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台印刷機 復刻啟用

【陳怡萱台南報導】台灣第1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出現在1885年7月12日,128年後同一天,台灣教會公報社舉行第1台印刷機復刻版啟用儀式,跨越百年見證印刷術與文字的傳承,同時追想當年宣教師在台灣的美好腳蹤。

台灣教會公報社每週發行的《台灣教會公報》前身是《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全台第1份報紙。當時使用的印刷機由蘇格蘭宣教師馬雅各奉獻,在1881年運抵台灣。但當時無人會使用,於是巴克禮牧師休假回蘇格蘭時特別學習印刷,回台後設立「聚珍堂」(後更名為「台灣教會公報社」)開始發行報紙,名為《台灣府城教會報》,發行至今經歷多次更名、合併,是台灣發行時間最久的報紙。

公報社社長陳祐陞指出,原本《教會公報》用白話字印刷,直到1969年因國民黨政府禁止使用白話字,才全面改為中文發行。目前為週刊形式,每週發行量2萬2000份,免費提供各界索取。陳祐陞說,140多年前宣教師不看輕台灣,犧牲原有美好生活、甚至生命,來到台灣奉獻許多,都是為了基督福音的緣故,「他們當年的付出在今日開花結果,在上帝國裡面永不會白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牧師談到從印刷機本身可見到印刷術之美、機械之美,「今日我們常看報紙,但想過它是怎麼印刷出來的嗎?」他肯定《教會公報》傳承信仰與知識,期待今日多數人不愁吃穿之餘,能看重文化、珍惜前人留下的資產。他特別朗讀《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上面印刷的白話字,128年前的記事至今仍迴響在耳邊,令人感動。「上帝的福音要用人的母語來傳,」林芳仲期待各教會兄姊帶孩子到公報社體驗印刷,感受母語傳承的價值。

與會來賓中台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新聞處長趙卿惠、台南市議員林宜瑾親自體驗「首印」,分別使用教會公報社準備的3個鉛版,動手印出《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頭版、曾出現在1905年《台南府城教會報》裡的「福」字以及長老教會始終關心的議題「Hùi-He̍k」(廢核)。

儀式後隨即開放現場民眾體驗,有媽媽帶就讀小學的兒子前來,表示五年級下學期的社會課本中就有巴克禮和印刷機的照片,沒想到真的有機會親自使用它來印字。

《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花費近1年時間推動重製印刷機計畫,第1台印刷機本尊在長榮中學校史館,復刻版設置在教會公報社1樓書房,即日起接受10人以上團體預約體驗,請洽06-2356277轉131李小姐。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