帝。」依我見,宗教團體僅是一種人民團體,沒有比較特別或高尚。唯人若看重宗教自由,就必須尊重宗教自主原則,該奉獻時就該奉獻,該尊榮法師、牧長時就要尊榮,該守節期祭典時就須謹守。這是「讓宗教的歸宗教」的道理。

【公報廣場】教練沒有教

在一次和一群老同學們的聚會中,一位高爾夫球好手同學一邊揉著膝蓋、一邊說著上週打球時,為了將沙坑中的球掘起,一個扭轉動作傷到了膝蓋。

【公報廣場】唯有讀書高?

台灣正面臨嚴峻的缺工問題,威脅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引起了各界高度關注。政府決定引進移工緩解勞動力短缺,但這舉措引發了人們對缺工問題根源的思考。我們對高學歷的迷思,是否正是罪魁禍首之一?

【公報廣場】誰才是最惡者

引用西晉周處除三害之歷史典故的同名華語電影《周處除三害》,上映後即話題不斷。男主角陳桂林陰錯陽差地走上除害之路,以暴制暴,從鬧區髮廊殺到遺世道場。他所代表的私刑正義,單槍匹馬制裁性暴力與邪教組織,血腥又荒誕,卻似乎滿足了台灣觀眾對諸多社會現象的不滿跟宣洩。

【公報廣場】神轎進校園及縣府,不宜也違法

看到白沙屯媽祖網路電視台播出神轎進香時進入一所小學、學生還一起跪接神轎的畫面,不免詫異!因為根據《教育基本法》第6條第3項:「公立學校不得為特定宗教信仰從事宣傳或活動。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宗教活動。」

【公報廣場】耶穌受難

十二使徒咱攏知 出賣耶穌是猶大 三十兩銀 ê 代價 就將耶穌來出賣 客西馬尼主慘慼 三遍祈禱求天父 苦杯若是著要接 願成天父聖旨意

【公報廣場】需要的根本

近日看到一則有關日本機器人LOVOT報導,它是一款什麼都不會做的機器人,卻在2019年獲得「最佳機器人獎」。它的外殼溫度設定在攝氏37至39度,彷彿就是一個生命體。它會在環境中移動、識別主人,然後要求抱抱,並且隨著主人的擁抱而發出咕咕聲,或是眨眼、半闔著眼睛彷彿要睡著一般。這就是它唯一的功能──陪伴並傳播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