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高雄書房於今年辦理「用母語說故事」活動,首場於2月12日上午舉行,由「二伯」(蔣日盈)老師講述美好腳蹤系列繪本《永遠的祝福-盲人宣教師廖旺的故事》,帶領小朋友們認識盲人宣教師「廖旺」的故事。接下來的每個月第二個禮拜六上午10點半到11點都有用母語說故事活動,歡迎家長們帶著孩子來共讀、共學。

廖旺在5歲時因高燒治療不當而失明,卻不因此喪志,沒有將自己的失明認為是父母做了壞事,而是彰顯上帝奇妙的愛;廖旺前往宣教師甘為霖創辦的盲人學校就讀,接觸基督信仰,後來也到日本讀大學,取得教師和針灸執照。廖旺因著自身經歷,也特別關心、照顧並培育盲人;繪本收錄多個廖旺待人接物的小故事。講完回本故事後,「二伯」透過有獎徵答帶領眾人再次回顧故事要點。

延伸閱讀:《永遠的祝福-盲人宣教師廖旺的故事》繪本新書發表會

(攝影/林婉婷)

致力於台語文教育及推廣的蔣日盈,在受訪時介紹自己被稱為「二伯」的由來,原來是「講囡仔古」(台語說故事)的場合裡,通常老師們會另取容易小朋友記憶的童趣代稱,他自謙年紀較長,旁人正好幽默表示「你看起來不會老啦,像28歲」,台語的「28」正好音同「二伯」,於是成為他的代稱。

「講囡仔古是我們推廣台語很重要的方式。」蔣日盈指出,很多年輕家長們會擔憂自身台語不是那麼流利、恐怕無法教導孩子,但他認為台語教育更重要的是有願意嘗試、學習的心;事實上有不少家長們都願意與孩子們共學。

除了聽與說,蔣日盈強調「寫台文」也很重要。12日說故事時,他預備多張手寫的羅馬字海報,向與會者們解說台語單字。蔣日盈說明,就像學華語、英語、日語都要學習書寫,同樣學台語也要學羅馬字;過去威權時期台語文遭受打壓,才導致現代人有「寫台文不重要、沒必要」這樣的誤會。他也補充,小孩子要學習多種語言其實並不困難,且在7歲以前學習多種語言並不互相排擠,只有要適合環境,就能快速吸收、適應與轉換。

公報社高雄書房店長王子恆表示,高雄書房在地經營多年,希望透過各樣活動邀請弟兄姊妹們走入;今年說故事活動將會講述「美好腳蹤」系列繪本,帶領大小朋友認識對台灣有貢獻與影響的基督徒人物。公報社行銷部經理哀玉梅則指出,過去台南書房即固定舉辦「用台語說故事」,現在活動從台南移師高雄,並考量台灣族群語言的多元性,調整名稱為「用母語說故事」,期待接下來也能安排客語、各原住民族語等不同族群語言的場次。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