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

芥菜種會取得緬甸批文 緊急空運首批一噸救援物資

台灣基督教芥菜種會4月7日表示,該會已正式取得緬甸地震災區物資運補批文,首批重達一噸的物資於當日下午完成裝載,送往倉儲地點,並於8日由中華航空緊急空運至緬甸,其他對緬甸地震災區的援助行動持續展開。

聲援巴勒斯坦人權大遊行 呼籲終結戰爭罪行

4月13日下午,台灣巴勒斯坦自由連線號召多個民間團體於台北街頭發起「戰爭罪犯,禍害全球,人民奮起,團結挺巴」人權大遊行,集結環保、教育、政黨及學術界力量,聲援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對加薩長期的軍事封鎖與攻擊,呼籲全球正視人權與正義,並要求立即停火,終結殖民與戰爭罪行。

長老籲台灣正名走向國際 與聯合國2758號決議脫鈎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七星中會羅東教會長老林逸民醫師4月9日出席「週三青年日x台灣公共策益」活動時表示,台灣參與國際不應再依附「中華民國」名義,而應以「台灣」本名。他痛批中國長期錯誤詮釋聯合國2758號決議,將台灣納入其中是「完全錯誤的捏造」。他呼籲國際社會正視歷史事實與國際法,支持台灣自主發聲,並期待年輕世代勇敢承擔國際責任,「我們這一棒要交給你們了。」
video

美國聯合衛理公會推青銀住房共享

面對住房成本高漲的挑戰,美國聯合衛理公會(UMC)旗下安可事工基金會(Encore Ministry Foundation)的長者服務計畫安巢利(Nesterly)住宅共享平台提供創新解方。安巢利媒合年長房主與年輕租客,不僅助年輕人覓得可負擔居所,也讓長者獲租金與居家協助。

澳洲國會大選將至 天主教籲投票促福祉

澳洲即將於5月3日舉行國會大選。澳洲天主教主教會議(ACBC)在3月30日指出,天主教徒的投票行動,對於促進共同福祉至關重要。

跨性別現身日 美教會以愛擁抱多元

為響應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美國長老教會(PC(USA))、美國聖公會(Episcopal Church)及美國聯合基督教會(UCC)等,不僅公開慶祝跨性別與多元性別群體的堅韌,更呼籲教會以信仰為根基,深化接納,並積極對抗日益增加的社會歧視。

強震襲擊緬甸 創百年最大紀錄

3月28日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7的強震,截至4月6日統計造成緬甸至少3471人 死亡,為該國自1912年以來遭遇過最大的強震。緬甸鄰國也受到本次地震影響,泰國至少有18人不幸罹難。教會紛紛為受災區致上慰問,懇求各界援助賑災。

美聯合教會探主流新教衰退

曾經有過半認同的美國主流新教(Mainline Protestantism)為何衰退?美國聯合基督教會(UCC)分享媒體「神之道路」(Patheos)3月29日的信仰問答,當中引用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2022年9月發布的「全國宗教領袖調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Religious Leaders, NSRL)回應。報告顯示,相較於其他基督教派,主流新教牧者在核心信仰的肯認上顯得猶疑。有宗教學碩士學歷、隸屬改革宗教會的資深宗教記者理查德.奧斯特林(Richard Ostling)認為,這種內在的信仰模糊,或許是主流新教信徒流失的深層原因。

借鏡蘇格蘭 嘉中講座探160年宣教新路

為記念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宣教160週年,並助教會長執與牧長同工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宣教方向,嘉義中會傳道部於4月5日上午,在北榮教會舉辦「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60週年之回顧與展望」講座。會中邀請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宋訡瑄傳道師分享她對PCT未來展望的見解,並剖析PCT精神母會──蘇格蘭教會(Church of Scotland)的歷史,為台灣教會汲取啟示。

德國柏林宣道會訪公報社 認識文字事工今昔

柏林宣道會(Berliner Missionswerk,BMW)普世關係與全球宣教副主任芭芭拉‧胡斯特德(Barbara Hustedt)、東亞歷史研究專員理查德‧埃爾古特(Richard Ellguth)、普世中心記者格爾德‧赫爾佐格(Gerd Herzog)一行人,4月1日參訪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分享文字事工如何在現代社會透過多樣管道成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