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公報廣場】對話與變革──一群長老教會基督徒大專教師的呼籲

近日王博賢傳道師尋求在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封牧,卻在七星中會中委會的封牧監選案中未獲接納,引發諸多有關法規與程序上的質疑。我們深切期盼,透過此一事件,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能更重視青年牧養與大專宣教的問題。

【公報廣場】大專青年工作年之提醒

我們這一代讀大學時,正值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當時,我得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長青團契,但因為讀夜間部,未能參加晚上聚會的團契。在野百合運動時期,我非常渴望參與其中,可惜當時不知道去哪裡集合,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遺憾。

【窗口無遮欄】再思初代教會

3月5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邀請謝大立牧師分享馬偕研究心得,他在2022年出版博士論文:《福爾摩沙的信使──馬偕生命敘事的神學素描》。謝大立的研究是宣教學取向,探討19世紀加拿大的熱血青年所投身的宣教運動、在宣教區與異文化對遇的經驗和對策、本土化的作為和影響等。演講內容和現場討論相當精采。

【公報廣場】學會接納自己,不被批評左右

每當我去接受物理治療時,就會有45分鐘的空檔,我通常都會帶著一本暢銷書,這次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第一名的書《活出全新的你》。

【公報廣場】堅決反對與中共簽訂和平協議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近日宣布,將參選明年總統大選,他主張兩岸應和平統一。他表示,因為看到台灣一直向下沉淪,兩岸關係壞到已經要打仗,一打台灣就完蛋了。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與中國和平統一」,對兩岸與世界都好。兩岸談判只要台灣同意一個中國,與中共簽訂和平協議,台灣就能保有民主自由的生活。

【公報廣場】教會屬靈人在用的「行話」

「請問一下,剛剛聚會時,主講人提到的肢體交通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大家溝通交流一下近況。」這段對話讓我想起,剛到教會的時候,也是經常聽到陌生的詞彙。對剛到教會,還沒有信耶穌的我來說,真的覺得很手足無措,甚至感到緊張與不安。

【讀者回應】Tayal中會教社部宣言

針對者為七星中會台北東門教會原民堂牧師Puyang SING(布漾‧星)投稿於《台灣教會公報》3704期公報廣場的〈宜蘭克里奧爾語是民族語言、國家語言〉,Tayal(泰雅爾)中會教社部有話要說。

【公報廣場】善終也是人權──願早日完成尊嚴善終法與安樂死法

慈母當年因患有失智症,無法處理自己日常起居生活,終日需包尿布,而引起尿道、膀胱、腎臟發炎,最後被判定要洗腎。剛開始一星期一次,之後變兩次,最後一星期要洗三次。三餐飲食要用鼻胃管灌食,甚至呼吸都要依靠呼吸器,獨自躺在醫院呼吸訓練中心病床上,依靠呼吸器苟延殘喘。想到母親健康時,談笑風生,滔滔不絕無所不談;失智後,任何親朋好友前來探訪都形同陌生人,沉默寡言,見到熟人以淚洗面,判若兩人,令子孫們心如刀割。

【公報廣場】教會缺人,找「師母」就對了?

「師母」,好沉重的兩個字。我不明白為什麼只是因為跟牧師結婚,我自然成為了教會的聚光燈焦點,凡事都被以高標準衡量?為什麼自從成為牧師的妻子後,我原本的名字就消失無蹤,只剩下「師母」的稱呼呢?我好懷念我自己的名字,我過去的生活圈。為何我的豐富人生好像流沙,緩緩從我指尖流逝?難道這一切是因為我愛錯了人?為什麼牧師有呼召成為傳道人,我就也一定要成為傳道人呢?我沒有呼召啊?這種近乎歇斯底里的內心吶喊,無人知曉、無人關心,也無人安慰……。

【公報廣場】台灣人民出埃及

聖經出埃及記記載,當以色列民族佇埃及作奴隸,受埃及人欺壓、迫害,in 呼求上帝拯救 in,脫離埃及人 ê 手。上帝聽見 in ê 呼求,差摩西 chhōa 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脫離做奴隸 ê 所在,進入流奶 kap 蜜 ê 迦南地,建立新 ê 以色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