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區的心一起跳動

嘉義三間厝

&nbsp社 &nbsp區 &nbsp特 &nbsp色:以3隻小豬等鄉村風情為意象,美化社區閒置空間。

社區營造推手:已故嘉義中會頭橋教會長老蕭炳煌

打造藝術三間厝

採訪◎陳惠淑

&nbsp

三間厝社區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東南側,以農業為主。原本純樸的農村,2005年因新港鄉農會提出的「整合鄉村社區組織計畫」,和在地藝術家與村民的積極投入,而注入了美麗色彩。其中,除了農會的何麗質小姐積極提計畫、努力促成外,已故的在地藝術家、嘉義中會頭橋教會長老蕭炳煌,對改造三間厝成為充滿創意的「藝術村」,功不可沒。

◆3隻小豬為社區意象

循著166縣道來到三間厝,入村路口左側就有數棵粗壯的枯樹仿如站衛兵,迎接當地來往旅者,第一棵寫著「咱來三間」,接著幾棵分別彩繪可愛的牛、白鷺鷥、稻草人&hellip&hellip。再前行有座小公園,由舊電線桿與輪胎構築成的巨型紅色裝置藝術;而右邊叉路中央分隔島則有彩繪3隻小豬的大石頭,左側昂立3隻鋼筋作的白鷺鷥。這些社區中隨處可見的彩繪與裝置藝術,均出自蕭炳煌之手。

9年前,正值壯年的蕭炳煌發現罹患肝癌,於是帶妻兒回鄉養病。返鄉後,與太太黃淑偵在三間厝經營「彩田美術教室」,他把許多巨型的創作雕塑放在前庭,又利用酒瓶、木條等舊物在庭院設計許多裝置藝術,充滿創意與美感的作品,讓人不想注意都不行。因此,農會的何麗質小姐以「3隻小豬的故鄉」為主題,邀請蕭炳煌帶領居民投入社區營造、為家鄉打拚!

◆閒置空間再利用

蕭炳煌曾表示,自己是社區工作生手,因此受邀參與社造計畫,他特別花1個月實地勘查,發現許多閒置空間很有再造價值,於是他的設計多半利用原有地形、建物設置和廢物再利用,包括:

1.老樹新生:蕭炳煌將禁不起歲月和污染摧殘的木麻黃枯幹予以彩繪,賦予老樹新生命。

2.向前走與長春樹:分別立於三間厝的兩邊入口路旁,由老電線桿與舊輪胎所組成,「向前走」呈現夢想的實現需一步步向前行的意象;「長春樹」則期待鼓舞村民為生命創造更大意義。黃淑偵指出,這個裝置藝術是先在家裡架設起來,確認能穩固堅立後,再拆卸重新組裝;由於電線桿甚重,蕭炳煌在社區營造會議中提出設計時,幸得當地重機械企業支持,樂意主動提供吊具協助架設,始得完成。

3.三隻白鷺鷥與三隻小豬:成為社區入口標誌,呈顯三間厝的農村與在地意象。

4.三間牛稠:以昔日往來嘉義和北港的台糖小火車車站為發想,在龍眼樹下設「三間牛稠」,讓今日等候公車或往來旅者有一休憩處。蕭炳煌邀請村民利用酒瓶創作吊燈掛在龍眼樹上,也點亮小公園的希望;他並設計3株連成一體的燈樹,突顯社區志工互相扶持的力量。不過,原本他創作的3隻牛,或因往來行車速度過快被撞毀,或因風吹日曬而蛀蝕毀損,現已改為其他作品。

另外,三間厝的彩繪牆也是吸引人目光的焦點。這些彩繪有不少是蕭炳煌構圖,由社區的男女老少共同著色;或各自認領一牆面,自由發揮創作。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他的鄰居外牆一系列聖經故事彩繪,和社區中一大片鐵皮圍籬上的彩繪。

◆人是最重要因素

「這片圍籬,一開始其實是為了遮醜,」黃淑偵指出,圍籬內是資源回收場,看起來很雜亂,原本地主不願設圍籬,但後來知道有補助,自己免花費,還有人幫忙美化外牆,也就不再反對。「社區營造成功與否的因素,往往在於人,」她說,除了有先生像傻子般投入外,也幸有許多熱心村民參與,一些觀望的態度和反對意見才漸漸消失。

由於蕭炳煌滿腔的藝術創作因子不斷跳動,社區營造讓他有許多揮灑的空間;不過蕭炳煌時常頂著烈日進行彩繪時,導致原本要返鄉休養的他,反因過度操勞,沒等到社造成果發表,再度掛病號住院,後來變成醫院的常客。

如今,蕭炳煌雖已去世,但三間厝村民早已習慣透過巧思,以藝術妝點家園。他為家鄉帶來的,除了藝術之美,還喚起村民愛家鄉的心。

黃淑偵說,其實蕭炳煌在社造中感受村民的熱情參與後,更掛心教會的復興。她翻開丈夫生前的筆記,裡面除了隨手畫的設計草圖,更寫滿對教會復興的期許。她心有所感地說,教會要復興,就像社區營造一樣,需要許多人熱心投入,而且不能想到自己的利益;「不少活動一開始往往有許多人熱心參與,但久了可能失去新鮮感而不再關心,或因理念不合而分小圈圈,這都是人的問題,教會也是一樣,」黃淑偵說,蕭炳煌生前最大的期待,就是營造教會成為令社區居民都愛來的地方,不因時間和人的因素而改變。 (蕭炳煌小檔案與創作詳見18-19版)

參與社區營造

&nbsp

1.踏查、了解社區風貌。

2.透過與居民討論設定社區意象,並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

3.善用公共閒置空間。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新北市汐止區
社區網站特色:汐止社區文化網 www.sinew.idv.tw &nbsp完整紀錄地方人文地景
社區網站推手:汐止麗景禮拜堂會友鄭維棕

談書寫地方史的大業

文圖◎鄭維棕

&nbsp

◆土地是上帝給我們的家業、產業

3500多年前,猶太人離開埃及後,走到約旦河東岸,身負重任的約書亞,正猶疑不前時,上帝對他說:「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約書亞記1章6節)聽了上帝親自講這番話,約書亞立即吩咐百姓的官長,要百姓預備食物,3日之內過河。

果然,約書亞從什亭一路打,跨過約旦河,打到耶利哥,打到基遍、亞雅蘭,最後終於打進那塊為業之地的迦南美地!

「業」,有「居住、佔有、產業」之意,也是指一個人的「家業」,人有了家業,才有產業、事業。對流浪很久的人來說,更能深切體會家業的重要。家業讓人可以休養生息、安定、安全!上帝恩待祂百姓的方法,就是把一塊「美地」當作「家業、產業」賜給猶太人,有了家業以後,猶太人開始在自己土地上,建立福音的家業,一代傳一代!作為主的百姓,從聖經中我們看到,「土地」就是家業,甚至是福音建立的堡壘,有了土地,福音就有根據地,讓上帝的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從聖經中,我們看到作為上帝的百姓,對於土地應該是充滿感恩與敬畏。土地既是上帝給人的家業、產業,對土地的關懷、土地的認識,就是上帝百姓「本分」的工作。

◆從土地出發,才有機會參與社區

過去因工作關係,養成隨身攜帶相機的習慣,也因此在家鄉汐止留下許多珍貴的畫面,以攝影記錄汐止從傳統鄉鎮向都市化轉型的階段,如今許多汐止古老建築,只剩網站上的照片可憑弔。我記錄過傳統文物大量流失,空曠的基隆河被填平蓋成大樓、美麗水源地遭傾倒廢土及垃圾,這些觸目驚心的震撼,令我更深投入地方文史的紀錄工作。20多年來,秉持著盡上帝百姓本分的信念,我持續書寫自己家鄉的故事,希望透過對自己生長土地的了解開始,建構故鄉點點滴滴逐漸消逝的故事,一筆筆的書寫下來,再透過一張張過往與現代的照片,在斑駁與豔麗的色彩中,把在時間洪流無情摧毀的土地中,為下一代留下一點可以記憶和尋找的線索。

從土地出發,從地方史著手,讓我有很多的機會參與地方大小事,更深入社區,成為許多人的朋友。也因為長期書寫地方史,從地方到外地,許多人透過汐止地方知識庫,主動找我,讓我更有機會參與各種社區營造,建構豐沛的人脈,反過頭來,這些又成為書寫地方史的重要泉源。

◆做社區知己,福音才有出口

事實上,我書寫地方文化,在寡窳的資源中,孜孜矻矻努力20多年,在這個領域幾乎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可言,有的只是苦差事。然而,長期投入地方文史的核心信念,卻是帶有濃厚的福音使命。

這麼多年來,看盡福音百態,也歷盡信仰炎涼,我常常覺得,基督徒不能只是想著革人家的命(傳福音不就是革人家的命?!),總要想想,我們的信仰和行為,有哪些讓人感動的元素?而做地方史,讓我深切體會,這個辛苦又沒有利益的工作,若沒有信仰的呼喚,只有笨蛋和白癡才會如此做。也因為資源寡窳,更讓我練就一身的好本領,這些本領,不僅具體表現在文史工作點點滴滴的艱難中,也讓我體驗偉大的上帝,為一個委身有價值志業的兒女所預備的,卻是超乎所想!

保羅曾經說道:「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哥林多後書5章13節)作為一個主的百姓,所作所為,不就是為福音的緣故?即使顛狂,不也如此?做地方史,讓我有機會成為更多人的朋友。進而受邀參與各種社區營造,在一連串參與中,不斷貢獻自己的知識與專業,而服務越多,福音出口就越大,成為社區知己的機會也越大,當你成為社區(人)的知己時,還怕沒有機會談福音?當你成為社區(人)的知己時,福音的大業不就出來了?

參與社區文史工作
1.仔細觀察、隨時以相機記錄社區面貌的變動。
2.訪談社區居民,以文字記錄社區中發生的大小事。
3.建立平台,可供居民隨時了解地方上的事,也成為社區資訊交流管道。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教會與社區營造的關係

在社區落實上帝國

◎李孝忠(台南中會口埤教會牧師)

&nbsp

與一群年輕人前往參訪海邊的一間教會和當地社區關懷據點。首先聽取社區理事長報告老人關懷工作和兒童課輔方案(後由學校接手辦理);接著由傳道分享教會的社區事工現況和挑戰。當教會洞悉她的「社區見證」使命時,社區的營造工作已經由其他信仰族群和機構執行,教會當如何因應?參與或另行開拓?若不因應會有何結果?教會是否會因此被社區邊緣化或孤立&hellip&hellip隨著公民化社會運動的發展,類似的情境可能逐漸產生。

什麼是「社區營造」?

199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名詞,該詞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來作為一文化行政的新思維與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產、景」五大社區發產面向。「人」指的是社區居民的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產」指的是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產的創發與行銷等;「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等。推行近20年來,不僅社區硬體的面貌獲得改善,軟體方面「人」的營造亦有一定的成果,雖然離居民自主自發性參與的目標人有一段距離,但社區集體意識已逐漸形成。教會若自外於「社區營造」運動之外,恐將成為社區的外來者、寄居者、或邊緣人。

教會的「社區營造」

1999年第46屆總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通過「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方案以「營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為主題,推展為期25年的宣教運動。該運動明確以「上帝國實現」為目標,鼓勵信徒和教會藉著讀經、祈禱和委身,透過共同體(團契、社群)的營造,將上帝的主權落實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此外,並強調教會要成為光、鹽來見證福音,使教會成為上帝公義、和平的「盼望的記號」。簡言之,教會的「社區營造」即是「落實上帝國」的運動,讓上帝的主權(旨意)能實現在信仰共同體(教會)和生活共同體(社區)之中;要達成此任務,教會需要透過愛和受苦被塑造成為社區中「盼望」的記號。前者是信仰精神,後者是行動策略。

該宣教運動推行至今已12年,有相當數量的地方教會陸續投入「社區事工」的方案:如才藝班、品格營、媽媽教室、生命教育、課輔、陪讀班、新住民配偶、單親家庭關懷&hellip&hellip等等,其背後的信仰理念雖是多元,但過程經驗卻有相通之處,尤其是和社區的他信仰傳統者接觸、合作的體驗常常是相近的。若能提供一些空間讓大家一起分享和反省,可能有助於將來事工的創意性和持續性發展。

英國「社區事工」學者同時也是實踐工作者的Ann Morisy指出,社區方案能提供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一同學習成長的機會,她認為:

&nbsp*發展社區方案能提供一個機制讓基督徒能表達「門徒」的身分。

&nbsp*以方案實踐的經驗和洞察力來突破舊有的陳腐觀念和習慣,以達到社區的更新和改革。

從她的反省中,社區事工提供「基督徒營造」的空間,這和「社區營造」是「人的營造」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的說法是相近的。參與社區營造事工可能讓居民成為稱職的社會公民;信徒成為盡職的門徒。此外,社區事工亦提供教會和社區的改革靈感和動力能源。教會和社區都需要不斷地提升,當多元的信仰傳統群體聚集在一起從事社區更新工作時,可能迸放相互砥礪的火花。

教會的「社區營造」即是「落實上帝國」的運動,讓上帝的主權能實現在信仰共同體和生活共同體之中。

參與社區營造事工可能讓居民成為稱職的社會公民;信徒成為盡職的門徒。

「社區營造」的故事

教會隔壁的小學僅剩40位學生,家長們多數是基層勞動者,一方面為生計打拚,另一方面擔心子女的教育和社區的凋零議題,學校、社區和教會共同尋求因應之道。學期中每天下午4到6時,教會提供課後陪讀服務的空間和人力,學校提供兩位老師協助指導課業,家長自發性提供點心飲料;暑假期間上午由學校負責課業輔導,下午由教會提供電腦教學和遊戲活動。

大家共同面對教育、經濟和社區的挑戰,同時開創兒童一個快樂、安全和成長性的空間,而小孩們喧鬧的嬉戲聲則為老化、凋零的部落注入一股生命力。教會的信徒參與在這工程中,逐漸洞悉社區的處境和信仰的使命感;社區民眾對教會的服務也建立信任感;遇有社區重大議題,如政府徵收土地時,也會在教會聚集商討對策。危機促成教會和社區共同面對挑戰、共同承擔使命。

教會原是社區的一部分,與居民是命運共同體;兩者原為一體,都是上帝的創造物,也是上帝拯救的對象。基督徒的蒙召是為了參與上帝的拯救工程,是故,「社區營造」不僅是克盡基督徒的社會責任,更是教會「落實上帝國」福音的必然使命;當教會以謙卑的信仰態度與民眾一起營造社區時,深信上帝的拯救和祝福同時實現在教會、萬民和祂所造的萬物之中。

教會的信徒參與在社區營造中,能逐漸洞悉社區的處境和信仰的使命感;社區民眾對教會的服務也建立信任感。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