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神學新貴」蛻變為「學神馨桂」

蘇重城

3471期的公報廣場刊登了張辰瑋弟兄提到教會目前興起一股「神學新貴」的新勢力,拜讀後,內心感到無比欣慰,認為這是個可喜現象,期盼「神學新貴」能為教會帶來一股清新朝氣。記得曾有一段時間,不少信徒認為神學繁雜艱深、高不可攀,聞神學而色變、紛紛走避。難得這代年輕人在繁忙課業與工作之餘,肯潛心下苦工自修,進而與其他基督徒一起探討在台灣社會實踐神學的課題。

馬丁.路德提倡「信徒皆祭司」,期許每個基督徒都要作「傳道人」,用言語和行為來傳揚福音,就算沒有直接在教會任職事奉,基本的神學素養對信徒而言也不可或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向重視信徒的神學造就,早在1971年,台南神學院學生林弘宣、謝叔陽、鄭信真和陳南州等人察覺教會青年、學生對聖經的認識不足,只依字面解釋聖經的方式不當,而著手籌辦第一屆「聖經神學研究班」。秉持著「信仰尋求了解」的信念,大會宗旨不只是「聖經研究班」,而是「聖經神學研究班」。後來總會將神研班正式納入大專事工,藉著提供正規、嚴謹、專業的聖經與神學課程,助學員正確理解基督信仰要義與內涵,並提升學員事奉教會、傳福音與服務社會之能力。

近年來,每屆神研班學員都在250名以上,很多可愛、進取的大專學生,熱烈地參與和回應,讓總會大專事工的心血沒有白費。特別是這些學員把神研班的精神帶回教會,又把地方教會對神研班的回應帶到下屆神研班,這樣的對話終於在教會遍地開花,無形中為今日「神學新貴」的成長與茁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環境。

過去神學造就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培育神職人員,只有少數人獨享這種神的恩惠,但自從平信徒參與研讀神學後,神學慢慢走向世界、走進社會人群,不僅內容更通俗、大眾化,在主題探討上也開創一些新領域。神學透過根植於教會生活與日常的信仰實踐,嘗試達到聖化世界的目標。

「神學新貴」顯示教會新生代在神學追尋過程中的自我肯定與身分認同,這是一場學習聆聽、致力於神學學習和實踐,並積極地彼此交流討論的潮流,盼望彼此在神學上有更深刻的體驗。胡忠銘牧師曾語重心長地期勉信徒,要抱著「從神學到學神」的謙沖態度。他認為有了優秀的神學裝備,可使人獲得充足的神學知識,也可藉著實踐神學而利人利己,更可在遭遇挑戰時,充滿信心應對自如;但他同時提醒,若有人自以為裝備齊全,伺機賣弄知識,傲視群倫來彰顯自己,不知「學神」,也不思謙卑,遲早會淪為刺痛人心的「神學心劌」,無意間反而傷害其他信徒,使上帝的名蒙羞。

本人只是「神學庶民」,但站在欣賞與敬佩的角度,期許這些「神學新貴」能持續成長,綻放出主耶穌生命的馨香之氣,讓屬靈的生命蛻變成為吸引人的「學神馨桂」。 (作者為台南中會太平境教會會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