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教育部親職講座 認識情緒而經驗上帝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台中報導】台中中會教育部主辦親職講座,於4月20日上午假郇城教會進行,邀請美門社區關懷協會培訓中心親職教育講師與「i-family家庭教育平台」講師、專長親職與情緒教育的劉若蒨老師主講。透過其專業的講解並配合教具、遊戲互動等,讓在場照顧者們更認識孩童情緒教育。

出身龍潭長老教會、目前在新竹北門聖教會聚會的劉若蒨表示,自己長期投入主日學服事,並因而進修孩童情緒教育。她強調,4至8歲的孩童是情緒教育黃金期,從國內、外研究也發現,良好的情緒教育與孩童的學業表現正相關。

劉若蒨提醒與會者要調整看孩子的眼光,意識到自己的特質與孩子的特質是否有差異,當想像與期待落空時就可能爆發衝突。「每個人在上帝眼中都是受造物,但因為耶穌的愛,讓我們可以去理解差異並幫助特殊情緒表現孩童的需要。」

(攝影/洪泰陽)

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劉若蒨分四個面向說明:首先是覺察與辨識情緒,再來則是理解情緒、調節情緒與表達情緒等。何謂情緒?她依序指出,第一,情緒是主觀性的,同一情境會引起不同的反應,需要學習不帶評價或斥責眼光去看待自己或他人的情緒;第二是生理性的,例如心跳加速、呼吸變化、出汗緊張等變化;第三是行為性的,因為情緒會推動行為,但要留意行為有對錯、表達有適當與否。

第四是持續性的,情緒可抒發也可以累積,當情緒愈被壓抑,愈容易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以最意想不到的強度爆發出來,因此情緒應被了解、標明與疏導;第五是目的性的,應洞悉自己內在的需求、期待、想法與渴望;第六是負面情緒不盡然不好,例如害怕或恐懼能幫助人們遠離罪惡,痛苦與憂傷使人們選擇做正確的事,憤怒則是代表人們希望界線被尊重。

理解情緒是要建立同理心,可以「因為…所以…對嗎?」或「我陪你…好嗎?」等語句建立更良性的互動關係;在情緒表達時,包含臉部表情、口語、聲調、肢體動作等,她鼓勵與會者增強與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針對情緒調節,劉若蒨點出在前一、二個不好情緒產生時,就要及時地處理以避免憾事發生;她強調,情緒不會因被壓抑或是漠視就消失不見,一旦有情緒就需要給出一條紓解的出路。

講座尾聲時,劉若蒨表示,情緒是上帝給予的禮物,情緒使人可以與神、與人建立心靈的關係;上帝透過人所能夠明白的言語和情緒的經歷,去表達和彰顯自己,打開彼此溝通和認識的管道,使人明白上帝和順從其旨意、感受其對人的愛。劉若蒨指出,增強自己對情緒的理解能力,有助於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並能夠明瞭情緒的前因後果,如此可以避免衝突產生,能同理便能有好關係。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