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政策下的高雄未來 石化業如何轉型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5月3日晚間,地球公民基金會攜手台灣氣侯行動網絡、國科會整合型研究計畫「探尋石化高雄的永續與公正轉型路徑——從知識到行動的整合研究」,於地公高雄總部舉行高雄淨零城市治理論壇,探討當「2050年淨零排放」作為國際趨勢與台灣國家政策,石化業密集的高雄市該如何因應與轉型?論壇邀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宏榮、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黃世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永續發展組節能減碳科科長賴俊甫、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怡均、地公執行長王敏玲與談。

王宏榮指出,現今石化業所面臨的挑戰包含環保法規、淨零趨勢、企業競爭等,而高雄市還特別有地下管線與公安、大社石化工業區降編的議題。關於高雄市石化業的「智慧轉型」與「低碳轉型」,王宏榮說明第一個方向是「半導體產業鍊」,第二個方向是「亞洲新灣區2.0」;主要是推動石化產業改善製程、參與循環經濟並建立綠色工廠標章制度。

黃世宏則說明高雄市的溫室氣體排放現況:2022年排放總量為5235萬公噸,工業佔比82%、住商10%、運輸7.1%。他補充,排放狀態與經濟狀況有關,產能減少確實可能使得排放量減少,但這不代表排放問題本身得到改善。

(攝影/林婉婷)

面對淨零目標,高雄市政府於2022年6月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公布企業的碳足跡數據,利用企業性質與產業鏈的相互影響力,發揮以大帶小的效益,尤其要求國營企業以身作則,分享減碳技術、資源整合。另也定期透過碳盤查輔導、節能減碳輔導,讓業者知道自己的排放情況與改善方式。

賴俊甫在分享時強調,淨零是國際趨勢,基於產業鏈互相影響,因此台灣企業實在無法置身事外。產發署提出三大策略: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並有11項措施,包含導入既有技術、發展前瞻技術;其中關於近年熱議的「氫能」和「碳捕捉再利用」等技術持續開發。他點出,長期而言還是需要有新技術才能有效減排。

(攝影/林婉婷)

邱花妹則認為,雖然政府積極發展技術、投入輔導、培訓人才和建立市場機制,但現階段仍然缺乏公民社會如何看待「石化業」的對話;也就是雖然治理架構納入「公正轉型」,但還是缺乏社會討論。

她提醒眾人要思考究竟「生態天花板」在哪裡?大社降編所拉鋸的地方居民與從業人員權益,和年滿40年、有安全疑慮的林園石化廠「四輕」在淨零目標為前提下是否要更新?是延續舊有模式還是全新模式?她呼籲高雄治理架構淨零不應只是經濟與技術的轉型,也包含政治與社會的轉型。

(攝影/林婉婷)

林怡均則開宗明義表示,由於產業鏈複雜、產品多元與國際競爭,石化業是難減排產業,需要推動「整體價值鏈」轉型。她以塑膠產業為例進一步解釋,並建議產業轉型時,上游、中游、下游都要有相應政策,包含潔淨能源和基礎建設、友善氣候的製程與終端產品等,以及生產市場與需求市場平衡、如何符合國際規範等,都要有配套。

王敏玲則回顧高雄市如何在政府主導的計畫中逐步成為「工業都市」,以及石化業產生的汙染和工安的威脅,如何影響市民的健康與安全。不僅僅是工廠排放造成空氣汙染,甚至行駛在路上的槽車也造成日常交通的壓力。她也直言,參與產發署自願減排計畫的眾石化廠前後花費16年才減碳1052萬噸,然而若工業產能稍減,在2022年就減碳500萬噸、這其中包括中鋼的267萬噸;這顯示對於減排、最終淨零,還值得更多思考與努力。最後以「後勁反五輕」的案例,提醒政府與社會審慎面對四輕轉型議題。

(攝影/林婉婷)

問答時間,眾人討論高雄市具體淨零方式、改善飲食達到「碳中和」是否可行、產業轉型似乎缺少足夠誘因等問題。本場論壇完整報導請待日後專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