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灘又淨心 善盡上帝管家責任

環境保護從你我做起   關心受造界鄉親做伙來   重現福爾摩沙美麗風華

【林宜瑩專題報導】為慶祝基督教來台宣教150週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與各中區會教社部聯合在9月20日下午3點,在各地舉辦「全台大淨灘」活動,也使基督徒有機會盡責關懷生態與環境,成為聖經中說的「盡忠好管家」。近年來,台灣周遭海灘遭廢棄物污染情況嚴重,透過「淨灘」具體行動,群眾可產生「鄉土認同」和「命運相繫」的認知,真正達成「價值重建」與「心靈更新」的改變,這也才是解決「污染」的根本之道,透過「淨灘」達到「淨心」,因為「你著盡力保守你 ê 心,因為心是活命 ê 泉源」。

事實上,淨灘起源於海洋保育運動,海洋保育概念是在1972年美國正式通過海洋保護、研究與保護區法(MPRSA),授權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規範對海洋傾倒廢棄物的行為後,才逐漸成形;台灣的海洋保育則是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例如環保署1997年開始推動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1998年由行政院青輔會於世界海洋日(每年6月8日)前一日發起淨灘活動,2000年後,民間環保團體發起的淨灘活動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起來。

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表示,各中區會教社部舉辦淨灘活動早已行之有年,而民間環保團體的淨灘活動,常因經費問題有限,僅能區域性舉辦淨灘活動。此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慶祝宣教150週年,在9月20日舉辦的「全台大淨灘」,不僅是少有的全國性淨灘活動,也是落實了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事工「關懷受造界」的異象,而這次「全台大淨灘」特別以台灣最原初的主人──原住民的角度與立場,來詮釋水中世界,堪稱是空前創舉。

台灣島海域周遭受黑潮、中國大陸沿岸冷流及南中國海暖流三大洋流環繞,這三股洋流是海洋生物迅速移動的重要管道,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台灣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與生物物種,也造就出台灣多元族群的多樣性。

從阿美族生活傳統與活動領域來看,Riyar(海洋)與Nanom(溪水)是族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禮物,阿美族的Lipahak(生活之樂),就是在一年兩次的割稻(Mipanay)後,年輕人聚集一同潛水至沿岸海底採集Damay(海藻)、Cekiw(貝類)及Foting(魚類)等食材,準備豐盛宴席接待遠道而來的客旅與家族親友。

阿美族語中的Dodang意指長型打米臼,早期祖先便是仿造Dodang的形狀設計船體。根據歷史記載,阿美族最早的航行於海洋上的船隻稱做Tamina。另外,蘭嶼達悟族常見的tatala(拼板舟),如今也成為台灣對外宣傳觀光重要的圖騰。

泰雅爾族慣以多種形容詞放在地形地物前,這也成為其對河流的特殊命名文化,最常見的有Llyung(流域)、Gong(河)、Hbun(兩河匯合處),新北烏來(Ulay),就是泰雅爾語中溫泉的意思,此次淨灘活動也特地以泰雅爾族語為台灣各地的溪流命名,藉此呼應推廣原住民正名運動。

16世紀中期,葡萄牙船隻行經台灣,水手對島嶼發出驚嘆之語:「Ilha Formosa!」世居在台灣的各族群,我們應該珍惜如此美麗的資源,使台灣成為真正的「福爾摩沙」。可惜的是,台灣在工業長期污染下,土地與海洋充滿了廢棄物、重金屬、核廢料等各式各樣的污染問題,實在需要大家的深切反省與悔改。

如何著手重視台灣的環境保護議題?就從一同參與淨灘開始吧!9月20日下午3點,我們海邊見! (圖片/網路圖庫)

 

大淨灘應注意事項

【林宜瑩專題報導】根據ICC(國際淨灘行動)編製的淨灘志工操作守則,淨灘者務必穿戴手套與包腳的鞋子,以避免執行淨灘時被利物刺。在海灘撿拾垃圾時,應注意玻璃、針頭或其他尖銳物品,務必遠離海浪區,並隨時注意潮水變化。若是廢棄物太過於龐大,切勿一人搬運、清理,也要避免踩踏海濱植物或沙丘地區,並避開海灘上的生物。

淨灘者的穿著盡量選擇透氣、舒適的衣服,穿上輕便的球鞋或包腳的鞋,盡量不要穿著拖鞋或涼鞋。在淨灘時要穿戴手套、使用長夾較為安全。在烈陽下要先擦上防曬油,戴起太陽眼鏡及遮陽帽。身邊一定要攜帶環保杯,裝滿飲用水,隨時補充水分避免造成脫水現象,避免使用瓶裝水,以達環保目的。淨灘者最好戴手錶,以計算淨灘時間。在裝置海灘廢棄物時,也要記得進行垃圾分類,分成可回收與一般垃圾,才不會讓淨灘活動的美意打了折扣。

請不要撿拾天然物品如漂流木、動物遺骸、海草、植物種子等。志工在參與淨灘時要衡量自己的體力,自行決定淨灘的範圍與時間。天氣不佳時,不宜舉行淨灘活動。淨灘活動將以小組方式進行,ICC也製作一份廢棄物調查紀錄表格,上面附有紙夾的筆記板、鉛筆,每組使用一張紀錄表,一人負責記錄,其他人負責撿拾及裝袋。

請各小組記錄淨灘所花費時間,並準備皮尺,從淨灘開始處進行測量,到結束時監測小組淨灘範圍的長度,數據請以公尺或公里為單位。淨灘結束後,將所有撿拾到的廢棄物秤重,並以公斤為單位。如有來自國外或國籍不明的廢棄物,請詳細記錄於調查表的紀錄欄中,可先以「正」字符號標記數量,最後再統計總數,將數字填於每項廢棄物前方空格中。記錄數量時力求詳實,皆以數字統計,避免用「很多」等模糊字眼。

相關資訊最晚於9月19日晚上6:00前發布,可至報名網站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ctsociety查詢。

 

 關心環境  力行減塑做回收

【林家鴻專題報導】「淨灘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而是關懷環境的起點」。根據國內環保團體淨灘的經驗,行動過後遇到潮汐或暴雨,沙灘旋即又布滿垃圾,撿垃圾速度遠遠不及陸地生產的垃圾量。從垃圾源頭減量做起,被視為守護海洋棲地的根本之道,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對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依賴,將是讓大海恢復湛藍的一大關鍵。

長老教會響應的「國際淨灘行動」(ICC)始於美國環保署成立的海洋保育協會(TOC)。1986年德州南教士島的海岸線布滿大量垃圾,令TOC成員大感震驚,於是展開破天荒的首次淨灘行動,動員近3000名志工清理200公里長的海岸線。這項行動後來擴展至全美,也遍及國際。ICC提供各國協力團體一份表格,記錄垃圾種類及數量,也成了組織特色,這份表格幫助了各地ICC團體分析垃圾來源,不僅得以宏觀全球,了解現今海洋垃圾生成概況,各國也用於教育大眾了解海洋垃圾污染的嚴重性,提升政府決策。

島國台灣得天獨厚,四面坐擁美麗海景,但各地海岸卻已遭塑膠廢棄物全面侵襲。荒野保護協會去年公布全國18處淨灘行動成果,在16公里的淨灘範圍中清出10萬件海岸廢棄物,超過8成都是塑膠垃圾。更嚴重的是,荒野去年首次在新北、台南與高雄調查尺寸介於0.1~2.5公分的「微塑膠」密度,發現即使淨灘過後,海岸仍遍布各種塑膠廢棄物破裂成的細小碎片,其中高雄林園的中芸沙灘,僅僅1平方公尺內就有近800件微塑膠,這些碎片極有可能被海鳥、海龜或魚類誤食,導致生存危機。

海洋、海岸廢棄物不僅影響生態環境、觀光旅遊,還有人體健康。據統計,全球每年入海的垃圾量有6億多公噸,或沉入海洋,或隨海潮漂流,由於大部分的塑膠垃圾無法被生物分解,因太陽照射、海浪拍打成為碎片,易吸附DDT、戴奧辛、多氯聯苯、汞等有機污染物,當浮游生物吃下後,經由食物鏈循環,最後還是回到人類口中。

上帝賦予人類管理自然界的責任,身為污染的禍首,拯救海洋生態須從自我節制做起。環團建議平日確實做好回收、垃圾減量之外,力行「減塑」運動更不能少,如拒絕使用飲料杯、免洗餐具、吸管等一次性塑膠用品、購買紙盒包裝的清潔劑、洗衣粉、沐浴用品,拒絕多重包裝或加工的產品、攜帶環保水瓶、購物袋或隨行杯等。(圖片/邱國榮)

 

 永續海洋  從餐桌開始改變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灣是海島國家,但酷愛海鮮的台灣人卻也與全球共同面臨漁獲枯竭的險境。幾年前美國《科學》期刊曾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家預測,人類未知節制濫捕魚類及污染海洋,至2048年我們將無海鮮可吃。海洋生物多樣性消失的結果,甚至造成有害藻類大量出現,洪患增加。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消費者食用海鮮應懂得節制、挑選「綠色海鮮」,搶救海洋生態就從餐桌開始。

廉價又高檔的壽司餐廳近年深獲國人喜愛,但許多人可能不知常用來做生魚片壽司的黑鮪、黃鰭鮪、大目鮪、鰻魚,均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種名單,尤其黑鮪魚數量60年來已減少96.4%。環保團體「綠色和平」1月公布對全台9家知名生魚片餐廳進行的評比,在採購海鮮食材的永續性上,通通不及格,包括全台擁有約200家分店的爭鮮、日本料理龍頭三井、海壽司、和民、鮨彩、百八魚場、欣葉、藝奇、順億,前兩家表現最差。

綠色和平認為,台灣生魚片與壽司產業,普遍缺乏環境與永續的敏感度,讓不知情的消費者也成為破壞海洋生態的幫兇。聯合國農糧署研究顯示,全球超過八成魚種都面臨過度捕撈威脅,而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常用「底拖網」,屬破壞性漁法,拖著通電的巨網和鏈條橫跨海床,大範圍捕撈海底到海面的生物。不僅破壞生物棲地,還造成嚴重的「誤捕」,非漁獲對象的魚種或小魚常被拋棄或做成飼料,浪費海洋資源,海豚、海龜常因此喪命。

挽救枯竭漁源的方法主要有「限漁」和「慢漁」兩種,但不易推動,近年來各國保育團體決定從改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下手,推動「生態標章」制度,製作「海鮮指引」,鼓勵民眾買對的魚、吃對的漁。在台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製作〈台灣海鮮選擇指南〉網站,將海鮮分為「避免食用」、「想清楚再吃」及「建議食用」三類。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人們「底食」,多吃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因此將烏賊、鯊魚(魚翅)、黑鮪、鰻魚等食物鏈高層生物分類至「避免食用」中。加上其汞重金屬含量高、捕撈方式破壞環境、野生數量遽減,故鼓勵民眾基於環境永續避免食用。當這類海鮮失去市場價值,捕獲量減低,就能達到保育效果。詳情可上網查詢: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清理海污  荷少年扭轉乾坤

【陳逸凡專題報導】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人類大量生產塑膠製品,全球一年生產約2.88億噸,其中10%塑膠製品隨著下水道與河流進入海洋。經年累月的積聚之下,這些塑膠垃圾對海洋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在夏威夷與加州之間出現了一個綿延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垃圾帶,細散的塑膠在海中漂流且無法清理,造成海洋生物的浩劫。在死亡海鳥的肚子裡,可以發現滿滿的塑膠廢棄物。日前,研究人員甚至在海龜的鼻孔裡拔出一支將近20公分的吸管。

2011年的夏天,一名17歲的荷蘭少年Boyan Slat專程到希臘海邊潛水。原本他期待看見碧海藍天的美景,而眼前的景色卻不是如此,沙灘上充斥著保特瓶等各式塑膠垃圾讓他備感震驚。大人們告訴他,「這些垃圾數量驚人、分布太廣又過於細碎,不可能清理完畢。」這個斬釘截鐵的說法刺激了少年,決定設計一個可以讓洋流與生物能順利從下方通過的海洋垃圾收集設備。

他苦心鑽研後,不僅成功發明出一個垃圾收集設備,並獲得設計大獎,也決心將這個計畫付諸實踐。於是他在19歲時,毅然決然休學,開始四處宣傳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在媒體上曝光的機會,並積極聯繫各家可能投資垃圾處理計畫的公司。一開始,沒有太多人理他,直到有一天,他在網路上的演講影片引起瘋狂轉貼,那刻起,不斷有金錢及志工湧入,並表達願意參與計畫。

少年用募集而來的資金,親自搭船到北大西洋進行環流研究,並在澳洲設立研究總部,開始自行生產相關設備。設備的主體上裝置太陽能板,以確保設備能不受限制持續運作。這個海洋垃圾回收器,外觀長得像一個綿長的漂浮體,如今已在海洋中開始運作,估計10年內,將可以回收7千萬公斤的塑膠廢棄物,而每公斤的清理成本不到5歐元,僅是現有海洋垃圾清理成本的3%。縱使一開始有許多質疑的聲浪,但Boyan Slat藉著穩步改善計畫,他清理海洋垃圾的理想終於能夠實現。

廣袤無垠的海洋,在人類的思想中是既神祕又沒有邊界的存在,實在難以想像,它早已幾乎被難以分解的人造塑膠垃圾淹沒。反觀,現今科技帶來的塑膠製品的便利,人類便宜行事的享受,卻讓受造界其他物種身陷在苦難之中,而未善盡管家之責的惡果,終有一日也將由人類自行承受。當荷蘭的少年正努力為清理海洋塑膠垃圾而奮戰時,我們所有人當從今天開始減少塑膠的使用量,這也是大家愛世界的第一步。(圖片/TEDx影片)

 

 達悟族的海洋觀    祖先禁忌顯智慧

【陳逸凡專題報導】現代人因受高度發達的工商社會影響,經濟活動只在乎利潤獲取,忽略對受造萬物的珍惜與愛護。反觀台灣各原住民族,針對山林或海洋等傳統領域,僅採取有限度的利用,這種生活傳統,數千年來循環不息,真正實踐了永續發展的理想。其中,蘭嶼達悟族數千年來與海共存,發展出獨特的海洋觀,值得世人借鏡反省,而達悟族捕撈飛魚的各種禁忌,也正是彰顯永續生態觀的最好例子。

飛魚,是蘭嶼人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也是傳統文化核心,不同種類的飛魚都有屬於自己的傳說。每年春季,飛魚群隨著黑潮抵達蘭嶼附近海域,達悟族人每年2~3月會舉行「招魚祭」,這段時間族人允許在夜間以火把照明來捕捉飛魚;4月則允許白天用小船釣大魚,但夜間不可捕魚;5~7月可在白天捕捉飛魚,但不可捕捉其他魚種。6~7月舉行「收藏祭」,表示飛魚的魚汛期已經結束,從這天起不可再捕捉飛魚,改抓其他近棲魚類食用;每年中秋節過後就會舉行「終食祭」,從這天起禁止再食用飛魚,吃不完的飛魚乾掛在屋旁柴架上讓豬狗吃食,不隨意丟棄,表達對飛魚的尊重。

從達悟族的祭儀可以看出祖先智慧,透過嚴格規範,區別了魚類的撈捕與食用時間,數千年來,達悟族的飲食資源不曾匱乏。反觀現今漁船越造越大、全年無休撈捕、魚貨資源也多遭浪費。我們唯有師法原住民永續經營的智慧,才能避免海洋資源的枯竭與災難。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