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討論空間限縮 公督盟等籲民主別走回頭

(相片提供/台灣綠黨)

【邱國榮綜合報導】第11屆國會中三黨均未過半,預期的「辯證的國會」未能實現,反而使公共政策討論空間受限,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批評此現象背離立法院「委員會中心主義」的專業審查精神。5月9日,公督盟與多個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強調國會議事不應被視作兒戲,議事攻防應保留討論空間,強調不開會、不討論,是對國會改革的最大諷刺。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對新國會的運作提出嚴厲批評,指出自新國會成立以來,國民黨與民眾黨多次未進行逐條審查,而是直接進行暴力表決,將議案送至黨團協商,導致《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多項重要法案未經嚴格審查,議事程序也顯得混亂無序。

他強烈譴責國民黨與民眾黨擴權而無能自律,試圖通過立法權獨大來破壞權力分立,這甚至為黨派利益而排除對國家有利的法案、忽視人民利益,民主憲政核心應是對各種公權力制約,權力分立是不可逾越的原則。他也批評民進黨政府在過去八年的完全執政期間,國安相關法案的推動進度嚴重不足。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指出,自2月開議以來,國會議事攻防幾乎沒有針對法條政策進行討論,僅剩下惡鬥。國民黨和民眾黨利用人數優勢,例如通過《電業法》49條修正草案,使得電價審議失去獨立性與公正性。她認為這種濫權擋案已經破壞民主機制,多數霸權和利用散會動議來沒收委員會討論空間是反民主的表現。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主任林秉豐說明,根據目前的憲法增修條文,國會多數黨實際上掌握行政權,這導致立法機關可能壓制行政機關,呼籲應將憲法增修條文中的相關門檻提高至三分之二。

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律師指出,上一屆由民進黨主導的國會因多數優勢而忽視民間團體意見;現在由在野黨多數主導的國會,似乎也步上同樣的道路。特別是在野黨利用散會決議來壓制執政黨少數,導致提案無法得到充分討論和說明,他認為這不僅不利於國會的正常運作,也不符合民主精神。

關於在野黨提出藐視國會罪的提案,鄭文龍表示目前提案構成刑罰要件過於空泛、可能帶來危險。而台灣綠黨發言人王彥涵對指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提議「藐視國會罪」修訂,實際上更像是「藐視國會議員罪」,最關鍵的問題是質詢者不能讓立委不滿意,這不僅擴大立委權限,也沒有相應的制衡措施。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強調,立法院的攻防雖是民主常態,但必須有底線。他提醒國民黨與民眾黨避免使用「多數暴力」,也點出目前司法委員會有300多案待審議,包括國會改革法案和攸關司法改革的案件。他呼籲國會應該停止無謂的爭鬥,儘快開始會議,以免影響國家的民主發展。而針對藐視國會罪,張宏林建議讓國民黨執政的台北市與新北市先行試行,若證明有效再擴大到全國範圍。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