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剪紙藝術中的減法哲學

Image by Freepik.

◎黃宗玄

人生是否一路負重而不得停歇?在這個講求「加法」的時代,大家都深怕遺漏或忽略了些什麼,因而常常告訴自己要不斷向前衝,不得停歇。然而,在前進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一些東西,例如:健康、親情、友誼,還有個人時間等。

現代人的不快樂,多來自於對自己的不了解。當時間太少,被工作捆綁時,我們感到痛苦;然而,當清閒的時間太多時,我們又感到無聊。在消極地感受無能為力時,我們需要積極地感受幸福的滋味,這樣才能看見世界的美好。

過去,我總是對自己嚴苛,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好,還有更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久而久之,卻變成一直不自信。「加法」的思維使人們總覺得不足,卻沒有思考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

捨棄是面對諸多重負中,一個自我審視的過程。最近,在剪紙中,我發現原來看似不起眼的剪裁,呈現出的卻是如此特別的樣子,對照家中的沙漠玫瑰,竟然如此相似。原來,帶來幸福的背後,不是不斷地添加可能,而是在不經意的地方,捨棄多餘,進而留下最美的光芒。只有明白自己想要的生命排序,人們才有機會從不斷追趕的限時遊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豐盛天地。

從剪紙藝術中品嚐獨特的「減法」哲學,可以發現「減法」是濃縮、精煉與聚焦。它能夠使璞玉化繁為簡,自然散發屬於自己的獨特與美麗。(作者為新樓醫院物理治療師)

您對教會或社會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也歡迎回應本報的文章與新聞。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