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尖石後山醫療20年 處處是愛與辛酸

(相片提供/馬偕紀念醫院)

【林宜瑩採訪報導】馬偕紀念醫院從2001年承接健保署尖石鄉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簡稱尖石IDS計畫),今年邁入20年。馬偕醫院在秀巒衛生室長期派駐1名醫師及3名護理師,他們曾為幫病人到府量血壓,竟在產業道路上差點迷路,也曾在家訪時,還沒見到病人就先被狗咬;為配合並鼓勵後山居民「按時拿藥、正確服藥」,衛生室更提供24小時接受服務,讓居民知道「只要你願意來,我們一定在」。馬偕醫護人員就這樣靠著熱情與堅持,20年來守護著新竹尖石後山居民的健康。

(相片提供/馬偕紀念醫院)

在秀巒衛生室工作11年的馬偕護理師Sayun(江金花)說,後山居民多有高血壓問題,但有些人家中沒有電話、沒有電力,要讓他們量血壓按時拿藥,的確面臨許多困難,於是醫護常得挨家挨戶去「找人」量血壓以了解身體狀況,回到衛生室後再將資料上傳並完成記錄。有次她要去探訪一位64歲、有中風病史的病人,竟然在產業道路上迷路;護理師李紫寧說,找不到人還可以再找,但找不到人還先被狗咬,反而自己成了傷兵,這才好笑。

Sayun表示,能在山上就近處理、順利安排後送或安置的病人都算是幸運,若因急性病症需下山就醫的,往往路程往返與花費對後山居民是很沈重的負擔,因此他們曾在秀巒衛生室門口擺攤賣起二手衣飾、家用品,一度還賣烤香腸給觀光客,將所得都放入「小盒子」內,當有人下山就醫缺費用時,這些錢成了最即時的幫助。

(相片提供/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尖石服務範圍包括田埔、秀巒、錦路、養老、泰崗、新光、鎮西堡、司馬庫斯、玉峰、石磊、馬里光、抬耀等尖石後山部落,透過在地深耕,看見原鄉民眾就醫需求,進而發展出許多符合在地的健康照護模式,例如從2008年起,每年在尖石開辦緊急醫療急救種子教學,從外傷處理、基礎包紮、異物哽塞、繩索垂降到心肺復甦術、自動體外電擊除顫器(AED)使用,教導民眾緊急救護技巧。

2012年,司馬庫斯發生遊覽車重大意外事故,現場即由居民自發性的動員救人;2014年,通往鎮西堡部落的道路發生小貨車墜谷事件,即由部落牧師、青年實際運用所學,即刻拯救車禍墜谷的傷者;馬偕更在2012年為部落募得五台AED,以備不時之需;2019年,馬偕將遠距醫療結合簡易的穿戴裝置,進行心電心音早期監測及遠端傳輸,可即時由山下醫師進行醫療評估及診斷;此外,包括行動急診室、兒童早期療育篩檢、BC肝炎追蹤、牙科巡診等,截至目前,秀巒衛生室已服務超過12萬人次,緊急醫療急救種子教學課程已達500人次。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