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普世眺望】重新開始的香港

2023年的3月,對香港來說,是個給世界重新認識香港的一大機會。外地人來香港,再也不需要做核酸檢測(PCR)或是強迫隔離,也沒有接種疫苗的要求。「口罩令」及「限聚令」不再生效,人們也可以再次露出三年不見的笑容。台灣人在2月也經歷過同樣的政策,我相信那種感動以及激動是大家所可以體會的。

【社論】平凡女性 VS. 超級英雄

在3月13日舉行的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中,以亞裔家庭為主軸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毫無疑問是最大贏家,一舉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等多項大獎。

【平信徒讀經筆記】雅各的一生,神的愛與信實

創世記共50章,從25章開始,雅各誕生、成長,並說服哥哥以一碗紅豆湯給出長子的名分。之後25~50章記載雅各與他的12位兒子,占了此卷書的一半。聖經對雅各的描寫非常仔細,從出生時手拉著胞兄的腳跟,一直到147歲,最後在病床前囑咐完兒子們,把腳收在床上,氣絕而死。回看雅各的一生,真是高潮迭起。

【窗口無遮欄】愛我們的家

過年期間,看了一部英國戲劇《鑽油平台危機》,述說北大西洋海上的一個鑽油平台所遭遇的海洋事故。劇情從一場未知的地震與迷霧揭開序幕,當中探討了人類與世界的關係,是共存還是予取予求?詳細劇情就不在這裡「劇透」了,有興趣大家可以自行觀賞。

【普世眺望】艱難時刻,仍有上帝的愛與希望

2月7日土耳其與敘利亞地區發生大地震,至今已超過一個月,死亡人數突破4萬,損失不計其數。英國災難應急委員會(Disaster Emergency Committee)聯合15間慈善機構,向社會募款,截至目前已募得超過英鎊1億元的救援金。

【社論】小事盡忠造就精采賽事

由美國職棒大聯盟主辦,原定四年一度的世界棒球經典賽,因受疫情影響,在時隔六年之後終於再次開打。本次第五屆賽事共有20支隊伍參賽,其中A組預賽在台灣舉行,出線者將可以晉級前往日本;勝出者再前往美國爭奪最後的冠軍。這是目前世界上強度最高的棒球比賽,最耀眼的明星選手如雲,棒球迷無不為之瘋狂。

【心靈健身房】服事者的心靈健康

凱瑟琳‧格林─米克瑞(Kathryn Green-McCreight)是個牧師,她以自身走過躁鬱症的親身經歷寫了《走過憂鬱深谷》(Darkness Is My Only Companion)一書,書中提到身為耶魯大學博士,又是聖公會牧師的她,如何走過重度憂鬱與躁鬱症的過程。

【公報廣場】從挫折中,獲得智慧

人生中總是會遭遇許多挫折,就像跑百米時突然跌倒,眼前一片空白,當下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這陣子,許多關心台灣未來的朋友們,內心也許充滿了雜亂情緒。

【窗口無遮欄】中沙外交的一哩路

◉黃琬珺(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 沙中企業家協會(Saudi Arabia-China Entrepreneur Association)於2月6日在利雅得科技展上正式成立,顯示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又邁進一步。中沙關係其實已從去年開始加溫,習近平去年12月出席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雙方於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簽署至少30份合作文件。此外,沙烏地阿拉伯王儲不僅高規格接待習近平,還召集中東和北非國家領袖一起參加,給足習近平面子。表面上,中國勢力似乎已進入沙烏地阿拉伯,但仔細看,其實還有一哩路要走。 首先,中沙兩國尚未解決自由貿易問題。中國作為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國家的第一大出口以及入口國,自然希望能夠盡快落實雙邊的貿易協議。不過,中沙自由貿易談判自2004年協商後,至今仍沒有突破。其次,中國對「石油人民幣結算」的期望亦落空。習近平希望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台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但沙烏地阿拉伯對此表示暫無意願,因為若將美元結算改為以人民幣結算,一定會觸怒美國。 沙烏地阿拉伯雖然在外交方面依賴美國甚深,但美沙關係持續惡化,才讓中國有機可乘。2018年,《華盛頓郵報》的沙國記者哈紹吉在沙國駐伊斯坦堡使館遭分屍後,美沙關係蒙上陰影。2021年,拜登宣布不再軍援沙烏地與阿聯在葉門的戰爭,美國認為葉門戰爭已成全球最嚴重人道危機,必須停止。說走就走的美國,讓一直配合美國在中東反恐任務的沙烏地阿拉伯很尷尬。另外,在烏俄戰爭發生後,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拒絕增產,讓俄羅斯得以繼續靠石油賺錢,此舉讓美國不滿,美沙關係更加惡化。 為了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美國祭出《晶片法案》,規定至少十年內不能在中國或其他「受關注國家」進行新高科技投資,除非他們生產的低技術「傳統晶片」只用於當地市場。此舉對中國半導體產生無法估計的影響,當中國苦思如何突破美國的箝制時,中國轉身看見了沙烏地阿拉伯的契機。 美沙關係雖持續惡化,但中沙達到全方面的合作,仍有一哩路要走,就如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東計畫主任喬恩.阿爾特曼(Jon Alterman)所言:「以複雜性和緊密程度而言,中沙關係比美沙關係相形失色。」不過,筆者認為沙烏地阿拉伯應該更想在國際上提升己身的重要性,因其財政部長於1月中曾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沙烏地阿拉伯希望成為美中兩國之間的溝通渠道。因此,中沙關係將如何走動,值得觀察。

【普世眺望】實質造就

參與普世事工時,我們經常聽到教會對於青年斷層的嘆息。然而,在我短暫的十年參與中,雖然有人才更迭,但這種嘆息似乎依然存在。事實上,在現今忙碌的生活中,能願意在主日禮拜之外投入教會活動的青年人非常稀少。因此,教會有必要提供青年在信仰和知識上的造就,進而長期栽培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