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孟昌|為何必須制定一部新憲法
【林婉婷專題報導】姚孟昌延續賴怡忠最後所談到的制度層面,進一步分享及討論。「這個要侵略台灣的國家,到底是中華民國大陸地區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他舉例,台灣過去有《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當時立法目的不是為了防衛台灣、而是為了平定當時「國家」內亂,當時國家定義是指「中國」。姚孟昌強調,如果對國家定位、疆界不清楚,連如何防衛都做不到。
「新憲法」對台灣安全是否有幫助?姚孟昌坦言兩者其實沒有關係,因為就像賴怡忠所言,台灣存在就是中共威脅,只要中國野心不減,不論台灣定位如何,哪怕台灣成為中國的「省」,也會淪至當今香港的命運。
「台灣人已經沒有選擇。」姚孟昌講述美國獨立的歷史:1775年,英國以麻薩諸塞州發生叛亂事件為由出兵鎮壓,忍無可忍的麻州向其他州代表喊話,強調這樣的壓迫將陸續臨到其他城市,又基於人權是上帝給予,因此面對當時英國不尊重當地住民自決權這樣違反普世價值的行為,當美國人民有這樣的共識並決定脫離英國統治,此時英國鎮壓就是侵略,而美國人民也能以武力應對,不是殖民地的「叛變」,而是護衛主權的「革命」。包含脫離俄羅斯統治的立陶宛、愛沙尼亞,其憲法條文都強調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憲政體制由國家全體守護,當國家獨立受到威脅,每位人民都有義務起來捍衛。
姚孟昌小結:「現代憲法不需要宣戰,因為宣戰要很多理由,現在只有一個理由:捍衛台灣民主、捍衛台灣憲政體制、捍衛台灣人尊嚴、捍衛台灣人生存權益。我們拚鬥到底,我們絕不放棄。」而這樣的認知必需成為台灣全體人民的共識,也就是憲法。「憲法的根本在人民,人民必須有權力,國家才會有權力。」姚孟昌說明,人民要以誠信、正義與榮譽為基礎同心合意、彼此立約,而為何需要「新憲法」?因為憲法必需是台灣人親自寫成、同意,台灣人才有遵守義務。
台灣憲政制度的訴求很早就被提出,例如日治時期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姚孟昌又透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發表之相關聲明及神學精神,來談台灣獨立和制定新憲的意涵。
黃彰輝牧師的「毋甘願神學」,所談是上帝創造台灣人民,其自我認同與尊嚴都應被尊重,台灣人要「出頭天」、歷劫歸來,才能真正除去「毋甘願」。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1991年發表〈台灣主權獨立宣言〉、1995年發表〈新而獨立的台灣聲明〉;前者明確點出要制定台灣新憲、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確定台灣與中國的新關係等呼籲;後者則更詳細解說「新」和「獨立」的意涵,首點就是「新國家建立」,提到「台灣國應根據台灣國民共同立約的台灣憲法而建立」,另外包含領域、主權、理念、國民、文化和語言,值得留意的是這裡也呈現出台灣是多元族群社會及海洋國家之特色。
對於1月13日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召開首次公聽會,姚孟昌再次提醒修憲仍要是新的、人民參與且能夠釐清台灣與中國關係,若不是如此,就應要繼續鞭策立法委員們。他又列出這些年不同單位、場合所推出的憲法版本,然而為何這麼多版本、卻沒有一版能付諸實現?姚孟昌強調行動的重要。過去呼籲制憲,都是向國內政黨或國際社會訴求,卻鮮少向人民呼籲,因此人民對於自己是「憲法主人」的身分沒有體會和覺醒;他另指出,追求「國家正常化」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承認台灣的「不正常」;台灣政府對臨時、過度的憲政體制習以為常,也不敢正視憲政裡的「中國問題」,因此面對憲法問題,不是透過大法官釋憲等方式回應,就是僅針對已經具有共識的議題,例如18歲公民權等。
接下來,姚孟昌提出幾項常見的憲法迷思並解惑。有些人認為憲法是國家基礎、不能改變?他強調,人民是憲法的主人而不是奴僕;而憲法目標為何?憲法應呈現台灣主權獨立,及台灣人民如何建立政府、法治與經營國際關係等,然而目前憲法增修條文卻仍存在「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是否多數人民真的想要維持舊憲法?姚孟昌引用台灣制憲基金會的民調資料,可以看有71%人民也意識到現行憲法已不符合台灣現況。要有「憲政時刻」才能變動憲政秩序?姚孟昌反問:何時是憲政時刻、又由誰來定義?並以比較世界各國憲法的經驗點出,正常國家大約20年就會修改憲法,以因應時代變遷,也尊重世代正義,讓年輕人能夠參與、表意。修憲只能由代議機關發動、人民無權?姚孟昌解說,不論走立法機關或人民創制,都要有公民複決。
對於本次修憲,姚孟昌坦言自己不是很樂觀,也提醒眾人不要被動、消極;他分享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進行的「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顯示1990年代台灣人多數的國家認同是「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邁入2000年開始有變化,2008年「僅是台灣人」的認同大幅提升,甚至在2020年達到高峰的64.3%;姚孟昌藉此呼籲不應再用1990年的思想看待現代的社會。最後以前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所言「憲法是為一群有道德與信念的人民所制定」與眾人共勉。
林宜正|如何推進制憲新國家運動
【林婉婷專題報導】林宜正延續姚孟昌最後談到的時代變遷和台灣人身分認同議題,指出民進黨成立於1986年,而總統蔡英文首次當選是2016年,這過程歷經30年,又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台灣人民族認同的長期趨勢」,1991年顯示每100人只有13人會認同自己「僅是台灣人」,但到2020年已上升至每100人有83人。然而,至今仍會在媒體上聽到政治人物使用「全省」這個詞稱呼台灣。林宜正邀請眾人共思:民主化的台灣還面臨哪些問題、該怎麼改變?
制憲基金會成立在2019年,面對2020年總統大選,率先舉辦三場造勢晚會並喊出「抗中保台」主張,強調台灣主權不能落在親中的政黨和候選人手中;也陸續舉辦26場公民培力,談美中關係、資訊戰、國家正常化等議題,並加強與年輕世代的對話;2020年4月30日,基金會達成史上首次制憲公投送件,後也有首次制憲公投訴訟。
「台灣要好要壞,要看人民是不是有覺悟、是不是有採取行動。」林宜正強調,台灣人要建立國家意識,不是從中國搬移,而是在台灣形成。他也感慨,台灣社會對國家意識、認同混亂,使得國民整體意志和力量無法展現,而民進黨完全執政,相對也要負完全責任,雖然歷經30年已達成初步民主化,但民主要永續、需要進一步工作,就是建立正常國家,透過「新憲法」讓台灣國家意識完整,使台灣更勇健。
而面對中國不斷透過各種形式擾台,如今不只是抗中保台,更要「抗中強台」。現階段許多國家都感受到中國的企圖,而台灣人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林宜正指出,新台幣已連續五年升值,然而經濟發展的紅利由誰享有、如何分配?是否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台灣民主會被內部不同理念者破壞,因此要將打拚來的民主深化,讓台灣永續發展、成為正常國家,讓台灣青年也有更多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訴求不斷走,不要停下等待。」林宜正也認同新的年度要有新的行動,尤其在國際對台灣支持更勝以往的時刻,台灣人的決心也要提出來。所以今年3月到8月,台灣制憲基金會將舉辦系列新憲國是會議,探討新憲內容與價值,最後提出草案、付諸連署,將新憲法呈現給國家。這是今年基金會最重要的工作,盼望使台灣走成為正常化國家有更大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