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愛寄居者如己

電影《有你就是家》Tori and Lokita

◉霍普

比利時「達頓兄弟」──尚-皮耶·達頓(Jean-Pierre Dardenne)與盧‧達頓(Luc Dardenne),自1970年代開始共同導演60多部紀錄片,於坎城影展等國際影展中屢次獲得肯定。他們一位學戲劇、一位學哲學,作品常關注社會的弱勢族群。如2022年上映的電影《有你就是家》(Tori and Lokita),兩位主角為自西非移民到比利時的青少年,在歐洲生活大不易,為了拿到簽證、為了生存,小小年紀的他們毫無選擇,只能拋棄安全,選擇以危險的方式度日。

電影開頭,就用一種具壓迫感的鏡頭,硬生生對著少女洛琪塔(Lokita)的臉龐,不斷地質問她,確認她與男孩托里(Tori)的關係。令人窒息的視角與咄咄逼人的提問,在洛琪塔崩潰後才總算緩和下來。原來,這是移民官面試的場景,結果是洛琪塔再一次於答辯中失敗,無法順利拿到簽證。

外頭,托里正等待著洛琪塔的消息,看到洛琪塔哭喪著臉走出辦公室,托里忍不住走上前要面試官給個交代。他以純淨、堅定的眼神控訴:「你為什麼只發簽證給我?你為什麼不相信她是我姊姊?」大人給了依法行政的答案,氣憤的托里很不滿意。

影片開始回顧,托里與洛琪塔在收容所房間裡如何一次又一次演練回答面試官的質問,他們討論如何說出合宜的答案,好說服移民官相信洛琪塔是托里的姊姊。然而,當洛琪塔一進到那逼仄的房間,她便承受不住,喘不過氣來了。
兩個懊惱的孩子回到打工的地方。為了寄錢回西非供弟妹讀書,洛琪塔每週五晚上到披薩店,幫主廚跑腿賣毒品。他們偶爾會在樓上的餐廳唱歌給客人聽,但大多時候直接到地下室找主廚報到,直到晚上10點返回收容所。

洛琪塔與托里在異鄉城市裡掙扎求存。他們在城市裡各個角落穿梭,偶爾遇到警察盤查,他們會相互提醒不要露出心虛的樣子,快步走過就對了。主廚時不時給洛琪塔一些甜頭,實則挾自身優勢逕行剝削之實,例如替他做性服務,大多時候,洛琪塔只能屈從。

敘事再往下,揭開洛琪塔鋌而走險的原因,不僅是為了養活原生家庭,她還被當初引渡她至歐洲的非洲人勒索。那些人不時在收容所附近徘徊,威脅洛琪塔及托里,搶奪她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微薄金錢。

洛琪塔急著拿到簽證,才能賺更多的錢,最後她透過販毒的主廚介紹,進到一個種大麻的基地。在那裡,她必須捨棄本來就所剩不多的自由,被幽禁著管理珍貴的作物。她沒有手機可以與外界聯絡,就算有電視可看,三餐也得到飽足,她卻很掛念托里,沒辦法與托里聯絡,讓她輾轉反側。

托里也一樣掛念洛琪塔,聰明的他想盡辦法要見到她。一次夜晚,托里成功進入戒備森嚴的基地,見到了洛琪塔。然而當晚,主廚再度來訪,又給洛琪塔一個賺外快的機會──拍攝她的裸照。托里躲在洛琪塔的床下,目睹了一切。

事後,洛琪塔面無表情地對托里說,她覺得自己好骯髒,托里卻老成地告訴她,做錯事的是那個可惡的主廚。即便有很多傷痛與意外,洛琪塔和托里始終相互依靠,是彼此最好的朋友,直到最後。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配樂,只有偶爾響起洛琪塔和托里在餐廳唱的義大利民謠,歌詞看似童言童語,與劇情沒什麼關聯。但正是如此抽離真實景況的歌謠提醒觀眾,他們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女與男孩,原本理所當然應該要快樂地歌唱與成長,但他們面對的,卻是連成年人都無法承受的黑暗。

我不知道導演以紀錄片手法呈現此故事,能多大程度反映難民、移民在歐洲面對的真實狀況,但看完整部片後,我腦中迴盪的除了那首簡單的童謠,還有上帝在利未記中吩咐祂百姓的話:「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19章33~34節)

上帝很清楚地命令以色列人該如何善待外人與寄居者。試想想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我們是否只關心主流媒體那些政經議題、知名人物的八卦,對於生活在我們當中的寄居者,譬如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卻視而不見呢?有沒有可能,台灣社會中的寄居者,也正面臨一些可怕、悲慘的處境,而與他們比鄰而居的我們竟渾然不知,甚至還因著他們的膚色、工作瞧不起他們?

切勿忘記,在聖潔的上帝眼中,我們同是需要恩典的失喪者。若承認需要恩典並接受救主基督,相信祂給我們新的生命,那麼我們應該改變。因著領受恩典,我們也要試著予人恩典,以恩慈的心對待在我們當中的寄居者。我們本來也無份於祂的聖潔、公義,是藉著基督的犧牲與復活,我們才能學像基督,愛人如己。


本文配圖為電影《有你就是家》劇照。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