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流 談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可能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有大量台商決定返台或轉往東南亞投資,據經濟部統計,已有89家台商通過審查,預計回流資金高達新台幣4441億,共增加4萬個就業機會;為此,台灣勞工陣線及青平台基金會在7月12日也舉行「台灣加碼:投資回流的機會與懸念」座談會,邀請各界一同探析台灣未來產業及就業發展,思考如何創造更公平的經濟發展模式。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邱俊榮表示,過去台灣以生產的製造業為主的產業,逐漸走向投資、創新導向產業,如今面對台商產業回流,並非全盤接收,而是要以創新與精緻產業為考量。因國際經濟成長有趨緩走勢,台灣在半導體、光電、資訊、通訊等產業有全球7成市占率,晶圓代工業更占全球67.4%、IC設計產業占全球21.5%產值、個人電腦居全球第3位等優勢,可是台灣必須注意客製化及歐美國家再工業化、網路創新經濟翻轉產業版圖、行動網路創造新商業營運模式等影響,台灣要掌握新經濟發展契機,才能使台灣整體產業持續成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呂曜志表示,經他多年訪查許多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經驗,現在的台商想的是:有沒有下一代的接班人?若沒有,就可能選擇將產業賣掉或收掉,並將資金投注在房地產或土地、股票上,要是企業有接班人,才會考量回台購地設廠,並以智慧生產、精實生產、管理為重點進行產業回流。他建議,政府若要輔導台商回流,必須首重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在政策資源機制的輔導上增加查核機制,才不至於讓相關優惠措施流於形式與浪費。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