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頻道】神聖生態學是如何翻譯出來的?

Image by senivpetro on Freepik.

《神聖生態學》
作者: 費克雷特.伯克斯
譯者: 黃懿翎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黃懿翎(中英雙向全職翻譯)

前陣子我翻譯的《神聖生態學》終於在2023年11月底出版了。12月23日,我受邀以譯者身分在台北「左轉有書」書店的新書講座上,分享了一些翻譯過程中的甘苦談。

「神聖」指的是什麼?

《神聖生態學》探討「神聖」的概念,容易讓人聯想到著重精神層面的「靈性生態學」(spiritual ecology)。然而,本書中的「神聖」並非指涉靈性層面,而是指稱「在地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系統有別於西方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知識體系。作者伯克斯(Fikret Berkes)認為,「在地知識」與科學知識各有其價值,甚至可以互補,並透過精采的案例故事佐證他的觀點。另外,讀者若想深入了解靈性生態學,可參考我之前翻譯的《像山一樣思考》一書。

書中的「在地知識」雖然提到許多原住民的例子,但並不局限於原住民。任何在某地定居一段時間的族群所擁有的知識,都可稱為indigenous knowledge。因此,我將這個詞翻譯為「在地知識」,而非直譯的「原住民知識」。

我原本就是外文系出身,接受了理解和掌握文字的訓練。後來進入生態學研究所,在林益仁老師的指導下,我了解到生態學不僅涉及自然層面,還包含思想等人文面向。當時,我經常跟隨老師走訪部落,雖然那不是我的研究主題,但因此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在地知識以及相關討論,也是在那時初次接觸民族生物學。

孤軍奮戰書本的譯者

不知你是否接觸過翻譯工作者,或是對翻譯工作有什麼想像?事實上,翻譯是一份相當孤獨的工作。相較一般上班族,譯者少了同事可以討論、開會,遇到需要幫助時怎麼辦呢?

例如,在翻譯《神聖生態學》時,我對書中談到分類學的「過度區分」(over-differentiate)和「區分不足」(under-differentiate)印象深刻,當時還特地打電話問人。這樣做與不只是為了理解字面的意思,也是想了解生物分類學或民族生物學領域的研究者如何理解、稱呼這些詞彙。如果沒有現成的通用詞,我該如何翻譯才能符合該領域慣用的邏輯和語法?

類似的例子在書中隨處可見。一本書通常會涉及不同領域,而伯克斯書中觸及的部分更是包羅萬象,從植物、狩獵到捕魚等,領域十分多元。雖然大部分內容我都能掌握,有些可以查閱網路或書籍,但仍三不五時需要借助各界友人的專業知識。因此,我的朋友都成了我的「資料庫同事」,我會根據不同情況向他們「存取」所需的知識。

譯者的死敵,英式中文OUT!

伯克斯在《神聖生態學》中,透過豐富的案例,對比了在地族群與科學家看待生態環境的差異,並深入探討在地知識系統與西方科學知識系統之間的辯證關係。這種關係,與當今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和其他語言之間的互動有著相似之處。許多詞彙和概念透過英語傳播到世界各地,台灣也不例外,大量吸收了英語和日語詞彙。然而,將這些外來概念融入中文語境時,往往面臨挑戰。

以翻譯工作為例,理想的中文化是準確傳達原文意義,同時又能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然而,坊間許多譯作仍存在「英式中文」的問題,也就是直接按照英文邏輯組織中文句子,導致語句生硬,不夠自然。為避免這種情況,譯者需要在理解原文後,不斷琢磨,尋找更貼近中文表達的措辭。

從事翻譯工作十年來,我不敢說自己已經做到最好,但在翻譯過程中,我花了大量時間反覆琢磨,希望能達到最理想的中文化。例如,「as someone says」應譯為「某人說」,而非「如某人所說」。此外,譯者也需要根據中文語境適度增減詞彙,但必須避免超譯。

然而,譯者能力再強,也難以獨自處理所有問題。如本書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便需要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若涉及更大範圍的專業知識,例如「原住民知識」、科學與在地知識等,是否更需要與專業顧問合作討論,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和文化適宜性呢?我認為這種團隊合作模式,才是翻譯工作的理想模式。

學術語言 vs. 日常語言

目前市面上的理論書籍,大多由該領域的學者翻譯。譯者雖能掌握書中艱澀的抽象概念,但可能缺乏語言表達能力,難以用通順、合乎中文邏輯的語句呈現。反之,若譯者本身並非該專業領域出身,儘管文字功力出眾,但面對高度抽象的概念也可能力有未逮。光是理解理論內容就耗盡譯者太多心力,使得譯文品質難有質的飛躍,只能做到最低標準的語言轉換。

值得慶幸的是,這本書的翻譯過程已初步實現了跨領域合作的理想。林益仁老師長期深耕台灣原住民部落,同時也是本書中譯本的重要推手。他願意抽空與我討論重要術語的翻譯,例如,「para-ecologist」一詞,經查閱大量文獻並與林老師討論後,決定捨棄直譯的「平行生態學家」,改為更符合原意的「跨域生態學家」。這體現了翻譯工作在搭建不同觀念間的橋梁,以及擴展和豐富中文語言內涵方面的意義。

學術著作中,作者常創造新詞彙來闡述理論或概念,導致學術語言與日常語言存在差異。雖然直譯可以確保準確性,但過於艱澀的學術語言會阻礙讀者理解。因此,譯者需要在通俗易懂和貼合原文用字之間取得平衡。其中一些詞彙的翻譯堪稱經典,如「theorize」一字,它的意思是「理論化」。任何懂中文的人看到「○○化」都能理解其意,因為我們常用本土化、在地化、中文化等詞。然而,譯者仍需斟酌上下文脈絡,判斷是直接使用「理論化」,或將其轉化為更符合中文語境的表述。例如,在標題中可以直譯為「理論化」,但在正文中,可按前後文意譯為「建立……的相關理論」或「以理論探討說明……」等。

在反覆咀嚼中品味知識的芬芳

翻譯《神聖生態學》的過程,我反覆咀嚼、思索,猶如踏上一段跨越時空的旅程,與伯克斯展開一場深刻的對話。字裡行間,我不僅重溫自身在部落接觸在地知識的點滴,更喚醒生活中與自然交織的種種體悟。伯克斯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說書人,以引人入勝的筆觸,將發人深省的觀點娓娓道來,串連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知識畫卷。這段「譯讀」之旅,讓我獲益良多,衷心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相信會與我一樣,收穫豐碩的果實。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