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補裂痕 風口浪尖的社工(下)-2

Image by Freepik.

|總編踏話頭|

一件悲劇的發生,背後有太多複雜因素,包括原生家庭、出養制度、保母審核、社福政策都牽涉其中。遺憾的是,擔任助人角色的第一線社工,雖非施暴者,卻在眾人高漲的情緒下被推上斷頭台,成為風口浪尖上的替罪品。一個成熟的社會,理當洞察是非,聆聽助人者心聲,共同縫補裂痕,才是杜絕悲劇重演的最佳解答。

總編輯|陳逸凡


竭力求善治癒社會創傷
劉秋月籲化傷痛為力量

【林婉婷專題報導】平安基金會經管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劉秋月指出,即使機構已盡全力配合和服務,一旦發生事件,仍可能面臨檢討和質疑,被認為沒有及早發現和處理問題。但有時候,由於每個社工的負擔量和整體資源有限,實在無法完全避免。尤其是社工要介入複雜的家庭問題,若沒有領受呼召和接受專業訓練,很少有人願意且能夠勝任,這也是志工和社工的重大區別。

劉秋月說明,目前中心所有據點和服務都配置了社工,案量符合標案要求。然而,早療通報個案轉介至中心後,管理負擔較重。每個通報個案都需要接案、收案並提供服務,而早療服務涵蓋醫療、資源、諮詢等廣泛面向,個案需求各異,需投入大量時間。針對早療,中心與高風險家庭、兒保單位合作,社工會前往家庭、醫院和學校探訪,並與教師、醫療人員保持聯繫,根據情況連結所需資源。

劉秋月指出,社工屬於情緒勞動,面對不同服務對象,要承受各種期待、誤解和責難,難免會感到挫折,只能努力去學習調整心態,不預設立場和批判。例如,中心曾遇到長輩得知孩子需要早療時感到憤怒,認為社工是在汙蔑孩子有障礙,破壞家庭和諧。

不過,劉秋月提醒,「被服務的人」同樣有創傷。許多人對社工的批評源於「需求未被滿足」,因而將怨氣轉嫁到社工,認為是「這個人」不負責任,卻忽視了「制度層面」的問題。譬如,社工必須處理大量規定的文書工作,但服務對象可能覺得社工「只是在記錄」,沒有真心服務,還認為社工機構會利用這些紀錄來推卸責任。

(攝影/林婉婷)

平安基金會設有職場醫務室,會約談社工並提供諮商資源,而社工們也會自行安排諮商團體活動。投身社福領域逾20年的劉秋月表示,許多人讀社工,但畢業後寧可去兼職打工,也不願進入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但上帝的呼召讓她和許多社工夥伴持續堅持。

雖然自己不是第一線人員,但劉秋月經常關心社工夥伴,讓他們知道有團隊作為後盾。她相信,當一名社工在學校接受基礎培養,在工作現場累積實務經驗,再加上機構與制度提供鼓勵、建構支持系統,就能夠幫助社工成長為更優秀的助人者。

劉秋月強調,教會社福單位是秉持上帝的愛來服務,「耶穌愛我們,祂也曾受傷;我們在服務時,因為愛人,所以會有創傷。」服務對象的反應顯示他們真的需要被關懷、需要上帝的愛,「那些傷可以轉化為我們的力量。」她認為凱凱事件反映整個社會的「傷」,因此要竭盡所能追求「善」

 

系列專題報導:風口浪尖的社工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