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雅

父母的陪伴有多麼重要?有多麼珍貴?坊間許多研究資料都說,常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各種能力比較能夠自由發揮,更有冒險精神,更有安全感,情緒更穩定,身體更健康……我們能夠辨認出陪伴的力量嗎?這個陪伴有兩個關鍵,一個是陪伴的品質,一個是陪伴的對象。

不可或缺的 陪伴 >>>>>

陪伴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不到兩歲的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卻會因為沒有得到專注的陪伴而有情緒的反應。那麼,我們為什麼變成看不見自己需要的大人呢?什麼時候我們開始覺得陪伴不重要,給我們想要的才重要呢?什麼時候我們變成只想要利益交換、處處計算的人呢?

為什麼我們會想要一個滿足自己需要的神,這樣的神會真正知道我們的需要嗎?我們常常對神說,給我這個,我就相信祢是真的,給我那個,我就相信祢是真的,其實這是非常詭詐的說法,這是在要求一個利益交換的關係。如果我們沒有看到神同在的美好,就會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因為我們只看到想要的還沒得到,而不想浪費時間享受神單純的陪伴。我們的眼光和心思一直專注在還沒有滿足的缺口,而這個缺口只會越來越大,只會讓我們當它的奴隸。真正的神不會讓我們落入這種被奴役的狀態,唯一不可或缺、無可取代的,就是神自己。

創造我們的神,深深了解陪伴的重要,因為這個需求就是祂放在我們裡面的。聖經中,神不停告訴人「我要與你同在」「我要陪你到永永遠遠」,但人不要神的同在,人要的只是神帶來的福氣、勝利,要神滿足自己。神卻不能因為人有這樣短暫、有限的眼光與要求,就不給我們最好的。

當然,人的陪伴常常不是那麼單純,前些日子有一部劇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是在講父母的掌控。我們可能都經歷過,有些陪伴是無法享受的,甚至是很痛苦的,因為那個陪伴不是彼此付出,而是彼此操控。人的陪伴可以很糟糕,因為想要掌控,明明小孩精力充沛、體溫較高,大人卻總要他們在固定的時間睡覺,或者要他們穿更多衣服……。

信實到底的 陪伴 >>>>>

詩篇23篇是很多人熟悉的經文,一開始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把自己當成小羊,而神是非常愛小羊的牧羊人,所以羊跟祂在一起,非常有安全感,不害怕缺乏,可以安心睡覺。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幅景象,小羊可以安心睡覺,不是因為羊圈裡已經儲存了很多牧草,而是因為他知道牧羊人跟他在一起。

這個牧羊人是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神,是可以信賴的對象,小羊認識這位神,祂曾告訴世人祂自己的名字。在出埃及記,摩西第一次遇到這位神時,神便差派他一件又大又難的事──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但是神先說:「我必與你同在。」然後,摩西問神的名字,神說:「我是自有永有的。」這是「耶和華」的由來。

神說「我必與你同在」的時候,用的是「הֶיְהֶא」(是、臨到),「自有永有的」則是「הֶיְהֶא רֶשֲא הֶיְהֶא」(我就是臨到),「臨到」先出現在「與你同在」裡面,然後又出現在神自我啟示的名字裡。這意思是,神把要跟人在一起的心意,放在自己的名字裡面。這樣的心意被記錄下來,於是當人聽到神自我啟示的名字時,就知道祂是自有永有的,而且祂是與人同在的。

因此詩人接下來說:「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神讓人知道祂的名字,認識祂是怎樣的神,祂跟人在一起,引導人走正確道路,雖然正確的道路是辛苦的,甚至有時候是充滿苦難的。但苦難中,人能夠得到主的保證,就是祂一定陪伴,一定不離開。

常常有人會問基督徒:「我現在有難處,你的神能解決嗎?」我們很難回答,如果說不知道,好像顯得神很沒用。但經文告訴我們,我們不是因為相信這個神而繞過死蔭幽谷、跳過苦痛困難,當然神能夠用超自然的神蹟解決難題,但是祂常常沒有這麼做。為什麼?因為我們認為的難題跟需要,和神認為的難題跟需要是不一樣的。

電影《使徒保羅》(Paul, Apostle of Christ)中,保羅被關在監牢裡,他問典獄長搭過船嗎?他說,一般人在乎的事情,就像從指縫流下來的水一樣,但是認識耶穌的人,卻生活在汪洋裡。如果神要給我們的是永恆的陪伴,祂怎麼會情願我們的眼光只專注在某幾天的難題呢?

詩人的盼望是神與他同在,無論他在什麼處境中,只要他是上帝的羊,這位牧者的杖和竿都是他的安慰。神也邀請我們共赴宴席,向敵人宣告祂和我們同一陣線,只要這個主人在,我們敵人就不敢輕舉妄動。上帝陪著詩人,詩人則享受祂的同在,藉以回應上帝的陪伴,這是很美的畫面。

完完全全的 陪伴 >>>>>

神與人同在,並不是事不關己地看著人走進苦難,然後施展魔法或實施計畫,神與人同在是親自成為人來陪伴。「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加福音2章12節)這句經文講的是聖子誕生,是全世界熟悉的畫面,也是神與人同在。神讓自己成為最軟弱的、最卑微的,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進入的馬廄,讓東方的博士與曠野的牧羊人、最有知識的和最低階層的都來拜祂,可以親眼看到祂、觸摸祂。我們慶祝聖誕節,就是慶祝神竟然用這樣的方式與人在一起。祂把自己放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交在罪人的手裡,好像我們這些軟弱、罪惡的人值得祂用生命來換。

聖經還記載耶穌和人在一起許許多多的事情。祂呼召人來跟隨祂的時候,要門徒跟祂住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睡覺。「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他們說:『拉比,在哪裡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那裡住,這一天便與他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約翰福音1章38~39節)

我們常常在經文中看見人摸耶穌,也常常看到耶穌觸摸人。耶穌活著的時候,讓人可以摸祂。「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馬太福音8章3節)

「於是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馬可福音9章36節)小孩子會怎麼樣對耶穌呢?可能會扯祂的頭髮,會拉祂的衣服,會要祂放慢腳步,而耶穌抱起孩子,在公開場合給予孩子跟祂同等的尊重。

耶穌也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坐席(馬可福音2章15~17節),祂到撒該家去作客。耶穌如果是東道主,祂也會邀請罪人來當客人。

甚至耶穌死的時候,祂需要人把祂從十字架上取下來,包祂、抹祂的身體。祂復活的時候,讓多馬摸祂的肋旁(約翰福音20章27節)──這就是道成肉身。我們可以摸祂,也可以看到祂的軟弱、祂的需要,可以服事祂、膏祂的腳。祂讓人可以觸摸,讓人覺得祂是有需要的、不足夠的,需要人的供應和扶持。死的時候,祂把自己的身體交給人處理,把自己完完全全給了人,與人同在。

所以,與人同在不只是由高位往低位,不只是尊貴者與卑微者同在,也是把自己變成與卑微的人一樣的身分,身在一樣的處境。

耶穌還告訴我們,祂會永遠與我們同在:「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章20節)

享受祂的陪伴 >>>>>

神在歷史上用各種不同方式陪伴我們,藉著眾先知好說歹說,祂多次多方地表達祂的心情。然而,人卻視而不見,只專注在其他短暫且空虛的事物,好服事自己的肚腹需要。

於是神一再關注我們,不放棄呼召我們,甚至親自成為人,來到這個世界,與祂揀選的子民一起生活。祂要祂的百姓知道,祂的陪伴是何等全心全意,而且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直到永永遠遠。

耶穌說,祂將與我們同在到世界的末了。在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中,講到這個世界的終了,新天新地將是一個大宴會(啟示錄19章9節),「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21章3節)神要與我們同在,要成為供應我們的牧者,要為我們擺設筵席,要保護我們,我們願意住在祂的殿中嗎?

願我們願意永遠住在神的殿中,享受祂陪伴我們,願我們以這樣的同在為樂,過著享受祂同在的人生,信任祂、倚靠祂、跟隨祂。祂不僅是創造我們的主,更是道成肉身的主,願意接納任何自覺不配的人來到祂面前。祂曾經那麼真實地成為人、活在人群當中,經歷軟弱、試探、流淚、痛苦、死亡。求主幫助我們愛祂的同在,信任祂的同在,享受祂的同在,也幫忙還不認識祂的人,真正知道自己心中的渴望,是找到真神,過真實的信仰人生。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