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與精神疾患共處(上)友善陪伴 同理傾聽

◎林信男

二千多年前的人對醫學所知有限,因此新約聖經的作者在談到精神疾病時,只能以當時的知識「邪靈附身」說明。但由於上帝的恩賜,經過二千年,人類已逐漸了解各種精神疾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可惜仍有不少人對精神科有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總認為發瘋時才需要看精神科。

◆精神科診療範圍廣泛

精神科診療的範圍非常廣,幾乎可以說和醫學上

各科都有重疊之處,例如心情緊張時,有些人會引起便秘、腹瀉或胃潰瘍惡化,此種情形可在內科看,也可在精神科看。人在緊張狀況下,容易肌肉繃緊無法放鬆,導致頭痛或腰痠背痛,此種病人可能會去請教神經科、骨科或風濕科,但去看精神科的話也許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有些婦女在月經來前一個星期會特別焦慮不安,情緒不穩定,呈現所謂「經前緊張症候群」,此時可找對此方面有專長的婦科醫生治療,也可由精神科醫生治療。有些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由於注意力無法集中,動個不停,因此學不到東西,此種情況可由兒童精神科或小兒科醫生治療。

◆常見精神疾病類型

精神疾病是腦功能不正常的表現。造成腦功能不正常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腦本身出毛病,也可以因腦以外的器官出毛病而連帶影響腦功能不正常,例如甲狀腺荷爾蒙太高而引發焦慮不安,甚至嚴重的精神病症狀。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若精神狀態嚴重到使當事人自己或周圍的人感到困擾,就應該請教精神科醫生。

焦慮症是精神科最常見的毛病,這些毛病可引起焦慮不安或沮喪,並且常常伴隨多樣性的生理症狀,如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覺得記憶變差及失眠等。當它影響到肌肉骨骼方面時,會帶來頭痛、眼皮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痠痛。當它影響心臟血管或呼吸系統時,可引起心臟砰砰跳、胸口悶、呼吸困難或血壓不穩定,以為自己會因而死掉而變得非常恐慌。當它影響到消化系統時,常見便秘或腹瀉,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問題。當它影響泌尿系統時,可引發頻頻上廁所或性功能失常等狀況。

有時焦慮會以特殊的形式出現,包括突然覺得心慌、心悸、呼吸困難,甚至以為會死亡,顯得非常害怕的所謂恐慌症;腦子裡一再出現不必要卻揮之不去的念頭,例如明明知道瓦斯已關好,卻一再出現瓦斯沒關好的念頭,甚至多次重複檢查,即所謂強迫症;不合理的害怕特殊場合(例如懼高症),即所謂的畏懼症;經歷重大創傷或災難後的創傷後壓力症等。

憂鬱症也是現代人常見的精神疾病。患憂鬱症時,除了主觀的覺得鬱悶、快樂不起來外,會有悲觀灰色的念頭,對許多事情失去興趣,顯得消極不投入。認為沒有希望,活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生不如死,甚至企圖自殺。另外會有失眠,沒有胃口,沒有性慾,記憶變差,猶疑不決,失去判斷力,頭痛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或抱怨身體其他器官的毛病等。

患者可能因罪惡感而認為自己是因犯罪被神處罰,協助者需鑑別其想法是信仰上所教導人人有罪的概念或鬱症者之罪惡妄想。

躁症者會過分自信誇大,有時會誇大妄想獲得神的啟示。因此正處於躁狀態的病人,最好暫時避免參與高亢情緒表露的宗教聚會及活動,以免引發更高亢的情緒。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較嚴重的一種。病患可能出現傻笑,不恰當社交禮節,甚至語無倫次及答非所問,妄想及幻覺也是常見症狀。其智力及社會功能會退化,並從社會退縮,有時會出現自殘或傷害別人行為。

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障礙常見的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智能不足、自閉症、環境適應障礙等。

精神疾病的診斷分類至少可分一百種以上。有些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雙相(躁鬱)症、憂鬱症等,當其病情嚴重時,會使病患的生活明顯與現實脫節,不知道自己病了(缺乏病識感)而不願意就醫。有些精神疾病,例如恐慌症、強迫症、社交畏懼症、創傷後壓力症、輕鬱症等,病患的生活尚不至於明顯與現實脫節,比較能看出自己有問題(有病識感),有的會主動求醫,但也有礙於面子,而不願就醫者。

無論其屬於那一種,你若想伸出援手,就需要讓當事人覺得你是友善的,不是對立者,才能發展好的互動關係。

◆基督徒需要的醫生

身為基督徒精神科醫生,我相信有撒但的惡勢力,也知道現代精神醫學不能解釋所有的精神異常。信仰的進深以及禱告對治療絕對是有幫助的,但因此拒絕或恥於求助於現代醫學的治療則不可取。基督徒需要最偉大的醫生耶穌,也需要現代醫學的醫生。信心、禱告以及現代進步的醫術都是上帝的恩賜。基督徒若有精神障礙時,更應該積極坦然接受這些恩賜,才不會辜負上帝對人類的厚愛。

 

【陪伴要訣:傾聽與同理心】

與精神疾患進行互動的過程,幫助者的態度是決定能否建立關係的關鍵。不論是面對有病識感或缺乏病識感的當事人,幫助者應該用積極的傾聽及運用同理心去贏取當事人的信賴。

「傾聽」乃是要讓當事人有時間、有機會說出其看法,所以應避免中斷、反駁當事人的陳述。如雅各書1章19節所教導的:「我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隨時聆聽別人的意見,不急於發言,更不要輕易發怒。」不反駁並非表示同意,乃是著眼於使對話能繼續下去,積極傾聽的態度將導出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幫助者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表達出明白當事人的感受;經過積極傾聽及同理心的初步互動,當事人的防衛心就會降低,讓幫助者有機會提出建議。

幫助者應謹記其角色是帶當事人接受專業人員的治療,不是自己要當治療者。若當事人感受幫助者願意協助其面對問題,就有可能結為夥伴,共同努力。經過積極傾聽及同理心的初步互動,當事人的防衛心就會降低,讓幫助者有機會提出建議。

 


 

無須感到羞恥──給精神疾患家屬的提醒

◎顧浩然(諮商心理師,現任杏語心靈診所治療師)

多年前,我曾經與一位思覺失調症個案工作,每次個案來,都會談他如何面對幻想與不斷聽到要他去死的掙扎與痛苦,好幾次,他也的確試圖尋死,但都被家人發現制止。

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個案突然就不再來了。時隔多月,我有一回去電,個案的家人告訴我,個案在車內引廢氣自殺了,當下,我的心有如揪著般,很難過,也很不捨。

根據研究,思覺失調症的自殺率頗高,做為患者的家屬,為了照顧生病的家人,過程中也必然經歷到非外人所能想像的辛苦與忐忑,因此如何照顧好自己,就成了很重要的課題。

根據與個案及家屬的工作經驗,當家中有人第一次發作後,家屬們往往會很焦慮,而且變得很急,或者說過度熱心,希望患者可以趕快好起來,於是,有家屬就會帶患者去收驚,或者嘗試所謂的偏方。說實話,如果這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焦慮,倒也不妨一試,但家屬無論如何都要謹記,千萬不要犧牲病人的權利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患者需要的是治療。

而當患者病況不斷復發之後,家屬往往就可能開始出現疲憊、憤怒,甚至希望趕快拋掉這個擔子,於是乎,可能在面對患者時,變得冷淡、指責、或者乾脆拒絕與患者溝通,這些行為在在都反映了家屬可能已經放棄的心理狀態。

面對家中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家屬可以提醒自己:

第一,不要自責。因為家人罹患精神疾病未必是你造成的,事實上,一直到今天,許多精神疾病的病因都還沒有被真正了解。相反地,如果家屬過於自責,反而可能會造成自己的崩潰,成為治療失敗的主因。

第二,不要心存僥倖。精神疾患不可能會自己痊癒,也因此,絕對不能過於魯莽的擅自停藥。

第三,謹守自己的本分,不要過度干預。我的個案就曾告訴我,他的母親很不放心他,很會干涉他的決定,這讓他很痛苦。所以,患者家屬只要提醒自己做好該做的事,例如注意患者要按時服藥,學習傾聽患者的心聲。

說到傾聽,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可以專心傾聽,患者的壓力就會下降,如此,我們就已經是幫助了患者。

傾聽的重要性是真實的。我就曾經聽過,有個患者十幾年來都看同一個醫師,從開始到結束,這位醫生都沒說什麼什麼話,只是靜靜地聽著,也不給什麼建議。十幾年過去,這位患者在筆記中提到,多虧這位醫師給了他最大的安慰,才讓他有勇氣度過前面這段難熬的日子。因為,患者說,他根本講不出什麼話,但醫師就只是耐著性子,等待他開口。

第四,要學習理解患者真正的困擾。家屬可以學習同理心,去試著感受患者的問題,而不要被患者的表面問題弄得疲於奔命。

第五,患者難免會有情緒出現,不要太急著回應。家屬此時可以先不必急於安撫,不妨讓自己暫時休息一下,等到患者情緒平復後,再嘗試溝通,不要讓患者的情緒傷害了你自己。

第六,最後,就是要記住:你不是孤單的。精神疾患的治療絕對不是靠家屬就可以成功的,要學習善用資源,包括醫生、護士、社工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還可以參加家屬支持團體等。

當然,也無須因家人罹患了精神疾病而感到羞恥,更不必因此而不敢跟其他人聯繫。家屬做好自我照顧很重要。無論如何,一定要擁有自己的生活,畢竟,精神疾病是慢性疾病,家屬不要因為照顧病患而就此犧牲了自己,或者忽略了周遭的其他親人。也就是,家屬還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圈或休閒、抒發自己情緒的方法。

只有家屬先站穩腳步,才有力量陪伴與幫助患者往前走。


 

【走過來時路】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思瑀 

沒有成為一個精神疾病患者,你不會了解思考邏輯、行為表現、情緒反應都不屬於自己的感覺。沒有深刻去陪伴、去愛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你不會感覺到如此無力而毫無盼望。一個癌症患者,陪伴他走過康復或是死亡,最多再次復發一兩次;但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卻永遠在一個迴圈循環,走過一段卻又回到原點……。

每個人生病都渴望關心,但社會對精神疾病的錯誤認識以及汙名化,卻讓我們永遠只能一個人獨自面對,甚至必須勉強偽裝表現一切正常。求學、看診乃至住院,我聽過太多的故事,看到太多的眼淚,而這卻是我們每天的生活。很想做些什麼,為精神疾病病友,為他們的家屬,甚至是對社會做一個精神疾病正名的運動。於是我計畫寫書,寫出我們生命真正的故事;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勇氣、我們的微笑、我們的淚水、我們渴望被接納的每個當下。期待讓社會重新認識我們,並且讓病友及家屬在一片黑暗中看見希望。

我開始邀請受訪者進行訪談,有個精神分裂症的病友,跟我分享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能逗女孩開懷的男生;病發又歷經自殺,現在的他只希望能有一個簡單的生活。一位躁鬱症的病友想成為助人工作者,單純希望不好的求助經驗不會在其他病友身上重演;還有一位病友期待著步入禮堂,小小的夢想是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

然而,這本書並沒有完成,受訪者的不足,加上我的醫生建議我不要過多投入影響自己情緒,計畫就這樣暫時停止。無法忘記他們微笑的聲音中帶著淚水,這是我們最美最單純的勇氣。猶記得一位病友平淡的講出他生命的痛苦,想要終止訪談避免傷害他,他卻淡淡的說:「都習慣了,早就已經習慣了……」

我們還能多做什麼?

可以重新認識我們,可以重新接納我們,可以重新關懷我們,可以重新同理我們。不要每次都要等到有人自殺離開了,才傷痛的覺得自己沒有做得更多。羅賓威廉斯走了,金凱瑞還在和躁鬱症搏鬥,還有更多的精神疾病病友在和生命拔河,與自殺意念爭戰著。

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作者為躁鬱症患者,著有《親愛的我,你好嗎:十九歲少女的躁鬱日記》(心靈工坊)、《有祢真好:在躁鬱中經歷祢的愛》(浸宣出版社)。

(攝影/郭建宏)

廣告/台灣府城教會報-手抄活動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