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敬悼跨時代領域的基督徒學者:賴永祥長老

Image by Freepik.

◎邱萬鈞

賴永祥長老是中文圖書館學現代化的泰斗,也是台灣教會史的最重要辛勤耕耘者之一,在2024年6月7日病逝於波士頓,享嵩壽102歲。他的一生橫跨了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台灣主權轉換等歷史巨變,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堅定的信仰成為令人追憶和學習的典範。賴長老的離世,不僅標誌了一個年代的過往,更為後世留下了無限的追憶與敬仰。

賴長老的一生經歷風浪,轉折之烈,非現代承平時代生長之人所能理解,也道盡近代台灣人忍辱負重卻又努力掌握自己前途的命運。在戰爭物資匱乏之下,完成東京帝國大學的學業成就,賴長老自述是他一生的高點,此後人生卻充滿了艱難與挑戰,過去的學歷教育不僅無法善用,甚至有時還會給他帶來中華民國執政當局懷疑的麻煩。也無怪乎曹永和院士曾說過:「賴先生的身世、家庭、婚姻、交遊與人際網路等,幾乎就是近代台灣社會史、宗教史、學術史具體而微的縮影。」儘管如此,他始終堅持信仰,以基督的愛和智慧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賴長老1922年出生於台南後壁,是盧明先生及賴葉女士(曾任基隆安瀾橋教會長老)之長男,自幼聰慧學業表現優異,進入台北高等學校 (所以他也被認定為與他同年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校友),後來考取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可算是當時台灣的青年菁英之一。比起學術資歷,其實賴長老算是李登輝總統和彭明敏教授他們的學長(他們兩位在京都及東京帝國大學並沒有完成學業,終戰回台在台灣大學才畢業)。1944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他被編入關東軍,並在滿洲國擔任經理軍官。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他的船隻逃過美軍潛水艇的擊殺,在終戰前幸運地回到日本本土,並於1946年返回台灣。

返回台灣的賴長老本想投身教育事業,協助延平學院創辦人朱昭陽辦學,並擔任該學院的講師。沒想到延平學院受到二二八事件波及被迫關閉,阻斷了他培育人才的夢想。這段時期的動亂和之後的白色恐怖,讓賴長老不得不低調、再低調地度日,學非所用,放棄鑽研法律而避入圖書館。他曾巧遇一位與他同名同姓的先生,告訴賴長老曾被莫名其妙的抓捕釋放,證實了別人跟他通風報信,他正在當局的逮捕名單上。如同羅馬書5章3~4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賴長老正是以這樣的心態面對人生的風雨,並從中獲得了力量。

賴長老在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獲得圖書館學碩士學位,創立了台灣大學圖書館系並擔任教授、系主任,政治黑手再次出乎意料地干擾他的生活。由於彭明敏教授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他任職於淡水工商學校的姊姊彭淑媛校長被迫去職。國民黨當局一直半勸半強迫賴教授擔任校長,妥協之下,他只好不甘願地接任董事長。成日周旋黨國對學校(其實是對長老教會)的各種無理要求,讓他不堪其擾。1972年賴長老決定離開台灣移居美國,並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任職,後榮任副館長。在此,他和他的家族參與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各項事工,傳播福音,照顧許多出外遊子。從1988年起,賴長老在《台灣教會公報》週刊開始不輟筆耕的「教會史話」,更成為台灣教會史重要的文獻資料庫。

講到賴長老的專業圖書館學,他所發表的中國圖書分類法,現在已成為台灣及華文地區圖書館最重要的編目方法。賴長老的同事、中央研究院的曹永和院士曾這樣描述他:「賴先生的一生,在時間上跨越日治到戰後兩個時代,畢生從事圖書館事務的實務、研究與人才的培育,卻又在台灣西文史料的譯介與基督長老教會史料的編輯研究上有開路之功,而對基督宗教信仰的堅定與相關事務的推動上更不遺餘力。」(摘自《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序文)對賴長老的專業成就做出最好且公允的注解。

在賴長老的晚年,我有幸與他成為朋友。有趣的是,我們雖然來自南轅北轍的生長背景,但因基督信仰卻成為年紀相差半世紀的忘年之交,並從他分享的經歷中學到許多人生智慧。賴長老的謙虛、溫柔及堅持原則的人格特質,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常常感恩過去的歲月,並用感恩的心態面對每一天。如同詩篇23篇1~2節對上帝的信賴和感激所言:「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賴長老在苦難壓迫中依靠上帝,以信德面對一切挑戰,這份信心正是他能夠在百歲之年依然日日感恩的原因。

賴長老與夫人劉慶理在1946年年底結婚,婚後育有一女二子,他們的家庭和樂融融且子女卓然有成,以基督為主。賴長老的一生真實見證基督徒信仰,詮釋了愛與寬容,在困境中依然長存希望。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家庭中展現了基督徒應有的愛和關懷。他的家庭成員,也在他的教導和影響下,成為信仰堅定、品德高尚的人。

下筆至此,無法訴盡感恩和敬意悼念這位逝去的老弟兄,感嘆再沒有機會聽他分享過去的故事,但他的精神和信仰將永遠留心中。賴長老已經回到天父的懷抱,享受永恆的安息。「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章7~8節所言,用在見證賴長老的生命,應是對他生平公允的註腳。(作者為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賴長老旁邊帶帽者為邱萬鈞教授。(相片來源/邱萬鈞)

您對教會或社會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也歡迎回應本報的文章與新聞。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