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在同一個生活空間,看到其他人的存在

(相片提供/Pixabay)

◎黃懿翎

現代人、城市人,這是大部分人(包含我)在現在這個世界會有的身分標籤。「現代」跟「城市」一詞,幾乎可以與「便利」和「單一」畫上等號,生活在當中的人會越來越不習慣差異,以為「大家都是同一種人」,如都是男人、優勢種族、大人、四肢健全的人,而忘了大家有不同的生理條件或是生活方式。

我們都認為在車廂、電影院或用餐地點就是要安靜,卻忘了以前野台戲年代,其實就是老人、男人、女人、小孩在那裡四處移動、七嘴八舌。現在之所以會介意,有一部分應該是覺得我們花錢了,就要享有一定程度的權利,所以會自然而然排斥那些不能安靜的族群。

至於車廂部分,我十幾年前去印尼部落時,有搭乘當地公車的經驗,會暈車的人上公車之後沒有吐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除了山路崎嶇,車裡和車頂什麼都有,車頂坐滿了人和行李不說,車裡的人、物品及味道極其混雜,有人帶蔬菜水果、有人帶雞或其他牲畜、有人吐、有人汗臭,還有動物發出叫聲、小孩哭鬧、大人喧嘩等。我在印尼從頭到尾都無法習慣,最後幾天頂多只能做到不在心裡碎念,但身體還是無法適應。

這些都是城市化以前的生活方式,進入現代與城市生活,會讓我們忘了地表上還有與我們不同的人存在,他們的需求和表現也不同,所以我們的確需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現代化與城市化讓我們更重視個人的權利,但其實有些時候會有bug(漏洞),就是那個「個人」,往往是隸屬優勢族群,所以容易變成一種霸權。雖然如此,但城市化與現代化也有個優點,就是有些硬體設施更有機會變得更加完善,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友善的設施、法律出現,且普及化也會影響人的觀念想法,反之亦然。有時候衝突和不適,反而能促進討論,有討論,才會有機會改變;差異有被看見,才有機會平等。一個友善城市,必須站在每個人的角度思考。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廣場徵文

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本報的報導和文章。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