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遺書」新書發表會 政治受難者家屬勉後人珍惜民主自由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雲林報導】由台灣公民媒體文化協會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主辦的《黃春蘭的逆襲人生:遲來的遺書》新書發表會西螺場次,於6月15日下午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西螺教會舉辦。本場次是雲嘉地區繼北港、嘉義市、民雄等地的第四場,來自周遭鄉鎮對本議題有興趣的民眾近200人參與,在炎熱的午後坐滿了教會主堂。

開場前,西螺教會牧師杜謙遜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宣教即將屆滿160年,因著信仰與台灣的社會、民主與人權發展緊密關聯。當主辦方為著場地在奔走時,在縣議員洪如萍的引介下,讓教會得以成為西螺場次的地點。

(攝影/洪泰陽)

陪同講員來到現場的立法委員蘇治芬在致詞時表示,她跟講員都是屬於白色恐怖的一代,經歷過戒嚴、黨外到政黨輪替,都受過威權體制下的迫害,同為歷史見證人,深知民主自由的可貴與維護的重要;而現今台灣年輕人則是屬於民主自由的一代,期盼透過身歷其境的講員分享,讓新世代珍惜民主自由。

1952年12月出生的黃春蘭,父親黃溫恭於同年9月被捕入獄,隔年5月20日遭槍決,根本沒有機會與父親見上一面。黃春蘭表示,父親遭槍決四小時前曾寫下五封共21頁的遺書,時隔58年後才被外孫女發現。她也回憶起人生各階段的遭遇,例如大學畢業曾申請出國就讀獎學金,不過因其身分,被沒有理由退回,不准申請。1992年時求職被某科技大學錄取,聘書卻遲遲不下來。

黃春蘭表示,經過相關檔案揭密,發現自己的相親對象竟是來監控的特務。這讓她不由得全身發毛,感到十分可恨。她也強調,根據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統計顯示,政治犯生死最大的關鍵是蔣介石,「他要誰死就死,要誰活就活。」她也痛批,現在台灣各地為何現在到處都還有中正路?還有蔣魔銅像?

黃春蘭回想起母親一生含辛茹苦,養育孩子長大,因承受「恐懼」陰影,即使已經解嚴,在年紀大而逐漸失智的過程中,仍時時帶著身份證說:「如果不帶,會被警察抓走。」她也強調,許多受難家屬迄今都不敢透露自己的境遇,這也是她積極推動各項人權活動的起因。希望自身經歷能讓大眾能夠了解威權體制下的不公不義,更能體會民主自由的寶貴。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