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陳泗治逝世30週年紀念音樂會 緬懷台灣音樂先驅

「上帝與家園的浪漫」陳泗治逝世30週年紀念音樂會」台北場,8月17日晚上在國家音樂廳舉行;陳泗治在1936年創作《上帝的羔羊》,是台灣第1首聖樂合唱曲,被稱為台灣第1代作曲家;除台北場,10月1日晚上7點半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舉行高雄場音樂會;9月2日到10月10日在衛武營展覽廳、8月23日至到2023年1月15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3樓有一系列展覽,想了解這位台灣音樂先驅者的朋友可免費前往參觀。

【樂揚真理】〈耶穌同在就是天堂〉在地如在天

有些詩歌的歌詞扼要卻雋永,旋律優雅簡單,容易朗朗上口。然而這些要素,只是吸引我們吟唱這些詩歌,而不是接納這些詩歌的原因。基督門徒肯定的詩歌,是因為符合聖經啟示的信息,亦即基督信仰的唯一權威。

【古韻仍新】〈天頂大開恩典的門〉行在主所開活路

◎李粕 宗教比較角度看,基督教至少有兩個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首先,基督教是立基上帝啟示的信仰,而非人們對天地萬象的揣度和附會;其次,基督教乃是以「他力」為主的宗教,不同於其他宗教對人自身功德的要求,基督福音著重的是上帝在人身上的作為,人的責任亦立基於上帝所賜生命與能力。

【樂揚真理】樂意揹十架跟隨祢

◎虛吾 苦難是人生的大哉問!鮮少人會認為自己從來沒有受過苦,無論是皇親貴冑或黎民百姓,或許情節、程度有所區分,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遇過不順遂的處境。聖經指明,苦難是始祖犯罪的結果,人的一生自新生開始即有苦難,連要求得日用飲食溫飽,也受到咒詛(創世記3章16~17節)。

【樂揚真理】〈我心靈得安寧〉江河突起波濤

美國律師霍雷蕭‧斯帕弗德(Horatio Spafford,1828~1888年)寫詞的〈我心靈得安寧〉(It Is Well with My Soul),由美國福音歌手菲利普‧保羅‧布利斯(Philip Paul Bliss,1838~1876年)譜曲,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經典詩歌。他在四個女兒全死於海難後寫下這首詩歌,也是常被傳講的見證故事。先前我熟悉的版本是1964年版《聖詩》347首〈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近日預備聚會領詩,才赫然在《新靈糧詩選》發現這個大異其趣的華語版歌詞。

【藝文走廊】武加大譯本中的音樂

對從事古典聖樂工作、專業的合唱指揮家、教會詩班成員、古典音樂師生或愛好者、作曲家、古典文學研究員、神職人員、史學家,甚至是一般人,拉丁文聖經武加大(Vulgate)譯本皆有相當的重要性。但對於大多數華人而言,要精通拉丁文,乃至能夠流暢地閱讀武加大譯本並不容易。

【樂揚真理】〈生之頌〉生生不息,直到主來!

我們透過創造一窺上帝的神性、主權、能力、智慧與心意,祂按著自己的主權,命光照耀幽暗,令旱地出諸水而立,直到今日,這樣的權力仍唯獨屬於祂……

【藝文走廊】此時到萬世代

記得孩提之時,有個如今讓自己覺得哭笑不得的行徑,即是做禮拜時,拿著週報認真地聽著司會宣布現在的程序,譬如說宣召、禱告、讀經、講道、回應詩歌等,然後默默數算還剩下哪些流程未進行。然後呢,當聽到牧師祝禱與會眾頌榮時,少不更事的男孩總是欣喜無比,因為又撐過一次禮拜。

【樂揚真理】〈一件禮物〉不受歡迎的禮物

在我聚會的地方,當想要介紹耶穌給未信主的朋友時,〈一件禮物〉是常見的的選項,因為歌詞提到馬槽中的嬰孩,也常在聖誕節時選用。這首由葉薇心作詞、吳作棟作曲的詩歌,出自天韻合唱團在1980年推出的專輯《好消息》,定位與福音環環相扣。

台權會國際人權日辦音樂會 傾聽受壓迫者的共鳴

台灣人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台權會)製作的人權音樂專輯《美麗之島.人之島》,發行於2001年12月21日,20年後,台權會將這張已經絕版的專輯,重新上架音樂串流平台,並且台權會、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台北市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舉辦3場音樂與人權系列活動,回顧20年前台灣人權狀況,同時看當今又面臨什麽樣艱難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