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隊友或對手 AI時代的公共神學

台神與華神合作舉辦第二屆「上帝與世界」研討會 談人工智慧的宗教衝擊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由台灣神學研究學院、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合辦的第二屆「上帝與世界」研討會,於3月25日以「AI世代的公共神學」為題,邀請包含台神、華神、台灣大學、清華大學的學者發表專題。相對於過去認為人工智慧(AI)無法取代人神互動、人追求真理與奧祕的論調,第二屆專講的學者們鼓勵教會要善用AI、成為未來神學教育的幫助。

開場致詞時,台神院長蔡慈倫牧師表示,身為神學院老師及基督徒學者必須跨領域的學習,一同思考這個身分在社會的責任與時代使命;尤其是AI時代的來臨,對神學帶來衝擊與擺盪。教授講道學的蔡慈倫指出,過去基督徒常說人按上帝形像被造,與一般受造物不一樣的是,人可以相信有神,然而如今已有牧師跟她說,未來神學生不用再學講道學了,因為AI寫出來的講章,比許多牧師寫的還要好,而神學生寫報告、論文,也開始使用AI成為輔助工具。

AI已經挑戰神學教育體系、本質、內容與方法,不過蔡慈倫表示,目前AI還是有其極限,正如聖經所說:「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後書3章6節)「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6章63節)她認為,基督徒要追求的,是對聖經字句深層意義的理解,而不是隨AI去創造新卻可能是錯誤的字句,「信仰的更新,才有可能帶來語言的更新。」

蔡慈倫期待,透過第二屆「上帝與世界」研討會中發表論文的每一位學者的勇氣,帶領現代基督徒走上「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一條路。(本專題攝影/林宜瑩)


公私領域界線日漸模糊化 以主體會遇重建他者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如何在人工智慧(AI)數位時代重塑公共性?台灣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梁越美傳道師在專題一「AI時代的理性與群體形塑」中指出,「他者的消失」是當代社會缺乏公共性的原因。因此,如何形塑群體的公共性,「以主體會遇、重建他者」,建立價值觀的神學教育刻不容緩。

梁越美引用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的一段話:「只有真正認識人的人,才能真正認識上帝;只有真正認識上帝的人,才能真正認識人。」表達面對AI世代來臨時,人唯有認識真理與基督,才能重建凝聚群體的共同價值。

梁越美認為,AI時代即是以數據資料傳輸主導整體社會運作的數位時代。AI公共空間的消失,就是「他者的消失」,數位化與資本主義相互加成,助長「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取消公私領域的界線。美國社會學者帕默爾(Parker J. Palmer)提出社會結構是由私人、公共及政治三領域組成,近年AI發展,私人領域不斷擴張,公共生活不斷縮小,將無害、陌生他者視為危害私人領域及權益的入侵者,導致他者消失。

梁越美說,數位溝通無距離,造成公私界線、領域消失,人活在數位裡,成了孤獨的個體,缺乏內在精神與協調性,人與人沒有實體互動,無法營造公共領域。韓國哲學家韓炳哲在2019年《他者的消失》一書中指出,數位化秩序讓世界變得信息化,卻除去了世界的物化。相對於我的他者,具有一種與我對立的否定性,使人徹底自我中心,最終導致自我侵蝕。

因此,梁越美認為,要重新與他人建立關係,需要參考猶太教思想家布伯(Martin Buber)所言。他說,聖經指出「上帝以自己形像造人」,既然上帝形像是人具有主體性的來源,人的主體性不可被拆解化約,也不能被客體化。所以布伯主張「人是因他者而存在」,因所有生活都是真實的會遇組成,只有位格性的主體會遇,才能塑造真實的群體生活。

梁越美認為,要以主體間的會遇來重建他者。即以「位格我」在群體中與他者互動,建立主體間會遇來與他者建立關係;在信仰生活中,人與上帝的互動也要保持彼此的主體性,尤其在AI數位時代,基督徒不應視講道和神學教育的目的為資訊取得或累積,而應視為以「建立關係」為目的的主體間會遇,唯有與耶穌基督建立關係,群體和公共性才得以形塑。

梁越美說,講道是宣揚上帝的話,是上帝的話語上帝的靈一起工作;講道者預備講章,不只是熟悉聖經、上帝的話,還必須追求上帝的靈做工。聖靈做工在人身上,使人透過參與真理而明白真理,讓人的生命在上帝講道中轉化。聽講道的人不是把講者當成取得資訊的神學知識供應者,而是彼此應建立一種同行者的關係,共同經歷在講道過程彼此理解、被彼此改變,使彼此能接納陌生他者,形塑出一個公共性的群體。

梁越美指出,神學教育的目的是在人身上建立合乎真理的價值觀,成為其生命的指引,「只有真正認識人的人,才能真正認識上帝;只有真正認識上帝的人,才能真正認識人」。真理是遠高過人的神聖位格,其主體性永遠無法被消解,人只能靠近進入,而神學教育堅持高舉真理的他者性。她直言,在價值崩塌的數位時代,神學教育對於群體公共性的貢獻,在於堅持真理的他者性,重建並提供凝聚群體的共同價值。


AI崛起引發社會擔憂末世 用盼望神學回應挑戰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時,西方社會開始浮現「AI末世」的擔憂和疑慮。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道維在專題二「盼望神學看AI公共與教會的角色」中指出,教會界可引入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盼望神學」來積極回應,將對上帝的盼望轉化成「AI公共化」的推動,鼓勵信徒使用更多「溝通協調型」的AI應用,促使不同族群、世代、階級溝通與對話,減少不必要的衝突或傷害,藉用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語言文字功能來實踐和平之子的呼召。

王道維建議,教會不必排斥或擔憂AI應用會取代牧者、教會功能,反而應鼓勵基督徒提升運用AI的技能,積極參與、影響未來AI政策的制定,並從中反思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在AI世代中向世人見證上帝的公義與慈愛。

王道維表示,2023年他曾撰文討論生成式AI對基督信仰的影響,從基督教神學的創造論、救贖論與啟示論三角度來進行評估。經歷一年多發現,生成式AI發展更加快速凶猛,影響遍及人類生活領域,也讓大家開始關注AI可能引發的末世危機。他認為,生成式AI多模態與跨領域應用通用技術奠基於對大量語言文字的學習結果,僅模仿人類可感受到共感的表達方式,並非真的有類似人類的靈魂或知識,頂多可稱為「虛擬知識」,卻帶來人類生活巨大影響。

針對「AI末世」,王道維歸納五種類型:

一、產業失衡:私人企業引入AI最大誘因是替代中低階層人力,造成大規模失業。

二、控制失調:若有更強大AI出現,人類可能逐漸失去對AI甚或自己生活的控制權;控制失調造成損害,卻又未能合理究責或彌補。

三、資訊混亂:AI模擬會製造不存在但幾可亂真的分身,在網路世界恐造成道德與倫理問題,帶出錯誤價值觀。有心人利用AI創造假訊息、新聞,難以及時查證而擾亂真實世界。

四、隱私偏見:AI須以大數據資料進行記憶與學習,容易導致個人隱私或企業密件資料被揭露。AI提供非真實資料可能導致錯誤偏見或誤導性資訊,侵害個人隱私與資訊安全而衍生法律問題。

五、監控人權:在生成式AI技術成熟後,各國政府(尤其是極權政府)很容易利用AI技術實施大規模監控,使人的網路及實體行為被納入大數據後台或用於預測追蹤對象,侵犯個人隱私、自由。

王道維表示,在世人普遍有AI末世隱憂的現代,教會可看重盼望神學,因為莫特曼強調,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盼望,相對於基督教傳統末世論強調末世預言、災難類型、信徒被提、末世審判等,盼望神學更強調如何從未來必然來臨的盼望,影響現今人類對上帝的認識與對世界的理解,回應當下所面對的挑戰。

王道維建議,教會要提升基督徒運用AI的素養,並鼓勵使用AI技術,讓教會從處於被動的角色轉化成對AI發展有主導權的地位。甚至在AI開發上提供創新發想,也要積極提升對AI發展的政策參與度,甚至對內去挑戰傳統對AI的排斥與抗拒,如此才能妥善運用AI,使其成為神學發展、促進溝通、成就基督徒成為和平之子的幫助,如此才能回應上帝對當代基督徒確切的呼召。


AI應用非選擇題而是需求 神學教育應突破框架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普遍應用,教育界普遍擔心學生利用這些工具作弊,認為AI會對其學習評估與認證價值產生根本性的挑戰。有的學校乾脆嚴格禁止,但更多學校以更謹慎開放態度,支持學生和教職員工以有效、道德及透明方式來使用生成式AI,期望對教育能帶來正面效應。對此,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資訊中心主任蒲正寧在專題三「等待就是落後!啟動AI時代的神學教育」直言,啟動AI時代的神學教育已來臨,若再等待,就是落後。

蒲正寧指出,AI在教學現場帶來的改變有:

一、學習個別化:過去學校學習都是一位老師對多名學生,但美國教育學者班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提出「個別化學習」(Two Sigma Problem,又稱兩個標準差問題),直指一對一輔導方式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表現。當AI開始發展,可為學生提供訂製化的學習路徑和即時回饋,讓一對一教學不再遙不可及。

二、工作自動化:AI和其他技術可自動完成一些日常或重複性的教學任務,減輕教育者工作負擔、提升教學效率和品質,讓教育工作者有精力投入高層次教學活動與學生互動中。減少繁瑣的日常管理和評估任務,例如作業檢查和評分等。

三、智慧內容創作:AI開拓多樣化的學習途徑,並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強大平台,創建更加智慧和個性化的內容。也能透過AI的資料分析,深入理解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和嗜好,方便教育者能設計出更符合學習者需求和興趣的教材,AI也能協助學習者量身訂製練習和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投入度和效率。

四、打破存取的障礙:AI透過自動翻譯、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能力與技術,打破語言與區域的藩籬和限制,能加速資訊的流通和知識的普及。更能透過AI處理不同語言和文化的語境差異,來確保教學內容的本土性與準確性。

五、量身訂做的回饋:透過AI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為學生提供即時和個性化的學習回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錯誤學習習慣的形成。

六、不間斷的對話式協助:AI可以24小時提供學生不間斷的對話式協助,成為一實質教學革新的動力,讓學生學習不再受限時間與空間限制,隨時可向AI提出問題並獲得引導與解答,也可成為教育工作者一個資源共享的平台。

七、更具創意的考試評估方式:透過網路攝影機、麥克風等工具進行監測,對不正當考試行為及時發現與警報,也可讓AI進行自動評分,大幅縮減教育工作者改考卷的工作量。

蒲正寧指出,神學教育者要投入制定生成式AI的規範與指引,並慎選AI工具與平台,加強師生的AI素質培訓,鼓勵神學生把AI帶進教會,要持續監測AI在神學教育的效應,建立合乎各教派神學價值的AI模型。他強調,AI世代來臨不只是挑戰,更是不容忽視的契機。

蒲正寧直言,AI在基督教神學的應用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須面對的時代需求。唯有突破傳統排斥AI框架,在技能上不斷提升、在理念上更新革新,將AI科技與神學教育相結合,才能有效地裝備神學生、信眾與神學教育者自己,因為「未來取代你的,不是AI,而是那些會使用AI的人」。


AI發展打破宗教神聖界線 神學需反思科技倫理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人工智慧(AI)能否取代人與神之間的互動?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張毅民表示,AI發展對宗教神聖界線的僭越與重建是必然的,目前已見AI對人類社會、宗教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性,因此他想藉由專題四「AI與宗教神聖界線的僭越與重建」,提醒眾人應扮演意見領袖角色、積極參與對話,如此才能在人類公義與環境永續發展中做貢獻。

張毅民引用人工神經網路之父辛頓(Geoffrey Hinton)的觀點指出,AI是「比人類更聰明的非人類智能實體」,可操弄人類、有獨立性、具客製化回應內容的能力。過去,基督教神學家認為,AI無法取代人與神之間的親密關係,但他直言,其實AI寫的主日講道內容比多數牧師寫得好,在禮拜程序安排與詩歌挑選上,更能讓會眾在主日禮拜中感受到上帝聖靈臨到的同在。也就是說,AI的發展確實對人與神之間神聖界線進行侵犯與僭越。

張毅民說,AI能擁有各種知識與動態資訊而成為宗教主宰者,也影響人類的宗教觀與宗教生活。AI可分析海量的古今宗教經書,與信徒跟社會的各種動態資料,既可強化傳統宗教教導,也可提出全新的詮釋與觀點,可協助宗教信徒與學者發現新的研究主題,卻也可能強化該宗教傳統中過時且有害的價值觀,能僭越科技工具不可跨越人與神之間的界線,甚至越俎代庖地取代宗教領袖、宗教師或宗教學者的角色。

張毅民認為,AI甚至可以模擬或創造類似靈驗的靈力表現,模糊人類與工具(AI)、自然與人造物的界線,甚至扮演宗教師角色。在日本高台寺的Mindar、德國的BiessU-2、中國北京龍泉寺的「賢二」住持,都是AI機器人扮演的。還有在2015年由前Google工程師李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創立的「未來之路」(Way of the Future),俗稱「AI教」,甚至在2015年還在美國加州登記立案。李文多斯基認為,AI智慧會超越人類,並取代人類成為地球的統治者。

張毅民指出,AI對人類自主權界線的侵犯已見於日常生活中,例如透過人臉辨識限制人的行動或交通工具的使用、無法進入家門或某些公共場所等。他認為,現今已有不少人將自己認知工作交給AI處理、決定,長久下來會導致人類自我認知能力的退化、削弱自主判斷與決定能力,對自我價值觀、目的和福祉變得貧弱。未來,包括醫療保健、國防與國家安全、經濟金融等領域對AI日益依賴,AI效率也逐漸具有新的、不可侵犯的神聖界線。

張毅民說,在AI破壞傳統神聖界線、建立新的神聖界線後,問責制與責任歸屬問題將接踵而至。到底誰要為錯誤或惡果負責?當人的隱私權、自主權遭AI侵犯,人與他人、社會間的信任又如何維繫?AI決策將效率置於人類存在價值之上時,真的對人類未來與共同福祉有益處嗎?以上問題都是神聖界線重建所帶來的挑戰。

張毅民期望,宗教界與宗教學界應協助社會評估AI未來方向,對人類整體未來提出方針與建議。當人類與AI議題連結時,能延續亞伯拉罕的先知傳統,亦即對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公平與正義、慈悲與善良、和平與互助,以勇氣與智慧對掌握權力者(無論是科技、政治、經濟的掌權者),提出符合人類整體公共利益的看法與諍言。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