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團赴烏克蘭義診 募款呼籲社會支持

(相片提供/陳恒德)

【林宜瑩採訪報導】由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TCMA)、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LCMM)及中華牙醫服務團組成的13人醫療團,於6月4日分別從台灣、美國出發,在波蘭會合後,隨即進入烏克蘭,在利沃夫(Lviv) 參訪烏克蘭基督徒醫療團契(CMA Ukraine)倉儲總部,並為即將上戰場的烏克蘭士兵進行全口牙齒診治。

醫療團為即將上戰場的烏克蘭士兵祈禱。(相片提供/陳恒德)

TCMA顧問陳恒德醫師表示,這團是台灣赴烏克蘭義診的第五團,全團13人,包括五位醫師(鄭博仁、蕭俐俐、陳恒常、陳恒德、李淑英),四位牙醫師(謝禮興、李建雄、陳芳玲、李宓葳),二位博士(陳哲宏、林月梅),一位護理師(齊萱),以及一位緊急醫療技術員(黃福群)。陳恒德表示,第一天分成兩地義診,多數團員在鮑里斯拉夫(Boryslav)為難民進行診治,他們多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現象,導致胃炎、失眠等症狀。

與要上戰場士兵及家人合影時,陳恒德說他心中有萬般不捨。(相片提供/陳恒德)

另一組是四位牙醫在利維夫,為即將上戰場的烏克蘭青年進行牙齒治療,許多病患都有嚴重的蛀牙問題,牙醫師幾乎是為每位病患進行全口治療;這些年輕人一旦前往東部戰區,若牙齒出問題可能會嚴重影響戰鬥力,並且想到他們很可能在戰場上犧牲,醫師們更加盡心盡力。此外,醫療團還帶了三套可攜式牙醫行動醫療設備贈送當地醫院,並就地培訓當地牙醫師熟悉使用。

中華牙醫服務團為即將上戰場的士兵進行全口治療。(相片提供/陳恒德)

這次醫療團也參訪第八醫院燒傷中心、洗腎中心參訪,哈佛大學的蕭俐俐醫師在利沃夫大學演講,史丹福大學的陳哲宏博士則在基輔大學進行演講交流。醫療團於13日參訪浸信會百餘位難民孤兒的安置教育事工。陳恒德表示,台灣政府在烏克蘭人道救援部分,投入190萬美元支持燒燙傷的救治,醫療團也期望邀請烏克蘭醫療人員來台接受短期訓練,以展現台灣醫療科技的「暖」實力。醫療團預計於16日下午返抵台灣。

(相片提供/陳恒德)

陳恒德表示,這次醫療團的機票都是團員自費,但醫療器材和藥品的開銷仍需對外募款,目前已獲得募款許可,募款字號為北市社團字第1133052105號。有意捐款者可至TCMA線上捐款,並註明「為烏克蘭專案」。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