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名為希望的浮木

(相片提供/Pixabay)

◉賴允亮

「賴醫師,你看看我先生怎麼開始治療後身體反而更糟糕,走路會喘、站都站不好,我覺得治療前還比較好。」「這個情形有可能是治療引起的身體不舒服,也有可能是這個病在變化,不然我幫你們排住院,進來先用點滴補個體力。」

兩週之後,他們又來到我的門診,病人仍是微笑著對我點頭。「怎麼沒有住院?沒有通知有病床嗎?」「有通知,但是上次看完門診的隔天精神有比較好了,我們就取消了住院。」「沒關係,但是一定要有體力、有食慾、至少自己能站得起來,才表示他的狀況是可以治療的。不然可能會倒下去喔!」「我知道,現在比較好了,我們已經花一百多萬了,很想看到腫瘤有縮小。」

我知道這對夫妻對治療效果的期待與迫切心情,既然每次自費十幾萬的治療都花了,再多忍一下不舒服、再咬牙個十幾萬,可能就有好消息了。但這樣夾縫中的期待卻也可能造成更大的危機。

經過一個月,當他們再次出現在眼前,太太拄著拐杖、攙扶著步態不穩的病人,兩人三腳走進來。原來太太的膝蓋才剛手術完沒幾天,先生去做了新藥的治療、身體還未完全恢復。他們兩人彷彿是狂風驟雨中的樹枝孤鳥,四周毫無遮蔽可躲藏,又像是波濤洶湧中的落水者,抓著名為希望的浮木。

現今癌症醫療發達,有化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基因治療,一線藥物用完還有下一線。此外,還有放射治療、高熱治療重粒子治療等,但是病人面對疾病所遭遇的痛苦似乎並未隨之減少,有時反而成了重擔來源。醫師提出可以再嘗試某種治療的建議,真的是一種希望嗎?真正的希望又該何處尋找?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