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總覽

新聞總覽

疼惜黑面琵鷺 茄萣溼地別開路

【林家鴻綜合報導】高雄市環保局8月15日召開茄萣溼地1-4號道路專案小組初審會,引發環保團體與詩人反彈,聯手召開記者會,呼籲全民寫信給市長陳菊,要求市政府停止茄萣溼地道路工程,保護黑面琵鷺與候鳥棲地,創造無煙囪的綠色經濟!近10位詩人於會中朗讀「台文戰線聯盟」母語詩,盼喚醒大眾對茄萣這片水鳥天堂的疼惜。 茄萣人文生態學會鄭和泰理事長於地球公民基金會8月14日召開的記者會中指出,茄萣溼地已被6.5米寬的1-1號道路,從中間攔腰開過,車流湧現加上活動範圍被壓縮,野鳥失去安全感,鳥況已大不如前,開路前1年最多2萬隻鳥,開闢後剩1萬隻,若1-4號道路再開通,可能只剩5000隻。 茄萣溼地的道路開闢,源自高市府1980年代規劃約80公頃的興達港遊艇專區,但後因發展不佳、遊艇業者無人進駐,興達港轉型為休閒遊憩港口。地球公民楊俊朗主任表示,高市爭取黃色小鴨,創造旅遊產值,值得肯定,但也要提醒市長陳菊,黑面琵鷺同樣能吸引觀光客、創造綠色經濟,是高雄從工業城市轉型綠色城市的重要資產,呼籲負責野生動保的林務局加強監督。 高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質疑,茄萣人口逐年遞減,不知開路的必要性何在?全球普查去年黑面琵鷺數量為2693隻,台灣茄萣濕地佔總數6成,有足夠條件成為「國家級重要溼地」與國際鳥盟認可的「重要野鳥棲地」,不應破壞。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陳德鴻表示,溼地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更能減緩地球暖化,〈溼地保育法〉甫於6月通過,凸顯國人保護溼地意識抬頭,盼高市府保護茄萣溼地與黑面琵鷺的家。中華鳥會理事長林世忠表示,政府和民間10多年來共同努力保育黑面琵鷺,成效卓著獲國際肯定,若黑面琵鷺因1-4號道路開闢不再蒞臨茄萣,將重創國際聲譽。  

反核實踐信仰 亞洲非核聯盟訪台

【林宜瑩台北報導】「我們能為台灣的反核運動做些什麼?」來自日、韓兩國的亞洲非核聯盟NNAA(No Nukes Asia Actions)事務局長崔勝久、亞細亞太平洋生命學研究院院長金容福、ASIA平和市民NET營運委員長李大洙牧師3人,8月16日飛抵台灣,拜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總幹事林芳仲、助理總幹事徐望志、普世幹事葉景安、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詢問如何幫助台灣的反核運動,促進東北亞的生態安全。 在日本推動控告核電發電機組製造商行動的崔勝久表示,在福島災變後,他便致力於對三菱、東芝等與奇異公司合作製造核電機組公司的法律訴訟行動,因為唯有提出巨額的賠償,才能嚇阻這些製造核電機組的廠商,達到反核的效果,台灣的核電廠也是美國奇異公司主導,他邀請長老教會一起參與這樣的控訴行動,期望PCT能在10月派員參訪日本仙台等核災地區。 來自韓國的金容福院長則建議,台灣、日本、韓國的教會界應該一起合作,在今年10月底、11月初於韓國釜山舉行的第10屆WCC(普世教協)大會上,一起發表反核宣言,他具體建議,除了可在WCC開會期間,展示各國反核運動的現況外,也能舉辦90分鐘的反核研習會,並在WCC大會中公開討論反核議題,促使WCC認同反核是基督信仰的實踐行動,進而共同發表反核宣言。 林芳仲以台灣地圖標示出核一、核二、核三及核四廠的位置,當亞洲非核聯盟成員看到台灣有如此密集的核電廠分佈時,驚訝的說:「這實在是太瘋狂了!」林芳仲隨後簡介台灣反核運動的近況,崔勝則對台灣反核團體反對核四公投表達疑惑,徐望志、葉景安與黃哲彥則是用英語解釋,因為國民黨想用核四公投的制度不全以及公投反向命題方式,讓核四公投無法順利停建核四,所以反核團體才會不贊成核四公投。 對亞洲非核聯盟提議對日本廠商提出控訴的要求,林芳仲表示,長老教會總會為尊重台灣反核團體的意見,必須充分討論後才能回覆,而PCT在1992年便已發表過反核宣言,至於要在WCC參與發表反核宣言行動,或是派員前往日本參與核災行程,也會透過長老教會體制,若經總委會決議通過,長老教會總會當然樂觀其成。 亞洲非核聯盟在黃哲彥的引見與安排下,17、18日也拜訪主婦聯盟、台灣環保聯盟等台灣反核團體會面,以了解台灣反核運動的現況,19日則搭機返回日、韓。  

苗縣府前 反拆大埔音樂會

【實習記者林碧堂苗栗報導】「我是苗栗人,我反對拆大埔」,捍衛苗栗青年聯盟8月16日晚間在苗栗縣政府前舉行「今天拆政府──守護苗栗音樂會」,現場有1000多名苗栗青年參加。這次音樂會由農村武裝青年等數個草根樂團獻唱,並有苗栗青年們現身說法,活動主持人陳為廷表示:「劉政鴻總說反對大埔拆遷的都是外地人,但今天來自苗栗各鄉鎮的青年都站出來。」這次活動目的,是要苗栗縣長劉政鴻為大埔事件道歉賠償、地歸原主,要檢調徹查劉任內所有土地弊案,修改〈土地徵收條例〉並於修法完成前停止所有的土地徵收程序。 通霄子弟傅偉哲在台上數度哽咽地說,他父親是國小老師,從小就告誡他:「在苗栗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管太多。」可是他仍然不斷與父親討論社會議題。當傅偉哲因太激動而一度哽咽時,台下的父親舉起手來向他喊:「加油!」 公館青年邱惠鈴表示,劉政鴻實在太可惡:「我在外地念書,看到我們的家鄉被怪手摧毀,心中真的是非常難過也非常生氣,因此我一定要回來參加。我們不是沒有聲音、也不是沒有意見的,我們通通都站出來。」而作家李喬同為公館人,音樂會還沒開始前就已經在現場,他說:「陳為廷他們前天來公館辦說明會,我聽了老淚縱橫,一定要過來。」 除了苗栗本地青年外,也有來自各縣市的民眾。陳德興帶著8歲的兒子遠從高雄來支持,他表示:「這是很有意義的社會議題,他6歲開始就和我一起參與社會運動。」活動志工梁聖岳說,許多志工都是自願參加的學生,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也在場表達支持。

凱道聚集 拆除無良政府

【邱國榮台北報導】8月18日是苗栗縣長劉政鴻強拆大埔屆滿1個月的日子,但政府至今未回應民間提出「道歉賠償、地歸原主、徹查弊案、立即修法」訴求,台灣農村陣線(簡稱「農陣」)與捍衛農鄉聯盟,共同邀請人民齊聚凱達格蘭大道,怒吼「拆除無良政府」,要求政府盡速回應訴求以外,把國家還給人民,厚實人權民主、建立經濟民主。 「把國家還給人民 818拆政府」晚會,由大埔被拆遷戶彭秀春的發言揭開序幕,她拿出在瓦礫堆中親手挖出的破爛衣物與扭曲的鍋盆器具,控訴政府踐踏人權。同樣受到浮濫徵地的捍衛農鄉聯盟會長劉慶昌表示,今年是農民第3年來到凱道,政府不但沒有停止圈地,反而在竹南崎頂、淡海、台南鐵路東側、桃園機場等地,展開更大規模的圈地行徑;他呼籲政府,〈土地徵收條例〉修法要一步到位,否則農民捍衛農地與保護糧食主權的抗爭永不休止。 抗議晚會於晚間10點結束,農陣聲東擊西,先佯裝包圍行政院,卻有一群學生趁勢推開中央聯合辦公大樓正門,令手持盾牌駐守行政院的大批警力措手不及,近5000人佔領內政部,徹夜靜坐。 8月19日上午11點,台灣農村陣線義務律師詹順貴等人赴特偵組告發劉政鴻,農陣則要求檢察總長黃世銘必須負責,將告發狀所涉及的內容交給特偵組偵辦。 告發狀指出,劉政鴻擔任兩屆苗栗縣縣長,使苗栗縣成為全國自救會最多、人均負債第2高的縣市,劉家祖厝在地目變更後淨賺2億元,而劉一方面將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另一方面卻以工業用地不足為名,開發「竹科竹南基地特定區計畫」,強行徵收竹南大埔土地共136公頃,規劃內容卻僅有22.5公頃為「園區事業專用區」,顯然以開發園區為名,行強徵土地炒作之實。 針對818訴求,內政部於日前做出說明,101年1月4日修正公布的〈土地徵收條例〉,將民間團體所提訴求,如保護優良農地、召開2次以上公聽會、區域計畫委員會、都市計畫委員會及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審議徵收的公益性及必要性、改採市價協議及市價徵收補償、針對中低收入戶訂定安置拆遷計畫等,均已納入〈土地徵收條例〉中,充分展現保障民眾權益的精神。818上午,內政部次長蕭家淇出面安撫群眾,卻因無法承諾修法,反讓現場群情激憤。 佔領內政部的農陣回應內政部的說明指出,做為〈土地徵收條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及住宅政策的主管機關,理應站在土地正義、居住正義及環境正義的立場,妥善把關土地徵收與各級國土計畫,然而,內政部卻淪為土地的屠宰場。  

福音戲劇,領人歸主的渠道

◎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一年一齣聖誕劇,是我們持守的約定,為要把孩子帶到耶穌面前,聽見、看見、領受基督的救恩。 節期活動對一個社會的文化塑造何等重要,記得小時候,中秋節是賞月吃月餅的團圓時刻,但是這些年來因著消費文化的轉變,中秋變成了烤肉聯歡的日子。那麼,對於這塊土地上的百姓來說,聖誕節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除了禮物和party,我們盼望耶穌誕生帶來的感謝、平安以及和好的好消息,可以成為更多人歲末感恩與新年更新的祝福。 祂已降生,全地都要歡呼歌唱 彩虹愛家聖誕音樂劇自2002年推出至今,已製作了12齣戲劇,每年皆有上千位志工或教會的夥伴,組成表演團隊,我們不但邀請人進入教會,參加聖誕慶祝會,更到全台學校、社區、醫院、育幼院、養老院、監獄,還有許多偏遠地區進行演出,甚至還遠赴中國、東南亞進行義務表演。 在每年的歲末之際,因著這麼多志工、教會夥伴的演出,以及音樂CD的募贈,讓這塊土地上,有40多萬個孩子、家庭看過、聽過聖誕節的故事,一同歡慶耶穌為我們降生的大好消息。 中央廚房,製作容易上手的戲劇 回想事工的起初,彩虹生命教育領受神的異象,成立彩虹故事媽媽的團隊到各個小學傳講聖經故事。除了繪本故事,戲劇、舞蹈和音樂也是吸引孩子的傳播工具,就這樣,我們開始設想在每年的聖誕季節,到學校去演出好看、好聽的福音故事。  對教會或是志工團隊來說,籌備一個聖誕劇有相當的壓力,要結合戲劇、音樂、舞蹈、服裝、道具等不同的專業,要每年演一齣新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主,當我們思想在這件事上能盡什麼力?「中央廚房」的概念油然而生,彩虹團隊可以像中央廚房一樣,先將聖誕劇做整體的設計與規劃──從劇本研發、音樂製作、舞蹈設計到服裝道具的搭配,讓每個有心參與文化宣教事工的團隊,只要拿著教學DVD,就可以排練出一場熱鬧精采的聖誕劇。因教材容易上手,也讓團隊上台又蠻有架勢,彩虹一年一度的聖誕劇慢慢演出了口碑,許多學校每年都來早早預約,希望志工團隊可以再回來演出。聖誕劇走入校園,更成了聖誕季節不可或缺的節目。 與您攜手,傳遞愛的好消息 12年的戲劇演下來,彩虹聖誕音樂劇成為許多孩子的共同回憶。很多看過戲劇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也開始站上舞台,帶領更多的孩子「到耶穌這裡來」。但願我們能夠與更多教會攜手演出同一部戲,在每個城市,每個社區述說同一個愛的故事,在每個聖誕季節帶來社會的話題,也帶來更深更廣的影響力,願一切榮耀歸予愛我們、為我們誕生的耶穌基督。   台中篤行教會 福音劇巡迴校園演出,見證上帝恩典 ◎成如慧 篤行教會自2008年成立彩虹生命教育志工團隊,利用學校正課時間進入篤行國小班級進行生命教育的課程,因此,每年12月,配合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推出的聖誕音樂劇,順利在校園中安排生命教育的聖誕劇場活動。 不僅是在篤行國小演出,我們也聯繫需要協助的國小、國中,甚至與更生團契配合監獄戲劇佈道、療養院戲劇佈道等,每年至少要演出10餘場。期間從擬訂活動企劃與預算、招募演員同工及邀請行政同工、製作宣傳單和海報、預備服裝道具、排戲安排,到上台演出及後續跟進等。剛開始我們從膽怯上場、擔心無法得到觀眾認同,到中間場時,團員體力疲憊,直到自信的完成最後一場演出時,每位同工都被觀眾溫暖的回應所感動,再次使我們享受服事的甘甜,真的是體驗到:演出的人與看戲的人都同得益處,同得上帝的賜福。 演出過程中,記得有一場是在惠明學校演出,那裡大多是視覺障礙的學童。演出前,我稍微做了聖誕劇的影像口述,好讓這群孩子較容易進入戲劇的情境中。在戲劇演出當中,看見台下每位學童專注的表情,心中深深被他們所感動。結束前,演員們不僅與孩子們合影留念,我也刻意安排孩子們走到每位演員面前觸摸這些服裝與道具,許多孩子蜂擁向前,我拉著一位小女孩的手介紹:「我是冰雪女王,我身穿一身白色的像新娘子一樣的白紗洋裝喔!妳摸摸看我頭上的皇冠,再摸一下女王白白高高的立領……。」我不厭其詳地描述著,這女童竟露出滿足的表情回答:「哇!我『看』到妳好漂亮,好威風喔!」聽完,我內心激動得眼淚已不聽使喚的掉了下來。  另外,有趣的還包括,這5年來,團員中就有2位在參加演出後傳出懷孕的好消息,另1位也在去年排練中得知懷孕;因此,我們笑稱這是「篤行助生劇團」。 事實上,在演出過程中,我們也會碰到困難。每年聖誕劇的巡迴演出都至少10餘場,需要跨越3個禮拜之久的密集時間,每位團員的體力都明顯的疲憊,有時難免生病、有時則發生跳舞時手腳扭傷的情形;另外,有些上班的團員需請假趕場演出,甚至有幾場還要動用臨時替身上場演出。面對團員的各種困難狀況,卻因著團員們彼此的關懷相挺,和上帝的愛與恩典不斷激勵著我們,才能克服一次一次不同的困境。 如果,您的教會也想成立類似的劇團,有哪些要注意的環節? 第一要緊的是,團隊人員的建立。這是一個福音劇團,每個人要按上帝所賜的恩賜彼此服事,有服裝美工恩賜的,有肢體舞蹈恩賜的,有戲劇恩賜等,都要盡所能幫助他人並且彼此欣賞,團隊中要不計較不批評,謙卑順服團隊。 其次就是,場次與預算的確定。這是整體劇團活動演出的實際人力與財力的考量問題。 另外,如果教會想藉著劇團進入學校表演,接洽的管道為何?事實上,劇團的表演也可以列為學校生命教育的劇場活動課程之一,學校輔導室是樂於代為安排活動的,撇步就是先擬妥演出企劃書與學習單,再送上劇場的相關產品作為全校師長與學生的看戲小禮,接洽的成功指數,一定有大大加分效果喔! (作者為台中中會篤行教會傳道)   花蓮北濱教會 聖誕劇,遍地撒生命種子 ◎簡雅萍 從2003年《天天的禮物》接觸彩虹聖誕音樂劇,到2012年的《追星》,我已參與了10年的聖誕音樂劇。我並非戲劇專科出身,擔任導演其實只是整合各教會及各團隊的資源在校園演出。當初演出《天天的禮物》時,主要在花蓮市幾間我們有進駐生命教育的學校進行。沒想到後來除了花蓮市的中、小學、幼稚園,我們也到花蓮縣一些偏遠小學,甚至醫院、監獄演出。 因平時有各個來自不同學校的彩虹生命教育團隊一起備課,因此,每年的聖誕劇演員多由此產生。後來,也有不同教會同工一起參與協助。每年從10月底開始進入緊鑼密鼓的排練,大約12月中旬開始在各個學校巡迴演出,有時甚至演到年底。我們從第一年不到10場,到去年已成長到將近50場。因考慮團員的負擔,在前年已擴充為2個戲劇團隊,分別到各地演出。 當然跨教會、跨教派、跨學校的團隊要一起合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當中有許多需要協調的部分,包括排練時間、表演方式、道具的呈現等等。但因為服事的使命與異象是相同的,我們常在禱告中尋求神的旨意與帶領。即使是慕道友,也在參與戲劇的當中,透過彼此生命的激盪,經歷生命轉變與成長。雖然,每年參與的成員常有變動,遇到默契重新培養的困難,但也因此戲劇團隊能有新的刺激,持續對戲劇服事的熱情。 除了帶領彩虹團隊的排練,另一個部分是我們也在教會舉辦戲劇營。每年10月,北濱教會都在進行生命教育的北濱國小招募學生,每週六下午於教會排練。聖誕節時,安排學生到教會表演,並邀請學校老師及學生家長前來觀賞,因此,每年的聖誕晚會禮拜堂總是座無虛席。有一年聖誕劇成為六年級學生的畢業發表,並在附近的高中禮堂舉行畢業公演。當時,校長看完戲劇,特別來對我說,沒想到一個讓老師頭痛的學生,竟能擔任要角,有如此精采的演出。我相信藉著戲劇的歌曲及信息的傳遞,這些孩子在無形中認識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並知道有一位造物主是如此愛他們。 戲劇是傳福音很好的媒介,因為戲劇容易感動人心。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領域太專業而不敢踏入;但其實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有完整的訓練,就算完全沒演戲經驗,也能跟著教學DVD的練習而進步。更重要的是,福音戲劇在排練及觀賞的同時,已將福音的種子撒在人的心上。 (作者為東部中會北濱教會牧師)   台南聖教會 教會總動員,戲劇傳福音 採訪◎郭慧姿 大約從3月開始,台南聖教會(以下簡稱南聖)的布告欄,陸續張貼6張風格迥異的戲劇宣傳海報。會友在海報前駐足,他們知道,南聖盛事之一的戲劇比賽已如火如荼展開──海報設計即比賽評分的一環;而海報的誕生正好說明,賦予整體戲劇生命的劇本寫作,在更早之前就必須開始構思、成形,因為5月初的戲劇比賽,就要在南聖的舞台上登場了! 一群忠心順服的僕人 在南聖,戲劇比賽是會友眼中2年一度的大事,除了劇本、海報,還有選角、排戲、導戲、服裝、燈光、音效、道具……,環環相扣。 在專業劇團裡,這些大小事或許再平常不過,但在教會裡,弟兄姊妹的年齡橫跨不只老中青三代,平時除了聚會、服事,還必須周旋於工作、家庭、課業……,且恩賜未必與戲劇沾上邊;但弟兄姊妹預備起戲劇比賽,一如面對其他服事般順服,願意付出時間,全程配合。不論長幼,不論幕前幕後,沒有絲毫懈怠或看輕。 一場贏得靈魂的戲劇比賽 當台上、台下感動成一片,勾起觀眾對上帝的渴慕時,沒有人知道,其實幕啟前一刻,各組的戲還排得「2266」。會友都知道,這是一次沒有獎品,更遑論獎盃的比賽;但他們卻願意又一次全心全力付出,所為究竟何事?一位參與比賽的會友說:「演戲不是為了要得獎,因為贏得靈魂比贏得比賽更好。」在南聖人眼中,戲劇比賽正是一次為主廣傳福音的大好機會。 戲劇比賽如何肩負傳福音的使命?南聖主任牧師高敏智表示,人生交織著悲與喜,一如戲劇的跌宕起伏,哥林多前書4章就說:「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戲劇反映真實人生,人生也帶有戲劇性,值得細細品味;然而,人生苦短,所有酸、甜、苦、辣的滋味不一定來得及一一體驗。」他說,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體會人生,甚至揣摩別人的心境,即是當初南聖戲劇比賽的發想,並將傳福音設定為主要目標,因此在比賽評分時,首重福音感動。 一次全教會總動員的服事 南聖戲劇比賽今年為第4屆,評審由牧者、具相關專業背景的會友組成,評分項目除了福音感動外,尚有劇本、導演、演員演技、創意設計、團隊精神、海報宣傳、舞台化妝、道具背景等。南聖向來以牧區分組牧養,戲劇比賽也以牧區分組,每場戲從預備到演出、幕前幕後,往往牽動整整2個牧區;也就是說,一次戲劇比賽等同於南聖的全體總動員。高敏智指出,戲劇比賽是南聖最大型的集體合作,更是同心服事的機會,「在戲劇比賽中,我對弟兄姊妹最大的期待,就是合一。」他如是說。 果然,大家長沒有失望,而且萬分窩心。6齣戲,帶出6份感動,評審給分時大傷腦筋。高敏智說,每齣戲都令他飆淚,尤其看到弟兄姊妹在整個過程全然擺上,令他非常欣慰。他舉例,在換幕之間,燈光轉暗時,有一群身穿黑衣的「小黑人」在台上、台下穿梭,以最快速度撤換舞台道具。其實,這份感動不是憑空而來,一名組員就在網誌寫著:「搬東西是我的強項……加上我的動作敏捷,不如來搬道具好了。」 當戲劇比賽成常態,南聖也挖空心思,想辦法讓戲劇比賽不落入例行公事,今年的巧思即全體評審的創意造型秀,現場氣氛在緊張中有爆笑,在溫馨中有喜樂。高敏智認為,當牧者、評審態度認真,與賽者的態度也會認真起來。 一個以戲劇傳福音的夢想 作為一個會帶著同工一起練唱歌劇的牧師,高敏智是一個十足的戲劇愛好者,且習慣在微小事物中尋找感動,他就曾在查經聚會中表示:「我講道時未曾設定聽的對象,而是傳講我所感動的。」這樣說來,他透過令自己感動的戲劇傳福音,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他認為,用戲劇傳福音的關鍵在於貼近真實生活、單一感動點的傳達,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創意。一位多次參與戲劇比賽的會友就表示,南聖戲劇比賽在福音果效上的成功呈現,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全體精神與態度的凝結:當牧者如此熱愛戲劇,弟兄姊妹很自然就感染了這份專注與熱情。 當台下感動莫名時,正是台上與賽那一組最緊張的時刻。台上自有肢體彼此連結的感動,但台上、台下的感動瞬間畢竟是不同步的。有鑑於此,南聖正討論微電影拍攝比賽的細節,屆時微電影播出之際,全教會和所有觀賞者將能同步感受這份感動。 高敏智預計,這項比賽明年先以觀摩方式呈現,接下來就穿插在每兩年一次的戲劇比賽中,期待能突破目前受限於舞台的表演方式,透過不同的風格,同樣達到傳福音的效果。 2013年的戲劇比賽落幕了,但是台上、台下「神同在」的感動還深烙在會友心中,他們繼續以比賽過程中錄製的大戲為基礎,舉辦福音茶會,廣邀親朋好友來認識主。因為他們知道,舞台上的戲會落幕,真實的人生大戲則持續進行,直到見主面;傳福音,仍必須持續,往普天下去!

大同青少契尋回同伴 齊心籌辦音樂培靈會

◀排灣中會大同教會青少契首度舉辦音樂培靈會。(相片提供/大同教會) 【林家鴻屏東報導】排灣中會大同教會青(少)契8月10日晚舉辦首屆音樂培靈會,「青年真的長大了,教會有希望了!」教會牧師樂歌安‧督達里茂(Legean)感動地哽咽說,都市誘惑多,原民教會招聚不易,但上帝保守課輔班孩子順利長大並委身教會,如今不僅每年寒暑假幫忙教會帶課輔,今年甚至為了見證信仰主動籌辦培靈會,孩子的成長讓教會充滿希望! 當晚聚會全程由青契設計和主領,踏進教會前,已見多位青年帶著課輔班兒童在門外行行平安禮,熱情地招呼賓客。教會空間雖小,禮拜堂卻高朋滿座,年輕人接連展現活力獻唱多首動人詩歌,引領來自三和、排灣等教會的朋友敬拜,讓他們心裡充滿主的喜樂和平安。 2名青年上台做見證時邊講邊流淚,青契會長鍾思凱表示,每當非基督徒同事納悶他工作那麼辛苦,為何還要將休假排在週末,他總是見證參與教會服事比休息還要喜樂。?馨慈則感恩地說,在不完美的家庭中成長,生活曾遇困難,教會的陪伴讓她從此不活在孤單和黑暗中。 樂歌安表示,培靈會的構想源自10多位青契契友今年暑期首次發起的「移動式福音分享會」,分享會每週定期探訪兒時曾一同上教會但後來停止聚會的朋友,透過分享詩歌及總會門訓教材,幾經代禱和陪伴,上帝奇妙地讓他們成為教會增長的動力,尋回的11位青年甚至願意一同籌備培靈會。 青年金念薇回顧活動籌備過程時表示,在教會長執和牧者陪伴下,青年每次福音分享會的氣氛都很像小型演唱會般溫馨而喜樂,暑假大家都待在教會,每天單純地晨起打球、帶課輔,接著開始籌備培靈會,一起歡笑和服事到午夜12點。對於首屆培靈會成功落幕,契友紛紛感謝上帝使他們堅毅地完成使命,彼此鼓勵在主裡要永遠相愛和服事。

福音到日本 傳揚可識之神

【方嵐亭專題報導】每年一度、長達3週,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與日本亞細亞福音宣教會合作,於日本琵琶湖畔的滋賀縣MAKINO舉辦的福音日本語學院(簡稱MEJI),今年在8月9日圓滿結束,12名來自台灣學員藉由學習日文、彼此服事與各項參訪,體認更紮實的信仰,也對受邀前來服事的日籍牧師、弟兄姊妹戰戰兢兢、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態度深感敬佩。 當幾位MEJI學員被問及將帶著什麼樣的異象回台灣時,已經有人感動想好好學習日文,希望能裝備自己、等候呼召,有朝一日到學員們一致認為是塊信仰好土的日本,成為台灣基督長教會新一代的日本宣教師。 出身台灣的日本亞細亞福音宣教會會長林茂宏牧師,於2006年開辦MEJI,加深了台灣與日本兩國基督徒的情誼,由於MEJI一屆辦過一屆,進一步促成曾參與過第3屆MEJI營隊、擔任過屏東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屏東中會88水災重建專案專員的牧師張智誠,在2012年9月受長老教會總會第57屆總委會差派,赴日成為宣教師;繼受派北海道向日本愛努原住民宣教的牧師全彩雲之後,主要牧養對象皆為日本人。與同樣辛苦於牧養日本台僑為主的李孟哲、郭寬城等牧者所面對的挑戰與艱辛不盡相同。 林茂宏對台灣、日本的宣教交流表示,由他擔任會長的日本亞細亞福音宣教會,一直是日本派遣宣教師到台灣的窗口,早在1966年就開始有松元茂牧師到卑南族部落傳揚福音,此後連續37年都有日本宣教師由該會派出。在日本約有70間教會的日本福音自由教會協議會透過亞細亞會派出的鷹羽富美子,來台灣當過現任玉山神學院院長布興大立牧師的主日學老師。日本耶穌基督教團能自行派出二宮一朗牧師之前,該教團亦是透過亞細亞會才得以派出宣教師。 2003年亞細亞福音宣教會深感無力再派出宣教師之際,曾討論是否結束此項使命;「多事」的林茂宏在一次會議當中提醒大家應該交託在祈禱中,不料接棒會長至今。他相信在上主帶路下,該會才得以在宣教事工上,轉型負擔台灣青年的靈命培育工作;並從MEJI的學員中產生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派出,協助林茂宏牧養日本信徒的張智誠。 早期移民日本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基督徒所建立的台灣人教會,已經面臨二世接棒之際。第一代移民者在日本的社會經濟地位相對優於二代,加上既要融於日本文化又要不失去對父母故鄉認同,禮拜語言的使用,成了教會發展一大考驗。語言上的讓步,讓台灣人建立的教會,被人海戰術吞噬,淪為中國人財產時有所聞。上述情形和世界各地建立的台灣移民教會大致相同,東京台灣教會李孟哲牧師15年的牧會中,以堅持為特色,讓特色加深堅持,許多來自台灣的留學生,反而在此學會說台語。 當今全世界最有日本經驗的國家就屬台灣,日本311大地震後,日本人每每在公開場合感謝台灣人樂意的奉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準備了透過日本基督教團,陪伴日本繼續重建的4年計畫。居住日本50年的林茂宏深信,就像聖經中使徒保羅對雅典居民說的一樣,日本人在各方面也都表現出濃厚的宗教熱情。身為小小蕃薯仔的台灣人,也要對做事「頂真」、文化素養高的日本人傳揚這一位他們不認識、卻在敬拜著的神。 不論是牧養日本的台灣人或是向日本人傳揚福音,都可以讓我們反思,當許多人一窩蜂熱衷中國宣教之際,與其被中國當局利用來對台灣統戰而適得其反,不如前往活出基督,只差聖神觸摸的日本國去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   移民教會 堅持台灣特色 【方嵐亭專題報導】「用心、使命感,語言其次!」15年前從台南神學院副院長轉換服事禾場到日本,出發當時連日文50音都不識的東京台灣教會牧師李孟哲有感而發。針對移民者第二代面臨語言使用問題,造成教勢衰退的危機,李孟哲堅持教會要有台灣特色,有台灣特色才能解決式微問題。一路觀察下來,所謂台灣特色是台語、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精神。 東京台灣教會的禮拜講道採台語,台上日語即時翻譯。除了能夠突顯語言不同美感之外,更加深了第二代對台語的認同。李孟哲提醒台灣的教會,禮拜一定要在一起,為了語言的問題分場次只會讓教會的信徒漸行漸遠。 面對台灣留學生,受台灣教育影響只能聽華語的現象,李孟哲為了讓他們能夠進入了解整個基督教義的脈絡,他亦在專講使用華語,禮拜中投影顯示也會有中文,到過這裡聚會的留學生,除了在台灣已經受洗的以外,有6成以上在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李孟哲謙虛地表示,這還要歸功於東京語文學院的林銀校長,總是帶領羊兒到教會來。教會提供打週報的工讀機會、愛餐後的輪流服事,還有多練習聽講台語的樂趣,充足的社群網絡功能,讓教會生生不息。 東京台灣教會充滿詩歌讚美的禮拜,強調的不是「敬拜讚美」,而是一次次莊嚴的回應詩,李孟哲更具巧思地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在禮拜當中分成3次的啟與應,每個禮拜的信仰告白緊扣台灣與長老宗信仰,肢體交通為世界和平、各地民主與獨立運動代禱絲毫不突兀。簡單的講道、認真的查經、會友久久不散去的契合,教會有著聖神感動的活路。   傳承使命 台裔二代接棒 【方嵐亭專題報導】7月28日當天,東京台灣教會主日禮拜負責鋼琴司琴的廣中佳實,一早就從北千住搭40分鐘的電車到荻漥,她的父母親則是從日光開了1個半小時的車子到教會,這對其他會友來說是稍微遠一些些的距離。身為二代、大學畢業在日本公司上班的她表示,以前會因為台語比較聽不懂而影響到教會的意願,但是教會長期以來的白話字教導,讓她在大學時期以交換學生身分回到台灣東海大學讀書時,聽、說、讀、寫的台文表達把周遭朋友都嚇了一跳。目前她也擔任教會牧師講道時將台語翻譯成日文的服事輪值。 父親原姓黃、母親姓廖,組成了廣中的日本姓,廣中佳實覺得東京台灣教會的特色就是充滿日本和台灣共同的好處。融合的美透過講道時的台日語同步翻譯,使會友有同時了解兩國文化的機會,沒有隔閡地一起禮拜。由當天禮拜的氣氛看來,幾位完全不懂台語的日本人也領受到安息感。另外振奮她的是,這間教會從牧師到會友,大都傾向於信仰應該與社會關懷結合。 教會中同為二代的青年,約有9到10人在每個月第2、3、4禮拜固定用台語聚會,其中1個禮拜是牧師的台語教學時間;有別於每個月第2、4禮拜用華語聚會的台灣留學生。至於對在下一代母語已非台語的主日學,擔任服事的二代們一律使用日語。 有著日本素淨、台灣爽朗的廣中佳實,過去透過教會週報、《台灣教會公報》參加過台灣的ILT、EYEP和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對台灣有強烈的認同感,也很清楚她必須於日本奮鬥。如今她把回台就讀台南神學院,之後再服事日本的福音工作以及能和台灣二代締結良緣放在祈禱當中。   深入在地 活化宣教土壤 【方嵐亭專題報導】2012年9月,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差派、全家搬遷到日本,參與國際平安基督教會服事的牧師張智誠,今年6月27日家中又添了一位新成員,宣教與家庭照顧更加需要台灣弟兄姊妹代禱。居住在僅離教會6公里遠的YODO,2層樓10來坪的空間無法和台灣比,每個月卻要付出將近10萬元日幣,比一般日本家庭居住的團地(國宅)稍大,居住的文化讓他和林茂宏牧師謀合著宣教策略。在台灣可以藉由家庭探訪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到了日本似乎窒礙難行。 事實上,日本基督徒對信仰內化十分深沉。同樣因為文化差異而影響的教會事工型態,據交換至同志社大學就讀1年的淡江大學學生佘以心表示,相對於台灣教會在平安夜弄得人仰馬翻的疲憊感,她在國際平安教會是沒有喧嚷、人手一支蠟燭的心靈宴饗與真平安。 國際平安基督教會目前將重心放在琵琶湖畔拓建宣教的靈修中心,一方面連結京都、大阪等關西的教會與牧者,一方面也和PCT成為宣教夥伴。第2期的營地尚缺800萬台幣經費,張智誠在林茂宏的指導下,開啟各項課程設計的腳步,目前已有台中大專學生中心的畢契生活營接洽中。他期盼台灣教會的弟兄姊妹到日本不是純粹觀光,而是有宣教的眼光,能成為日本宣教的助力,活化日本的宣教土壤,為主得人。 國際平安教會除了信徒信仰造就與地區宣教,更有對全日本宣教的異象。「相信上帝自有安排,我會盡本分,做好那個『開門的人』。」曾說此語的張智誠,經過近1年的服事,仍相信他扮演敲門磚的角色,可提供更多宣教師到日本牧養日本人的經驗。 張智誠自知要以日文講道、信息分享還有得學習,目前唯有緊跟著「先生」林茂宏,參與每日早禱、實踐日本「侍」的精神、協助林師母到團地公園講故事、青年會聚會與詩班,日後計畫對教會附近600戶公寓社區傳福音。無論在日本時間長短,日本宣教應該都會為台灣宣教工作帶來正面的效應。   以絆為線 MEJI事工蒙福 【方嵐亭專題報導】4男8女在台灣未曾相識,大小年紀相差逾20歲,什麼力量讓他們在異國相聚3個禮拜,成了緊密的團契,彼此祝福代禱著前面道路。MAKINO舉辦的福音日本語學院(簡稱MEJI),在林茂宏牧師的規劃中就是要展現出一個「絆」字。 4年前參加營會的學員洪嘉瑜8月4日在本屆MEJI見證,剛到營會時,孤僻的個性常獨處無法與人交談,但是上帝改變了她,使她容易和人分享。當時她說如果還能回到林茂宏的國際平安教會,她一定要在琵琶湖受洗,上帝完成了她的心願;同屆學員顏瑾瑜為著一份「絆」,寧可捨棄預定的廉價機位,多花數千元延後一天返台。絆是相隨相行,彼此分擔,下禮拜主日還將記念311地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透過林茂宏關心的石卷市牧師全家來訪分享。 學員鄭吉富傳道表示,日本牧者在牧養人數上雖然不多,但他們都不辭辛勞,「從林牧師身上發現只要愛主第一,上帝就為他準備。」不用為自己籌算,是他認為自己最大的改變。 「你有信心嗎?你相信嗎?」受夫婿水上教會牧師陳豐明鼓勵,也從《台灣教會公報》看到林茂宏的報導,因而前來的師母陳美花,原本覺得自己在服事上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但是聽到311地震後日本牧師是如何堅守崗位,她發現自己心裡面的抱怨不見了。她相信往後即使環境更困苦,自己也會更順服。 來自台北土城教會、僅18歲的黃容表示,她感受到日本基督徒更堅定的信仰,很希望回台灣後好好預備到京都同志社大學就讀的相關事宜。8歲就開始學日文的她,在此次的營會中再度感受到應該成為台灣差派的宣教師,向日本這塊土地宣揚基督福音。 針對福音的宣揚,宜蘭蘭陽教會、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學生吳邦駿個人的觀察則是:「日本人一旦轉變後的力量是很強烈的!」他喜歡日本,這裡的人的素質、對事物的嚴格要求,讓他更認清自己台灣人的身分,也將一份對日本宣教的期許放於祈禱中。   數算恩典 貝納頌傳馨香 【方嵐亭專題報導】以東大寺、沿街可餵鹿舉世聞名的奈良市,距離京都府宇治市的國際平安教會,走路加上電車1小時之內可到達;這天連鹿都安靜的奈良街頭,被幾位韓國來的基督徒短宣青年劃破,他們熱情地舉著基督是救主的標語、發著傳單、唱福音詩歌,但是這些動作在日本沒有申請都是違法。國際平安教會牧師林茂宏表示,以他在日本50年的經驗來看,日本福音工作更需要的是一種影響生活的陪伴感,突兀地乍現會被視為吵雜的干擾。 林茂宏的大女兒林惠卿在爸爸一開始不認同的情況下,開設了一間取名Painosso(葡萄牙語「主禱文」之意),中文譯為「貝納頌」的創意料理店,她要以這間小店成為福音事工的橋樑。PCT派遣的宣教師張智誠也開始以此處接觸未信的日本民眾。曾在Panasonic工作10年、生活相當穩定的林惠卿表示,如果一直到退休也沒能留下什麼,倒不如找出興趣開店,家人一開始都反對,但是如今大家都相信這是上帝的應許。 這間店禮拜天休息、取名Painosso的可愛發音引來了客人的好奇;平價又有滷肉飯、米粉湯、珍珠奶茶、巧思甜點的創意,更讓人容易進門。最多只能同時接待18位客人的店,布置上除了讓人有休憩感、適合談話以外,還隱藏好幾支十字架。若隱若現的基督教色彩,提供給用心體會的客人,沒有矯情與做作,她與同伴的作法是要營造一份基督的馨香之氣,先當朋友再來說信仰。 造訪當日中午,用餐時間除了筆者與林茂宏一行6人外,就只有1位客人。林惠卿卻感謝神的恩典,至今讓她們的店沒有赤字。她開朗地笑、樂觀地說著,沒有客人才可以讓採訪順利,每當沒有客人的時候,就是讓她們更懂得接近上帝、能開發新產品的時間。 Painosso的開設,讓10公里外的宇治國際平安教會多了福音的觸角,也讓林惠卿有更深刻的信仰體驗,她要與《教會公報》的讀者一起分享,當我們祈禱卻感覺上帝沒有在聽的時候,切莫灰心,我們應該更積極地準備,因為時間到了,上帝會給我們最好、最料想不到的恩典。   收成百倍 在好土裡撒種 【方嵐亭專題報導】聖經上說:「但是,有些人好像撒在好土壤裡的種子;他們聽了信息,領受了,並結出果實,有的收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這片鄰近台灣的好土在日本。舉目看著富士山的皚皚白雪,沒有群山環繞,塑造出日本民族服從的天性,培養出「侍」的武士道,雖然在軍國主義操縱下導致二次大戰,造成人類浩劫幾近滅族亡國。我們從中看見的是,只要讓聖神摸著,日本著名神學家內村鑑三說的:「我為日本活;日本為亞洲;亞洲為全世界;全世界為基督;全部歸榮耀予上帝。」這句話會實現。 311之後,走在日本街頭的台灣人備受禮遇,被認出來自台灣時,總會有人對你一再感謝在苦難中陪他們走過,真誠的眼神與舉動會讓你掉眼淚。日本是好土,是為了集體肯自我犧牲,不會有大頭病的民族。我們不是媚日輕己,從台灣老一輩的身影可以看出這些優點。 台灣人林茂宏50年前出於悲恨在日本留了下來,這是上帝讓台灣基督徒有服事機會的恩典。繼11年前琵琶湖營地開設,2年前林茂宏再次以他積存30年的保險金拋磚引玉,購置、興建離原本營地50公尺外更大的空間。預備做全人關顧營地,用檜木為柱、以松木為樑,四壁是桐,更以檀為地,遠紅外線與電梯設計,這神聖的浪費全為讓來訪者與上帝修復擺上。錢在哪裡他不以為意,尚欠800萬元台幣缺口,同為京都大學不同系所前後期的老闆一級建築師山川元志對他說有錢再付,林茂宏低調不大聲嚷嚷欠缺,但是真的需要。台灣人不挺台灣人在日本的事工,我們還挺誰。 日本!他們不會說一套做一套,他們不會用國家的統戰機器招待你去旅遊,他們也不會無禮地到你家來揚威,他們的文化素養值得學習也讓你欽佩。往日本宣教必須更加謙卑有裝備,不是幾句:「哈利路亞!跟你旁邊說耶穌愛你!」就辦得到,而是要以人品、能力在聖神指引下讓人信服。311地震後的協助,日本全民謙卑有自尊的感謝,何不有一天,讓日本的基督徒對台灣幫助宣教由衷感謝,我們對天上的父神說:「謝謝祢容許我們參與祢的事工!」    

福利會志工訓練實踐信仰

【黃以勒採訪報導】台灣基督教福利會在8月5至7日結合高雄中會與壽山中會教社部,於長老教會高雄宣教中心舉辦志工訓練認證課程。學員共約50名,期待獲得認證後,能投入教會與社區的志工服務。 這次訓練吸引了高、壽中的青年、其他教派信徒與平安基金會傳愛志工一起受訓。福利會執行長曾正智指出,青年學子多因為甄試的需求而參與志工訓練,其他教派的信徒則是為了做宣教外展的社區服務而參與;平安基金會也規定所有由退休牧師組成的傳愛志工,都必須接受福利會的志工訓練。 福利會的課程共12項,學員必須完成所有課程才能獲得認證。曾正智提醒:「志工認證只是工具,對基督徒來說,因信仰而從事服務的生命才是訓練的核心。」基督徒志工訓練應是「責任論」的訓練,因為人從上主領受恩典,有責任在社會服務眾人。 學員獲得志工認證以後,主要參與在教會的志工隊服務。福利會也推動「333社區長者照顧專案」,運用「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的概念,幫助基督徒落實信仰實踐。333專案指的是:3個人組成1小組、每週服務3名長者、為長者做3件事。這3件事分別是提供物資減輕受助家庭經濟負擔、陪伴與傾聽、協助清潔居家環境。 對於有志加入志工行列者,請洽福利會網站:www.tcservice.org.tw,可線上報名認證課程。  

新眼光分享會 主話語開路

【黃以勒採訪報導】長老教會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推動中心於8月10日上午,在台北中會士林教會舉辦新眼光讀經分享會台北場,幫助信徒善用《新眼光讀經》手冊,每天按照進度勤讀上帝話語。分享會共有60多人出席參與,其中包括七星、台北、泰雅爾、西美等4中會10多名牧師參與。 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以「從教會歷史的角度看出埃及記」為題專講,簡介當代聖經學者對出埃及記的詮釋,並從「解放神學」與「婦女神學」切入,提醒大家必須從「共犯結構」中跳脫出來,注意自己在讀經時是否有意無意參與在種族、文化、性別、階級等霸權中;並要更積極聆聽受壓迫者的聲音。他特別以婦女神學為例,說明藉由對經文的「重新詮釋」,可以排除父權、西方白人、基督教特權等宰制意圖的影響,從而建立包容、平等的價值。 台北中會尊賢教會牧師康進順長期受邀撰寫《新眼光讀經》,他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以詩篇1篇與使徒行傳8章26~31節自勉,希望能謙卑成為上帝話語的使者,並勉眾人要「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康進順以使徒行傳8章中,腓利與太監埃提阿伯一起坐讀聖經的例子,闡述傳道人的角色應該要從信徒的處境出發,使會友明白上帝的話語,導引進入耶穌基督的救贖中。 分享會也開放與讀者交流的時間,有會友認為文字過於艱澀、希望篇幅能增加、開發智慧型手機的讀經APP等;針對是否要在讀經材料中涉入政治議題,鄭仰恩認為耶穌本身就積極涉入公共事務,教會信徒當然也要關心、參與政治,但不是支持特定政黨。  

教社奉獻主日 用行動做見證

【林宜瑩採訪報導】今年8月的第3主日(8月18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訂立的「教社奉獻主日」,在總會教社寄給各教會的請安函中,強調公義和平、急難救助、社群關懷是總會教社關心的三大面向主要事工,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表示,最近台灣社會發生包括核四停建、大埔強拆、洪仲丘事件、服貿協議等重大社會議題,甚至還有民政府與兩岸基督教論壇等,都需要眾教會牧長與弟兄姊妹一同來關心、了解與代禱。 總會教社長年關心台灣前途、國際地位、社會正義及人權、族群、生態等議題,在公義和平方面,從2012年8月至今,除參與2012、2013年「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的合辦外,也參與2013年309、519廢核遊行,並成為反核聯盟發起單位之一;與公義行動教會、公投護台灣聯盟一同協辦「千里苦行救司法」環台活動;又辦理228事件66週年全台分區紀念追思禮拜;也一直關心「美麗灣」案、「大埔事件」等有關土地開發及環境保護的議題。 在急難救助方面,除籌辦長老教會、救助協會、台灣世界展望會3機構緊急救援、救助研習會外,也舉辦花蓮區、台東區、排灣中會及南區急難救助大隊定期防減災訓練;曾關懷611水災受災的南布中會桃源區復興鄉居民,及蘇拉、天秤風災受災的中區會,並成立蘇拉風災秀林重建關懷站;又承辦總委會議決「東日本大震災2週年紀念禮拜」,持續關懷東日本災後重建工作,並招募「2013日本災後重建義工團──義工招募計畫」至日本仙台、石卷。 在社群關懷方面,除支持總會社福委員會所屬之社福機構事工外,也協助辦理「社會關懷組織人才訓練暨研討會」(URM)、「中性第三者」(TPN)第1、2、3單元講師、學員培訓、「面對教會內部的衝突──建立共識、培育承諾」訓練會等事工,並關心外籍移工在台工作狀況,成為《麵包情人》紀錄片的共同發行單位等。 教社主委李孝忠表示,2013年的台灣處境面臨許多挑戰,但從台灣教會宣教歷史中,讓我們看見處處充滿「關懷弱勢者」的見證,如北門嶼的烏腳病患者關懷、彰基的切膚之愛、漁民、勞工、弱勢家庭、身心障礙、外籍移民配偶的關懷事工等,特別是1970年代,當長老教會陪伴政治受難者受到當時執政者壓迫、恐嚇時,教會的生命力、堅韌度更是基督信仰的活見證。 在1999年「921地震」中,長老教會以「疼惜生命,分擔苦難」的信仰理念陪伴受難人民重建家園,實踐了「服侍至微小的」誡命。甚至近年來88風災救援工作、日本核災後續志工關懷事工等都在在證明,與上帝同行、同工的人是何等有福,因此李孝忠期望眾教會牧長能一起參與總會教社事工,透過「疼與受苦」的行動來成做基督拯救、盼望的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