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與台灣關係 經濟穩定需民主政治支持

【林宜瑩台北報導】最近美中貿易戰打得越來越激烈,到底對台灣有何影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5月5日晚上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神學禮拜日講座中強調,只要台灣不要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過高,正如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近日對外所言,美中貿易戰對目前台灣產業界來說,這事件的直接衝擊很小,要關注的是之後這兩大(美、中)貿易強權的互動。

在玉山神學院老師陳文珊邀請下,《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一書作者吳介民以「《尋租中國》看美中貿易戰與台灣中國關係」為題專講;從中國經濟崛起是在1980年代,順著全球價值鏈打造世界工廠,台商成了「中間人」,透過大量「民工」勞力密集加速工業化,卻也造成環境生態大量破壞,以換取經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賺取外匯使中國政府累積財力,促成所謂的中國崛起。

(攝影/林宜瑩)

所謂的「尋租」(rent seeking),就是「撈油水」(中國稱為「找着數」,「着數」為廣東語,有佔人便宜、揩油的意思),在中國做生意,處處都要被中國官員嚴重的貪汙文化給牽引,不過吳介民在濟南教會的演講,主要直指出中國經濟崛起後的企圖心,是想從半邊陲躍入資本主義核心國家,積極擴建軍備、發展「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製造2025」等等,就是想先在亞洲區域取得霸權地位,進而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因此美國從歐巴馬任職時已重新檢討與中國交往態度,到了川普時代更升級為貿易戰。

(攝影/林宜瑩)

吳介民指出,美中兩國在地域政治結構的制約,以及對全球資本主義的重整,在這兩個機制的交互作用下,台灣多少會受影響,不過他強調,只要台灣不要像韓國瑜設「自經區」對中國貿易依存度太高,就如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所言,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的產業界直接衝擊很小,但仍要關注美中貿易戰的後續發展與互動,他指出,無論台商還是日韓在中國投資的企業,早就透過在地轉型或出走移往東南亞各國,調整中國及他國市場比例等等,減少對中國貿易依存度等措施來因應。

吳介民說,近年來台商將產業移回、甚至台積電深植台灣,使台灣成為世界半導體大國,在在顯示長期經濟發展升級的穩定,是需要民主、法治、政治大環境的支持;台大經濟系教授、星中和平教會長老王道一回應時指出,中國經濟崛起其實很像之前台灣經濟起飛,他也認為,中國政治必須走上與台灣一樣民主自由的路,否則很難確保中國如今的經濟發展成績。

王貫一。(攝影/林宜瑩)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