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生於斯,長於斯 為台灣留下母語文字

編撰巨著《台灣語音字典》的許榮祥執事

許家的大灶跤。

文◎盧啟明
圖◎許榮祥家族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記憶計畫(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主張,語言、文字等媒材保存的紀錄遺產(documentary heritage),描繪人類社會的思想、發現及成就之演變,是過去留給現在及未來的寶藏。語言與文字是人類賴以生存、延續最寶貴的文化價值,且其傳承充滿無限的想像!由此,編撰巨著《台灣語音字典》的許榮祥執事(1931年5月22日~2019年3月21日),可說畢生都在挖寶,而且是瓦器裡的寶貝。

許榮祥(右)曾在中光肥皂工廠服務。

家世梗概

許榮祥出生在台南官田渡仔頭,後舉家遷至台南市。他是家中唯一的兒子,上有三個姊姊,下有一個妹妹,父親則曾參與烏山頭水庫的建設。日本時代,公學校畢業即可在政府謀職,許榮祥讀到高等科,具有基礎以上的教育程度。他能信手寫來對聯「全家幸福迎春節;萬事如意過新年」,橫批「天賜平安福祿壽」,漢學根柢可見一斑。

戰後1951年,許榮祥年紀輕輕就到台中火車站前的中光肥皂工廠任職,認識同事戴麗瓊,深受她的氣質吸引,兩人結為夫妻。他們共同持家、創業,培養二子五女,如今全都是基督教家庭。許榮祥更於2010年獲得台中市北區的「模範父親」,接受市府的表揚。

許榮祥獲頒「模範父親」榮譽。

許榮祥在工廠服務期間,因為表現優異而升任廠長,同時在家中設立工坊,販售洗衣皂(俗稱「黑肥皂」)來增加收入。兒女回憶,當時家裡有一個大灶跤,洗衣皂用料簡單,但是需要不斷加柴火並攪拌,過程中要添加鹼水使油脂皂化,產生親水基和親油基,以具備去汙效果。脫模的時候,鐵具非常笨重,要非常注意安全,以免受傷,最後再將洗衣皂一塊一塊切開零售。製作過程中,許榮祥負責操作一些高溫和溶液可能飛濺的步驟,比較安全的工序才偶爾由子女代勞。直到目前,子女們仍保留這項技術,還會添加珍貴的花瓣和精油,傳承父親的巧藝。

值得一提的是,許榮祥的學習能力很強。他人到中年時還學會彈鋼琴(最喜歡演奏聖詩〈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甚至能夠繪製精細的機械設計圖。他學這些都是無師自通,自己拿譜、拿書來研讀,就習得這些絕活。無奈,因為天性善良與過於信任他人,他一些設計圖竟被損友盜用牟利!只是他最後選擇饒恕,不予計較。

許榮祥接受浸禮。

因禍得福

儘管許榮祥才華洋溢,但生活仍有不少坎坷。1966年時,他在工作中傷到眼角膜,經過一年治療,毫無改善。後來鄰居帶他到台中浸信會華恩堂參加連續三晚的佈道大會,他被外籍牧師按手祝福並受浸。還不會祈禱的他,一句一句跟著唸,接著就覺得身上有聖靈的恩膏。往後再治療,藥竟開始奏效,患部逐漸痊癒。

之後,經另一位鄰居帶領,許榮祥固定到柳原長老教會作禮拜,與太太在鍾茂成牧師引導下接受堅信禮。1995年起擔任執事後,更是熱心服事,成為教會忠實的同工。

許榮祥夫婦在教會作禮拜。

編撰字典

許榮祥從小熱愛台語文,靠自學修習,退休後以1913年版《廈門音新字典》(俗稱「甘字典」)為藍本,參照《康熙字典》、國語字典、漢和字典等,依照六書原則造字,耗費十餘年,於2001年完成逐字謄寫的《台灣語音字典》,註釋皆有羅馬字注音。此字典不僅是其家族珍貴的遺產,也為許多喜愛台語文的有志之士帶來幫助。

一般而言,字典有語、音、字三種形式,能夠達到一種就已經有其價值,而《台灣語音字典》這本皇皇巨著,更是「三位一體」的大部頭書籍。社會賢達佳評不斷,台灣大學退休教授李鴻禧說:「受自我使命感驅使……這種近乎虔誠的宗教信仰的心路歷程……倍加欽佩。」柳原教會退休牧師陳祐陞稱:「這本字典不僅是許家的珍貴遺產,也能為更多喜愛台語的有志之士帶來幫助。」廖繼成牧師說:「一筆一畫……不禁思想這需耗多大的時間與精神?又是如何的深愛這塊土地的心。」時任美國夏威夷州政府台北辦事處處長雷均說此書是「為母語文字延續的使命感,與見證上帝的愛」。前南山中學校長蔡銘城說:「尤其在今日視覺映像支離破碎、感官刺激視覺的圖像文化時代,許榮祥用文字安靜沉思地構築一方夢土,以台語長存為己任,保存台語音韻為使命,勤於筆耕,為台語之美留下可長可久的文字紀錄,七百多頁的手寫稿內容,蒼勁工整的筆跡實在令人動容。」

許榮祥編撰字典。

捐贈手稿

許榮祥不只自己慷慨無私,家族耳濡目染下也有如此心懷。2021年,其後人求教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前後任社長陳祐陞牧師、方嵐亭牧師,詢問手稿的保存與字典的推廣,得知同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檔案館具備恆溫恆濕的特藏室,應是可妥善保存之處。9月3日,許氏家族無私捐贈《台灣語音字典》手稿供歷史檔案館典藏,並託公報社經銷字典。

歷史就是這麼巧合,2021年適逢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1841~1921年)逝世百週年。他是台語字典的編撰者、荷蘭史學者,更是視障學校的創辦者。在捐贈儀式中,方嵐亭牧師特別送給許氏家族「甘為霖紀念筆」,緬懷許榮祥的貢獻,記念他編撰字典、眼疾康復信主,寫下愛心與信心兼具的人生。四女許淑峰代表致詞時表示,願將父親一生熱切投入台語文研究的心血結晶奉獻給整個社會,成為有志於台灣文化研究者的典範。

許淑峰說,其父編撰《台灣語音字典》的初心和使命感,源於「生於斯,長於斯」的理念。他立志為台灣留下母語文字,並期待未來有更多疼惜台灣的熱情之人、愛鄉土的賢達宣揚台語文化,能使用優美、雅緻的文字。許淑峰為此捐贈一百餘本《台灣語音字典》給新北市立圖書館各分館收藏,讓字典的功能最大化。

《台灣語音字典》手稿捐贈給歷史檔案館。

福音白話

許榮祥不只熱愛編撰字典,他還著迷於藏書。他的寶貝藏書中,有一本來源頗為特別的是《聖經福音白話書》。1995年11月,韓國幾位教會牧長以傳福音之名訪台,因緣際會下去到台中市全民醫院,拜訪楊清堂院長。這幾位韓國牧師說,他們受聖靈所感,希望在院內設置傳福音的處所,為病患、家屬及醫事人員祈禱。儘管看似唐突,但院方果真設立一間「多樂室」,舉行「馬可樓房傳福音講座」,由幾位韓國牧師輪流講道,同步翻譯為華語。他們離開後,由台籍的黃秀珠傳道和潘玉松牧師接任。

楊清堂院長後來在1997年受洗,寫下生活見證和讀經心得,於2008年出版《聖經福音白話書》上下冊。許榮祥生前時常翻閱此書,得到不少啟發,乃珍藏之。許榮祥受甘為霖牧師感召而重視文字工作,又念及楊清堂院長勉力寫書,因此特別喜愛此書。2023年,許淑峰再次出版,分贈給獄友或更生人,盼望起社會教化的作用。

許家後人手持出版的《台灣語音字典》。

馨香人生

許榮祥最喜歡的經節是「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章35節 ),他用人生智慧教導兒女,奉獻就是時常想到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只想到自己的好處。也曾用聖誕卡片述說,如果不是教會的關心,怎麼會有可愛的小禮物呢?如果沒有祈禱,怎能讓上帝帶領呢?

許榮祥製作肥皂,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與馨香;編撰字典,為人們傳承知識與文化。他令人如入芝蘭之室,沾染其香,與善而居心向「榮」,久而自芳得安「祥」。

《台灣語音字典》的手稿捐贈。

延伸閱讀

1. 許榮祥,《台灣語音字典(註釋皆有羅馬字注音)》,加利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
2. 林文凱,〈許榮祥家族捐贈《台灣語音字典》予歷史檔案館珍藏〉,《台灣教會公報》,2021年9月4日。
3. 陳雪娟,〈台灣語音字典手稿贈長老會檔案館典藏〉,《中華日報》,2021年9月4日。
4. 劉婉君,〈歷時逾10年完成 許榮祥《台灣語音字典》手稿捐長老教會〉,《自由時報》,2021年9月5日。
5. 翁聿煌,〈父親畢生精心完成「台灣語音字典」 逝後兩年女兒助出版〉,《自由時報》,2022年2月12日。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