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浪子回頭故事的生態解讀

Öèôðîâàÿ ðåïðîäóêöèÿ íàõîäèòñÿ â èíòåðíåò-ìóçåå Gallerix.ru

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

生態學的希臘原文oikos是「家」的意思,很多人以為生態學就是關於動物、植物保育與環境保護,卻沒有意識到它的核心關懷是「家園」。談到家園,讓人回想起耶穌膾炙人口的比喻,就是「浪子回頭」,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家園故事。

家,是個動態關係組合,這個關係網的建立並非偶然,她來自一個關鍵的動力,即是照顧。哲學家梅爾奧夫(Mayeroff)曾將照顧定義為:幫助他者成長。他者,相當程度是自我的對立面。家,是每個個體幫助非自我的他者成長所建立起來的動態關係網絡,這些關係並非單向,而是互相依存。重點是,如何視他者為自我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真正的難題。耶穌的比喻巧妙地解說了這些關係。

首先,傳統焦點常常在浪蕩子身上,但新約學者萊特(N. T. Wright)卻提醒我們關注父親。他以「奔跑中的父親」來對比回歸的浪子。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幕,就無法成就浪子回頭。奔跑的父親預示一個主動動作,願意重新接納已成為他者的小兒子。這是一股沒有條件且無私的愛的力量,是重新修補破裂關係的關鍵。

其次,是小兒子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做一個雇工吧!』」小兒子亦有一個對家園關係的想像,當他走投無路,他想到還可以回家,甚至退而求其次,想成為一個雇工留在關係網絡中。小兒子透過認錯,重新讓自己他者的身分轉換;小兒子的思維轉換,成就了父親失而復得的喜悅。但是這種新的關係,必非回到從前。

第三部分,回到常常被忽略的大兒子身上。他對父親說:「我服侍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大兒子對家園關係的想像是僵固且靜態,他之所以憤怒,是因為他想像中的關係是單向的,不斷付出卻沒有得到回報。

但事實上,他也在這個照顧的互依關係中,父親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在大兒子的世界裡,家園的邊界是清楚且固定不變,我與他者無法共處,小兒子離家意味形同陌路,成為他者。但,這是耶穌要提出的糾正,耶穌的比喻核心是慈愛的父親,這是成為重建關係的積極力量。

從生態照顧的角度回頭來看比喻,或許值得我們去思考在我們周遭的人事物跟我們自己的關係為何?如何成就一個豐富且包容的家園想像?台灣是一個異鄉人充斥的島嶼,換句話說,是一個彼此作為他者的地方。如何幫助他者成長,甚至暫且擱置以人為中心的思維,好好去思考在這個島嶼上的各種生命,跟我們之間的依存關係,耶穌這個活潑且生動的比喻相當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