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故我信 竹中大傳部促信徒思考信仰

(相片提供/鄭元獻)

【邱國榮採訪報導】新竹中會大傳部6月1日在新竹教會舉辦「我寫故我信」活動,活動由竹中大傳部部長、平安飛行動教會牧師鄭元獻籌劃,目的在通過寫作促進信徒對信仰的理解和實踐。

鄭元獻表示,個別地方教會曾經舉辦過與寫作訓練相關的活動,但中會層面罕見,此次活動是一次新嘗試,希望為竹中的肢體打造文字交流的美好經驗。他牧會的工作繁忙,但有感於這項活動的必要性,尤其為了那些對教會有深厚感情的會友,仍決定舉辦此活動。他強調,在現今網路時代,人們缺乏思考和反省的機會,而這次活動正是為了激起參與者書寫自己信仰和教會故事的動機。

活動邀請竹中傳道師黃文瑜和七星中會長老蔡尚志擔任講員。鄭元獻指出,黃文瑜曾在《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擔任文字記者,她分享從記者轉變為全職傳道人的歷程,鼓勵參與者學會講好故事、寫好故事。蔡尚志則分享了他從理工背景轉為書籍作者的過程,並介紹他探訪3000間教堂的經歷。

鄭元獻提到,活動中有參與者分享她們如何撰寫東勢教會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的故事,讓他印象深刻。她們強調,是教堂倒塌而非教會倒塌,並傳達對教堂重建過程的深刻感受。鄭元獻說,這些故事顯示信徒對教會的深厚情感,令人感動。

「寫作可以幫助信徒更深入地理解和實踐自己的信仰。」鄭元獻說,奧古斯丁寫《懺悔錄》之前,基督教世界沒有內省式的文體,奧古斯丁開啟了神學與靈性反省的寫作方式,對基督教信仰建立正統基礎具有關鍵意義。現代人常流於片段式表達,透過深刻的思考和寫作,信徒能夠更全面地實踐信仰,並成為真正的教會肢體。他呼籲牧者重視信徒的能力與能量,「信徒才是牧者真正的家人,共同的家就是基督的教會。」

「我寫故我信」活動,不僅是一次寫作訓練,更促進信仰深化。鄭元獻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信徒書寫信仰和教會故事的熱情,進一步加強教會的凝聚力與靈性成長。

(相片提供/鄭元獻)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