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談權責歸屬 教會盼檢討國語政策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11月10日於台灣大學法學院舉辦轉型正義講座,談「加害者責任與除垢」,邀請到台大法律系副教授薛智仁、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葉虹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潘光哲及中研院台灣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從不同角度講轉型正義中的加害者責任問題。

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表示,台灣過去因為政治原因遭受冤罪冤獄者數以萬計,受難者的平反、補償都只能算是轉型正義工作中最基本的任務。而一個國家規模的冤罪,必須要有加害者的現身,才能真正讓傷口走向癒合之路。因此此次轉型正義講座,以「加害者責任與除垢」為主軸,期待從不同角度剖析台灣轉型正義工作,理解加害者追究或除垢問題的正當性與困難處。

潘光哲指出,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及其支持群眾在造勢晚會上高歌《夜襲》,顯見黨國文化依然存在,「若這是共同記憶,也太過廉價。」他進一步說,今天的台灣不僅要追究加害者,也要承認台灣人欠缺反省與正義感。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5月上路後,依法需要在兩年內向行政院提出轉型正義總結報告。葉虹靈表示,促轉會目前面對約10萬個案件的龐雜檔案,要在兩年內完成相關檔案研究,實在有困難,但促轉會必定會處理黨國意識型態的再生產,研究分析當時政權是如何透過教育及媒體,再生產黨國意識型態。

在開放討論時間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母語委員會台語組專員、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提問,國語政策導致台灣在地語言瀕危,過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遭受政府監控、《台灣教會公報》曾遭沒收,當時的加害者與受害者目前均健在,促轉會是否將針對教會遭黨國監控及國語政策等相關資料檔案進行研究,並提出研究看法?

葉虹靈表示,其個人針對相關事件的研究不多,而促轉會目前面對龐雜檔案,要進行細項研究,實有困難。她指出,國語政策是屬於黨國意識型態的再生產,促轉會依法僅有兩年任務,會確實處理研究並分析當時政權如何透過教育及媒體,再生產黨國意識型態,至於是否會細項處理「國語政策」的檔案研究,目前並沒有在規劃內,但民眾若是對個別領域檔案有興趣,可以至國家檔案局查看。

講座後,陳豐惠私下也與葉虹靈交換意見。陳豐惠表示,長老教會總會母語推行委員會在9月達成共識,將行文至促轉會,敦請促轉會就當時政府以行政命令推行國語政策的檔案提出看法,她在與葉虹靈交換看法後,將開始蒐集並整理史料,以便發函給促轉會。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