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談】信仰傳承不船沉(一)

Generation one line logo. Simple linear icon with a child, adult and old man and family protection idea.

◎Tâng-phoā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Q:為什麼我的孩子長大後都不來教會?

A:教會中常聽到長輩煩惱:孩孫長大後,越來越不喜歡來教會做禮拜;開始工作後,教會就成為他們可有可無的選項之一。而離開故鄉在外地讀書或工作的孩子們,更是有極高可能就此離開了這份信仰。

「一代興、二代聖、三代霧霧無明、四代你請我無閒、五代神明滿厝間」是一段很有名的教會諺語,而這一段諺語也突顯出信仰傳承的困境與百般的無奈。

根據筆者些許陪伴青年的經驗與觀察,我們可以先從「家庭環境」和「教會文化」來理解彼此的困境。

令人臉色發青的家族信仰與教會文化

  1. 信仰不是靠繼承而來的,它需要靠親身經歷。儘管這句話說來容易,但我們到底讓孩子們親身經歷了什麼?親身經歷了「複製、貼上」的信仰傳承。時常聽見許多第一代信徒述說如何從生活困境中經歷信仰的拯救,然而家庭中並非所有人都如此經歷信仰。當家中具代表性的長輩歸信後,整個家族的人就因此「複製、貼上」長輩的信仰。如果沒有親身經歷信仰所帶來的救恩,晚輩往往只是把「攑香綴拜」的對象從傳統民間信仰改成比較西方的基督宗教!當青少年成長於這種「複製、貼上」的家族信仰環境中,自然就會失去追尋信仰的動機,對罪性的觀點、十架的救恩逐漸麻痺,白白的恩典淪為廉價的贈品。
  2. 親身經歷了「報喜不報憂」的成功神學。許多青少年也曾分享,遲遲不願受洗的原因與家人和教會長輩有關,他們親身經歷人們如何在教會扮演著完美基督徒的樣子,回到家裡卻原形畢露、醜態百出!而最可怕也最無力的是,為了維護幸福的假象,大部分的人不敢坦然表達實際生活的困境,深怕讓別人以為自己對上帝沒信心。
  3. 親身經歷了「能者多(過)勞」的服事環境。不難發現許多長老教會呈現高齡、甚至超高齡化的趨勢,這也導致許多年輕人淪為教會主要的廉價「勞工」。然而許多青年表示,他們並非不喜歡為上帝服事,而是在服事的過程中,只有看見長輩互相推諉,看不見基督的身體是聖徒彼此服事、互相成全。

讓人厭世的信仰態度

相信許多過來人都很好奇:「上述的許多問題不是只有這一代才發生,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特別難搞?」根據筆者的觀察,因著時代變遷、網路科技發達、全球化影響,號稱「i世代」的年輕人似乎擁有了一切知識,但也因此,他們同時知道了這世代的困境,以及整體環境對他們的不友善(如全球暖化、權力結構不對等、資源分配不公等)。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的信仰教育若沒有回應其困境,只教他們學習「順服必蒙福」「相信必得著」「忍耐到底必得救」等口號,如此的信仰態度只會讓更多年輕人願來越厭世。

下一集將進一步的探討:如何帶領青年一同「做神學」,從褥子團契的神學反省中找到一個新的契機。

 

本專欄歡迎讀者提問,並會將具有代表性的疑惑交給長老教會牧師回應。請以「三代同談」為信件標題,寄至電子郵件信箱:write@pctpress.org。
讀者可以這樣提問:請問基督徒可不可以刺青?我很想刺青,但我媽都用信仰為由壓我,該怎麼面對?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