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勵馨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於4月10日起至4月28日止,在位於高雄市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一樓藝文空間舉辦「歡迎來到我們家-多元家庭x性別教育」體驗展,透過展板、讀本、互動裝置等,帶領民眾思考「家庭」的多元組成,並引導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誕生、青少年認識性與性別,同時鼓勵家長陪伴孩子走這條成長路。主辦單位也配合展覽安排系列講座,4月20日上午以「五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收養家庭的日常」為主題,邀請在國小任教的「曾爸爸」與他的妻子、三個孩子們分享。


不靠血緣或法律 陪伴建立親情

曾爸爸表示,在國小任教的自己很熟悉如何與小孩子相處,而出生大家庭的妻子則相當喜愛小孩,在妻子兩度子宮外孕後,兩人考慮是否要進行試管嬰兒,這時曾爸爸提出另一種可能:收養。

他坦言,社會大眾、也包含最初的自己,對「收養」想像多來自連戲劇,也因此會有些疑慮,例如是不是不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出生、不可以讓原生家庭看到孩子避免被帶回去、孩子長得和收養父母不像會被歧視等。不過參加勵馨舉辦的說明會後,他們安心不少,並下定決心收養孩子。

曾爸爸指出,收養需經由機構協助,收養家庭要填寫收養意願表,後續有接受評估、收養家庭訪問、出養家庭評估與輔導等過程,「就像懷孕一樣,也要經歷等待。」曾爸爸一家原預計先收養女孩,不過等待期間得知有位快八個月大的男孩,幾經思考後先收養男孩。

「媒親」過程是提前一個禮拜約定時間見見孩子,並在見面後兩個禮拜內與原生家庭面談,一方面是讓收養家庭更暸解孩子,另一方面也讓原生家庭確認孩子日後的生活環境;三天的考慮期後就進入為期三個月的試養期。接著由法院審理、待收到公文才能辦理過戶。

但曾爸爸強調,對他們來說媒親只是程序,不是挑選孩子;因為他們已經確定要收養這名孩子。收養兒子一段時間後,夫妻發現雖然孩子的反應較慢,但性格穩定、很好照顧,甚至可以獨自入眠。曾爸爸補充說明,「家長和孩子分開睡」其實可以讓雙方都保有充足睡眠,尤其家長更有體力、精神照顧孩子。

兒子過戶沒多久,他們得知有一名女嬰待收養,於是曾爸爸早早請好育嬰假要迎接女兒的到來;不過該女嬰的原生家庭還在考慮,於是他們改收養一名一個月大的女嬰。雖然孩子年紀小,照顧起來沒有像兒子那麼容易,但曾爸爸很高興有請假,不但更能參與孩子的照顧,也更能夠全家出遊、建立親子關係。關於收養家庭的育嬰假,早期孩子要入戶口才能請育嬰假,後來經收養家庭反應,修法改為開始照顧、由機構提出證明即可以請育嬰假。

為了讓家庭更熱鬧,也希望讓兩名孩子能參與「收養」的過程,於是曾爸爸一家決定收養第三個孩子,是一名六個月大的女嬰;曾爸爸提到,家裡小孩子多,其實都會互相陪伴、互相照顧,尤其哥哥和姊姊知道妹妹是他們「答應」後才來到家裡,所以都有責任感、很疼愛她。他們把三名子女生活的點點滴滴都用影片、照片記錄下來,定期提供給勵馨,希望孩子們的原生家庭看到後能夠放心。

曾爸爸強調,收養孩子不是因為他們特別有愛心,也不是想要小孩照顧他們的晚年,就單純只是因為喜愛孩子、想看他們成長、有豐富家庭生活、手足間互相照顧。在他們家,不只是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世,親戚朋友們也都知道三名孩子是收養的,會支援照顧。

他認為,孩子滿18歲就是成年人,探詢自己的出生和原生家庭是他們的權利,這個舉動並不代表他們要和收養家庭切割;他也相信,家庭裡的「親暱」是出自陪伴、不是基於血緣或法律約束,不論親生或收養,重要的是陪伴和教養的過程。


養不起不要生?看見收出養處境

因著關心婦幼權益、青少年家長處境等議題,勵馨開始收出養媒合服務。隨著社會變遷,現在有不少青少年家長在意願與能力上都能夠親自扶養孩子;然而社會仍可能對必須出養孩子的家庭抱有「不負責任」或「養不起為何要生」等質疑。對此,長期接觸與陪伴非預期懷孕個案的高雄勵馨社工黃靜怡受訪時指出,出養從來不是容易的決定;勵馨不只關心孩子和收養家庭,也陪伴出養家庭走過心情修復與自我接納的過程。

黃靜怡談到在第一線服務的觀察與心得,許多家長的表現與主流媒體的塑造相當不同。她曾目睹服刑中的家長不得不出養孩子時流下眼淚,也有些家長會用冷漠的表情來包裝內在的失落、自責、愧疚,擔心自己是否做出錯誤決定、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導致無法親自扶養;還有些家長是基於原生家庭的經驗、不希望孩子跟著自己吃苦而選擇出養。

她分享一則個案故事:多年前有位青少女出養自己的孩子,孩子在長大後向勵馨詢問生母資訊,勵馨也聯繫生母告知此事;哪怕生母後來另組家庭也另有孩子,但得知當年出養的孩子在詢問身世,仍然像當年出養時那樣悲傷,表示自己十幾年來一直掛心出養的孩子、沒有放下與忘記。「負責任的方式有很多種。」黃靜怡強調,並不是選擇出養就代表家長不願、不用負責。

關於收出養媒合服務機構的角色,黃靜怡指出,機構旨在幫孩子找收養家庭,在評估時會考量收養家庭的基本居住環境、照顧者健康狀況、經濟與照顧能力、支持系統和資源網絡等項目。但事實上社會對於「怎樣的條件適合養孩子」本就有不同認定,機構的目標也不是設定門檻、決定哪個家庭有資格與否,而是透過走程序的期間,與收養家庭一起預備迎接孩子;尤其「收養孩子」的經驗相對沒有那麼普遍,收養家庭在接收資訊上可能有困難,這時就需要機構協助。

關於兒少安全議題,黃靜怡點出,不論是在原生家庭或收養家庭,沒有一套制度可以百分百確保孩子在成長過程不遭遇任何風險。若與早期相比,台灣的收出養制度確實有所進步,例如2012年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明定收出養皆需要透過機構,遏止販賣嬰兒事件。但不可諱言的是,面對出養孩子曾遭受不當對待、甚至虐待或有身心狀況,除了生理照顧,還需要心理健康和關係層面的支持;高難度照顧需求考驗現行照顧資源能否補足、照顧勞動價值定位能否提升。


歡迎來到我們家展場介紹

「歡迎來到我們家」體驗展包含「性、性別、情感關係」這三種層次的教育與體驗;主視覺以童趣的插畫和關鍵字,呈現出家庭的不同樣貌,例如收養家庭、單親家庭、隔代家庭、跨國婚姻家庭等,邀請民眾思考在多元組成的前提下,如何經營家庭關係、尊重彼此界限、共同學習與成長。

主視覺展版後方,主辦單位以裝置藝術、互動展品介紹性器官與生殖系統;除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生理知識,也強調每個人身體部位外觀的獨特性,沒有所謂的美醜。

當中也突破迷思,將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冠」,提醒性行為的重點不是次數,而是意願和預備。陰道冠是在陰道口內一至二公分處由黏膜組織構成的彈性皺摺,並不是封閉的「膜」、否則經血無法排出,且發生性行為只是撐大開口,並不是戳破肉膜,因此經常不會出血、或出血量少。根據瑞典性教育協會統計,世界上有超過五成女性第一次性行為不會出血。

在認識身體構造後,展區進一步介紹「生育」相關知識。以芒果、橄欖球、氣球等物品,加上相應重量的沙包,讓民眾暸解懷孕不同階段的胎兒大小與重量;以嬰兒模型、嬰兒車和嬰兒用品與民眾分享育兒和家事分工,強調照顧孩子等家務不是特定責任,而是應按照能力分配;展場也預備妊娠體驗服,讓民眾可以感受懷孕如何影響女性的生活。黃靜怡受訪時補充,在導覽生育議題時會留意用詞、避免過度強調性別角色,以免忽略不同身體狀況或生命選擇的價值。

暸解生育議題後,民眾可以移步至「性生理空間」展區,思考面臨「青春期」的青少年們如何認識與照顧自己。該區陳列大量生理用品,除常見的衛生棉,還有月亮杯、月亮褲、棉條等,藉由多元產品鼓勵青少年表達感受、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也提醒家長尊重他們的想法,以實踐「身體自主權」。在探討發育議題時,也可以延伸思考月經貧窮、月經汙名,以及進一步探討青春期的人際關係問題,例如當好朋友或心儀對象以自己的發育情形開玩笑,該怎麼回應、如何堅守界限等。

該區另一個展覽重點是「避孕」,黃靜怡提醒,避孕關係到年齡、健康狀況和生命與家庭規劃,其實不只是對「性」感到好奇的青少年們,任何人都可以學習。至於「教育避孕」是否會被視為變相「鼓勵發生性行為」?黃靜怡強調,由於網路發展,青少年們能接觸的性資訊遠超過家長想像;家長主動與孩子討論,是讓孩子們知道「原來可以和大人討論這個議題」,讓孩子在安全和有界限的關係裡認識性,而不是獨自在網路搜尋時接收到錯誤訊息,這也是一種建立親子關係與提升親密的方式。

除了生理,該展區也以互動裝置呈現心理、社會的性別認同議題,不論自己所展現出來的、心裡所認同的、別人所認為的是哪種樣子,重點在於接納、尊重和理解每個人的「選擇」。而針對現代常見的「容貌焦慮」問題,這場展覽也以去年上映的電影《芭比》為概念,配合繪本《每個人的身體都很酷》來引導民眾思考性別氣質、自我接納、尊重多元等議題。

關於性別認同是否有年齡區別、是天生還是後天?黃靜怡認為相關理論其實不斷被發現、討論、修正,探索是永無止盡的;當學校開始推動性別教育,家長們或許會擔心自己無法回應孩子們的提問,但黃靜怡鼓勵家長們不用著急給出「標準答案」,而是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練習,從照顧者變成「陪伴者」,預備好心態與孩子同走探索的路。

「歡迎來到我們家」體驗展於4月28日閉幕,黃靜怡期盼有機會移展、走進不同場館或縣市,與更多民眾分享多元家庭與性別教育議題。欲暸解或支持高雄勵馨,歡迎關注臉書粉絲專頁


專題相片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