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雙福 用社會服務領人歸主

【陳怡萱專題報導】愛鄉土便是要關心生活在鄉土上的人民,把有限的資源共享,藉由分享的行動來傳達對人的關愛。為關心偏遠鄉鎮年長居民的身心健康,台南新樓醫院提供巡迴醫療服務,每週固定時間前往大內區與將軍區看診及衛教宣導,也連結位於玉井的台南中會豐里教會共同關心社區長者、舉辦節期活動。

新樓醫院每週一和六到大內區巡迴看診,週二則是到將軍區,另外每個月1次拜訪居住在豐里教會附近的老人,也會視節期與教會、社區老人會合辦活動。此外,新樓院牧部還安排接送看診服務,方便行動不便的居民到新樓就醫。院牧部主任牧師許天賢說,即使健保制度導致國內醫療環境日漸艱難,身為基督教醫院,新樓不能停止應該做的工作,就算虧損也要做。

最近一次6月15日早上的大內區義診,正好有3個月1次的抽血檢查,看診的居民平均年齡超過75歲,一見到新樓同工抵達便熱情打招呼、話家常。新樓社區醫學部特助張雪鳳表示,當地只有1間診所,很需要外來的醫療資源投入關心,在這裡服務近2年,每次來都會與老人家聊上幾句,彼此都很熟悉,「有時剛好遇上老人會聚會,他們都會熱情邀我們留下來一起吃飯。」

在社區長壽俱樂部會長楊文淵的安排下,新樓在老人活動中心內一間有冷氣的辦公室看診,每位老人家看診前很有經驗地把健保卡按次序擺放好,等醫護人員設置好電腦、醫藥用品等,醫生與護士都穿上白衣,老人中心一角立刻搖身一變成為診所。除了巡迴醫療,新樓也不定期在大內舉辦健康衛教講座,聖誕節前還會表演詩歌、戲劇並贈送禮物給老人。

楊文淵說,每次看診前一天都會再三廣播提醒居民,特別是這天有抽血服務,不少老人身體無病痛但會前來抽血,一週後再來看檢驗報告,「很感謝新樓1年多以來每個月都來看我們。」長壽俱樂部常扮演引入社區服務的窗口,例如崑山科技大學也透過他們在大內區開辦平板電腦班、數位攝影班等。

在豐里教會的服務則是另一種形式,每年3至12月新樓醫院同工每個月到玉井區的豐里里關心居民,4、10、12月還會和社區老人會共同舉辦活動;例如12月舉辦聖誕節報佳音,豐里教會的青年與新樓同工表演戲劇、帶動唱,年輕人還會搞笑逗老人家開心。

2012年,新樓醫院到豐里教會舉辦2次衛教講座,豐里教會傳道蕭怡君表示,前來演講的兩位醫師無論是在專業或親切度上都令人讚賞,「尤其是在重人情味的鄉下地方,醫師夠親切是一大助力」。

蕭怡君提到在鄉村大多數居民習慣聽廣播買藥或採信親友介紹的偏方,胡亂使用藥物,有時造成身體更大負擔,因此需要專業的醫師宣導正確的醫療常識,避免錯誤觀念以訛傳訛。她舉例曾有教會弟兄的父親因為務農導致膝關節受損,本來不願意看醫生,反而自行買藥或補充品,後來聽到物理治療師的講解,他的父親才明白要經過醫師檢定才能對症下藥。

另外有件事也讓蕭怡君特別感動。她說,幾次有基督徒醫生來探訪居民,聽到居民有病痛,便帶他們一起禱告;在探訪結束後則馬上討論可以如何調整,好能幫助到居民更多,讓人感覺得到新樓真的很關心這裡。

新樓醫院表示,148年前馬雅各醫師因為愛台灣而到這裡成立醫館(新樓醫院前身),現在新樓已經長大,十分願意走出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委身在地 努力作社區中心

【特稿/方嵐亭】常有教會同工抱著教會要做「社區」宣教的理想,便四處取經希望有一套標準能移植於該教會,結局往往是心灰意冷,不再碰觸所謂社區。理由很簡單,正所謂「好心做錯事」,像是一個位居高社經地位群居的教會,要辦弱勢家庭的免費安親課程,很有意義,但是長期下來,會發現到不如訓練青年去支援地處偏鄉的教會辦理這類課程,而平日組織樂團去關心安養院、監獄更適得其所。

其實社區宣教是委身於地區,與有需要的人共同生活一段時間,才可能敏銳意識到如何基於信仰反省提供服務,而且也非一成不變的套用模式即可。

長期深耕偏鄉福音事工的彰化中會竹塘教會牧師莊孝盛,在其〈鄉村宣教的神學反省〉一文中,提到了長老教會的宣教神學,延續早期宣教師的信念,重視社會與人民的需要。舉凡辦學校興教育、設醫院提供醫療、推展社會福利工作。文中也提到在倍加運動後的新世紀宣教運動,致力於推動都市、工業、農村、山地等不同的宣道策略。

1970年代長老教會積極關懷台灣國際地位及政治民主化過程中的本土化宣教;1995年提出「心靈改革」作為對台灣社會、文化、心靈的建言。這些均顯示長老教會每個階段都根據不同的社會情境,提出不同的訴求與目標。這些宣教面向,無論是地區、特定對象或是理念,都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因應產生,其實這讓我們找到一種社群或稱社區(community)宣教的概念。

「社區」一詞,泛指有共同文化的居住於同一區域的人群。「共同文化」或是「共同地域」兩個基本屬性只要有其中一點即構成社區要件。如豐里社區、大內社區是重視其共同地域屬性,而大專社區、客家社區或是松年社區則重視其共同文化的屬性。

無論上述哪一類,社區一詞都是強調人群內部成員之間的文化維繫力和內部歸屬感。正如現代人重度倚賴網路交流的情況下,是一種將人際關係發生在網路上的社會集合體,在其虛擬空間上有足夠的人、足夠的人們情感以及長期發展便構成了虛擬社區。

回想1954到1965年長老教會的倍加運動,讓教勢成長、信徒遽增。但是之後的新世紀宣教運動雖然沒有再創人數增長高峰,但如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牧師說明其運動「只是內向的態度,改為大步邁出到外面,為世人服務的態度。」其目標是「如何跟隨主,捨己背十字架以服事世界。」

該運動是因應政府推動台灣工業化,教會在這工業化的潮流下面臨挑戰,人口的變動,會友的流失所推出的宣教策略,分為都市宣道年、農村宣道年、工業宣道年、山地宣道年、海外宣道年,希望以5年的時間讓教會能調整出適應工業化展望性策略。

我們可以重新定位它的歷史意義,是有了教會、人之後的宏觀社區宣教,讓信徒實質有了「上帝國」的異象。當長老教會正積極推動「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之際,各地方教會要如何從「好厝邊」再進一步成為社區中心,應該是一種更積極宣教的作為。

 

新莊教會課輔班
減輕負擔 幫學子分憂解惑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北中會新莊教會開辦國中課業輔導班,招收對象都是來自家庭功能缺角的國中學生,2011年開辦迄今2年,時間並不算長,但是限額20名學生的課輔班,至今始終額滿。負責牧養社區事工的關懷牧師林丞鈞表示,輔導家庭功能缺角的國中生課業,技巧無他,就是付出關懷而已,經過時間潛移默化,也許成績進步幅度不顯著,但品格向善的改變,以及認識到上帝,都是最大的收穫。

課業輔導班開辦的宗旨,是響應總會所推動的新倍加運動,以及教會的宣教目標。擬定該項計畫的是新莊國中教務長方線誠,亦是教會會友。他指出,要將福音散播給需要的人,必須先照顧到他們的需要。新莊教會希望能幫助減輕父母的擔憂,協助照顧他們的子女,並且讓福音的傳遞能向下扎根。

方線誠表示,子女成長過程中,最常遭遇的問題就是課業壓力,尤其以國中階段的身心正處於狂風暴雨期,又得要面對學校功課,可謂蠟燭兩頭燒,因此「我們期待能幫這些孩子解憂,輔導他們的功課,使他們能從容面對生活。」

林丞鈞指出,教會會友或青少年團契中,沒有人會嫌惡這群初來乍到偶有出言不遜的國中生,因此課輔班參與教會青少年團契活動的搭接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嫌隙。

林丞鈞認為原因是小組化發展教會的機制,培育出教會信徒關懷社區的態度。她也坦言,確實聽聞部分教會無法開辦課輔班,或是開辦後走不下去的聲音,追究原因,常是因為部分會友擔心這些孩子會影響教會,這點令人遺憾。

林丞鈞見證說,曾經有一位被同學欺負的課輔班女生,因為難過,於是主動來找她,請求牧師為其禱告,「可見我們每天向他們說的話,真的都有聽進去。」雖然這只是個小見證,但孩子們都感受得到課輔班同工付出的關懷,更重要的是,福音透過課輔班的這項工具,順利傳遞了出去。

 

新塭教會課輔班
正向改變 學生屢獲進步獎

【陳怡萱專題報導】位於新塭國小對面的嘉義中會新塭教會今年4月起開辦「課後照顧班」,除了週一到週五到教會溫習功課、寫作業,星期日還要上生命教育課程。經過3個月,新塭國小畢業典禮上獲頒「進步獎」的學生,大多來自教會課輔班,學校老師和家長都十分肯定課輔班帶給學生的正向改變。

目前課輔班有20位學生,全是社區的孩子,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等經濟相對弱勢的家庭,楊善雄希望他們不只是來教會讀書,更要傳達給他們耶穌基督的愛心、幫助建立好品格,因此跟家長溝通許久後,要求孩子禮拜日要到教會上生命教育。

楊善雄說,課輔班的孩子多是特殊家庭背景,和他們溝通不能大而化之,要細膩察覺他們言語或行為上的變化,再軟硬兼施。例如他跟課輔班學生強調「暑期品格營是特別為你們舉辦的,一定要來參加。」或是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帶他們去麥當勞,或是半搞笑半喝令誘導孩子逐步完成作業。除此,楊善雄也堅持原則,「如果表現太差,還是會退學」,不能讓人覺得免錢就隨便。

6月底楊善雄受邀參加新塭國小畢業典禮,校長、老師紛紛讚許教會課輔班對學生改變很大,紛紛獲得進步獎,讓楊善雄感覺很欣慰。正因課輔班大受好評,教會與新塭國小合作在7月第一個禮拜舉辦暑期品格營,報名人數已經逼近120人,連結沿海跨教派各教會及社區4間小學,要讓新塭地區的孩子度過不一樣的夏天。

楊善雄說,教會2007年建堂完畢,2008年便籌備開辦給國小學童的課後照顧班,因為這裡設立的起點是關懷烏腳病患,也就是從「社會服務」開始;獻堂後教會長執同心希望教會能繼續服務社會、成為社區中的祝福,因此教會上下都非常支持課輔班。他感謝新塭的長執、會友,以及牧師娘都投入協助課輔班,才能讓教會做好這份服務,也讓牧師能兼顧教會內其他的服事。

 

有機產業宣教
金針傳奇 親下田齊心奮鬥

【林家鴻專題報導】阿美族達蘭埠(Talampo)部落舊址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六十石山,風光明媚、氣候宜人,因長期無電力供應,有「黑暗部落」稱號。儘管隨著產業道路開通,遷居山腳下的竹田村,族人每日上山耕耘守護祖業的日子依舊,數百公頃的金針田照顧得相當美麗,在群山環抱間閃閃發光。部落原本默默無聞,但隨著轉作有機農業、發展觀光,逐漸從「黑暗」中迎向光明未來。

達蘭埠教會牧師張英妹(Fadah),是達蘭埠產業轉型的靈魂級推手。12年前受調至此,發現9成族人皆為長老教會信徒,8成種金針維生,卻面臨市場受中國金針衝擊,價格大落的窘境。某日夢見陳水扁總統夫婦參訪部落,卻沒有「無毒蔬菜」可款待,「產業宣教」作為部落事工方向的異象應運而生。

2003年起,張金妹開始為部落引進技術和資源,為了說服信徒還冒著失敗風險,親自下田陪族人耕作,過程雖然曲折但全村經世界展望會資助及生技中心指導,奮鬥7年後終於成功轉型。

傳統業者為增加金針色澤,會浸泡亞硫酸鈉和硫磺薰蒸的方式來防腐、殺菁及保色,達蘭埠改種有機金針後,雖然手工除草較辛苦,仍堅持將呈現自然黃褐色澤及香氣的金針供給消費者,美味健康的金針以碳焙技術創新,曾獲瑞士頒發國際認證,為台灣原住民首張國際認證,寫下有機金針傳奇。

近幾年,達蘭埠也開始栽植1年4季皆可量產的有機椴木香菇,補足金針銷售上的季節性限制,已獲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認可外銷,盼擴大種植,厚植在地就業機會。張英妹表示,部落設置的產銷中心盈餘除提振會友生計,也供教會事工及青年學子獎學金、關心老人使用,關懷部落的生活、教會、教育等面向。

張英妹至今秉持「教會即部落,部落即教會」的理念推動宣教,強調了解社區居民需要,助其解決困難,也是福音的重要面向,鼓勵牧者多參與社區居民的生活,一起為各自的社區努力!

 

義剪團服務
連結在地 花時間重視陪伴

【林家鴻專題報導】幾年前,屏東縣霧台部落來了一群特別的年輕人,他們外型時尚,定期來為兒童義剪,接觸魯凱中會霧台教會後,教會松年也成為義剪對象,令眾人大感驚訝,怎有年輕人願意大老遠從平地開車到山上,只為了享受燃燒自我的助人之樂。這場名為「一路、剪下去」的運動在南台灣持續發酵,義剪志工越來越多。

談到發起義剪行動、綽號「小木」的曾雍哲,霧台教會達努巴克牧師表示,常有許多社福團體上山來服務,但動機不一定純正,不過曾雍哲率領的義剪團,他相當肯定,讓教會的社區事工的服務更添多元。

2011年時,在高雄從事美髮業的小木因風聞霧台很美,首次前往旅行時,察覺部落無美髮設施,少有機會下山接受專業理髮後,決心定期上山進行義剪,起初只是他獨自騎車上山,後透過臉書推廣助人喜悅,許多青年紛紛加入,包括教會青年。

義剪團服務對象多以弱勢家庭兒童為主,經失親兒基金會及教會媒合,逐漸增加據點,足跡遍及屏東霧台、精忠育幼院、多納部落、壽山中會木柵教會等,並嘗試讓美髮業者與社區及學校連結,就地服務。有趣的是,在某些據點提供多元服務,例如在霧台,不擅美髮的志工也能貢獻所學專業,如協助攝影、教小朋友才藝、為老人健檢等。

小木表示,義剪行動首重被服務者的感受,堅持「非給予,而是相互學習」理念,例如在霧台國小針對弱勢孩童的義剪服務時,不會主動提及對方家境,也重視「陪伴的感覺」,義剪後會花許多時間陪伴,互相為友。堅持這點是因察覺傳統慈善團體的義剪模式,易流於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無情感交流,氣氛尷尬,被剪者不安,服務者像在做業績,感覺失去服務意義。

達努巴克說,部落學子較害羞和怕生,不易有創新想法或行動,義剪團的服務對其有啟發性的正面影響,盼能有更多教會青年也發揮恩賜,到有需要的地方成為教會和社區的祝福。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